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小心育兒說(此文為原創 ,版權歸屬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本文約1331字,閱讀全文約需3分鐘)
為人父母后大家做任何事情都會處處想到孩子,我們期待著他們能夠稱成為一名對社會有貢獻的人。學習上家長用心輔導,思想品德上家長耗費時間栽培,只要孩子能朝著好的方向發展,我們做出的一切努力都值得。小時候孩子需要父母的用心陪伴,這會使他們形成健全的人格和樂觀的性格。但父母們卻經常因為工作太忙,忽視了陪伴孩子共同成長。
佟麗婭是我們非常熟悉的一名演員,與此同時她也是一位母親。演技方面不用說,她對工作認真的態度大家都能看到。我們都知道演員這份工作雖光鮮亮麗,但非常辛苦。她們平時東奔西走很難有時間和孩子在一起,可佟麗婭卻做到了兼顧工作且照顧孩子。她儘可能把自己的工作調開,留出專門陪伴孩子的時間。
出門工作她也會儘可能帶上孩子,讓自己有更多時間可以陪孩子一起成長。在佟麗婭的用心教導下兒子慢慢長大著,孩子在4歲的時候就懂得給過母親節的佟麗婭送上祝福歌。不少觀眾得知這件事都感嘆還是個小暖男,有的網友則羨慕的發問:「咋養出來的?」
我很贊成佟麗婭的這種育兒觀點,也佩服她能夠完全做到,在教育中我也常常會這樣去做。在孩子小時候,我會在工作之餘抽出更多時間陪孩子一起做遊戲。不論多辛苦,看著孩子的笑臉後勞累就會消退很多。
普通的父母生活中可能無法抽出大部分時間和孩子在一起,那麼我們完全可以提升陪伴孩子的質量,來彌補缺少的陪伴時間。那我們在具體教育中應該如何實施呢?家長在陪伴孩子的時候注意做到這幾點。
1. 放下手中的事情,專心陪伴
很多家長在陪孩子玩的時候心裡還會想著工作,這種心不在焉的態度會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敷衍。要想陪伴孩子就應該放下手中的事情,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和孩子的遊戲中。如果家長沒有大片的時間陪孩子,那麼每天不妨抽出十幾分鐘進行專心的陪伴。可以選擇給孩子講一則小故事,或是和他們共同玩遊戲,增加陪伴孩子的時間可以拉近彼此的距離,讓親子關係更密切。
2. 陪伴要有實際行動
很多家長明明愛孩子,但羞於表達。總是隱藏對孩子的愛,讓他們無法感受到。所以父母應該大膽地用自己的行動,對孩子進行愛的表達。平時可以多抱抱他們,在孩子傷心的時候給予安慰和鼓勵的語言。這種實際行動的陪有利於培養孩子樹立自信心,讓他們形成積極樂觀的性格。
3. 有目的性的陪伴
家長陪伴孩子的過程中可以教會他們很多道理,以及生活常識。在與孩子接觸的時候,你會發現孩子的優點和不足。及時幫助孩子改正缺點,形成好習慣,能夠讓他們未來更受同伴的歡迎。這是教育的好機會,家長可以帶著目的陪伴孩子。
孩子小時候如同一張白紙,家長需要花費更多時間去教導他們,才能使之形成良好的品德。當然父母在這個過程要耐心一些,給孩子成長的時間。這裡提醒大家:你的耐心陪伴比任何名貴的玩具都重要,從現在起家長們該重視起對孩子的陪伴。
今日話題互動:你在生活中會抽出更多時間陪伴孩子嗎?都會和他們一起做哪些事情呢?可以在下方留言和大家一起分享。
我是一名3歲寶寶的媽媽,也是一名高級育嬰師。
如果您對「育兒知識」感興趣,請關注我@小心育兒說 會持續為大家提供這些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