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中文網:如何破解中國「頭號」股市之謎?

2020-12-14 搜狐網

  導讀:2015年,美國、英國、德國、法國、日本、中國、印度這幾個主要經濟體股市主要指數表現排名前三位的是哪些?答案是德國(9.6%)、中國(9.4%)、日本(9.1%)。實際上,如果不算上12月31日的交易,前三名是中國(10.5%)、德國(9.6%)、法國(9.5%),而截止到過去兩周的絕大部分時間,中國上證綜指都排在上述幾個經濟體中的第一位。

  文/夏春 諾亞香港財富管理研究總監,香港大學工商管理碩士課程教授

  2015年,美國、英國、德國、法國、日本、中國、印度這幾個主要經濟體股市主要指數表現排名前三位的是哪些?答案是德國(9.6%)、中國(9.4%)、日本(9.1%)。實際上,如果不算上12月31日的交易,前三名是中國(10.5%)、德國(9.6%)、法國(9.5%),而截止到過去兩周的絕大部分時間,中國上證綜指都排在上述幾個經濟體中的第一位。

  有趣的是,在過去兩周我向投資者提出這個問題時,幾乎沒有人把中國列入前三位。而當我告訴他們,過去三年主要股指累計回報排名前三的國家依次是日本(83.1%)、中國(56.0%)和美國(43.3%),他們更是驚訝。

  他們之所以意外,當然是因為中國股市的長期表現很不理想(外加今年中國股市的風險/波動率在上述經濟體排名第一非常影響投資者的信心)。研究顯示,從1992到2013年,中國扣除通貨膨脹的實際GDP指數累計增幅,遠超其他任何一個國家,如果把主要經濟體1992年的GDP統一折算成1,那麼2013年底中國實際GDP約為8.6,同期印度、巴西和美國分別增長至4.1、1.9和1.8。但是,同期中國上證綜指扣除通貨膨脹的實際累積回報卻是一個讓大家失望的0%,也就是1992年的1元錢投入股市22年後的實際購買力依然是1元錢(見圖1),而同期巴西,美國和印度股市投資則分別增值至3.0、2.6和1.9元錢。圖1還顯示,如果投資者2000年以1元錢入市,那麼到2013年的累積實際回報為負(實際購買力約為0.6元,無論是否將股票紅利再投資),比較顯示,這還不如把當初那1元錢放在銀行的活期帳戶上,在2013年底可以獲得0.8元的實際購買力。

  中國股市有很多謎團,但是「頭號」謎團可以說就是GDP增速和股市表現的脫節。圖2 顯示,主要經濟體的實際GDP增速和股市表現在1900-2013年存在明顯的正相關性。以1992-2013年來說,美國、英國、德國、法國、日本的股市表現與下一年GDP增速的相關係數高於0.5而且統計顯著(如美國為0.7),符合「股市是經濟的先行指標」的說法,而在中國和印度,這兩者的相關係數分別為0.3和0.1並且統計不顯著。即使文章開頭提到中國近三年的股市的良好表現也是與同期GDP增速的下行相伴隨的。

  股市是經濟的先行指標,在經濟學家研究多年後成為一個難得的共識。那麼,股市作為經濟發展的助推力,它本身發展的優劣又由哪些更加基本的制度要素決定?經濟學家找到的要素包括宏觀上的法源基礎、產權保護、會計準則、破產規定、稅收制度、上市規則、銀行體系、政治影響,以及微觀上的企業特徵(如風險,估值)、內部治理等。

  嘗試破解中國股市之謎的嚴肅學術文章並不多,著名金融學教授富蘭克林•艾倫、錢軍和錢美君在2005年發表了一篇影響力很大的文章。他們指出,文獻中發現的這些正式制度要素在中國所起的作用並不明顯,甚至經常與其他國家經驗相違背。例如,採取或承襲普通法的國家通常經濟增速好於實行大陸法的國家,而經濟增速最高的中國實行接近大陸法的法律體系。

  具體到中國股市之謎,他們指出,雖然中國的GDP增速和企業的收入增速存在高於0.5的顯著正相關性,但上市企業絕大多數是收入增速和利潤率表現不佳的國有企業,因此GDP增速與股市表現之間的關係很弱。而那些難以上市但收入增速和利潤率高的非國有企業,在正式制度要素建設方面還不如國有企業,作者們在細緻的研究後指出,非正式的制度要素(比如人際關係和信譽)才是理解非國有企業乃至整個中國經濟增長的關鍵。這樣的結論應該說和大多數人的直覺是吻合的。

  2014年,富蘭克林•艾倫、錢軍、陝晨煜和朱蕾再次嘗試破解中國股市之謎(前面提到的數據都來自於他們的文章),這一次他們把目光集中到了中國企業上市和退市的制度弊端。

  前面已經提到,經濟表現較差的國有企業更容易上市,原因是中國建立股市的初衷是為了國有企業融資。更為嚴重的是,在長期實行的股票發行審批制和核准制下,計劃上市的企業必須在上市前三年有持續的盈利或者取得3000萬人民幣的淨收入,因此對會計帳目進行包裝和數據造假成為普遍現象。這樣做的直接後果就是,企業在上市前後以資產或股本的回報率衡量的運營表現會截然不同。

  研究者將每一家中國上市企業與上市前一年同行業內會計帳面資產最接近的一家中國未上市企業進行匹配,然後分別計算他們的平均資產/股本收益率隨時間的變化。圖3顯示雖然未上市企業的運營表現在六年裡基本不變和略微增加,和他們類似的企業卻在上市後運營表現大幅度下降。也就是說,中國企業為了滿足審批和核准制下的上市要求,對會計盈利加以包裝或者數據造假,而這些為了實現短期的盈利增加的所作所為,則是以犧牲企業的長期業績為代價的。從國際經驗來講,雖然其他國家的企業上市後的運營表現也會差過上市前,但幅度遠小於中國。

  除了上市規定對企業激勵的扭曲(中國《證券法》對違法行為處罰執行不嚴,也反過來鼓勵企業的上市前的造假行為),中國股市之謎另外一個關鍵原因是缺乏有效的退市機制。

  中國每年約20家上市企業(佔總數不足1%)因為合併、私有化和虧損退市,而其他國家每年退市企業平均達到10-20%。由於數據缺乏,研究者只好拿中國的被標註為ST(特別處理)企業、永久ST企業(一直沒有甩掉ST標籤的企業),和其他國家(研究樣本包括89個國家)退市的企業的資產/股本回報率進行對比。圖4顯示這兩類中國企業在被標註前兩年的平均資產回報率由正轉負。這裡對比最強烈的是在其他發展中國家,被退市的企業的平均資產回報率在退市時以及前五年保持為正數(股本回報率的表現模式一致,故略去)。可見,中國股市退市制度的名存實亡直接導致了中國股市長期的糟糕表現。

  除了圖3和圖4這類直觀的比較,研究者還做了控制企業宏觀環境和微觀特徵後的回歸分析,結果顯示中國企業上市和退市機制存在的問題的確是股市表現與GDP增速脫節的主要原因。他們還發現,許多具有高增長潛力的中國企業,因為在發展初期無法實現持續的盈利而選擇到海外上市,如果從1993年開始,投資者以上一年的個股市值佔海外上市中國企業總市值的比例為權重買入這些股票並動態持有至2013年,則最初1元錢的實際累計回報會增值到3元,遠遠高於同期中國國內上市股票投資回報。

  從2016年3月1日開始,中國將進行為期2年的股票發行註冊制的試行。從核准制轉向註冊制能否破解中國股市之謎是許多投資者關心的問題。應該說我們前面介紹的研究是把眾所周知的原有股票發行制度的弊端以更加具體的數據分析和國際比較展現出來,對於即將試行的發行制度改革也提供了學術支持。

  目前主流的觀點認為股票發行註冊制雖然可能帶來市場的短期震蕩,但對於中國資本市場的發展和完善長期利好。剛任職兩個月的中國證監會副主席方星海就說,註冊制改革完成以後,可以預期中國的證券市場將會有一個非常光明的前景。我基本贊同這些觀點,僅做兩點補充(圍繞股票發行註冊制的話題太多,非這篇小文可以覆蓋):

  一是,投資者擔心短期內股市將受到更多企業上市、新股供應增加引發的資金競爭產生的負面影響。但實際上股價並非由如此簡單的供給和需求關係決定,真正決定股價的是投資者對企業盈利的預期以及他們的風險承擔能力。學術研究並不支持新股增加股指下跌這樣的「直覺」。相反,在全球主要的股票市場,新股發行數量通常和股指呈現正相關關係。簡言之,企業通常會選擇在股指上升周期,投資者情緒高漲的時候上市,而在股指下跌周期,企業也會選擇迴避上市,但這也不足夠阻擋股市的繼續下行,因為投資者對企業盈利持悲觀看法同時風險承擔能力大幅下降。

  圖5顯示的正相關關係在美國和其他許多國家都存在。在中國,2007年企業上市的高峰期和股指走高相伴隨。但不可否認的是,2010-2012期間,中國企業上市數量激增,同期股指則持續下行(由於中國多次暫停新股發行,股指與新股數量的關係很難做美國市場那樣的直接比較),因此投資者對註冊制的實行可能帶來短期負面影響的擔心也可以理解。特別是現在中國股市部分估值偏高的板塊更有可能在註冊制實施後迎來較多的新上市公司,這些板塊的價值重估也無可避免。當然,我們也應該注意到企業在註冊制下對上市時間的控制要強於核准制,我相信將來股票發行數量和股指的關係之間呈現正相關性應該更為常見。

  二是,對於熟悉中國股市的投資者來說,對於圖3展現的上市前的資產包裝和數據造假行為應該並不意外,但未必了解圖4顯示的國際經驗比較,缺乏嚴格的退市制度和未能嚴格執行《證券法》對違法行為的處罰,對中國股市長期低迷表現的殺傷力更大。

  總之,股票發行註冊制只是破解中國股市之謎的一個開頭,僅憑此還不足以保證中國股市的健康發展,需要配套的宏觀制度要素加以改進完善。特別是,實施嚴格的退市制度和處罰措施相對於發行制度改革來說,我想對促進股市健康發展無論在短期還是長期的效果都會更好。

  (來源於FT中文網)

business.sohu.com true 財經綜合報導 http://business.sohu.com/20160113/n434355310.shtml report 5862 導讀:2015年,美國、英國、德國、法國、日本、中國、印度這幾個主要經濟體股市主要指數表現排名前三位的是哪些?答案是德國(9.6%)、中國(9.4%)、日本(9

");}

相關焦點

  • FT中文網:如何破解中國股市迷局?
    苗蘇  2001年6月以來,中國實體經濟出現了強勁向上的趨勢,但中國股票市場卻出現了10多年來少有的跨年度的大熊市。截至目前,中國股市已經出現了連續43個月的下跌,這種跨年度的持續性下跌不僅在中國絕無僅有,在世界各國股市中也是非常罕見的。
  • 如何解開股市運行的數字之謎?
    從2016年11月底至今,中國股市大致經歷了兩波下跌和兩波上漲。第一波下跌是去年11月29日到今年1月16日,一共34個交易日,上證指數從3301點跌到3044點。然後上漲到4月11日(收盤最高3289點),歷時55個交易日。
  • 詳細的北緯30度之謎與破解嘗試
    北緯30度之謎可謂是世界上最大的謎團,其中包括地理、歷史與人文的諸多奇觀與事件,吸引了無數人的好奇與探索。人們或多或少知道一些位於北緯30度這條線附近的奇觀、事件,但未必知道得全面。這裡為此做一下全面的羅列,並嘗試破解這一謎團。北緯30度之謎的奇觀、事件大致分布在北緯25—35度之間,涵蓋地理、歷史和社會人文的諸多方面。
  • 北京霧霾主要成分形成之謎破解!
    近年來,北京及華北地區霧霾頻發,但霧霾主要成分硫酸鹽的形成原因一直是未解之謎。據了解,目前已有研究表明,硫酸鹽是重汙染形成的主要驅動因素。據新華社報導,12月21日,中德兩國研究人員稱已破解了北京及華北地區霧霾最主要組分硫酸鹽的形成之謎:在大氣細顆粒物吸附的水分中二氧化氮與二氧化硫的化學反應,是當前霧霾期間硫酸鹽的主要生成路徑。
  • 破解瑪雅象形文字之謎的過程非常艱辛複雜,最終還借鑑了中國漢字
    在過去的一百多年裡,這種徒勞無功的做法阻礙了對瑪雅文字之謎的破解。最初是法國學者波爾對瑪雅文字之謎的破解提出了許多科學的理論,這一理論的提出對後來對瑪雅文明的破解工作做出了巨大貢獻。在他提出破解瑪雅文字的理論中,瑪雅文字與字母文字沒有太大的區別。
  • 美國魔鬼公路,誘人自殺事件之謎,20年後竟被中國老師和學生破解
    世界上有很多未接之謎,這些謎題往往都會讓人覺得特別的奇怪,並且很多都是有涉及人命的,有一些謎題已經解開了,但是有一些謎題其實至今都沒有解開,因此很多地方就成為了禁區
  • 中外科學家破解6億年前甕安旋孔蟲「身世之謎」
    中外科學家破解6億年前甕安旋孔蟲「身世之謎」 2020-06-13 14:52:45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孫靜波 責任編輯:孫靜波
  • 金字塔建造之謎終於被破解了
    而在早期社會,統治階層可以說一不二,調動大量的人力,所以人工是不缺的——比如中國的萬裡長城,京杭大運河,哪個不是人力所為?    當然,作為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建築之一,金字塔的建造工藝有些特殊,有些不可思議,一直是一個未解之謎。不僅是因為這種建築特異的形狀,更重要的是,屹立在沙漠之中4500年不倒,高超的工藝水平足以令世人折服。因為無從破解,許多人認為那是外星人曾經降臨過地球的證據。
  • 【大中華尋寶記之趣味知識科普】破解世界上神秘的未解之謎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雖然科技在不斷發展,但在世界的各個角落,仍舊許多不可思議的現象。就連科學家們也無法給出解釋,這就是傳說中的「世界未解之謎」。
  • 破解化妝品電商PBA暴利之謎:蔡文勝青睞 聯想投資
    首頁 > 動態 > 關鍵詞 > 蔡文勝最新資訊 > 正文 破解化妝品電商PBA暴利之謎:蔡文勝青睞 聯想投資
  • 陳平:羅傑斯破解市場迷霧的經驗之談
    觀察者網先前報導一位講中文的美國小網紅,她的父親,是三十年來一直看好中國市場的金融家吉姆·羅傑斯(JimRogers)。他曾是金融大鱷索羅斯1970年代創立量子基金的合伙人。 羅傑斯不僅是國際投資家,還是國際旅行家。
  • 我國科學家率先破解光合作用超分子結構之謎
    原標題:我國科學家率先破解光合作用超分子結構之謎【摘要】 光合作用是地球上生命體賴以生存的基礎,對它的科學研究已持續了兩百多年,但仍有很多未解之謎。經過多年努力,中科院生物物理所柳振峰研究組、章新政研究組和常文瑞/李梅研究組通力合作,聯合攻關,通過單顆粒冷凍電鏡技術,首次解析了高等植物(菠菜)的光系統II-捕光複合物II超級膜蛋白複合體的三維結構。
  • 管敏鑫團隊破解LHON男性好發這一30年未解之謎 - 中國生物技術網
    管敏鑫教授團隊經過八年努力,首次發現了X連鎖核修飾基因PRICKLE3突變與線粒體基因突變協同作用引發LHON,破解了LHON男性好發這個三十年未解之謎。這是線粒體疾病LHON致病機制研究的一次裡程碑式的突破。
  • 世界4大未解之謎:西施失蹤謎案,《易經》作者是誰眾說紛紜!
    世界4大未解之謎:西施失蹤謎案,《易經》作者是誰眾說紛紜! 西施失蹤謎案。西施是我國四大美女之一,出生於春秋戰國時期。當時,越王勾踐為了報仇雪恨,吳王夫差進獻了美女西施,在西施的內應下,勾踐終於滅吳復國,西施完成任務後,榮歸故裡,那她回去以後結局又是如何呢?至今無人能破解其中的奧秘!
  • 外媒關注中國股市大熱
    中國日報網4月16日電(遠達)中國股市大熱引發外媒關注,外媒對股市紅火的原因展開分析,並討論此事的潛在影響。就股市紅火原因,外媒主要觀點有:官方壓低IPO定價、銀行存款利率低、房地產市場大跌。就此事的潛在影響,有外媒持積極態度,認為這意味著中國將主導全球金融市場,但部分媒體擔憂股市正顯現泡沫跡象。
  • 時間之謎3:最終密碼 免安裝中文硬碟版下載
    遊戲名稱:時間之謎3:最終密碼英文名稱:Time Mysteries: The Final Enigma 遊戲類型:冒險解密類(AVG)遊戲遊戲製作:Artifex Mundi遊戲發行:Bigfish遊戲平臺:PC發售時間:2013年07月22日遊民星空時間之謎3:最終密碼遊戲庫版本說明:遊戲基於典藏版v0.1製作,已整合TE破解和猛獁漢化,解壓即可玩。
  • 百年紅學醜聞(29):破解史湘雲「閒花落地聽無聲」之謎!
    【鄭重申明:本文乃260多年來,由紅學磚家(賴曉偉)首次破解和公開。其智慧財產權以及研究成果所有者為:賴曉偉。轉載請務必註明原文連結出處】定於明天早上8點18分,即龍抬頭這一天,發表「寶璽學」開山之作,敬請關注!現在進入倒計時:第一天。
  • 《伊森卡特失蹤之謎》V1.0中文綠色版下載發布_遊俠網 Ali213.net
    遊戲名稱:伊森卡特失蹤之謎英文名稱:The Vanishing of Ethan Carter遊戲類型:冒險遊戲AVG製作公司:The Astronauts發行公司:Epic Games>遊戲平臺:PC PS4語言版本:英文發售日期:2014-09-25遊戲專題:http://www.ali213.net/zt/TVOEC/點擊進入《伊森卡特失蹤之謎》V1.0中文綠色版下載地址點擊進入《伊森卡特失蹤之謎》遊俠
  • 科學網—科學家破解水星「黑面」之謎
  • 隨著科技的進步已被破解的十大世界未解之謎
    目前,美國媒體列舉出了科學家近年內揭示的十項科學發現,將這些之前的「未解之謎」的謎底向世人揭曉,其中包括:蜜蜂的飛行之謎、具有科幻傳奇色彩的水晶頭骨之謎、鯊魚處女產子等。1、水晶骷髏之謎許多人對水晶頭骨的認識源自電影《印地安那-瓊斯和水晶頭骨王國》,該電影中水晶頭骨是神秘外星人的頭骨,這些外星人締造了遠古人類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