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月前,北京的大街小巷、地鐵車站,都被一組畫風搞怪的廣告刷了屏。
一段莫名其妙的話,下面標識著「用視頻,認識我」,令人不知所云,好在右邊」視頻社交,就在陌陌「還能讓我們知道這個大廣告的是誰投放的。
陌陌前幾年橫空出世,迅速崛起成為社交巨頭,在美國IPO成功,之後,陌陌趕上直播風口,營收和利潤都是同比數倍的爆發性增長,股價也是節節高升。
在春風得意的時候,陌陌用這種看不懂的廣告刷了北京的大街小巷是啥意思?是我太老了,已經跟不上陌陌的節奏了?一個月後,深度體驗了最新陌陌之後,我終於明白唐巖要幹啥了。也終於看懂了陌陌的廣告。
一、為啥要「用視頻認識我「
其實,陌陌這次「實體街面刷屏「的廣告並不是隨便做做,而是一次大手筆。陌陌不僅在北京的大街小巷投放,而是在全國近300個城市都進行了新品牌廣告的投放,映前廣告、公交車站牌、地鐵、電梯間、網絡視頻貼片、公交車……,陌陌無所不在。
陌陌所有的廣告語畫面,看似是不著邊際的一句話,而實際上,陌陌是想通過一句話,引發觀看者的畫面感,讓觀看者的想像力勾畫出一個或者一個視頻畫面。
「用視頻,認識我「的廣告語是想讓觀看者顛覆對陌陌傳統的社交平臺的刻板印象。把陌陌和內容豐富的視頻聯繫起來。
陌陌的用戶不再是一個美顏的頭像,而是一段段活生生的分享生活,分享快樂與憂傷,展示才藝,展示個性的互動視頻。
用戶上陌陌,不再是面對一個個頭像發出問候語,而是看到別人展示的生活和才藝,而用戶自己也有了一個展示的舞臺。或者你不是網紅臉,也不是小鮮肉,但是你的生活,你的快樂同樣能吸引萬千粉絲,同樣能交到一起快樂的朋友。
這就是陌陌的「用視頻認識我「。
二、陌陌為啥要做視頻社交?
陌陌做視頻社交當然不是拍腦袋,而是精心策劃了一個戰略轉型。
在吸引億萬用戶,成為社交平臺的巨頭之後,陌陌的唐巖沒有沉醉在美夢裡面,而是敏銳的看到了社交平臺的問題和出路。
唐巖看到,單純的社交平臺目的是很單一的,偏工具的,我註冊來就是為了認識陌生人,或者是網紅妹子,或者是時尚小鮮肉,而沒有達到目的就會有挫敗感。用戶就會流失而留存的用戶達到目的後,活躍度也會下降。
如同人民公園相親,相不到的就不來了,而相親成功結婚的也不來了。而用戶流失對社交平臺來說是損失。
所以,陌陌提出來泛娛樂泛社交的概念,把人民公園變成迪斯尼樂園,你來迪斯尼樂園可以認識異性朋友,可以相親,而更多的目的是來玩的。在玩的過程中可以社交,社交完成後也不耽誤來玩。這樣不但用戶留住了,用戶留在你迪斯尼樂園的時間也大大延長了,次數也增多了。
這個對社交平臺來說就是月活用戶多了,留存時間長了。而這用戶多了,留存時間長了,付費的機會來了。付費機會有了,陌陌就可以多賺錢了。
所以,陌陌要做大的戰略轉型,做成泛社交和泛娛樂的一個平臺,而直播也好,短視頻也好,視頻社交也好都是為這個泛社交、泛娛樂服務的。
所以,陌陌才花大價錢把引發想像力的廣告鋪滿大街小巷。給轉型造勢。
三、良性循環,前途光明
其實,陌陌的泛社交、泛娛樂想法並不是世界獨創。最近幾年,社交平臺也好,圖片分享也好,視頻分享也好,都在想做泛社交、泛娛樂。
「用視頻認識我「的這種短視頻,實際上就是現在很熱的UGC 和PGC。
Instagram推出來的 Stories 的 DAU 佔全站 DAU 的 50%左右。微博的光影秀、微博故事等內容也獲得了大量的用戶。
而且豐富的內容不僅僅能推動現有業務,增強粘性,還能同時吸引更多的用戶。而活躍用戶數的增長,又給視頻內容帶來商業價值,用戶越多,廣告價值越高,內容的提供者越有積極性。
這樣循環下來,平臺的用戶就會獲得快速增長。
陌陌的直播就是好例子,陌陌的直播積累了很多能夠創造優質內容的主播,這些主播為短視頻貢獻了很多優質的內容,短視頻為這些人提供了流量,維護了粉絲。
同時陌陌上的短視頻有著比較好的扶持力度,虛擬禮物等,並且短視頻發布者積累粉絲後,還可以通過直播更加快捷的實現商業價值。
陌陌的一個用戶惠子,2016年9月29日註冊陌陌,她只是一個在西安愛跳舞的護士,但是很快擁有了超過105w的粉絲,每場直播在線超過1w人,短視頻播放量平均超過50w次,有的甚至超過百萬播放量。
而在陌陌轉入泛社交、泛娛樂之後,未來會有千百個惠子,而這些惠子,又會帶來新的億萬用戶,億萬用戶的變現會造就更多的惠子。這樣循環下來。轉型的陌陌前途不可限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