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校外培訓機構忽悠人 家長花錢孩子花時間收效甚微

2020-12-11 廈門網

  廈門網訊(廈門晚報記者郭文娟李小慶實習生林惠彬)近日,教育部部長陳寶生在談到中小學減負話題時,怒懟校外培訓機構「雞湯喝得眾人醉,錯把忽悠當翡翠」。他狠批,很多培訓機構是「雞湯+忽悠」,存在超前教、超綱學、違規辦學、沒有資質辦學等問題。「學生痛恨、家長無奈、機構賺錢,這種狀況不允許。」他說。

  很多廈門家長都為這段話叫好。他們說,一些校外培訓機構確實有不少忽悠人的套路,讓你不知不覺就把錢掏出來。等過了一段時間,你就會發現,花了錢,捨棄了孩子的休息時間,卻沒什麼效果。

   【案例】

   一聽「你家孩子是棵好苗子」立刻掏6000元報班

  廖女士有一對5歲的雙胞胎兒子。有一天,她看到家附近有一家美術培訓機構,就想去了解看看。一到現場,工作人員就開始介紹他們機構拿了多少大獎,跟哪些「大咖」合作過。「他們很懂家長的心理,說得你開始心動後,就拿出一些小孩子的作品。」廖女士說。

  「同齡孩子都畫得這麼好了,我的孩子畫筆都還沒拿過。」廖女士說,工作人員又讓她的兒子畫了15分鐘,再對孩子的畫作進行點評。她說,工作人員講了一堆專業術語,她聽得一知半解,但是,最後她記住了一句話:你家孩子是棵好苗子,不栽培實在可惜。

  廖女士說,自己被說得心動了,直接就交了6000元。她說,原本自己只是想去看看,回家還要跟老公商量的。但是,那半個小時她好像被洗腦了一樣,不知不覺就把錢掏出來了。

  宣稱上了記憶力課程孩子5分鐘能看完《新華字典》

  家長劉女士說,去年她花6000元給女兒報了一個記憶力課程,卻一點效果也沒有。

  劉女士是在朋友圈看到校外培訓機構的促銷活動,只要花一元就可以報名參加素質拓展活動,劉女士便報名帶女兒參加。活動中有項「蒙著眼睛用手摸出氣球顏色」,好多孩子在工作人員的現場訓練下都說出了正確的顏色。工作人員說,這是他們記憶力課程的一項學習內容。

  機構老師介紹,學完這門課程,孩子可以5分鐘看完《新華字典》,並能部分複述出來;不用看就能辨別顏色;圓周率能背到前20位等。劉女士覺得很神奇,一心動就報了名。

  第一次上課,劉女士去旁聽,發現孩子們熱情很高,上課內容也很豐富。不過,才上了幾次課,女兒就失去了興趣。劉女士經過了解才知道,原來機構在學生入學時沒有進行水平測試,不同水平的學生隨意組合在同一個班級。此外,有新生進來又重複學之前的知識,許多學生中途就退出了。劉女士的女兒上了幾次課也放棄了。

  「其實上課教的內容就是死記硬背,沒有方法。這些都是短時記憶,孩子課上一下子就背下來。可是一回到家或者隔天沒有複習,就忘得差不多了。」劉女士說。

  花數萬元上感統訓練班看不出起了什麼作用

  在丈夫「無聲的抗議」中,張女士還是花數萬元給女兒報了某機構的「感統訓練」課程,現在女兒已經上完全部課程。張女士的丈夫說,他至今看不出這個課程對女兒起了什麼作用。「哪怕有一點作用,也要去試試!」這是張女士對丈夫說的原話。

  在廈門,不少家長為孩子選擇了「感統訓練」課程。課程聽起來「高大上」,據說上了後,孩子的專注力、協調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等將得到改善。

  陳女士的兒子快六周歲了,她總覺得他的專注力不夠。她也抱著「哪怕有一點作用,就要去試試」的心態,開始關注感統訓練。在一家號稱「第一家結合腦神經科學理論、兒童發展心理學、生命教育理論的感統訓練機構」,該機構的老師對陳女士說,感統訓練就像康復訓練一樣,普通人也會亞健康,所以普通人的康復訓練跟生病嚴重的人是不一樣的。他們的機構針對的就是普通孩子的感統訓練,因為理論上每個小朋友都可能感統失衡。

  這名老師說,一課時的費用為110元至160元不等,最少要上48課時。「上課前,老師會對孩子的狀況進行評估,制定培訓方案,再進行有針對性的培訓,培訓效果一般是可視化的。」該老師說。

   【觀點】

   普通孩子無需感統訓練

   就像沒病為什麼要吃藥

  廈門心欣幼兒園園長陳軍認為,一些孩子存在注意力不集中、多動症等問題,一旦影響到學習和生活,可以進行感統訓練。醫院是可以診斷的。感統訓練是一種康復類訓練,主要是針對患有自閉症的特殊兒童,普通孩子並不需要。陳軍說,感統訓練會用到一些器械,使用這些器械必須經過嚴格的培訓,有些培訓機構不一定具備資質。陳軍認為,普通孩子去參加感統訓練就是「浪費錢」。

  泉州師範學院特殊教育系主任吳春華說,在美國,感統訓練是「治療」的概念,針對的是感統失調的孩子,孩子是否失調需要經過科學的診斷。即使失調,但如果沒有影響到孩子的學習、生活,也沒必要進行幹預。

  吳春華說,有一次,學校請了一名對感統訓練有較深研究的香港醫師來開講座,一名家長問了一個問題:我的孩子沒有什麼問題,但是為了讓他更好,可不可以送去?這名專家很驚訝地說:「沒病為什麼要吃藥呢?」

  她說,對於普通孩子,去參加感統訓練沒有什麼必要。感統訓練以遊戲為主,所以對於一般的孩子來說,它的效果可能就相當於去遊樂園玩。

  如何甄別選擇培訓機構

   家長心中要有幾個原則

  針對各種校外培訓機構,廈門市教育學會秘書長柯雅婷認為,家長不要過分從眾。比如,拿早教機構來說,它的主要任務有三大方面:為0-3歲的家長提供早教的先進歷練,為家長們答疑解惑;指導家長進行科學育兒;幫助家長制訂貼合嬰幼兒的教學方案。從這些方面說,早教機構是有存在的必要的,但如果早教機構按照這樣來開班,是「收不到錢的」。因為許多家長還沒有這樣的觀念,現在的家長讓孩子去早教機構,一方面是從眾心理,一方面是滿足自己的虛榮心,而其實,最需要學習和教育的是他們自己。

  松柏二小教師蘇志展認為,如何甄別選擇校外培訓機構,家長心中要有幾個原則:不要相信「速成」;不要貪圖免費課;讓孩子無法接受的老師,水平再高也枉然;展示課的表演成分總是有的,你只能信一半;要掏錢時,最好家長雙方都在場,這樣會更理性。

   【業內揭秘】

   抓住家長心理進行忽悠

   不同類別培訓各有套路

  一名在廈門某校外培訓機構工作過的業內人士說,培訓機構忽悠人的方式五花八門,但大部分是利用家長焦躁的心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的心理,才能夠忽悠成功。

  他說,學科類培訓機構通常會把一些「明星學員」、名師拿來給自己貼金,或者以所謂先進的外國教育理念來忽悠家長學生。實際上,這些「明星學員」可能只在這家機構待過一兩天,甚至一天都沒有。

  興趣類培訓機構,主要是通過對目前一些升學政策的斷章取義來忽悠家長和學生。比如,他們告訴家長孩子學了舞蹈可以加分,甚至推薦上一些好大學。

  這名業內人士說,一些培訓班之所以敢於忽悠,主要還是抓住了家長浮躁和攀比的心理,因此現在的培訓機構很好生存。同時,一些網絡自媒體斷章取義的文章,也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展開閱讀全文

相關焦點

  • 校外培訓機構層出不窮,減負還是增壓?
    校外培訓機構層出不窮,減負還是增壓?近日網上爆出鶴壁一家長在培訓機構花了23萬買教輔,結果孩子只考了2分之事後,校外培訓機構問題再上熱榜。近年來,各級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門一直在鍥而不捨地減輕學生過重負擔,各種&34;&34;&34;&34;等文件層出不窮,措施一次比一次嚴厲。
  • 致校外培訓機構和家長 一封信
    >一封信親愛的家長朋友及校外培訓機構負責人:為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於規範校外培訓機構發展的意見》(國辦發〔2018〕80號))等文件精神,規範校外培訓機構辦學行為,切實減輕中小學生課外負擔。選擇正規校外培訓機構。
  • @高三學生家長,全國多地校外培訓機構復工時間定了
    安徽安慶市向全市公布了兩類校外培訓機構恢復線下培訓的時間並分別作出了明確的規定,4月20日,全市高考補習類校外培訓機構開展線下培訓。 4月14日,雅安市教育局發布《關於開展全市校外培訓機構複課復訓相關工作的通知》,稱即日起對本轄區內校外培訓機構進行全覆蓋評估驗收,各縣(區)校外培訓機構開展線下培訓活動時間不得早於2020年4月20日。
  • 最新教育法草案徵意見稿:家長急「瘋」了,校外培訓機構樂開了花
    不少家長都快要急「瘋」了紛紛搖頭嘆息,這又一次刺激了他們焦慮敏感的神經。和家長不同,校外的輔導機構卻樂開了花,這對他們來說真是一個好消息。校外培訓機構樂開了花;除了民辦園,校外培訓機構同樣不容忽視。目前,市場上有很多幼小銜接班和輔導機構,幼兒園不能教了,那就只有去輔導機構培訓,這對校外輔導機構來說無疑是一個好消息。
  • 教育部發布通知,將對校外培訓機構進行大徹查,學生家長開心不已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對於學生的教育,不管是學校、家庭還是社會,都給予了高度的配合,尤其是學生的家長,為了自己的孩子將來能夠有出息,不惜花費大量的時間和金錢,給他們報補習班,陪讀等。
  • 安全隱患大、給家長「畫大餅」……部分校外培訓機構違規辦...
    國家多次發文規範治理校外培訓機構,但「新華視點」記者調查發現,一些培訓機構近年來開發了新業務——「全日制」初高中教學。這些機構租賃公寓樓或職業院校場地,以「公立校名師任教」「軍事化管理」為招生噱頭,收取高額學費。
  • 校外培訓亂收費毛病怎麼治
    預付費周期過長,既增加了學生課外學習負擔,也增加了家長一次性支出壓力,更重要的是校外培訓機構一旦倒閉,家長的權益便難以保障  國辦8月發布的《關於規範校外培訓機構發展的意見》提出,面向中小學生的校外培訓機構在收費管理方面,要嚴格執行國家關於財務與資產管理的規定
  • 教育部發布通知,一些校外補習機構慌了,學生家長表示早該這樣
    一些校外的補習班也是抓住了學生家長的這一心理,於是就會在學生家長諮詢補習班的補習費用的時候,用高效率來吸引家長的注意力,讓家長掏錢給孩子報補習班,但是這樣的補習班,一般的費用都不會很低。雖然大部分的校外補習機構收費的標準都比較合理,但是不乏有一些以盈利為目的機構,打著招生的名義多讓家長掏腰包。
  • 繼商場、景點「閉館」之後,濟寧校外培訓機構「全面停課」
    絕大多數人也是在家裡度過這特殊的「春節」。2020年寒假,我們的很多家長朋友們也陸陸續續給孩子報了輔導班呢!家裡的孩子需要補課或者是預習或者是超前學習!寒假期間本是校外培訓機構的「旺季」,但這個寒假,武漢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突如其來,為了安全,濟寧的一些校外培訓機構已經停課。
  • 武漢校外培訓機構面臨招生大考:學生富餘時間減少 家長報班更謹慎
    這意味著,停擺半年有餘的武漢教育培訓行業「重回線下」的大幕拉開。目前,校外培訓機構複課已有1個多月,學生重返久違的校外課堂,家長是怎麼想的?課堂又會有怎麼樣的變化?連日來,楚天都市報記者走訪武漢多家校外培訓機構發現,為孩子報校外培訓班,家長們變得更加謹慎理性。
  • 學生富餘時間減少,家長報班變得更謹慎,江城校外培訓機構面臨招生...
    目前,校外培訓機構複課已有1個多月,學生重返久違的校外課堂,家長是怎麼想的?課堂又會有怎麼樣的變化?連日來,楚天都市報記者走訪武漢多家校外培訓機構發現,為孩子報校外培訓班,家長們變得更加謹慎理性。 多數家長選擇線下培訓 「既然教育部門允許培訓機構線下複課,就肯定是有依據的。」
  • 金昌家長看過來!這些民辦校外培訓機構有資質~
    假期將至,各類校外培訓機構即將開始寒假班、春季班的招生收費。為了維護您的權益,防止資金安全受到侵犯,請各位家長在選擇校外培訓機構時主動鑑別,理性選擇。金川區教育局溫馨提示您,在選擇校外培訓機構時,先要查看培訓學校是否證照齊全。
  • 四部門整治校外培訓 31家「教育機構」被責令停業
    31家「教育機構」被責令停業!校外培訓不能成為「販賣焦慮」的產業  每個家長都「望子成龍、盼女成鳳」,為迎合家長的心思,近些年,魚龍混雜的培訓市場也跟著推波助瀾。不少家長架不住廣告「忽悠」、老師「洗腦」,報班花費成千上萬,可到頭來沒讓孩子練就「開掛」本領,反被部分培訓機構坑錢、坑娃、坑智商。
  • 寒假到來,校外培訓機構已經蠢蠢欲動!家長:已報班!
    那麼在這為期一個多月的時間裡,你是會和父母一起遊玩?還是先完成自己的寒假作業呢?有或者是和朋友一起結伴玩耍呢?但事實或許是我們會將自己絕大多數的時間又給了校外的那些培訓機構,又需要每天到校外培訓機構報到,雖然我們不情願但這是每年寒假的必備課程。
  • 教育部發布重要通知,校外培訓機構寒冬將至,家長拍手稱快
    因此教育部要求各地區對線下機構進行全面排查,規定有問題的機構限期整改,對於違規辦學的直接取締。 校外培訓機構的寒冬將至 1.大環境的影響 其實今年以來很多校外培訓機構紛紛倒閉,其中不乏一些很大的,非常知名的校外教育培訓機構。
  • 關於翔安校外培訓機構專項整治工作致家長的一封信
    但近年來,一些校外培訓和託輔機構違背教育規律和青少年成長發展規律開展培訓,影響了學校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造成學生課外負擔過重,增加了家庭經濟負擔,群眾反應強烈。近期,我區正全面開展校外培訓機構專項治理行動,切實規範校外培訓機構發展。
  • 最嚴「禁補令」之下,有校外培訓機構收費跨度依然超過三個月
    8月22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規範校外培訓機構發展的意見》,要求校外培訓機構不得一次性收取時間跨度超過3個月的費用。 詳看此前報導↓補習時間不得超過晚上8點半!國辦為校外培訓機構戴上「緊箍咒」 新規之下,校外培訓機構有關收費的問題執行得如何?
  • 東莞校外託管機構復工時間與校外培訓機構同步
    資料圖東莞的中小學生們都已陸續開學,這段特殊的時期,有不少家長每天多趟往返於家跟學校之間,校外託管機構何時恢復運營受到家長關注。記者剛剛獲悉,市民政局印發《東莞市學生校外託管機構運營服務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引(第二版)》的通知(下稱《通知》)。《通知》指出,各託管機構要嚴格按照有關指引和要求落實各項防控措施,提前做好運營服務前準備工作,確保在復工後健康安全提供託管服務,復工時間原則上與校外培訓機構(以小學生為服務對象的培訓機構)同步。
  • 部分校外培訓機構違規辦「全日制」學校
    原標題:部分校外培訓機構違規辦「全日制」學校   國家多次發文規範治理校外培訓機構,但「新華視點」記者調查發現,一些培訓機構近年來開發了新業務——「全日制」初高中教學。這些機構租賃公寓樓或職業院校場地,以「公立校名師任教」「軍事化管理」為招生噱頭,收取高額學費。
  • 你的孩子需要培訓機構補習嗎?
    我住在學區,所以樓下底商很多培訓機構。昨天看到門口的家長絡繹不絕,有的交費,有的諮詢。培訓機構裡上班的學管,老師也有我的學生。前幾年身體好,有學生找我上課(教育部有文件鼓勵大學老師兼職),我也偶爾兼職,我也觀察了一些現象。給家長說說,家長有個參考。第一:不要感覺交了錢,就萬事大吉,因為我聽過家長給我說,給孩子花了錢,孩子沒有學好,家長盡力了,不後悔。第二:孩子報培訓班的目的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