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16年11月底至今,中國股市大致經歷了兩波下跌和兩波上漲。第一波下跌是去年11月29日到今年1月16日,一共34個交易日,上證指數從3301點跌到3044點。然後上漲到4月11日(收盤最高3289點),歷時55個交易日。再從4月12日下跌到5月11日是21個交易日,之後再反彈到5月31日的高點,用了13個交易日。
以上這四次漲跌波段的時間天數,從小到大分別是13、21、34、55,細心的投資者是否注意到,這四個數字竟然同屬斐波那契數列的重要數字!
那麼,問題來了——這是為什麼?難道現代中國金融證券市場的波動是按古代西方數學家定義的原理運行的嗎?
艾略特波浪理論早已為業內人士熟知,下圖就是艾略特完整循環浪。但並不是每個人都探究過,為什麼循環浪中的波段數與費波那契數列完全一致?
斐波那契數列指的是這樣一個數列 1, 1, 2, 3, 5, 8, 13, 21, 34, 55, 89, 144, 233,377,610,987,1597,2584,4181,6765,10946,17711,28657,46368......這個數列從第3項開始,每一項都等於前兩項之和。斐波那契數列的定義者,是800多年前的義大利數學家列昂納多·斐波那契(Leonardo Fibonacci)。
斐波那契數列在自然科學中有許多應用。例如,樹木的生長,由於新生的枝條,往往需要一段「休息」時間,供自身生長,而後才能萌發新枝。所以,一株樹苗在一段間隔,例如一年,以後長出一條新枝;第二年新枝「休息」,老枝依舊萌發;此後,老枝與「休息」過一年的枝同時萌發,當年生的新枝則次年「休息」。這樣,一株樹木各個年份的枝椏數,便構成斐波那契數列。這個規律,就是生物學上著名的「魯德維格定律」。
野玫瑰、大波斯菊、百合花、蝴蝶花等的花瓣數目是斐波那契數字:3、5、8、13、21.......向日葵種子的排列呈斐波那契螺旋形,數目有時能達到89,或144條。
智慧的人類懂得數學不奇怪,但植物也懂數學嗎?甚至最具創造性的科學偉人愛因斯坦也曾經發問道:「數學畢竟是人類思想獨立於經驗之外的產物,它怎麼會如此美妙地適應於各種現實目的呢?」也許,問題的答案會是:數學本身就是來源於自然界萬事萬物普遍本質的總結。
數學原理揭示了事物運動的自然規則,反映了自然秩序。人是自然的產物,是五行生剋造化而成。股票市場又是由千百萬人共同參與的市場,群體心理、情緒的波動是市場走勢產生的最直接原因。因此,股市從根本上說,也是一種進化中的自然社會現象,它的運動也會遵循自然規則。金融市場的波動與數理有著根本的聯繫。
斐波那契數列前後兩個數字相除的結果越來越接近黃金分割比例0.618。由此演變出來的比率,如0.236、0.382、0.5、0.764、1.618、2.618 等,這些比例常常被用於推斷證券市場的最大可能漲跌幅度。
與艾略特同時代的大師江恩,在劃分市場周期時,經常使用「7」及其倍數,他認為,「7」融合了自然、天文與宗教的理念,並把時間周期放在波動的比例和形態之前著重考量。
證券市場的運行也無外乎量價時空。打開上證指數月K線圖,從1990年12月至2014年的25年間,可以看到上升浪和調整浪浪型與艾略特波浪理論基本符合。令人驚奇的是,調整浪的時間竟然是上升浪的38.2%!
上證指數月線圖(雲飛揚解析)
表1(中國波浪理論研究中心提供)
浪級漲跌 | 起止時間 | 持續月數 | 起止指數點位 | 漲跌幅度 |
一浪上漲 | 1990.12~1993.2 | 27 | 96~1558 | 1520% |
二浪下跌 | 1993.2~1994.4 | 18 | 1558~325 | -79% |
三浪上漲 | 1994.4~2001.6 | 84 | 325~2245 | 590% |
四浪下跌 | 2001.6~2005.6 | 49 | 2245~998 | -55.5% |
五浪上漲 | 2005.6~2007.10 | 28 | 998~6124 | 513% |
A浪下跌 | 2007.10~2008.11 | 13 | 6124~1664 | -72.8% |
B浪反彈 | 2008.11~2009.12 | 9 | 1664~3478 | 109% |
C浪下跌 | 2009.12~2014.3 | 52 | 3478~1849 | -46.8% |
由表1可以看到,上升過程超級大Ⅰ浪的一至五浪共延續了203(7的29倍)個月,每一浪的持續時間基本都是7的整數倍,轉折大都在奇妙的江恩時間點(如84、49、28)發生。A浪下跌時間13個月又是斐波那契數字。在周線層面上分析可以得出,約80%的漲跌周數完全符合或非常接近神奇數字。
在日線級別上,也普遍存在著同樣的現象。上證指數在2009年9月1日至2010年2月3日的漲跌波段中,時間序列更令人吃驚:上升浪的細分波段包含5天、8天、13天、34天、55天;下跌浪的細分波段包含7天、21天、28天、42天、49天。又完整覆蓋5到55的菲波那契數列或7的整數倍!
這可能是某種巧合,但顯然已經不僅僅是巧合那麼簡單!日益複雜的經濟現象給交叉科學的深入研究提供了舞臺,數理金融學和行為金融學一樣有著廣闊的發展前景。在從股市平均指數運行起點建立的時空坐標系中,我們可以體會到,在空間上,具有按協調比例關係(黃金分割及其衍生)劃分產生的勻稱和諧之美,時間上,有按數列化(斐波那契數字及循環數字)節奏生成帶來的秩序感和確定性。物理學家狄拉克說:「描述自然的基本規律的方程必須包含偉大的數學美,它對於我們就像宗教。」。《周易·繫辭》有言「天地之數五十有五」,即天地之數為55,「以成變化而行鬼神也」,萬物之數皆由天地之數化生而已。又有「大衍之數50其用49」。這與斐波那契數列和循環數字又有什麼關聯呢?
以上是中國波浪理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雲飛揚博士的一些最新研究和思考。關於股市運行之謎的更多內容,他將在本月下旬的股市大盤研判專題課程中作詳細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