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破舊屋變身記,房子寬2.2米,改造完住6口人,設計師太厲害了

2020-12-23 騰訊網

你絕對想像不到一個18平米的空間,竟然能住5口人,這個老房子是怎麼住的?不擠嗎?今天介紹的這個案例是來自北京市東城區翠花胡同,生活著一家5口:王薇,她的老公、女兒、公婆。這5口人已經很擠了,竟然還來個二胎,目前女主人正在孕期中。網友看了這樣的房子,直接問:二胎是怎樣懷上的?我也一臉懵逼呀!

北京市東城區翠花胡同

改造前後對比

2.2米窄條之家 變身三室兩廳宜居陽光房

只有18平米的家,由一個10㎡的平頂自建房+一個8㎡的尖頂老房組成。

房子寬度僅有2米2,這是一個只能並排站下4個成年人的寬度,這是目前為止最窄的房子!

這樣一個狹窄的5口之家,馬上還要迎來第二個孩子,18㎡,5+1口人,2米2的極限寬度,給設計師帶來了極限考驗。

改造前平面圖(只含一層空間)

改造後平面圖(一層)

改造後平面圖(新增二層)

面積只能放下四張雙人床的房子,

寬度只能並肩站下四個人,

設計師多次討論後,

最終決定將入戶門改在整個戶型的中間位置,

這樣原有串聯的功能區就可以有效的分隔。

不過就在開工的第一天,

這個方案就被叫停了。

原來新調整的入戶門,

雖然沒有佔用別人的空間,

但使用的時候卻影響了鄰居現有小院的使用,

所以設計師不得不放棄這版方案。

同時拆除工作使得原有房子的基礎問題也暴露了出來,重新加固後房子的寬度從2米2變成了2米,

本來就窄的空間,再次壓縮,設計師只能分毫必爭,一釐米一釐米的計算每一個布局。

改造難點

01

功能區呈串聯形式 布局混亂

房子呈狹長型,所有的功能區都呈串聯形式出現。所以房間收納混亂,家裡所有人的物品不能好好整理。

狹窄的空間裡,如一張床、一張小桌、一臺冰箱... 所謂客廳臥室等功能分區簡直無從談起。

02

夫妻房橫亙屋腰 缺乏私密性

房子的中間是小夫妻的臥室,進出家門、去廚房或衛生間,到裡屋都要經過這裡。

擺了一張床以後,通道僅剩70公分,只能一人通行。因為窄,小兩口的床鋪與公共通道之間只有一個簡易的拉簾,根本沒辦法安門,所以隱私性非常差。

03

老人與孫女合擠小床 生活不便

裡屋是四合院耳房的一半,是老兩口和小孫女休息的地方,三口人每天晚上,只能橫著睡在一張兩米的床上。

由於儲物空間有限,5口人共用一個衣櫃。所以婆婆張阿姨就當起了通勤家長,每一到兩周,她都要將一部分暫時用不到的衣服雜物背回河北老家,再將換季的衣服背回來。

這樣來來回回折騰的日子,已經持續了3年多。

04

侷促空間 基礎生活也處處遇難

家裡找不到一張正常高度的椅子,全家人吃飯都用小馬扎,圍坐在70公分寬的矮桌旁,後背頂著冰箱和衣櫃,吃飯就像打夾板一樣難受。

不到2平米的衛生間,5口人使用非常緊張。除了淋浴、手盆和廁所外,還有洗衣和儲物功能。洗衣機堵在衛生間門口處,進入極不方便。

侷促和狹小,也導致了整體衛生情況令人堪憂,排水等設施都未妥善,老人小孩孕婦均面臨著衛生間潛在的安全威脅。

05

核桃樹下夜不能寐 保暖噪音煩惱多

自建房的房頂是簡易的彩鋼板,不僅保溫隔熱性差,每到秋冬還會給業主一家帶來非常大的困擾。

每到秋天,門前核桃樹上的果實成熟以後,遇到颳風天氣,核桃就會掉在彩鋼板的房頂上,發出咚咚的聲音,導致一家人難以入睡。

3

二胎風波·人性關懷 設計師為孩子打造夢幻兒童房

改造的過程中,業主家小女孩和媽媽王薇之間發生了一場風波...

由於二胎的到來,王薇陪伴女兒凡凡的時間和精力變少,這讓凡凡把怨氣撒到了媽媽肚子的小寶寶身上。

設計師知道了這件事情以後,決定通過本次改造,幫小女孩打造一個夢幻的兒童房。讓這個曾經只能和爺爺奶奶擠在一起睡覺,畫畫就只能趴在床上的孩子,在新家裡擁有自己獨立的空間,也可以感受到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對她的愛並不會因為二胎的到來而減少。

裝修改造後

1

客廳

△ 餐廳+樓梯

改造後的客廳在整個狹窄房間格局的大前提下,儘量疏通了一條主線,並在左右兩側安置了合理的功能區域。

△ 廚房+客廳+走廊

客廳中心的走廊線在2.2米的空間局限裡,竟完全不顯狹小,同時可容納多人來往。並且設計師在兩側安置了摺疊家具,需要時在客廳空間還能衍生出其他需要的功能區域。同時在客廳角落增設樓梯,輕鬆變出loft之家。

△ 廚房+客廳+餐廳

2

廚房

改造後的廚房鑲嵌在客廳走廊邊上,一掃往日『髒亂差』的形象,放眼望去竟顯得整個空間綽綽有餘十分寬敞。合理的操作臺和收納家具讓新廚房煥然一新,明亮的開窗使得房間不僅通風暢通,陽光也能徐徐地滲透進來。

△ 廚房

廚房的面積約1.5平米,侷促、狹窄,老人做飯時幾乎容納不下其他人幫忙,所以在改造設計過程中,設計師重點關注了這一區域。

△ 廚房+客廳+餐廳

全家齊聚吃飯的場景將不再顯得擁擠和侷促,摺疊餐桌拉伸出後,配合木坐凳便形成了寬敞的餐廳空間。

△ 廚房+客廳+餐廳(二樓角度)

3

老人房

老人房被設在新增的二層空間,寬敞溫暖的大床更適宜老人休息。房間屋頂上開設天窗,解決了房間通風和光線問題,為老人打造貼心環境。

△ 老人房

△ 樓梯間

4

夫妻房

本次改造針對二胎未來不同成長階段進行了有變化空間的設計。從嬰兒出生到三個月之間,父母與新生兒將睡在一起,便於產婦行動。一層主臥床旁設置了嬰兒小床。

△ 夫妻房

玻璃隔層和收納牆體打造了私密的夫妻生活空間,床面更加寬敞舒適,讓孕婦在臨產前也能擁有一個舒服的休養環境,並且完全杜絕了睡覺翻身會掉下床等安全隱患。

△ 衛生間

改造後的衛生間與一層夫妻房的隔壁,設計師將房子底部全體加設了鋼筋混凝土的整板基礎,整體鋪設防水並卷鋪至牆體。洗漱和方便的空間被分隔開來,更加衛生便利、功能獨立。

5

兒童房

設計師將很多奇思妙想都融入到這間迷你兒童房裡,希望通過改造,幫小女孩感受愛、學習愛。

新增在二樓的兒童房空間寬闊,為了給大女兒打造一個夢幻童年,設計師貼心為她打造了一個草地畫廊,不僅放下了畫板工具等,還有一面可以展示作品的牆面,凡凡再也不用趴在爺爺奶奶的床上畫畫。

二層設置了更大的嬰兒床,在二胎三至五周歲左右時,獨立兒童房的床鋪下方活動區可通過牆面可翻床板變化成一張新的小孩床,共兩個孩子使用。

暖心設計

1

玄關處抽拉式鞋櫃

摺疊鞋櫃為家庭增加了更多必要的收納空間,並且出門前拉出空間後還是一個便利的穿鞋凳。

2

推拉電視牆

在極小空間內保證業主廚房、客廳、餐廳的使用功能。

3

隱藏嬰兒床

在嬰兒成長的不同階段,滿足不同的使用功能,孩子大一些後嬰兒床位置可以做儲物櫃功能。

4

旋轉餐桌

餐桌設計,大大滿足一家6口人的就餐需求,大大節省了空間。

全家圍坐一起的景象溫馨動人

5

加固設施開天窗

房屋頂部設了天窗,讓整個房間溫暖、明亮。頂部除了用混凝土重新澆灌外,在吊頂內部也加設了巖棉,起到降噪、保溫的作用。

6

夢幻雲彩燈

為了給凡凡一個溫馨可愛兒童房,設計師還為凡凡親自做了一朵可愛的雲彩之燈。

看到這樣的設計,你是不是特佩服這個設計師,這個老破小的房子改造對設計師也是一個大的考驗,整體挺不錯的,收納空間也不錯,空間反覆利用率非常高。

給這個設計師點讚!如果你也有房子設計,歡迎來撩,沒什麼房子,是設計師改造不了的。

免責聲明:圖文來源於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一家5口擠35㎡小屋,老丈人睡1.2米甬道,嶽母睡沙發,廁所飄飯香
    綜藝節目戶型分析《夢想改造家》北京南鑼鼓巷裡的一位胖大嬸叫王燕,是一個樂觀開朗的老北京人。胖大嬸的閨女一家結婚生子了,但是現在一直是和父母生活在一起的,其實丈夫的父母家裡在北五環外,有一套100多平方米的三居室,一家三口放著樓房不住,卻非要和胖大嬸擠在只有35㎡的小屋內,其實原因就是為了小孩子上學,從幼兒園到小學再到初中全部都是重點學校,所以一切都是為了孩子。
  • 迷人的改造!2.7米層高38㎡戶型,一家五口都有獨立空間,功能強
    迷人的改造!2.7米層高38㎡戶型,一家五口都有獨立空間,功能真強!小編以往解說過不少小面積改造案例,大多數層高都有優勢,因此有不少的網頁私信我,希望能夠分析一些2.7米層高的小戶型改造案例。因此小編今天就跟大家帶來了這樣一套方案,38平的面積,2.7米的層高,需要應付5口之家的基本生活。下面我們一起來見證下設計師是如何巧妙改造的呢?
  • 老宅二次改造裝修,舊房子變身300㎡豪宅,鄰居都看傻眼了
    本案設計,正是一處姑蘇老宅二次改造裝修,保留了原有建築的外貌,在內部裝修上下功夫,改造後舊房子變身成為300㎡豪宅,鄰居都看傻眼了,不信你來看一看!(圖片及案例來源:及物設計)▼航拍下的蘇州傳統建築錯落有致的蘇式建築,依河而立,小橋流水人家,一派白牆黛瓦,倒影在小河中,似乎讓人不由地想起「池上碧苔三四點,葉底黃鸝一兩聲」的美好,這樣的生活或許不同於高樓大廈,但也自在自如。
  • 學區房56平,全是承重牆,看設計師如何讓一家5口人住得舒服
    無奈預算有限,大多數人只能在老破小裡做選擇,攤上奇葩戶型的概率可想而知。一家三口住也就罷了,而當代成年人的現實通常是:有了小孩,還需要老人照看,小戶型裡塞三代人,已是常見之事。今天要說改造案例,還得更極致一些——56㎡手槍戶型、處處承重牆,竟然被設計師@系園設計_因一 改造成了能容納2胎、3室、4張床、5個人的居住空間。
  • 三口人的45㎡小家改造,僅8㎡的兒童房卻有睡眠、遊戲、收納等功能
    01房屋概況這是一套面積僅有45㎡(套內)的小戶型改造案例,改造前的房屋採光不是非常好,整體風格色調也不統一,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設計師是通過怎樣的布局與搭配,為三口之家打造溫馨舒適的新居吧!滑梯全屋家具採用定製設計,為了增加出去空間,設計師將整體抬高,預留了出30cm的儲物空間,上下鋪樓梯做了收納設計,可以放置孩子的玩具。
  • 北京18㎡兩對夫妻睡上下鋪,隱私靠一塊布簾,極限改造變5居室
    18㎡可以幾個人?住2個就很擠了吧!畢女士北京的家18㎡卻要住父母,老公和自己,將來可能還有孩子。唯一的2平米活動空間一家四口+設計師在擁擠的客廳吃飯。特意定製的隱藏餐桌★為了滿足畢新父母先要分開住的要求,設計師在這小小18平裡準備了3張床。
  • 5000元翻新舊房子?這種改造方式太神奇,自己就能做
    不少屋主在看了一些網紅博主的爆改案例、《夢想改造家》的整容式改造後,都表示羨慕不已,希望自己的二手房、老破小也能逆天改命。可是「華麗變身」的背後是幾十萬的裝修費用,對我們這些普通人來說,實在難以企及。於是,站長幫你們想到了一個幾乎人人都能實現的好辦法。
  • 設計師太牛了,18㎡的小房子,竟然還有獨立兒童房和書房!
    設計師太牛了,18㎡的小房子,竟然還有獨立兒童房和書房!要說面積小的戶型真不是沒見過,但大多都是單身公寓,今天我們分享的這個案例卻是佔地面積只有18㎡,還要滿足一家三口入住的問題,這也太擁擠了吧!不過好在層高上不受限制,設計師也正是利用層高高的優勢,將這個18㎡的小戶型設計成了四層小洋樓!竟然還有獨立兒童房和書房,不得不誇誇這個設計師簡直太牛了!
  • 小夫妻爆改50㎡老破小,兩室一廳還有獨立衣帽間,設計師火了!
    小夫妻爆改50㎡老破小,兩室一廳還有獨立衣帽間,設計師火了!今天給大家分享一個爆改老破小的裝修案例,如果你家的老房子格局不好採光差,甚至已經破敗不堪,千萬別低價出售,學學這對小夫妻,將老房爆改後,50㎡老破小搖身一變成了兩室一廳的格局,而且還有獨立衣帽間,不僅房子成了小區樣板間,她家的設計師也火了!上圖是老房的原貌,極具80年代特色的家裝風格,陰暗、採光差、簡陋還有些繁瑣!
  • 教科書式的舊房翻新改造:50㎡「老破小」驚變三室一廳,讓人感動
    所以我一直覺得室內設計師是一個平凡而又偉大的職業~今日案例,給大家帶來的是一套北京「老破小」學區房的教科書式裝修改造案例。50㎡,房子很小要求很多,要住三代4口人,每個臥室都要獨立,要有超多儲物空間,存放各種衣物和書籍,還要有單獨的辦公區以及保證空間隔音效果。
  • 《夢想改造家》驚現11m²「史上最小戶型」
    >最高點為5.1米最低的地方只有3.1米 生寶寶 小黃是怎麼都開不了求婚的口... 03 11㎡蝸居變身「複式小洋房」 終於到收房的這一天了下面就是見證奇蹟的時刻!> 卻要容下四代六口人的「小丁當魔法之家」
  • 26㎡房子竟然爆改成7層,日本設計師究竟多擅長改造小戶型
    原創 song 藝非凡小戶型改造,這是一個近幾年來很熱的話題,各種小空間在設計師的手下,總能被改造到讓人不敢相信。要論小戶型改造哪家強,日本絕對數一數二。由於其本身地少人多的因素,這裡遍地都是小戶型,這也就使得日本不少設計師非常熟悉該怎樣將小戶型改造到最能「空間盡其用」。(下圖為2009年拍攝的日本新宿區,那時的樓房密度就已經非常嚇人了)
  • 小夫妻蝸居38㎡,設計師花3萬元改造宜家風,只用了18天!
    本期的委託人是一對年輕小夫妻,設計師是賴旭東。設計師在整個改造過程中,僅僅只花費了3萬元,就幫助小夫妻打造了一個宜家風的家居環境,更讓人驚訝的是全程耗時只18天! 下面來看,改造前後的一一對比!
  • 越來越多人開始「去客廳化」,學她家這麼設計,85㎡住5口人超舒適
    在我眼中,一家人能和和睦睦生活在一起,房子夠住,工資夠花,能經營好自己的家庭,就算在努力奮鬥,就算一種成功。正如這對在揚州努力打拼生活的5口之家,即便是為了孩子讀書從大房子裡搬進90年代的小面積老破學區房當中,一家人也絲毫沒有心理落差,照樣能和睦舒心的生活,擁抱滿滿的幸福。
  • 79㎡學區房,臥室「一改二」,還有6.3米超大廚房操作臺!
    屋主以前裝修過一套房子,有過裝修經驗,所以對裝修細節極為重視,裝修中的每一個環節屋主都非常配合,後期的軟裝搭配也很用心,比如女兒房整牆的盲盒、吧檯上方小猴子掛件、客廳茶几上的綠色小猴子託盤等等。>費 用:60w▲ 原始戶型圖存在缺陷:1. 2米寬的門廳,過道僅能放下1.1米長的鞋帽櫃,造成空間過於浪費。
  • 30平老破小如何變身實用的二室一廳北歐小家?一屋二室三口四季
    原戶型是一居室,老房子沒有客廳,只有一個小門廳。房子產證面積35平,老房子公攤小,實用面積約為30平。圖片為我自己做的裝修設計圖,將廚房挪到門廳,與陽臺打通,改為次臥。原本唯一的一間大臥室一分為二,15平空間設計成了客臥一體。30平一居室老公房煥發生機,變身實用的二室一廳。原戶型中唯一的一間臥室,15平,原本就放了一張1.5的雙人床,側面放了一個書架。
  • 房子裝修:長3.3米,寬2米的衛生間,如何實現乾濕分離呢?
    大家好,我是淄博設計師陳行知,歡迎關注我,了解更多家居知識。今天給大家描述的是衛生間如何做乾濕分離,以我家衛生間為例,寬度2米*長度3.3米的衛生間,如何實現乾濕分離的呢?衛生間為了能夠實現乾濕分離,在有限的空間裡,我們主要考慮潔具尺寸的大小以及根據人工學的知識進行一定的深究,衛生間潔具主要有浴室櫃區域、馬桶區域、淋浴花灑區域等三部分,今天設計師給大家分享一下,以我家寬度2米*長度3.3米的衛生間,前期選購潔具時,具體的尺寸是怎樣的呢,如何實現衛生間乾濕分離的?下面跟隨設計師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40㎡老式兩居變身四室兩廳「遊樂場」 《暖家》解鎖「食神之家」
    本期《暖暖的新家》來到了一個被鎖住的「食神之家」,設計師問診老式80年代兩居室,為龍鳳胎家庭進行貼心改造,讓破舊之家活力變身四室兩廳遊樂場。 原來,為工作打拼的楊楊獨自一人居住在這個40㎡老式兩居室,母親、妻子和孩子都生活在懷柔一處80㎡房子,囿於工作和生活空間的壓力,一家人聚少離多。楊楊曾經把家人都接來這裡居住,但由於空間太小,房子格局老舊,一家人根本無法正常生活。
  • 50㎡舊院DIY改造:100天的折騰,垃圾堆變身為花園小院
    50㎡舊院DIY改造:100天的折騰,垃圾堆變身為花園小院這是一個經過一萬次都找不到的院子但因一棵枇杷樹吸引了我不拘規則,沒有設計師的專業設計注入了艱苦的工作我喜歡暖和的冬天,我喜歡早春的青草我喜歡下午的庭院和迷迷糊糊的鞦韆我喜歡仲夏的果子露冰淇淋和清秋的明月一切都是按照你喜歡的方式手工製作的舊船木製花盆
  • 設計師打造「隱形」臥室,60㎡住了祖孫三代6口人!
    設計師擁有「化腐朽為神奇」的「魔力」,把一個老人、一對夫妻、一個8歲男童、一對2歲雙胞胎男寶,完美地安置在60平米的小宅裡。1 女屋主是位全職媽媽,希望廚衛的合理設計,能夠減輕勞動負擔;做家務時,能方便照顧到2歲的雙胞胎寶寶。2 奶奶、爸爸和8歲的兒子都需要獨立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