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日戰爭時期,大多數的有識之士都拿起了武器對抗外敵,但是其中還是不乏有一些人不顧民族大義,轉而投靠日本人,當了漢奸,為人所不齒。除此之外,還有一部分人,他們雖然並未走上戰場,但是他們的作用也是十分重大的。
這些人中就有我們敬佩的國學大師陳寅恪,在日本人開始對中國進攻後,陳寅恪的父親為了表示自己的憤怒,選擇了絕食,最後因此去世了,陳寅恪給老人家辦完喪事後,計劃去英國教書,在經過香港時爆發了二戰,他只好和家人一起待在了香港,靠教書為生。不久日軍佔領香港之後,厭倦了逃跑的陳寅恪讓自己的家人去尋找安身之所,而自己留了下來。
日本人在佔領香港之後,開始肆意搜刮老百姓家中的財產,只要是他們覺得好的他們一律不放過,而拿不走的他們就會直接銷毀掉。而當他們到了陳寅恪家中的時候,他們發現這個老人和別的人家的人有一些不一樣,在看到他們進來之後,絲毫沒有任何害怕的神色,沒有一點戰戰兢兢,只是坐在椅子上面靜靜地看著那些那些前來做「壞事兒」的日本兵們。
這讓他們很是奇怪,便用自己並不熟練的中文問陳寅恪為何不逃跑,卻被陳寅恪用正宗的東京方言罵的狗血淋頭。日本官兵沒想到一個不起眼的中國老人竟然會說日本話,都愣住了。他一生留學過很多地方,而正好曾留學日本,研究的是語言,所以也會說日本東京的方言,而日本人方言也有等級之分,陳寅恪當時說的東京方言可謂是非常高級。後來還是這支軍隊的軍官過來,認出了這是自己大學時候的學長。原來陳寅恪曾經在日本留學,最後這名軍官帶了手下離開了,不僅如此,還告訴別人不要來打擾他。
陳寅恪的身份在香港的日本人的圈子出名之後,日本人想請陳寅恪在香港教日本人學問,但是陳寅恪直接拒絕了。可是日本人依舊沒有放棄,反覆糾纏陳寅恪,希望他可以「回心轉意」。最終,陳寅恪為了躲避日本人,陳寅恪到了廣西,開始在那裡開始教書工作。雖然日軍給了他很好的待遇,但是在國家大義面前陳寅恪能夠拒絕,這樣的大師讓人非常欽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