74歲「泥人王」 捏出一部粘土動畫 - 四川日報

2020-12-14 四川日報

74歲「泥人王」 捏出一部粘土動畫

本報記者   吳曉鈴

    有趣的泥人。 受訪者供圖

    □本報記者 吳曉鈴
    12月1日,成都培風橫街的一間陶藝工作室,粘土動畫《香蛋的故事》揭開神秘面紗,一個個泥人顯得拙趣生動。成都兩位民間藝人王先耘和張忠安花了5年時間,捏出了400多個泥人,並把它們拍成了一部104集的動畫片和一部100分鐘的動漫電影。
    明年5月,動漫電影還將在國際知名的德國斯圖加特國際動畫節上參與大獎角逐。
5年捏出400餘泥人
    今年74歲的王先耘捏泥人已有61年,他開創了全國獨一無二的「空心泥人」捏法,在成都泥塑界有「空心泥人王」之稱。今年5月,他的泥塑作品《水滸新108將》在業界轟動一時。不過,捏泥人自娛自樂,並不能滿足這位老人。他的工作室設在成都實驗小學西區,「每堂泥塑課,小朋友們都玩得不亦樂乎。我就想,既然好萊塢都能以粘土玩偶拍出一部風靡世界的電影《小雞快跑》,為什麼我們不能搞一部自己的粘土動畫呢?」在泥塑家張忠安、導演陳遠星等好友的支持下,他決定搞一部以三星堆為題材的動漫。
    粘土動畫最難的是製作粘土玩偶。《香蛋的故事》裡角色多達40幾個,如果要讓每個人物都能擁有生動的表情,那每個角色就必須製作25個以上的表情和動作。捏成形、打磨、裝飾,他和張忠安每天呆在工作室的時間遠遠不止8小時,但5年下來,才捏了400多個泥人,遠遠達不到動漫影視片要求。表情不夠怎麼辦?王先耘想到了把一個泥人反覆利用的辦法,「比如原本是笑眯眯的表情,稍微在嘴角處改兩刀,就能變成委屈的表情。再把眉毛改成倒豎,就成了憤怒……」終於,王先耘和張忠安捏出了400多個泥人,製作了300多個微縮道具,粘土動畫邁出了最重要的一步。
欲衝刺國際動漫大獎
    《香蛋的故事》怎樣才能吸引關注?王先耘和陳遠星等人都不約而同想到了三星堆題材。「三星堆的發現舉世矚目,《香蛋的故事》就圍繞它展開,講一群小學師生幫助殘疾兒童香蛋,中途遇到三星堆人物復活的科幻故事。」40多個角色,被分別取了名字,還穿上了漂亮的小毛衣。陳遠星透露,劇組為此專門請人編織了200多件毛衣毛褲。
    王先耘要做粘土動漫一事,得到了成都實驗小學的大力支持。校方組織了師生參與主題歌的創作、演唱,這些粘土泥人的角色配音也請的是小學生們上場。在12月1日的看片會上,孩子們童稚的聲音讓「香蛋」們無比生動。
    陳遠星表示,由於粘土動漫的每個角色都必須手工捏制,耗時耗力,因此全球範圍內一直鮮有人嘗試。「粘土這種材質,能親和地將傳統與新奇、唯美與逼真結合起來,每一個動畫形象都是鮮活而立體的,能夠給看厭了手繪或特技的觀眾帶來久違的新鮮感。」
    今年7月,104集的動畫片《香蛋的故事》已經送交國家廣電總局審查。如無意外,明年春節就能夠與全國觀眾見面。王先耘和他的朋友們還期待著100分鐘的電影能夠在明年的德國斯圖加特國際動畫節上有所斬獲。他說,「大家都以為捏泥人是小孩子的玩意兒,其實只要有心,泥人也能捏出大文章。」

相關焦點

  • 女隊長捏出「賣萌」消防泥人
    長江商報消息 本報訊(記者 熊輝)不僅會扛水槍滅火,還會捏泥人!昨日,孝感公安消防支隊應城中隊的女消防隊長創作的泥人版搶險救援組圖著實在網上火了一把。大大的眼睛,栩栩如生的表情,亮麗的顏色,這些Q版消防小泥人讓不少網友直呼「賣萌受不了啊。」網上買泥巴捏泥人女消防隊長叫夏藝菡,武漢人,今年23歲,去年6月應徵入伍,在孝感市應城消防中隊擔任副隊長。「做泥人的那些是紙粘土,淘寶上買的。」夏藝菡說,起初,戰友舒造跟她聊天時說,很懷念小時候在農村老家捏泥巴的遊戲。
  • 瀋陽「泥人王」:想把東北人骨子裡的樂觀豁達捏出來
    泥土雖然唾手可得,但通過藝術家靈巧的雙手,可以幻化出惟妙惟肖的世間百態。在71歲的瀋陽王氏泥人製作技藝第三代傳人王辰手中,泥土就被賦予了全新的使命。從小黃泥不離手,鑽研技藝半個多世紀瀋陽王氏泥人製作技藝起源於遼寧朝陽喀左一帶,歷經幾代人的傳承發展,逐漸形成了特有的藝術風格。
  • 8歲女孩擺攤捏泥人,眾人圍觀稱奇
    原來是一個小女孩擺了一個捏泥人的小攤,可以現場根據顧客的模樣來捏肖像,這麼小的年齡就能做這麼精巧的手工,才引得路人的陣陣讚嘆。小女孩的桌子上擺放著自己捏好的泥人,大多數是一些卡通人物,捏的是惟妙惟肖,售價只有三元錢。
  • 組圖:消防業餘捏萌消防員泥人 爆紅微博
    誰會想到平常扛水槍、使器材的小夥子們,還有捏泥人這門巧手藝?     31日,記者聯繫上泥塑的作者們孝感公安消防支隊應城中隊的消防隊員。據副中隊長夏藝菡介紹,今年10月,為豐富戰士們的業餘文化生活,隊裡舉辦「警營文化活動」,戰士舒造提議,「我在農村捏泥人捏得不錯,咱們可以玩這個。」大夥覺得挺有意思,夏藝菡當即從淘寶上買來適合捏泥人的彩色「紙粘土」。     「剛開始是舒造和我捏,看似不起眼的彩色面,可以變幻出讓人驚嘆的造型,小人很萌很可愛。
  • 「泥人楊」,一把泥捏出幸福生活
    本報訊 (記者 趙靜 楊群 共享聯盟三門站 李貝妮 金虹躍) 10月6日,在記者的鏡頭中,楊輔宣低著頭,揉、搓、捏、拍、拉,不多時,兩個眉開眼笑、喜氣洋洋的泥塑娃娃便捏好了。捏泥人,是一種民間藝術。他捏泥人已有近7年時間。走進楊輔宣家中,從小豬佩奇、蠟筆小新等卡通人物,到西遊記、四大天王等神話人物,再到真人仿真定製品,一個個泥塑作品栩栩如生、神採飛揚。「以前兒子學我,現在我倒成了兒子的學徒。」父親楊性級樂呵呵地說。「父親會捏麵人,他用勤勞的雙手,養活了一家子。小時候,他白天在外打零工,晚上在街上捏麵人賣。
  • 「萬全泥人張」教小學生捏泥人
    為更好的開展泥人張社團活動,高廟堡小學請來了「萬全泥人張」第四代傳承人張其林老人親手教小朋友們捏泥人。今年68歲的張其林,出生在民間泥塑世家,他製作的《西遊記》人物泥塑出口產品,色彩鮮明、造型美觀、品質優良,榮獲河北省計劃委員會和河北省鄉鎮企業局頒發的榮譽證書。幾十年來,他孜孜不倦地探索和創新,創作泥塑美術作品達500餘件,其代表作品有《八仙過海》《嶽母刺字》《三英戰呂布》《武松打虎》等。
  • 邳州有位「泥人王",巧手捏出人間百態!
    你見過捏泥人嗎?
  • 四川母親為救腦癱兒子捏泥人籌款,「靠手藝掙錢心安」
    為救16歲腦癱兒子,53歲的周楊瓊在人行通道內賣泥人籌錢來福士廣場的地下人行通道內,53歲的周楊瓊席地而坐,靠在牆壁上,一邊照看旁邊的兒子,一邊不停地忙活,捏著樣式各異的「小泥人」。 10元錢一個,出售給過往的路人。她和兒子租住在四川成都天府廣場附近的一個老小區,每天一早,乘坐地鐵來到這裡,晚上八九點時再乘車返回住處。
  • 打小就愛玩泥 平度"泥人金"想把泥巴捏出名堂
    金振鏞在展示他的作品金振鏞捏的八戒  年味漸濃,春節民俗逐漸走進人們的視野。在平度市白沙河街道前麻蘭村,現年67歲的農民金振鏞,是一個遠近聞名的民間泥塑藝人。這些天,他正忙著趕製一批春節期間「熱賣」的泥人。年輕時候雕刻過石像、水泥像的他,改專捏泥人之後,練就了「看到啥能捏啥、想要啥能捏啥、捏啥像啥」的本領,並參照天津「泥人張」,篆印稱「泥人金」。  打小他就愛玩泥  金振鏞從小愛玩泥,愛畫畫,尤其痴迷看有關泥人張的影視和連環畫。
  • 黏土動畫:捏小人過把導演癮
    廣州日報、廣州青少年科技館聯合主辦「潮人環保DIY系列講座」 創意動漫泥人秀文/嵇沈玲、羅敏圖/實習生 陳卓達 羅知鋒記者 曹景榮 攝日前,由廣州日報副刊部與廣州青少年科技館聯合主辦的潮人大講堂之張壬榮還拿著一個黃色的機器人,正在認真考慮要怎麼擺放,張媽媽一邊教張壬榮用牙籤固定泥人的手手腳腳,一邊說:「我兒子平時在家就喜歡看動畫片,這次看到能現場做成動畫,他就一直吵著要來。」泥人捏好後,小朋友們便爭先恐後地將自己的得意之作拿到早已由專門的動漫老師搭好的舞臺上擺造型,只見滿是廣州標誌建築的背景,再由四盞燈光一打,泥人放上去,那一瞬間還真有一種做明星的感覺。
  • 樂山「捏泥人金剛」 能捏30多種造型
    「叔叔,給他捏完唐僧後,給我捏個灰太狼。」  ……  最近幾天,在樂山城區府街與鼓樓街交匯的路口,很多大人和小孩圍在一個攤位前,爭相購買泥人。  1月28日,記者在府街見到了捏泥人的中年男子。他告訴記者,自己叫金鐵剛,山東菏澤人,靠捏泥人謀生。
  • 黃渤不改幽默本性,曬捏泥人視頻自稱泥人黃,成品卻令人一言難盡
    而在11月22日感恩節這天,當其他明星演員都在紛紛曬自拍,發感恩節祝福時,黃渤卻來了個特立獨行,在當天黃渤不改幽默本性,曬捏泥人視頻還自稱是泥人黃,讓大家看看他的傳統手藝,在視頻中黃渤捏泥人捏的毫無章法可言,後期甚至還加上了許多打雷的視覺效果。
  • 捏泥人等於兩套房:傳統藝術大放異彩!
    一個地點:陝西西安;一個人物:62歲;一個身份:捏泥人。是不是感到一陣蒙圈?好吧,今天講的就是這個神奇的老人、一個靠捏泥人為生計的老人。大家可別誤會,可別以為我又要發什麼感動文,來賺取大家的眼淚,對老人加以同情。你可別小瞧這位老人,人家可是厲害得很啊!
  • 少年偵探團捏泥人,元太捏的很糟糕,捏的最好的是小哀?
    捏泥人我想大家並不陌生,小時候我們大家或多或少的都做過。有的是用黃泥,有的是用橡皮泥,手工捏出不同的物品,種類也非常的繁多。當然小編的手並不巧,所以就沒有捏好的時候,不知你們大家捏的怎麼樣?而名偵探柯南裡的,少年偵探團捏泥人誰的水平最高呢?反正太的應該是最糟糕的了,柯南的捏的很有寓意,那誰捏的最好呢?首先我們來看一看元太捏的。元太捏的是一條鰻魚,看過柯南的都知道,元太最喜歡吃的了。而在吃的當中元太尤其對鰻魚情有獨鍾。
  • 浙江三門「泥人楊」:一雙手「捏」出幸福生活
    民間泥塑藝人楊輔宣將祝福融於雙手,將熱愛匯於指尖,捏出了一對對惟妙惟肖的中國娃娃,用傳統技藝慶祝佳節。幾塊不同顏色的彩泥,經過他雙手的揉、搓、捏、拍、拉以及點、切、剪、刻、畫等手法,頃刻間,一個咧嘴大笑、手持祝福的中國娃娃就脫手而成了。 一雙手、一把泥,不僅捏出了精美細緻的泥塑作品,也「捏」出了幸福生活。
  • 80後漢中姑娘做Q版泥人 網友直呼太有才了
    似乎每個人的印象裡捏泥人的都是老爺爺,而近日一位80後漢中姑娘在網絡爆出自己捏的Q版泥人,不僅顛覆了人們的觀念,一個個萌態十足的泥人,更是引得網友陣陣垂涎,不是討要就是誇讚其太有才了  愛做手工活兒的姑娘 迷布藝又迷泥人  近日,一網帖中貼出幾張泥人的照片,有Q版的戲曲小生,也有萌萌的小黃人,還有憨態可掬的小灰龍。而這些可愛的泥人都是出自一姑娘之手,更是引得圍觀網友大讚,紛紛留言稱其太有才了。
  • 「承德非遺」承德「泥人張」 小泥土捏出「大世界」
    河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承德「泥人張」河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承德「泥人張」泥塑作品傳承人——張建功今年66歲是土生土長的承德灤平人,自幼就酷愛手工和繪畫,自12歲起在家叔張鳳儀的指導下學習捏泥人。張建功說,捏泥人最重要的是神態的拿捏和把握,局部細節可以適當誇張,但要符合傳統的審美觀念。優秀的作品離不開平日裡張建功的細心積累。生活中,他無論走到哪裡,都會格留意當地的人文和風物特徵。大街小巷隨處可見的諸如修自行車的、刻章的、炸油條的、鋦鍋鋦碗的,都是他觀察的對象。他說,特別是農村老頭老太太、大姑娘小媳婦的言談舉止、一顰一笑,都裝在他的腦子裡。
  • 粘土捏出DIY手工行業品牌
    黑龍江日報8月20日訊 藍色的身體、白色的肚子、黑黑的眼睛,粘土經過輕搓,一個胖乎乎的小熊便展現在人們眼前。薛慧宇動作嫻熟地捏著一塊粉色粘土,臉上蕩漾的笑容讓她看起來像個孩子。捏粘土是促進兒童右腦形象思維發育的理想手段之一,能夠提升兒童的創造力。如今,消費者更加注重體驗性消費,將粘土與DIY市場結合起來是大勢所趨。
  • 吳門巧手捏泥人 非遺文化從中學
    8月7日下午,平江新城匯翠社區的活動室傳來了陣陣歡聲笑語,走近一看,原來啊,是小朋友們在捏泥人哩。捏泥人是非遺文化,富有江南鄉土氣息,深受廣大群眾的喜愛。
  • 高校女生用泥人捏全班同學,彌補不能拍畢業照的遺憾
    為了彌補沒有拍攝畢業照的遺憾,四川西南航空職業學院空中乘務專業的張友琪為全班46名同學與班主任老師捏了不同的卡通人物形象泥人,拍攝了一張特殊的「畢業照」。受疫情影響,不少高校都取消了線下畢業典禮、畢業照拍攝等活動,四川西南航空職業學院也將所有的畢業活動都在線上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