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關村在線】海信LED75MU9600U評測:2017年11月14日,海信集團正式宣布收購東芝映像解決方案公司(Toshiba Visual Solutions Corporation)95%股權,雙方將於18年2月底完成交割,交易金額為129億日元(折合7.5億元人民幣),完成交易後,海信集團將享有東芝電視品牌、產品、運營服務等一系列業務,並可享用東芝電視全球40年品牌授權。
日本媒體報導海信收購東芝電視的新聞(2017年11月14日 16:24)
● 海信為何要收購東芝電視?——也許和OLED有關
海信貴為中國電視市場的「龍頭老大」,在國際市場同樣碩果纍纍,可以說早已經是世界級的電視廠商。這就有一個問題,做大做強的海信為何會選擇花重金收購東芝電視呢?筆者認為,這可能和OLED電視有關,海信很可能已經做好了進軍OLED電視領域的準備。
早些年,海信ULED電視可以說是名聲大噪,這項動態區域背光技術(Local DImming)對於LCD畫質的提升有積極的意義,索尼和TCL跟進Local DImming技術便能說明問題。然而,從今年開始,電視市場最大的競爭OLED電視和QLED電視兩大陣營,僅僅是背光技術的ULED疲於應付,對此,敏銳的海信可能意識到了危機。
● 海信是中國彩電企業中最「痴迷」於技術的廠商
海信贊助2018世界盃——亟需震撼的TV產品來站臺
作為國產電視廠商,海信無疑是非常值得肯定和尊重的,這家企業非常務實,專注於技術(亦是工程師文化),無論是ULED還是自主研發的畫質晶片引擎都令人肅然起敬。經歷過數百款電視產品的測試,筆者很負責任的說,國產電視廠商中,海信電視的技術實力和畫質表現均是第一檔的存在。
海信目前是很矛盾的,高端MU9600系列採用量子點顯示技術(QD薄膜),但市場推廣還是搖旗吶喊ULED,壓根不把量子點當回事,這也讓三星和TCL這些「不穩定的盟友」有些尷尬。究其原因,作為「技術控」的海信心裡非常明白,目前的量子點是怎麼回事,目前的OLED又是怎麼一回事。
● 海信贊助2018世界盃——亟需足夠震撼的產品來支撐
海信電視走的是「技術為王」的路線,2017年3月上海AWE現場,ZOL採訪海信ULED技術總監楊嘉先生:《海信楊嘉:ULED/雷射/VIDAA並行發展》,他表態「海信並沒有排斥OLED電視技術」。
東芝65X910——OLED電視廣受讚譽(圖片來源:Impress Watch)
更關鍵的是,海信贊助2018世界盃,亟需足夠震撼的新品來「引爆全球」,目前的ULED已經有些力不從心,而聲量躥升迅猛市場動不動就翻番的OLED電視是非常理想的新選擇,東芝電視有什麼?東芝在日本、歐洲等地上市高端OLED電視產品。
● 東芝OLED電視為海信進軍OLED電視領域提供便利
日本電視廠商的電路設計水平可以為畫質加分,索尼、松下、東芝均有針對OLED面板的畫質晶片引擎,其中東芝採用獨有的OLED Engine Beauty Pro畫質引擎技術,還有早已成名的超解像技術,畫質方面還是相當有保障的,遺憾的是中國地區並沒有上市。
東芝電視在中國近乎淪為「貼牌貨」,TCL惠州工廠承擔大量的東芝電視生產和銷售。海信在中國擁有最高的市場話語權,中國市場並不需要東芝電視的輔佐,但在國際市場上,東芝電視依舊有不錯的口碑和產品力,尤其是OLED電視頗受歡迎。對於還沒有「站隊」的海信而言,OLED是一個可以「拿來即用」的技術。
收購後的海信已成為全球第三大電視廠商
海信將雷射電視作為戰略核心,但雷射電視目前「還需要養」,海信電視的市場地位也需要鞏固,OLED顯示技術對於海信而言不可能毫無吸引力,即將到來的2018年世界盃,海信需要有足夠震撼的產品來站臺,OLED是一個很好的選擇。因此,海信收購東芝電視,或許真的和OLED有一定的關係。
無論如何,我們為海信成為世界第三大電視廠商而感到高興,同時也很期待海信能夠突破自我,為消費者帶來更多更好的顯示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