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昆明世博園,光一個展館就佔地上萬平方米,來昆明必看景點之一
古代我們就很喜歡建造一些供人遊玩的觀景園,比較有名的肯定是圓明園,可惜它卻在戰亂之後只剩下一片廢墟。但是這並不能阻擋我們的嚮往,很多地方都建有很符合當地特點的觀景園林。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的就是昆明東北邊郊區的世博園,作為雲南的省會城市,昆明因為它獨特的地理位置被稱作「春城」,這裡的氣候也像它的別名一樣:一年都很溫暖。所以昆明世博園的建設規模也特別大,接下來就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第一個先說的是這裡的「國際館」,而且它從面積上來說它只比主會場的「中國館」要小一點。官方公布的數據說它佔地就有一萬三千平方米,而且是在在世博園的最東邊,山體和林地是她天然的背景。為了能表現出來國家之間和諧平等的關係,它整體採用的是環繞中庭式的。
從「國際館」出來之後就能看到「科技館」了,這裡雖然沒有「國際館」那麼大,但是它的布局卻十分巧妙。這裡採用的是展示和介紹這兩個部分互相分離的布局結構,因為我們國家一直是農業方面的強國,所以科技館主要還是以我們近期農業科學發展這個角度來描述的。承擔介紹功能的熒幕主要也是從昆明的地理位置開始切入,從氣候和環境等方面介紹了農業發展的過去、現在和將來。
主展廳就建得十分厲害了,科技含量非常高。就是一個8米高的大廳,除了頂部是一大塊採光用的玻璃供應植物生長之外,其餘大面積用的都是玻璃做的落地門窗。而作為昆明世博園主場展區的「中國館」自然是面積最大的一個,官方的數據是佔地三萬三千平方米,其中建築面積就達到了驚人的兩萬平方米。而且這裡還承擔著舉辦開幕式和閉幕式的活動任務,可以說是整個世博園的核心場地。
作為咱們的主場地這裡的建築風格也是很傳統,在漢代的建築風格上找了不少靈感和素材。而且作為南方的城市,這裡也是集中表現了咱們在園林方面的造詣和不同園林風格的區別,可以說這裡集中整合了咱們具有代表性的一些園林景色。不管是來自哪裡的朋友,只要走到這些庭院景觀裡面都能找到自己家鄉的影子。畢竟在國際館裡面顯示了世界各國的和諧關係,在自家展館裡面總要顯露一下我們的優勢。
「茶園」也是必不可少的一個室外觀賞地,這裡除了有室內關於茶文化的展廳,還可以在這裡品嘗各地茶葉之間的區別。這可以說是很貼心的服務了,畢竟不僅是很多外國的朋友不太懂我們的茶文化,連小編這樣稍微年輕一點的人也不太懂,這裡剛好提供了一個學習的機會。
昆明畢竟是一個氣候四季如春的地方,在這裡林木的種類特別豐富。在世博園的「樹木園」裡面就有許多國家珍稀的樹種,甚至頂級的珍稀樹種在這裡都能找到上萬株。關鍵是為了能在這裡對一些珍稀的樹種進行人工保護,還按照樹種不一樣進行了不同的分區管理。總之在小編的眼裡,昆明的這個世博園是來這裡就不能錯過的地方之一,看完之後你會對昆明的本土文化有很深入的了解。更何況它本身就有很高的觀賞價值。
感謝各位的閱讀,如果有問題請在評論區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