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市新規增多條「紅線」 7家房企將臨「生死劫」

2021-01-13 澎湃新聞

退市新規落地,一場「生死劫」將在A股上演。

中房報記者 唐珊珊丨北京報導

12月14日晚間,滬深交易所先後發布退市新規(徵求意見稿)。新規內容主要從優化四大類強制退市指標、簡化退市流程、強化信息披露和風險提示等三個方面對現行的退市規則體系進行了改革。

在退市指標方面,新規取消了單一退市指標,新增組合財務指標、新增市值退市指標、新增信息披露、規範運作退市指標、明確了財務造假退市判定標準。

「與現行退市制度相比,新規更為嚴謹。尤其是退市指標上增加了多道『紅線』,加大了退市力度。從長遠看利好A股投資環境,未來資源將更集中於優質企業。」註冊國際投資分析師CIIA陳東華在接受中國房地產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值得關注的是,在新規發布的次日,A股績差股板塊集體跳水,ST板塊集體重挫。截至收盤,正常交易的208隻ST股中,下跌個股144隻,佔比70%,其中,50隻個股跌停報收。

增加的「紅線」和簡化的退市程序

此次新規中,最為觸動人們敏感神經的是4類強制退市指標的修訂。

首先,是財務類指標方面,取消了原來單一的淨利潤、營業收入指標。由原先連續3年或4年虧損,修訂為新增扣非前後淨利潤為負且營業收入低於人民幣1億元的組合財務指標,同時對實施退市風險警示後的下一年度財務指標進行交叉適用。

其次是交易類指標方面,將原來的面值退市指標修改為「1元退市」指標,同時新增「連續20個交易日在本所的每日股票收盤總市值均低於人民幣3億元」的市值指標。

新增了規範類指標,信息披露、規範運作存在重大缺陷且拒不改正和半數以上董事對於半年報或年報不保真兩類情形,並細化具體標準。

在財務造假類指標方面,新規在原來信息披露重大違法退市子類型的基礎上,進一步明確財務造假退市判定標準,即:過去3年虛增利潤、淨利潤每年平均金額均超當年相應數據的100%,且三年合計虛增淨利潤金額達到10億元以上;或資產負債表各科目過去3年虛假記載金額合計數額超淨資產50%,且三年累計虛假記載金額合計數達到10億元以上(前述指標涉及的數據如為負值,取其絕對值計算)。

數據來源:wind

這四條退市規則中,改動最大的首先是新增的市值退市規則,即:連續20個交易日總市值低於人民幣3億元會被退市。

但這條看似最容易觸及的線,卻最為安全。根據記者統計,截至12月15日收盤,整個A股僅有5隻*ST股以及凱迪退面值低於1元。而市值低於3億元的個股沒有,收盤市值最低的*ST富控也有4.72億元。

被觸及最多的一條線是:取消單一淨利潤和營收指標,新增組合指標,即:扣非前後淨利潤為負且營業收入低於人民幣1億元,將被ST,連續兩年終止上市。根據wind數據統計,以2019年年報為標準,觸級「紅線」的企業達51家,其中29家是ST股,22家非ST股,營收最低的是唐德影視,其2019年營業收入-1.15億元,同比下降130.92%;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07億元,同比增長88.49%。

那麼新規之下,A股是否會出現退市潮,對市場和投資者又會產生什麼影響?

註冊國際投資分析師李朔在接受中國房地產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新規對A股那些看起來營收不錯但利潤不佳的公司會形成利空。短期內A股很可能會出現更多業績造假、暴雷或被強制退市的個股和退市潮。同時,新規也會利空一些題材股和垃圾股,中小投資者可能面臨較大風險。長期看,會利好遵紀守法,專注主營業務的優質上市公司,有利於股市健康發展。

華泰證券則認為,新規會加快尾部企業的出清,促進市場資源向頭部企業和優質成長類公司傾斜,績優股有望享受更高的估值溢價。

除了增加的「紅線」,新規同時簡化了退市程序。

首先,取消了暫停上市和恢復上市環節,明確上市公司連續兩年觸及財務類指標即終止上市;其次,取消交易類退市情形的退市整理期設置,退市整理期首日不設漲跌幅限制,將退市整理期交易時限從30個交易日縮短為15個交易日;同時,將重大違法類退市連續停牌時點從收到行政處罰事先告知書或法院判決之日,延後到收到行政處罰決定書或法院生效判決之日。

對此,李朔認為,退市程序的簡化有利於提高退市效率,加快A股市場的優勝劣汰,重塑A股生態。

退市「紅線」上徘徊的房企

根據choice數據,截至今年三季度,營收低於1億元,且扣非前後淨利潤為負值的個股共76隻,涉及傳媒、房地產、休閒服務、有色金屬、商業貿易、食品等多個領域。其中,觸級退市「紅線」的房地產企業高達7家,分別為:中房股份、綠景控股、鐵嶺新城、海航投資、榮豐控股、中迪投資、萊茵體育。

財報顯示,中房股份前三季度營業收入僅為25.2萬元,同比減少34.98%,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2177.2萬元。

對於公司目前經營現狀,其財報中稱,公司房地產業務長期停滯,報告期內無在建項目、可銷售存量投資性房產較少,沒有土地儲備,開發資金緊張,公司主營業務面臨困境。目前公司所有收入來源為全資子公司新疆中房所屬的新疆兵團大廈部分物業的出租。

成立於1988年的老牌房企綠景控股,或許也將在新規之下止步A股。財報顯示,綠景控股前三季度歸屬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虧損713.24萬元,上年同期淨虧損180.44萬元,虧損擴大;營業收入1217.93萬元,同比增長2.57%;基本每股收益-0.0386元,上年同期基本每股收益-0.0098元。

綠景控股前身是海口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最初從事新型燃料與爐具業務,後介入房地產業務,曾被廣州恆大收購,但恆大接手後公司業務並無明顯起色,2006年將其轉讓給廣州市天譽房地產開發公司,改名「綠景地產」。此後其雖經歷多次轉型,並進入醫療大健康領域,但醫療終未能拯救其業績。

萊茵體育早在1994年就已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且一直以房地產業務為主營,2015年轉型發展「體育運營」業務,但其轉型之路並不順利,業績一路下滑。

財報顯示,萊茵體育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9726.24萬元,同比增長16.87%;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淨虧損2178.02萬元;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虧損2872.55萬元;基本每股虧損0.0169元。

此次新規出臺前,萊茵體育正積極謀劃收購成都文旅,意圖借文旅來改命,如今新規之下,不知能否僥倖逃生。

相關焦點

  • 去紅線行動,哪家房企安全了
    融資「三道紅線」預期之下,近期眾房企降負債動作越發頻繁。北京商報記者根據同策研究院數據梳理發現,今年三季度,在所統計A股的93家房企中,綠色檔(三條未踩線)房企僅有33家;而在所統計H股的40家房企中,上半年財務指標處於綠色檔(三條未踩線)房企僅有6家。隨著房企未來「成長」空間被收緊,安全成為了第一要義。
  • 「三道紅線」下高槓桿停擺,房企將迎以價換量
    房企這個月密集交出上半年的成績單,營運數據和財務指標普遍隱現下行趨勢,行業正式步入「穩增長」時期。與此同時,房企融資新規的坐實,也是房地產行業的另一樁重頭戲。監管層對房企融資設置了「三道紅線」,過去房企提佔市場份額賴以所用的「高槓桿」利器,在「紅線」的高壓下即將宣布失效。行業突變,冷暖自知。
  • 退市「生死劫」,A股2020年退市高危股票名單出爐
    (原標題:退市「生死劫」,A股2020年退市高危股票名單出爐)
  • 房企數萬億債務風險受關注 「三道紅線」風聲緊
    一家TOP20房企融資部門知情人士向第一財經透露:已聽到房企融資收緊的風聲,上述監管動向屬實。而另一家TOP30房企融資部門人士則表示:公司沒收到正式文件,但傳言一直在發酵。具體條款未明確,但房企融資再度收緊的信號卻已頗為顯著。7月14日,銀保監會表態稱,嚴禁資金違規投向房地產;隨後的24日,中央召開房地產工作座談會,提出防止資金違規流入房地產。
  • 房企高槓桿終結:從房住不炒到「三條紅線」
    原標題:房企高槓桿終結: 從房住不炒到「三條紅線」 摘要 【房企高槓桿終結:從房住不炒到「三條紅線」】在不同時期,房地產業的融資環境鬆緊不一,房企通常會藉助融資環境較好的時機
  • 「三道紅線」高壓:房企高槓桿停擺 賺錢能力變差
    房企這個月密集交出上半年的成績單,營運數據和財務指標普遍隱現下行趨勢,行業正式步入「穩增長」時期。與此同時,房企融資新規的坐實,也是房地產行業的另一樁重頭戲。監管層對房企融資設置了「三道紅線」,過去房企提佔市場份額賴以所用的「高槓桿」利器,在「紅線」的高壓下即將宣布失效。
  • 退市新規來了!「1元退市」、總市值低於3億元……多條紅線劃定
    來源:國際金融報12月14日晚間,滬深交易所發布了退市新規(徵求意見稿),對外公開徵求意見。如是資本董事總經理、如是金融研究院副院長張奧平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中國資本市場迎來「史上最嚴」退市制度,退市嚴格化,「被退市」企業數量將大幅提升。
  • 「三條紅線」重壓 房企還有規模化的機會嗎
    估值流血的上市隨著「三條紅線」的出臺,對於很多負重前行的中小房企而言,如何在降負債與促增長之間尋求平衡,顯得尤為迫切。中小房企要實現「逆襲」,階段表現必為積極擴張與廣泛布局,但當前節點這一路徑面臨巨大壓力。年關將至,港交所還有多家涉房企業在排隊等待上市。
  • 「三條紅線」下加速資金回籠
    對於前11月各房企表現,廣東中原地產項目總經理黃韜表示,因疫情等原因,年初市場普遍對今年的房地產預期較為審慎。但從已公布的銷售數據來看,房企銷售情況普遍優於預期,這與融資「三條紅線」試點後,房企為回籠資金,加大推盤力度有關。
  • 融資三道紅線預期之下 近期眾房企降負債動作愈發頻繁
    北京商報記者根據同策研究院數據梳理發現,今年三季度,在所統計A股的93家房企中,綠色檔(三條未踩線)房企僅有33家;而在所統計H股的40家房企中,上半年財務指標處於綠色檔(三條未踩線)房企僅有6家。隨著房企未來「成長」空間被收緊,安全成為了第一要義。項目轉讓、引入戰投、分拆上市,以及「借新還舊」調整長短債,關注資金安全成為「過冬」的關鍵,如何「去槓桿、降負債」,眾房企也採取了不同的應對之道。
  • A股房企受三條紅線與後疫情影響雙重打擊|房資觀察
    來源:金融界上市公司研究院根據金融界「房地產上市公司六力評價模型」對A股房企三季度財報數據的研究,在淨利潤同比明顯下滑的同時,房企負債情況依然有所上升。2020年,披露三季報的129家房企平均歸母淨利潤下滑12.7%,平均淨負債率較去年同期增長9.65個百分點,剔除應收項的資產負債率平均增長1.24個百分點。
  • 「三道紅線」高壓:房企高槓桿停擺 「以價換量」即將來襲
    房企這個月密集交出上半年的成績單,營運數據和財務指標普遍隱現下行趨勢,行業正式步入「穩增長」時期。與此同時,房企融資新規的坐實,也是房地產行業的另一樁重頭戲。監管層對房企融資設置了「三道紅線」,過去房企提佔市場份額賴以所用的「高槓桿」利器,在「紅線」的高壓下即將宣布失效。
  • 「三條紅線」之下,房企應警惕「虛胖」
    本報記者 詹方歌 盧志坤2020年8月20日,住建部、人民銀行在北京召開重點房地產企業座談會,對重點房企資金監測和融資管理制定三檔規則,即所謂的「三條紅線」:房企剔除預收款後的資產負債率不得大於70%;房企的淨負債率不得大於100%;房企的「現金短債比」不得小於1。
  • 近期眾房企降負債動作越發頻繁 70%房企「踩線」眾房企主動「降檔」
    融資「三道紅線」預期之下,近期眾房企降負債動作越發頻繁。北京商報記者根據同策研究院數據梳理發現,今年三季度,在所統計A股的93家房企中,綠色檔(三條未踩線)房企僅有33家;而在所統計H股的40家房企中,上半年財務指標處於綠色檔(三條未踩線)房企僅有6家。隨著房企未來「成長」空間被收緊,安全成為了第一要義。
  • 熱點關注:央行、住建部與重點房企座談 融資「三條紅線」試點有望...
    熱點關注:央行、住建部與重點房企座談 融資「三條紅線」試點有望擴圍 房天下  作者:房小研   2021-01-06 12:02
  • 趕緊查查自己的股票帳戶:退市新規下 哪些公司有被「ST」的風險?
    如今,隨著新規的出爐,對財務類退市指標的修訂完善,目標就是力求出清殼公司。在此背景下,誰可能成為新規下首批「戴帽者」?又有哪些公司可能因新老劃斷而逃過一劫?ST陣營未來又將何去何從?通過逐條拆解新規的財務類退市標準,上述問題的答案也日漸清晰。
  • 2020年樓市或創「雙17」新紀錄 「三道紅線」下房企悄然謀變
    在「打新」熱的傳導下,房企拿地熱情高漲。中原地產研究中心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12月7日,超過30個城市賣地收入超過500億元,其中上海、杭州、廣州三城均超過2000億元,南京等11個城市均超過1000億元,多城賣地收入均刷新歷史紀錄。毫無疑問,這些土地儲備將決定下一階段相應房企將站在哪一陣營,頭部企業地位不動搖,中型房企不穩定,小型房企難追趕,分化一直在加劇。
  • 「三道紅線」新規後,房企的表外負債的那些事
    「三道紅線」新規施行後,很多房企的財務人員都倍感壓力,資產負債率、淨負債率、現金短債比的統計口徑尚算清晰,但表外負債的認定標準及統計口徑在操作方面仍舊存在較大的爭議,尤其是「實質重於形式」的認定原則以及自行申報的主動性問題。為便於說明,我們根據當前房企融資業務的操作中無處不在的表外負債情形進行舉例和分析,以供同業人士參考。
  • 喆安視角|「三道紅線」下,房企何去何從?
    自8月20日央行、住建部召開重點房企座談會,融資新規「三道紅線」正式出臺已過去一個月時間。這也表明,房地產企業以從上半年的寬鬆舒適區間再度跨進強監管領域。為減弱「斷流」對企業資金鍊造成的影響,多家房企展開了一場「自救」行動,包括線上售樓部以及直播賣房等花樣百出,甚至給出了限定時間內無理由退房的保障性條件。一向強勢的房企淪落到如此卑微的「求買房」,可見生存之艱難。面對房地產行業遭受的困境,今年3月份以來全國各地房地產寬鬆政策遍地開花。
  • 退市新規來了,多條紅線力度空前:市值不得低於3億,財務指標...
    出現上述情形,且公司停牌兩個月內仍未改正,實施退市風險警示,再有兩個月未改正,終止上市。 舉個例子:昔日某公司的1001項奇葩股東大會議案、某公司董監高集體表示其對披露公告無法保證其真實性等,將可能觸及退市紅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