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三門「泥人楊」:一雙手「捏」出幸福生活

2020-12-14 騰訊網

楊輔宣在捏泥人 李貝妮 攝

中新網台州10月7日電(範宇斌 李貝妮 金虹躍)中秋、國慶長假裡,在浙江省台州市三門縣亭旁鎮王家村,「90後」民間泥塑藝人楊輔宣將祝福融於雙手,將熱愛匯於指尖,捏出了一對對惟妙惟肖的中國娃娃,用傳統技藝慶祝佳節。

楊輔宣家中客廳的一角就是他的工作室,泥塑作品擺得琳琅滿目。有小豬佩奇、蠟筆小新等卡通人物造型,也有西遊記、四大天王等人物麵塑作品,栩栩如生、惟妙惟肖。

楊輔宣捏的中國娃娃 李貝妮 攝

「完成一個常規的泥塑作品一般需要10分鐘左右。」楊輔宣說著,拿起彩泥、雕刀等忙活了起來。幾塊不同顏色的彩泥,經過他雙手的揉、搓、捏、拍、拉以及點、切、剪、刻、畫等手法,頃刻間,一個咧嘴大笑、手持祝福的中國娃娃就脫手而成了。

一雙手、一把泥,不僅捏出了精美細緻的泥塑作品,也「捏」出了幸福生活。

一個小孩舉起中國娃娃 李貝妮 攝

1991年出生的楊輔宣,捏泥人已有近七年。他的父親楊性級是老一輩的手藝人,同時也是楊輔宣的啟蒙老師。

「小時候,父親在捏麵人,我經常會在一邊看。」說起與泥塑的緣分,在楊輔宣眼裡,父親的手作是他兒時最好的玩具。白天,父親在外打零工;晚上,捏麵人售賣,他用勤勞的雙手,養活了一家子。

長大後,楊輔宣也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讓家人過上更好的生活。美術專業畢業後,他曾打過工、開過店,但始終收入一般,且或多或少感到不那麼自在,也不是心目中喜歡的職業。

直到2013年的一次偶然機會,他在網上看到色彩繽紛的泥娃娃,眼前為之一亮,當即萌生了一個念頭:何不發揮自己的美術特長來創業?

說幹就幹,當年6月份,楊輔宣正式開始創業。

「以前,我們捏麵人相對簡單,主要以十二生肖為主,而真人版的泥人製作要求比較高,楊輔宣就專門跑到北京學習了一個月。」楊性級說,兒子從小美術功底好,再加上愛鑽研,自打學會真人版的捏泥技術後,很快又自行摸索出了卡通泥娃娃的捏法。

楊輔宣的作品 李貝妮 攝

在兒子的帶動下,一直打零工討生計的父親楊性級,也為兒子當幫手,跟著學起了捏泥。

產量不高、銷售不廣、人手不足……創業之初,楊輔宣遭遇了不少難題。然而,憑藉其濃厚興趣和滿腔熱情,他愈挫愈勇,不斷創新,三門「泥人楊」的名聲逐漸傳播開來,父子倆的泥塑作品深受客戶喜愛,甚至還漂洋過海賣到國外。

「泥人每個售價15元到20元,一到情人節、七夕等節假日,銷售就更火爆了,晝夜趕製都來不及,有些訂單還來自韓國等海外客戶。」楊輔宣笑著說,線上銷售的同時,他和父親還一起線下闖蕩「江湖」,全國各地的美食節、大型文旅活動等現場總能看到他們的身影。這個長假裡,父子倆的「檔期」也早已排滿。

如今,楊輔宣和父親靠著捏泥人,每月有上萬元的收入,一家人過上了幸福美滿的生活。

「我想把泥塑這個傳統手藝傳承下去,讓傳統文化延續,讓更多的人了解泥塑。」對於楊輔宣而言,泥塑已不僅是一份簡單的事業。(完)

相關焦點

  • 「泥人楊」,一把泥捏出幸福生活
    1991年出生的楊輔宣,是三門縣亭旁鎮王家村人,遠近聞名的民間泥塑藝人。他捏泥人已有近7年時間。走進楊輔宣家中,從小豬佩奇、蠟筆小新等卡通人物,到西遊記、四大天王等神話人物,再到真人仿真定製品,一個個泥塑作品栩栩如生、神採飛揚。「以前兒子學我,現在我倒成了兒子的學徒。」父親楊性級樂呵呵地說。
  • 女隊長捏出「賣萌」消防泥人
    長江商報消息 本報訊(記者 熊輝)不僅會扛水槍滅火,還會捏泥人!昨日,孝感公安消防支隊應城中隊的女消防隊長創作的泥人版搶險救援組圖著實在網上火了一把。大大的眼睛,栩栩如生的表情,亮麗的顏色,這些Q版消防小泥人讓不少網友直呼「賣萌受不了啊。」網上買泥巴捏泥人女消防隊長叫夏藝菡,武漢人,今年23歲,去年6月應徵入伍,在孝感市應城消防中隊擔任副隊長。「做泥人的那些是紙粘土,淘寶上買的。」夏藝菡說,起初,戰友舒造跟她聊天時說,很懷念小時候在農村老家捏泥巴的遊戲。
  • 「萬全泥人張」教小學生捏泥人
    為更好的開展泥人張社團活動,高廟堡小學請來了「萬全泥人張」第四代傳承人張其林老人親手教小朋友們捏泥人。今年68歲的張其林,出生在民間泥塑世家,他製作的《西遊記》人物泥塑出口產品,色彩鮮明、造型美觀、品質優良,榮獲河北省計劃委員會和河北省鄉鎮企業局頒發的榮譽證書。幾十年來,他孜孜不倦地探索和創新,創作泥塑美術作品達500餘件,其代表作品有《八仙過海》《嶽母刺字》《三英戰呂布》《武松打虎》等。
  • 捏泥人畫糖畫 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秀絕活
    孫華斌在現場為模特「私人定製」了專屬泥人,栩栩如生。楊天正現場演示糖畫的製作工藝。楊天正精心為每一位小朋友送上了一份「甜蜜」的禮物。紅網時刻衡陽5月28日訊(記者 宋美君)「這個泥人真漂亮,我也要學。」
  • 樂山「捏泥人金剛」 能捏30多種造型
    「叔叔,給他捏完唐僧後,給我捏個灰太狼。」  ……  最近幾天,在樂山城區府街與鼓樓街交匯的路口,很多大人和小孩圍在一個攤位前,爭相購買泥人。  1月28日,記者在府街見到了捏泥人的中年男子。他告訴記者,自己叫金鐵剛,山東菏澤人,靠捏泥人謀生。
  • 瀋陽「泥人王」:想把東北人骨子裡的樂觀豁達捏出來
    泥土雖然唾手可得,但通過藝術家靈巧的雙手,可以幻化出惟妙惟肖的世間百態。在71歲的瀋陽王氏泥人製作技藝第三代傳人王辰手中,泥土就被賦予了全新的使命。從小黃泥不離手,鑽研技藝半個多世紀瀋陽王氏泥人製作技藝起源於遼寧朝陽喀左一帶,歷經幾代人的傳承發展,逐漸形成了特有的藝術風格。
  • 捏泥人等於兩套房:傳統藝術大放異彩!
    一個地點:陝西西安;一個人物:62歲;一個身份:捏泥人。是不是感到一陣蒙圈?好吧,今天講的就是這個神奇的老人、一個靠捏泥人為生計的老人。大家可別誤會,可別以為我又要發什麼感動文,來賺取大家的眼淚,對老人加以同情。你可別小瞧這位老人,人家可是厲害得很啊!
  • 組圖:消防業餘捏萌消防員泥人 爆紅微博
    誰會想到平常扛水槍、使器材的小夥子們,還有捏泥人這門巧手藝?     31日,記者聯繫上泥塑的作者們孝感公安消防支隊應城中隊的消防隊員。據副中隊長夏藝菡介紹,今年10月,為豐富戰士們的業餘文化生活,隊裡舉辦「警營文化活動」,戰士舒造提議,「我在農村捏泥人捏得不錯,咱們可以玩這個。」大夥覺得挺有意思,夏藝菡當即從淘寶上買來適合捏泥人的彩色「紙粘土」。     「剛開始是舒造和我捏,看似不起眼的彩色面,可以變幻出讓人驚嘆的造型,小人很萌很可愛。
  • 打小就愛玩泥 平度"泥人金"想把泥巴捏出名堂
    這些天,他正忙著趕製一批春節期間「熱賣」的泥人。年輕時候雕刻過石像、水泥像的他,改專捏泥人之後,練就了「看到啥能捏啥、想要啥能捏啥、捏啥像啥」的本領,並參照天津「泥人張」,篆印稱「泥人金」。  打小他就愛玩泥  金振鏞從小愛玩泥,愛畫畫,尤其痴迷看有關泥人張的影視和連環畫。
  • 74歲「泥人王」 捏出一部粘土動畫 - 四川日報
    74歲「泥人王」 捏出一部粘土動畫 本報記者   吳曉鈴     有趣的泥人。5年捏出400餘泥人    今年74歲的王先耘捏泥人已有61年,他開創了全國獨一無二的「空心泥人」捏法,在成都泥塑界有「空心泥人王」之稱。今年5月,他的泥塑作品《水滸新108將》在業界轟動一時。不過,捏泥人自娛自樂,並不能滿足這位老人。他的工作室設在成都實驗小學西區,「每堂泥塑課,小朋友們都玩得不亦樂乎。
  • 重慶洪崖洞有個「泥人時」沒學過美術卻捏誰像誰
    時聖鋒給小朋友捏的泥像生活秀商報記者 付迪西 實習生 張龍「這髮型,還有帽子上的絨毛,他捏得真像……」渝中區洪崖洞,有一個六旬老人每天下午都在這裡擺攤他戴著老花鏡,左手拿著的木棍上串著一個泥人,右手拿著撥子,輕輕微調泥人的面部。很快,他手裡的泥人的外形基本做出來了,一排齊劉海,像極了坐在他對面的小女孩。頭髮做好後,他又拿出紅色和白色的陶泥,用手使勁搓,很快兩條粉紅色的褲腿就做好了。記者看到,髮絲睫毛都看得到,就連小妹妹紅色的鞋子也是一模一樣的。看著自己被捏出來,小妹妹開心地玩起來。
  • 邳州有位「泥人王",巧手捏出人間百態!
    你見過捏泥人嗎?
  • 「承德非遺」承德「泥人張」 小泥土捏出「大世界」
    河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承德「泥人張」河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承德「泥人張」泥塑作品傳承人——張建功今年66歲是土生土長的承德灤平人,自幼就酷愛手工和繪畫,自12歲起在家叔張鳳儀的指導下學習捏泥人。一塊泥巴,幾枚自製的竹片,一雙靈巧的手,簡單至極,泥塑作品卻琳琅滿目,惟妙惟肖,50餘年來,他創作的藝術品已有1000餘件,在他的工作室裡,案頭和桌几上擺滿了神態各異、栩栩如生的泥塑作品,幾乎沒有空閒的地方。2019年被評為河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
  • 吳門巧手捏泥人 非遺文化從中學
    8月7日下午,平江新城匯翠社區的活動室傳來了陣陣歡聲笑語,走近一看,原來啊,是小朋友們在捏泥人哩。捏泥人是非遺文化,富有江南鄉土氣息,深受廣大群眾的喜愛。
  • 關漢卿傳說之捏泥人
    網絡配圖原來,從一大清早,關漢卿就在路邊捏泥人,他把一些有代表性的過路人都捏成泥人,在路邊玩耍,好像一齣戲,引得好多人圍觀。突然過來一乘紅綾轎,轎中老爺看見許多人圍觀這些泥人,就問這些都是些什麼人。關漢卿回答說:「都是過路人。」老爺聽了後好像話中有話,怕自己也被關漢卿捏成泥人,便命隨從把那些泥人都給毀了。關漢卿見自己的泥人被毀掉了,便頓足大哭,非讓老爺賠他不可。老爺不但不賠反而要處置關漢卿。正在這時,道士飄然而來,上前相勸說:「大人不如兒。」轎中老爺見這位道士出言不遜,問道士是那山那廟的。
  • 四川母親為救腦癱兒子捏泥人籌款,「靠手藝掙錢心安」
    近年來,病情逐漸加重,已完全喪失生活自理能力。周楊瓊曾帶著兒子前往全國多地求醫,花光積蓄,但療效甚微。一年多前,她自學起捏泥人,以此為兒子籌集醫藥費用。她說,儘管兒子治病缺錢,但並不希望向人討要,而是靠自己的手藝來掙錢。
  • 黃渤展示捏泥人手藝,引發網友猜測:你捏的是誰?
    黃渤展示捏泥人手藝,引發網友猜測:你捏的是誰?各位小夥伴,大家好。說起黃渤,那肯定都非常熟悉了。黃渤是一個非常優秀的喜劇演員,曾經給我們帶來過很多特別棒的作品,為我們塑造很多小人物。而黃渤幽默風趣的個性,頗受觀眾們喜愛。
  • 黃渤不改幽默本性,曬捏泥人視頻自稱泥人黃,成品卻令人一言難盡
    而在11月22日感恩節這天,當其他明星演員都在紛紛曬自拍,發感恩節祝福時,黃渤卻來了個特立獨行,在當天黃渤不改幽默本性,曬捏泥人視頻還自稱是泥人黃,讓大家看看他的傳統手藝,在視頻中黃渤捏泥人捏的毫無章法可言,後期甚至還加上了許多打雷的視覺效果。
  • 少年偵探團捏泥人,元太捏的很糟糕,捏的最好的是小哀?
    捏泥人我想大家並不陌生,小時候我們大家或多或少的都做過。有的是用黃泥,有的是用橡皮泥,手工捏出不同的物品,種類也非常的繁多。當然小編的手並不巧,所以就沒有捏好的時候,不知你們大家捏的怎麼樣?而名偵探柯南裡的,少年偵探團捏泥人誰的水平最高呢?反正太的應該是最糟糕的了,柯南的捏的很有寓意,那誰捏的最好呢?首先我們來看一看元太捏的。元太捏的是一條鰻魚,看過柯南的都知道,元太最喜歡吃的了。而在吃的當中元太尤其對鰻魚情有獨鍾。
  • 雍正讓造辦處將自己捏成泥人,可大臣說:捏皇帝泥人可不好辦
    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自清朝定鼎以來,經過順治、康熙兩朝皇帝的努力,清王朝的江山已經基本平定,到雍正皇帝繼位時,王朝開始漸漸走向鼎盛,百姓生活也富裕了起來。雍正皇帝在位的13年中,雍正皇帝每日批改奏章至深夜,睡眠時間不足四個小時,多年的積勞成疾,也是雍正帝最後猝死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