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遲遲年月,難耐這一生的變幻。如浮雲聚散,纏結這滄桑的倦顏。漫長路,驟覺光陰退減。歡欣總短暫未再返,哪個看透我夢想是平淡?」
2004年1月12日,大家沉溺在一片陰鬱的氛圍之中,好似一位母親痛失愛女。
上午11時,成龍、張學友、林憶蓮、曾志偉、譚詠麟、謝霆鋒、馮小剛、楊紫瓊等50餘位明星齊聚殯儀館。
他們,是來參加一個人的出殯儀式。
這個人是他們生命中共同的過客——梅豔芳。
那天的梅姑身著象牙白絲綢晚裝壽衣,領結白蝶,身披白紗,宛若是要出嫁。這是「百變天后」這輩子第一穿上這套衣服,當然,也將是最後一次。
香消玉殞,徒留紅塵慨嘆。
這個閃耀了整個80年代的巨星,終究帶著遺憾,離開了人世。
至死,她也沒有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
一份平平淡淡、簡單純粹的愛。
童年之殤
「早知道如此,還不如把她賣給人販子!」
這是一位母親曾經對記者說的話,她的名字叫覃美金,正是梅豔芳的生母。覃美金43歲那年從廣州西關來到這裡,幾年後,她懷孕了,這是她第四個孩子。
彼時覃美金靠著從廣州帶來的一張土方子開了一間中醫診所,由於沒有牌照,她每次都得等病人痊癒之後才能收到酬勞,若病人未愈,便顆粒無收。她的丈夫則像油尖區所有沒錢沒地位的男人一樣,到海上去跑船。
生活之拮据,可想而知。
彼時陳美金心裡就暗暗決定,若腹中是男孩,無論如何也把他帶大,若是女孩,就賣給人販。增加收入,減少負擔。
當時她想賣掉的不止未出生的梅豔芳一人,還包括她的姐姐梅愛芳。
可梅豔芳出生後,終究母性之本能蓋過生活的酸楚,梅豔芳並沒有被賣給人販子。但出生在這樣一個家庭,註定梅豔芳不會有一個快樂的童年。
剛滿3歲的一天晚上,梅豔芳跟自己的舅父說:
「舅父舅父,我想給你唱首歌!」
舅父聽完頗為驚訝,這麼小不點一個女孩,能唱什麼歌?
聽罷,他半信半疑地為年幼的梅豔芳拉起二胡。
片刻後,只聽梅豔芳一字不差地唱完了一整首《賣花女》。
舅父驚為天人,當即跟梅豔芳的母親說:
「表姐!這是個天才呀!」
這番話,幾乎影響了梅豔芳後來的命運,自此,她即將開啟一段如「賣花女」般辛酸的人生經歷。
4歲那年,梅豔芳和姐姐梅愛芳一起被母親送到了彌敦道的戲園去當歌女。
當時瘦弱嬌小的梅豔芳,頭戴著假珠寶鳳冠,提著一個茶壺,一桌一桌地給客人倒茶並詢問客人們是否點歌,若是點,她立馬就唱,一點也不怯生。
但唱的都是些冷門的歌曲,因為她們年紀小不是大腕,好歌永遠都輪不到她們。
戲園裡三教九流,五毒俱全,黑道勢力異常猖獗,常常給年幼標緻的姐妹倆造成巨大的困擾。
但迫於生計,很多痛楚,惟有全部吞下,甚至那時,年幼的梅豔芳還根本不知道什麼是「痛楚」。
梅豔芳曾說:「我不會在別人面前掉一顆眼淚,因為覺得這樣很丟臉。」
後來母親再嫁,出身地痞的繼父承諾要在歌廳「照顧」梅豔芳姐妹,沒想到,後來這個繼父成了對她們傷害最大的人。
「整天在同一時間被同一個人罵罵罵罵罵,什麼粗口都來,罵到你完全沒自尊,由幾歲到十幾歲那段時間,我覺得是一段人間地獄。」
同時,梅豔芳在學校裡也不受同學待見,忙於生計的她,功課被落下一大截,又因為「歌女」的身份,屢遭同學孤立和排斥。
這給她的童年蒙上了一層厚厚的陰霾。
但在這樣複雜環境中漸漸長大的梅豔芳,卻有著比誰都簡單幹淨的心地。
見遍世俗卻不世俗,沒有被生活的大染缸所弄髒。更在滾滾紅塵裡練達人事,變得有情有義。
或許正因如此,她才能成為後來的梅豔芳。
閃耀歌壇
1982年,梅豔芳19歲。
那一年,她站上了第一屆《新秀歌唱大賽》的舞臺,一舉奪魁。
她的舞姿歌喉直接徵服了臺下位列「四大才子」之一的黃霑,黃霑給了她10分的滿分。
在那個舞臺上,梅豔芳第一次驚豔群芳。
之後,她正式出道,推出第一張專輯《心債》。
《心債》推出不久,收穫極大反響,主打歌登上電臺中文金曲榜,霸榜43周之久。
可在這時,本該品嘗成功果實的梅豔芳卻遭受了潮水般的辱罵。
很多人扒出梅豔芳之前在歌廳「賣唱」的往事,說梅豔芳的「鄰家女孩」造型根本就是裝的,輿論對稚嫩的她口誅筆伐。
這讓梅豔芳的心情糟糕到了極點,事業亦陷入危機。
為了挽回局面,華星總經理蘇孝良帶著梅豔芳找到了當時頗負盛名的時裝設計師劉培基。
秦觀說,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兩人一拍即合,開始了長達20年的合作歷程,自此開啟了「百變梅豔芳」時代。
1983年,劉培基「放火燒山」為梅豔芳設計了《赤色梅豔芳》中的造型,結果,梅豔芳一掃之前的陰霾唱片拿下五白金銷量。
2年後,已經和梅豔芳相熟的劉培基更是一剪子剪掉了梅豔芳及肩的長髮,為她設計了充滿中性氣質的「壞女孩」造型。
那一年,梅豔芳英氣逼人。
那一年,《壞女孩》 賣出40萬張,成為梅豔芳最暢銷的作品。
那一年,梅豔芳有了一個外號——「東方麥當娜」。
自此,她的事業節節高升。
1998年,梅豔芳榮獲象徵演藝圈最高榮譽的「金針獎」。
至2003,梅豔芳在衡量藝人實力的紅磡體育館累計開演唱會155場,冠絕群倫。
而隨著合作次數的增多,梅豔芳和劉培基兩人交情篤深,劉培基成為了梅豔芳亦師亦兄亦友的角色,幾乎在每一次演出都為梅豔芳保駕護航。
曾經在一檔節目上,主持人問梅豔芳:
「Eddie(劉培基)哥哥是你的天使麼?」
聞言,梅豔芳說:「Eddie哥哥不是我的天使,他是我的守護神。」
自小被母親用作「搖錢樹」並親眼見到父親病逝眼前的梅豔芳,心底始終扎著一股深深的不安全感。
人,前半生缺什麼,後半生就會拼命地去追與求。
梅豔芳交很多朋友,喜歡熱鬧,對誰都大方講義氣。
早在學生時代,她就有借錢給同學的習慣,幾乎有求必應,成為藝人後更不必說。她去世後,曾有人統計過,被借出去的資金竟然高達數千萬。
當年圈內許多新人,也深受她提攜之恩。
許志安、草蜢、謝霆鋒、彭敬慈、蘇永康,每個人都忘不了像師傅又像姐姐的梅豔芳當年如何耳提面命、諄諄教導。
年輕氣盛的謝霆鋒,有一回演出的時候由於現場沒有反饋音箱,演完,謝霆鋒忍無可忍,直接把身上的吉他狠砸在地上。
演出結束到後臺,早已等在那裡的義姐梅豔芳立刻嚴厲地跟他講:
「舞臺既是藝人的生命,我們就應該像愛自己的家一樣愛護它,你偏激的舉動是對它的不尊重,更是對這份職業的不負責任。」
聽罷,謝霆鋒罕見地低下了頭,從此以後便懂了。
很多人訝異脾氣那麼火爆的謝霆鋒為何就是「怕」梅豔芳。
其實讓當年那個叛逆孩子乖乖聽話的,是那份對梅豔芳打從心底的尊敬。
梅豔芳在一步步走向事業巔峰的同時,她也成了娛樂圈的「大姐大」,成了曾華倩口中極能給人安全感的「梅姐」。
這個世界欠她的,她加倍給予別人。
情路多舛
上世紀90年代初的某一天,英國。
梅豔芳正在跟當時的男朋友煲電話粥,只聽她說:
「你別捱得那麼辛苦,我來捱就成。」
一句話直接嚇傻了正在在客廳看電視的劉培基,這個妹妹怎麼就這麼懂事!這明明是男人應該對女人說的話,怎能從梅豔芳的口中講出?
一向視梅豔芳為親妹的劉培基氣不打一處來,猛然衝到房間裡,對著梅豔芳就是一頓指責:
「你瘋了嗎說這種話我以後是不是要叫你梅先生了?」
其實梅豔芳一直都是如此,在愛情裡,她通常是付出較多的一方,加上她的名聲、地位,她的愛,時常讓另一半「難以承受」。
1986年,她和前來宣傳唱片的日本歌手近藤真彥一吻定情,為此,不惜花800萬在日本購置住所,只為同愛人比翼雙飛。
有一次,梅豔芳到日本北海道看近藤的演唱會。演唱會結束之後,在旅車裡,近藤把頭輕輕倚在梅豔芳身上,他閉上眼睛對梅豔芳說:
「我從沒有過這麼好的感覺。」
只可惜,近藤真彥沒有好好珍惜梅豔芳,他跟日本歌手中森明菜始終糾纏不清,最後梅豔芳選擇了分手。
交往的一年期間,忙碌的梅豔芳7次飛抵日本與近藤相會,近藤卻沒有到她那裡看過梅豔芳哪怕一次。
分手後,近藤真彥說:「那個女孩(中森明菜)沒了我活不了,你沒有我依舊可以活得很好。」
事實看起來似乎真的如此。
1990年,在跟近藤真彥分手3年之後,梅豔芳在一家健身房裡邂逅了在英國念工商管理專業的混血兒阿Paul。
不同於萬眾矚目的近藤真彥,阿Paul是個普普通通的大學生。
當時的梅豔芳擔心自己的歌手身份會給愛人造成壓力,還曾經小心翼翼地隱瞞了自己歌手的身份。但終究「紙包不住火」,阿Paul還是知道了,原來自己眼前的戀人就是當時紅得發紫的巨星。
但出人意料的是,阿Paul並沒有因此卻步。
相戀的一年裡,他陪著梅豔芳參加了一次又一次的演出,竭力支持自己愛人的演藝事業。
梅豔芳則為了配合阿Paul的小麥色皮膚,特地到海灘上把自己曬黑。
但最終,當阿Paul向梅豔芳求婚的時候,梅豔芳卻拒絕了。
原因就是當時如日中天的她,不想為婚姻放棄事業。
後來人們發現,其實當年的那一段戀情是梅豔芳最接近婚姻的一次,可惜,卻被梅豔芳親手放棄。
4年後,梅豔芳在鍾鎮濤的家庭派對上又認識了另一個年輕人——趙文卓。
當年趙文卓初出茅廬一個人打拼,梅豔芳一眼就喜歡上了這個乾淨清爽,菸酒不沾的大男孩。
兩人迅速相戀。
可那個和阿Paul一樣的問題再次困擾了他們那就是——差距。
當時許多人造勢說梅豔芳和趙文卓不般配,就好像當年他們當初嘲諷阿Paul「吃軟飯」一樣。
給熱戀的二人造成了極大的壓力。
最終,兩人因為一個誤會徹底分手。
梅豔芳差一點就成為了「趙太太」。
之後,趙文卓回內地,梅豔芳去天國。
此生,再無交集。
這也是梅豔芳公開的最後一段戀情。
一個見過世面的女子,遇到好的人,最易捨不得,最易放不下。
但就如《女人花》中唱道:「緣分不停留,像春風來又走。」
21年,7段戀情,梅豔芳終究沒有抓住任何一個走入婚姻殿堂的機會。
曾經她問劉培基:「怎麼每一次都是我錯(不是男人錯)?」
劉培基回答:「你太聰明了,付出太多。」
玉殞香消
「我想大家很想知道究竟我有什麼病?我很平靜地告訴大家,是,我有癌症,我有子宮癌症。」
2003年9月5日,梅豔芳在一眾圈內好友的陪同下,第一次公開了自己患病的消息。
5個月零4天前,和她相知了一輩子的「哥哥」張國榮從文化酒店24樓一躍而下。而不久前他們二人才剛剛在梅豔芳出道20周年夢幻演唱會上傾情合作,彼時卻已陰陽兩隔。
那時病入膏肓的梅豔芳強忍悲痛,整日跪著為張國榮誦經祈禱。
當年《胭脂扣》裡,梅豔芳扮演的如花吞下鴉片膏,臥於榻上,和一同殉情的愛人默然相對,既慘烈又悽美。
最終,如花一縷孤魂幽遊世間,終覓不見那個她心心念念的十二少(張國榮扮)。
但是這一次,梅豔芳真的要隨張國榮而去了。
2002年12月底,梅豔芳發現自己的病情惡化,她只告訴了劉培基一個人:
「我剛收到身體檢查報告,醫生說不太好。」
然後她跟劉培基說:
「Eddie哥哥,這一生我都很尊敬你,很聽你的話,但這次希望你讓我自己做一個決定。」
此後梅豔芳的決定,每一個都讓劉培基大跌眼鏡。
她先是決定延遲兩個月再癌症治療,為的是以最好的狀態去日本見近藤真彥。
許多朋友哭求她先穩定病情,梅豔芳卻說生命是她自己的,她知道自己在做什麼。
2003年7月19日,近藤真彥生日當晚,梅豔芳與他共進晚餐。
後來劉培基在《舉頭望明月》中說:「毫無疑問,梅豔芳的一生摯愛是近藤真彥。」
可惜這個男人,最終還是負了梅豔芳。
之後,另一個「重磅炸彈」襲來,被病魔折磨的梅豔芳宣布要連開8場告別演唱會。
劉培基知道後吃驚不已,因為那時梅豔芳的身體狀況已非常不樂觀。
劉培基不願意她去,跟她說:「如果真的太累,遲些再做吧。」
梅豔芳答:「一定要做,不做就沒得做啦!」
語氣堅決,深深刺痛著劉培基。
後來8場演唱會如期舉行,港媒稱之為「奇蹟」。
最後一場演唱會前夕,梅豔芳跟劉培基說,她想要一件婚紗。
劉培基聽完後一臉愕然,因為他這輩子最討厭的就是設計婚紗。
片刻後,只聽梅豔芳流著眼淚說:
「我也是一個女人,我最需要的,到最後我都沒有,那我總希望有一件屬於我自己的婚紗吧。」
剎那,劉培基心如刀絞。
他馬上答應了梅豔芳,這件衣服也是他為梅豔芳設計的最後一件服裝。滿含痛楚和愁緒。
完工後,前廣播電臺臺長張敏儀看著那件婚紗感慨道:
「這麼美,全世界都會記得的。」
2003年11月15日,紅磡體育館。
最後一場演唱會,梅豔芳穿著那件劉培基設計的,掀不起蓋頭的白色婚紗,為1萬多名歌迷們獻唱了最後一曲《夕陽之歌》。
演唱前,她說:「夕陽和黃昏都很美,但都很短暫,我們能做的,只有加倍珍惜。」
而這首歌的日文原版演唱者,正是被梅豔芳愛了一輩子的近藤真彥。
最終,梅豔芳沒有嫁給近藤真彥,她把自己嫁給了舞臺。
一曲唱罷,緩緩走上樓梯。
回頭,她說了一聲——拜拜!
這一次,真地離開了。
演繹生離死別,她一如既往,瀟灑利落。
芳華絕代
2003年12月29日晚10點半,天王劉德華站在養和醫院梅豔芳的病床前,他徹夜未眠,雙手合十祈禱。
此時的梅豔芳,即將走到生命的盡頭。
這個在發布會上4次承諾自己「一定會回來」的女人,最終還是敗給了病魔。但其實當初,她並不是沒有機會。只是當時醫生建議她切除子宮時,被斷然拒絕了。
因為切除了子宮,就意味著將來無法跟另一半生兒育女,對愛情執念極深的梅豔芳當然不願意。
終其一生,梅豔芳「30歲之前結婚,生兩個孩子」的願望始終沒有實現。
次日凌晨2點50分,一代巨星梅豔芳永遠地閉上了雙目,享年40歲。
終於,這朵頑強妖豔的女人花,凋零了。
留下無限的故事與唏噓。
其實回看梅豔芳的一生,堪稱命運多舛。
自小被母親當作掙錢的工具,長大後掙到錢就要幫遊手好閒的哥哥還債。直至死後,母親和哥哥仍惦記她的遺產。
一次次追逐愛情,皆無功而返。
在壯年就離開人世。
不可謂不艱辛。
佛說,人生八苦, 生老病死、愛別離、怨長久、求不得、放不下,梅豔芳一一嘗盡。
但在歷經苦難後,她反而愈發可貴動人。
或許這就是「人性之光輝」。
梅豔芳離去,我們告別的,是一整個時代。
世上,再難有這般風華絕代的傳奇。
輾轉流光,了猶未了,白髮多時故人少。
無論過了多久,都會有人記得,這個世界,她來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