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當然是硬體條件,慧德留學的小編也列出基本的硬體條件給大家參考:
硬體一、SAT 成績
在美國排名前30的大學裡面,一般SAT1前兩部分的平均分在1400左右,特別是針對美國大陸的學生,部分學校沒有要求一定要考SAT,可是如果你申請到高額的獎學金,SAT是必不可少的。有的學校也是要求必須要考SAT2,可以根據所申請的專業來選擇科目。像波士頓大學大部分專業申請都需要SAT2成績,除了COLLEGE OF GENERAL STUDIES和COLLEGE OF FINE ARTS對SAT2是RECOMMENDED。有的學校要求必須要提供,即使IBT學校收到了還是無法給學生評估的。
硬體二、IBT成績
很多美國的大學都是需要IBT成績的。大部分前30的學校都要求IBT 100分,有的學校也會硬性規定IBT成績的分數,比如哈佛大學,就沒有明確規定最低的分數要求,但是又有幾個國際學生IBT分數低於100分被哈佛大學錄取了。
硬體三、排名
很多美國大學還是非常重視排名的,而頂尖大學就更加的重視排名了,這個排名可以很形象的展現學生的成績是否優異,一般美國前30的學校,學生中至少有50%是排名在前10位的,假如申請人所在的學校平均GPA 普遍不高,但是你在年紀的排名很靠前,也會有利於體現你是否優秀。
硬體四、在校成績
一般要求學生的成績至少85分,最好在90分以上,一般美國的大學會在申請人,在高中學年的平時成績來考察學生的學習情況,這個是很重要的參考指標。參看美國前30乃至前40的學校,幾乎都要求GPA3.5以上。
硬體五、課外活動
可以選擇更加豐富的課外活動,美國大學是很看重學生的綜合能力的,豐富的課外活動可以讓孩子有更多戶外的體驗,特徵,潛力,比如作為學生會的主席,也特別的能體驗出孩子的領導能力,比如組織同學參加了募捐活動,而且能反應出來孩子的創新能力,獨立能力。還有在一些大公司實習的經歷也是美國校方非常看重的。
硬體六、推薦信
美國大學對於申請人的推薦信也是十分看重的,尤其是申請人的班主任老師或任課老師以及其他領域的權威對申請人的評價。
下面我們再來看看如果申請美國藤校,有哪些更進一步的要求呢?
1. 超強的硬體成績
接近滿績的GPA、110+的託福、1500+的SAT都是標配,但要說SAT2、AP等,其實沒有什麼特定的要求,但是考了的學生必然是SAT2滿分,AP基本上全5分。
需要明確的是,申請藤校,優秀的學術成績是必須要有的,幾乎所有學校都會在自己的官網上說希望學生有優秀的學術表現,但學術表現除了GPA、託福、SAT等,其實更多的可以從活動中的學術研究來呈現,學術夏校、獨立研究等,都是很多申請藤校的學生會持續參加的活動。
2. 主線明確、由淺入深的活動列表
雖然說美國教育一直提倡「Be yourself」,但怎樣明確地呈現這個「yourself」其實是很多人都是不知道的。而這些申請到藤校的同學們,他們就非常擅長通過活動和文書的結合來表達明確的自己。
社會活動如果以權重等級劃分,A類活動是志願者活動,可以通過紅十字會、福利院等非營利性機構了解,報名參與;B類活動是國際遊學項目,獲得的證書國外高校同樣認可;C類活動是實習實訓,如MIT的實驗室項目;D類活動是社團類活動、辯論賽、表演活動等。競賽類活動推薦A類競賽:美國生物奧林匹克競賽,brain bee腦神經科學大賽,iGEM國際遺傳工程機器設計競賽;B類競賽推薦AMC美國中學生數學競賽,AIME美國數學邀請比賽;C類競賽推薦哈佛與MIT聯合舉辦的Harvard MIT Math Tournament (HMMT),斯坦福的SMT數學競賽,普林斯頓的PUMAC競賽等。國內的競賽推薦全國中學生英語能力競賽、IEEA國際英語精英賽,中央電視臺舉辦的希望之星英語風採大賽等。
3. 擅長自我反思,擁有明確的社會意識
對於這些藤校生來說,探索世界、認識自我是他們一直在做的事情。擇由今年錄到賓大的同學,她說自己高中階段就是一直在尋找自己的定位,嘗試了各種各樣的方向之後,最後終於找到了真實的自己。
「當感覺有什麼事不對勁的時候,我會先停下來思考一下,想清楚了再繼續。」而她思考的內容裡,總有一點是,我能通過這件事為這個世界做點什麼。
4. 對學校的清晰認知
我訪問過每一位同學他們定校的原因,卻很巧合地從不同的同學那兒得到了一些相同的信息。還是以布朗為例吧,關於布朗的Open Curriculum,我們很多人都會覺得布朗很適合那些不知道自己要學什麼的人,但是,我卻從這些藤校的同學身上得到了不同的答案。
他們不約而同地告訴我,布朗其實更適合明確知道自己要什麼的人,這樣他可以更充分地利用布朗的資源來充實自己。如果是沒有方向的人去申請布朗,他們在布朗讀到最後可能也不知道自己要的到底是什麼。
其實每一個被藤校錄取的學生都會有自己非常獨特,不一樣的「爆點」。當然不是所有錄取黨都有接近滿分的SAT,秒殺眾人的競賽獎項,但他們都能寫出一個非常雞湯的人生自傳和過去的經歷,他們都有一個夢想想要實現,同時,他們也付出了無數汗水和努力。而你,如果也是有夢想並為此付出行動的少年,那麼你也距離常青藤不那麼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