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孩子培養成小暖男,爸爸省心,媽媽開心,80後父母請看過來

2020-09-03 曾毅談教育


文|曾毅談教育

圖|來自於網絡

一、為什麼要把孩子培養成暖男性格

隨著經濟的發展,社會文明的不斷進步,對人的多方面發展要求也在不斷提高,80後父母基本上都非常重視孩子的教育,為下一代的成長付出巨大努力,為了使孩子多才多藝報了很多興趣特長班,比如音樂類、舞蹈類、主持類、編程益智類、體育類、武術類、書法類、國學類等等,種類繁多,讓人目不暇接。誠然,藝多不壓身。然而,對孩子的家庭教育來說,是不是塑造完整的人格,是下一代立足於社會的根本呢?用今天的流行的話叫打造人設。

在古代,女人的地位非常低,可以說只是男人的附屬品,大多數女性的一生都很悲慘。新中國成立以後,女人的地位不斷提升,但是受封建思想的慣性影響,尤其是在農村,很多女性遭受家暴。但上世紀80年代以來就有了很大改觀,很多80後都受過高等教育,很多女性實現了經濟獨立,因此,現代女性的地位空前高漲,也成為了時代主流思想。過去,很多男性粗魯、暴躁、冷酷的性格將不被社會接受。因此,今天我們來討論一下小男孩如何成長為小暖男。


二、暖男性格有哪些行為表現

暖男不是指外表,而是內在特質。發自內心的舉動,能溫暖周圍每一個人的心。

1、不自私,敢於付出。網上有這樣一個視頻:媽媽伸過來手,小男孩毫不猶豫解開上衣扣,把媽媽的手放到胸前暖手。一個簡單的動作不僅是溫暖了媽媽的手,更是溫暖了媽媽的心,相信也溫暖了不少網友。在這個以自我為中心,充斥斤斤計較的世界裡。暖男普通而又珍貴,也許你看起來貌不驚人,甚至有點沉默寡言的那個人,就是一個值得珍惜的值得追求和擁有的暖男哦!

2、善良,富有愛心。網上還有這樣一段視頻:當小孩吃完父母烹飪的美味的魚後,得知那條是自己最愛的魚,然後痛哭流涕,非常傷心。同樣有很多小朋友非常喜歡小狗、小貓等可愛的小動物,在他們眼裡小動物和人類是平等的,並且是朋友關係。愛小動物,愛生活,愛孩子,從一個人的眼神一眼就能分辨出他是個善良的人。

3、懂得感恩,會關心人,會疼人。在一段視頻裡,一個小男孩推開門發現媽媽躺著地上睡著了,小寶貝就從床上找來一件毛巾被為媽媽披上,並且慢慢躺著媽媽懷裡。我相信很多網友被這一舉動暖哭了。父母對子女的愛是偉大的,是無私的。如果在很小的時候能感恩父母,這樣的小暖男誰都想擁有。

4、下廚房,廚藝還不錯。這是暖男的第一大特點。這對於小朋友來說要求有點高,畢竟做飯存在一定危險性。但網上一個穿著尿不溼的小男孩已經會熟練的使用廚具。儘管他還不會廚藝,這舉動已經讓我們的心裡暖洋洋的。當然我們不提倡這麼小的孩子學廚藝,但是可以讓他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洗菜、洗碗等。

5、實在,真誠,溫暖,貼心。暖男絕對不會誇誇其談的告訴你有多麼愛你。但是你會在跟他相處的過程中,感到他對你的實實在在不摻雜任何水分的好,你也許開始並沒有那麼喜歡他,可是後來你會覺得自己的生活裡不能沒有他,離不開他。

6、勇敢、有擔當。一段交通事故的視頻,媽媽拉著一個小男孩在斑馬線上過馬路,突然媽媽被過往的轎車撞倒,所幸小男孩沒事,事故中受傷的媽媽讓我們惋惜。但是小男孩的舉動溫暖了所有人。小男孩一邊安撫著媽媽,一邊用力踹那輛肇事轎車,嘴裡還不斷的怒吼著,最後擋在媽媽身前,像是在宣誓有我在保護媽媽,誰也別想再傷害她。

7、有內涵,低調有才氣。現在的小朋友都參加了很多特長班,依據自身的愛好,在某一項或幾項中發揮的非常好,比如美術、音樂、舞蹈等等。但是水滿則溢,滿招損,謙受益。作為一個暖男,決不能恃才傲物,應當是有內涵,低調行事,才不使人產生逆反心理。

三 原生家庭教育對培養暖男的影響

我們沒有刻意教兒子如何如何去做,但是從兒子的日常行為中依稀可見我和他爺爺的影子,或許這就是原生家庭的影響吧。

所謂的原生家庭,指的是在子女還沒有組成新的家庭的情況下,它們和自己的父母組成的家庭,這樣的家庭便會用來泛指原生家庭。

在我的原生家庭裡,母親屬於很強勢的那種,小時候的記憶裡,母親經常因為生活瑣事吵父親,因為在農村,家庭條件不是很好,父親是一個老實巴交的農民。在種地、收割過程中存在不少困難。母親因而生氣但是沒有耽誤農活。母親是一個非常要強的人,又是幹農活的一把好手,經常忙完家裡忙地裡。母親有時生氣不肯吃飯,父親又不敢勸說,每次都是等我放學後,讓我把飯菜端到母親面前,我是母親最疼愛的孩子。所以很多情況,母親看見我氣就消了一多半。

在這種環境中生活,我們有一個共同目標就是讓母親高興,看著母親的臉色行事,母親高興了我們全家就高興了。當然,我覺得這沒什麼不好,似乎這種理念也非常契合當今社會的主流思想。

當然,原生家庭中也不都像我的家庭生活理念。父親強勢,長期存在家暴等情況也是很常見的。這樣的環境對子女的影響有兩個極端。一是繼承和發揚男權主義,在新生家庭中,對妻子和子女非常強勢,家長制管理模式,一人說了算,家裡人都必須無條件聽他的。二是厭煩了父親對母親及子女的態度,發誓要對自己的妻子和子女更加疼愛和呵護。

原生家庭對子女的影響是深刻的,深入到骨髓中。讓你不知不覺中帶著原生家庭的影子,當然,這也跟個人性格有關,不同性格的人對原生家庭的影響傳承也是不一樣的。

四、新生家庭教育對暖男的培養

一個人的性格,真不是刻板刻眼的教出來的。如果想讓自己孩子成為小暖男,那爸爸首先成為一個大暖男。

在我們家庭裡仍然是以媳婦為中心。幾年前,我喜歡上了廚藝,每次周末回家,家裡的飯菜都是由我承包了。就像對待公司領導一樣,對待我們家的大領導。比如買菜是一個很頭疼的事情。每次詢問媳婦和兒子今天吃什麼,他們永遠都是那一句話:你看著辦。做好一頓飯不難,難的是揣測他們今天想吃什麼。

每次我用心做好一道菜之後,第一個讓媳婦先嘗嘗。而不是兒子,這樣做的好處就是不把兒子捧得高高的,不讓他養成以自我為中心的思想,事事都讓著他,人人都讓著他。否則以後走向社會會摔得很慘。

在這方面確實起到了效果,有時兒子早早起來,輕輕把我叫醒,躡手躡腳拉我到廚房,小聲對我說:爸爸我們一起為媽媽做精緻早餐吧。於是我負責掌勺,兒子負責擺盤。媳婦睡到自然醒,看到愛心早餐總是露出幸福的微笑。

其他方面,比如為媽媽暖手暖腳;為媽媽捶背按摩腿;幫媽媽提重物等等,都是學著我的樣子做的。要說培養,其實也沒有刻意地教孩子做什麼,兒子每次暖心的舉動都令媽媽感到驚訝,感慨上蒼賜給她這麼好的一個兒子。

那麼培養一個小暖男具體能有哪些操作呢?

1、 在新生家庭中,以媽媽為中心,相信很多人都不會反對吧。這樣有利於家庭和諧,有利於培養孩子為他人著想的性格。

2、 媽媽學會&34;,在繁瑣的家務中,即使媽媽能夠辛苦的完成,但是請不要拒絕孩子主動幫忙。在他力所能及的範圍做適當的家務,有利於培養孩子熱愛勞動,幫助他人的性格。

3、 爸爸要做示範,做榜樣。無論是家務、外出遊玩等家庭集體活動中,爸爸要扮演家庭支柱角色,給孩子傳遞勇敢、擔當、愛心等優良品質。

4、 百善孝為先,適當引導孩子尊重和孝敬爺爺奶奶及姥姥姥爺。以自己的實際行動為孩子樹立孝順的榜樣。

5、 注意細節,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一些不好的習慣千萬不能在孩子面前表現。

觀點總結:關心愛護女性已然成為社會主流思想,從各個網絡視頻和輿論中看見,小暖男受到越來越多人的追捧。養成暖男性格不僅僅在於外表,不僅僅有利於家庭和諧,更有利於一個人今後在工作和婚姻生活中產生積極的影響。言傳不如身教,先要把兒子培養成暖男性格,請各位父親先把自己鍛鍊成暖男吧。

相關焦點

  • 《誰知盤中餐》:父母看了才懂,小暖男與熊孩子的區別在哪裡?
    9歲的彤彤,看著有些不符合年齡的成熟,爸爸生火做飯的時候,她絲毫不遮掩的嫌棄,吃飯的時候看到隔壁桌豐盛的飯菜,再看自己桌上只有一份炒飯,她直言:「你看看你,再看看別人,真不是一個合格的好爸爸」。也是這位9歲的小姐姐,在姐妹倆獨自生活的第一個夜晚,發現妹妹哭著找媽媽,而父母早已悄然離開。她一邊給妹妹扇扇子,一邊安慰妹妹「姐姐在你旁邊」,但她早已雙眼含淚,看得人忍不住跟著掉淚。
  • 有種暖男叫「孫儷的兒子」,兒子等等一個小舉動,暖化媽媽
    孫儷曬兒子暖心瞬間娛樂圈模範夫妻鄧超孫儷是典型的高情商父母,通過孫儷的曬等等與妹妹的互動日常,就看得出等等是大家口中的高情商孩子,事實也正是如此。等等擔心媽媽聽到不開心,晚上特意給媽媽寫了這樣一封暖心的信,小暖男上線無疑啦。
  • 「趕緊讓開,擋著我看動漫了」,熊孩子怒吼奶奶,爸爸的做法亮了
    一般來說,這類關於「動漫的故事文章」,大部分我都是以親身經歷為主,比如早之前寫過「熊孩子為了看動漫和媽媽鬥智鬥勇」。「動漫」只是簡單的代表,換成遊戲、手機、娛樂活動其實一樣,因為父母更願意孩子將時間都花在學習上。孩子選擇多學習,不沉迷於動漫、遊戲等娛樂活動,這是大部分父母的想法。我們每個人都是從學生時代走過來的,每當遇見成堆的作業時,我們自然第一時間想要「逃避」。動漫、遊戲等娛樂活動就成為了我們的消遣。
  • 熊孩子偷拍爸爸「浴照」,還發到家長群,真要警惕熊孩子啊
    我們總能看到層出不窮的有關於熊孩子的新聞,有些家長在熊孩子犯錯之後並不會嚴加管教,而是放任自己的孩子,這也就導致熊孩子越來越「熊」。然而如果當孩子犯錯之後,父母不嚴加管教,孩子犯的錯會越來越大。因為在他們的世界觀裡,他們做的事情是正確的。
  • 高中男生織圍巾送媽媽太暖心,網友酸了:這樣的暖男,請賜我一打
    因為正好媽媽生日快到了,那位男孩就想要通過親手織一條圍巾來表達對媽媽的祝福與感激。從買毛線,到開始動手織,媽媽都是知情的。不少了解了真相的網友也發表了自己的意見,語氣中皆是羨慕之情:「天哪,這也太令人感動了吧!」「這樣的暖男,請賜我一打!」
  • 妹妹上幼兒園第一天,暖男哥哥趕緊過來「慰問」,畫面溫馨
    妹妹上幼兒園第一天,暖男哥哥馬上過來「慰問」網上有個幾張照片火了,一對有愛的兄妹引起很多網友們的關注。上幼兒園的妹妹是第一次上學,而自己的哥哥正是同一所幼兒園大班的孩子,爸爸媽媽把他們送進學校後,哥哥因為擔心妹妹而在課間的時候趕緊跑過來「慰問」,當見到妹妹有點情緒牴觸時,哥哥緊抱著妹妹,畫面溫馨。
  • 萬獸歸籠日,拯救「熊孩子」!注意班級裡那個「皮大王」
    看孩子們用最純真的心探索世界,如何一步一步建立起他們的小社會、學著交朋友、學著正確地表達自己、學著處理衝突和解決挫折……最後像小大人一樣,學著團隊合作、互相幫助。1熊孩子有多氣人?!叛逆就一定是錯了?一個叫昂米諾的女孩子,她活潑開朗,沒事就喜歡「皮」一下,有著非常明顯的熊孩子特質。
  • 「戲精媽媽」用浮誇的演技,把孩子培養成暖男,網友:教科書級別
    最近有一段「姑姑帶娃」的小視頻在網上火了,姑姑用浮誇的演技,把小侄子帶成了貼心的小暖男。視頻中,小侄子把玩具弄得滿地都是,姑姑看到了也是很抓狂。但她沒有責罵孩子,而是和孩子玩開了,她整個人趴在玩具上,用很浮誇的表情和孩子說:「我不會收拾玩具,我需要你的幫助。」孩子很同情地看著姑姑,然後說「好。」就乖乖地走過去收拾玩具。
  • 豆瓣評分8.7,看鄭中基如何從一個萎靡不振的爸爸洗白成暖男
    國產劇的家庭倫理總會帶著一絲絲工廠流水線般沒有感情的死板操作,但是港劇的家庭劇的人情味是滲透在煙火裡的,就像是媽媽煲的一碗老火靚湯,濃鬱又無法抵擋其魅力。 最近豆瓣有一部評分高達8.7分的新劇,叫《暖男爸爸》。這部劇的評分雖高,但是在網上的宣傳卻沒有多少。這部劇是由鄭中基和張可頤主演的。
  • 這始終是做父母的一道難題
    老話說樹不修不直溜,人不修不成材,因常年在外打工,遇到了很多人跟事,總有一些令人難忘的事,今天來說說熊孩子,孩子不聽話到底該不該打我隔壁新來了一對小夫妻,聽說是90後,有兩個男孩,大的七八歲小的四歲,可能有人會說90後哪有那麼大的孩子,確實我也有過這個疑問,因為人家剛搬過來也沒問過。
  • 看小暖男如何哄媽媽開心:朵朵說自己是媽媽的王子,嗯哼嘴巴更甜
    都說女兒是母親的小棉襖,但其實兒子的貼心程度也絲毫不差。看慣了娛樂圈中各個明星花式寵妻寵女友,如今看到這些小暖男對媽媽如此的貼心,也是更能甜到人呀,而除了朵朵對媽媽超級甜之外,嗯哼對於她媽媽,也是超級貼心,這些我們從節目裡都能看到,所以大家都說霍思燕把兒子教育得很好。看小暖男如何哄媽媽開心:朵朵說自己是媽媽的王子,嗯哼嘴巴更甜。
  • 熊孩子要搶大寶的玩具?他的媽媽這樣做,孩子開心了
    今天,小朋友們在一起玩耍,五歲的男孩子多多,搶了大寶在玩的玩具——蛋卷餅乾鐵盒,大寶想要搶回來,搶不過。大寶跑過來跟我,拉著我的手跺腳、撒嬌,「媽媽!」鐵盒很漂亮,是大寶在外面投石頭玩用的,她現在只有這麼一個鐵盒了,她是不會願意分享的。我無奈地看著多多媽,誰的孩子誰教育,只能多多媽上了。
  • 幸福的家庭是:「爸爸總是想方設法哄媽媽開心」
    於是,從那以後,每次跟妻子發生口角,我都會極力忍耐,讓老婆每天過得開心,她就不會對女兒發脾氣,而女兒開心,全家人都會跟著開心,這買賣,想想都覺得划算。在聽到這個爸爸這樣說明,雖然我們對他忍耐妻子的原因有些詫異,但是不得不說,這是個充滿智慧的爸爸,幸福的家庭之所以幸福,是因為總是有愛在流動。一個家,家庭成員之前愛的互動,很重要。
  • 幼兒園男孩扶住瞌睡女孩,細小舉動體現家教,「暖男」要從小培養
    01爸爸要做好榜樣父母的關係對孩子的人際交往有很大影響,父母感情要好,那麼孩子在愛中長大,也會用真誠和愛去對待別人。爸爸尤其要尊重和愛護媽媽,比如杜江和霍思燕常常在孩子面前「秀恩愛」,卻培養出了一個暖男兒子。
  • 中國式熊孩子:為什麼犯錯的是孩子,道歉的卻是父母,答案很扎心
    其實開始的時候,作為一個育兒領域創作者,開心爸爸還是很樂觀的,對於熊孩子也一直都是持著感化教育的態度。畢竟古語有云「人之初,性本善」,孩子還小確實是不懂得輕重,也不能預見某些行為的後果,只要爸爸媽媽能夠及時給孩子教育,告訴他們正確的做法就好了。
  • 熊孩子清空爸爸7萬購物車!媽媽知道後卻在一旁笑而不語
    來源:成都商報都說世界上最貴的車是「購物車」這兩天有個熊孩子一鍵清空了爸爸的購物車幾天前的晚上,魏先生和妻子在客廳看電視,兒子就跑過來搶手機,由於看電視看得入迷,兩人也沒管。沒想到第二天開始,就有快遞源源不斷地往家裡送,魏先生的手機上也一直彈出收貨成功的信息。
  • 5歲兒子往鄰桌火鍋吐口水,父母卻假裝看不見,老闆的做法很解氣
    熊孩子出沒的本質是因為家庭教育不到位,父母沒有把孩子培養成一個優秀、出色的獨立個體作為家庭教育的目標。甚至有一些父母打著「快樂教育」的旗號,為孩子犯下的錯誤和自己家庭教育的過失進行洗白。豆豆也在長輩的溺愛中慢慢長大,變成了別人眼中的熊孩子。因為豆豆犯了錯,無論後果有多嚴重,他的爸爸媽媽都會不顧一切地袒護他。有一次豆豆和爸爸媽媽去了市裡的一家火鍋店。在等待火鍋的時候,豆豆有些等不及,非鬧著馬上就要吃,而爸爸媽媽則好言好語地勸著。
  • 一年級小暖男寫《我的爸爸是快遞員》 感動朋友圈
    資料圖  原標題:佳木斯一年級「小暖男」:作文《我的爸爸是快遞員》感動朋友圈  生活報12月11日訊 「我的爸爸是一名熱愛自己工作的快遞員……記憶裡的爸爸不常在家  近日,一則「小學一年級作文《我的爸爸是快遞員》」的微信在朋友圈瘋轉,看哭了我省萬餘名快遞員!大家忍不住詢問,這作文字跡工整、思路清晰、心思細膩,真的是一年級小朋友寫的嗎?這個「於子軒」真的是佳木斯市友誼小學的學生麼?
  • 熊孩子發脾氣時,爸爸媽媽應該如何應對?
    少兒傳媒教育生涯中總有那麼幾個」熊孩子「愛發脾氣。看多了爸爸媽媽用心良苦的寵溺,我覺得只會助長孩子氣焰。在沒有適當教育下,孩子更是一發不可收拾。的確,小孩子發脾氣是正常的成長行為,就好像成人生氣會說幾句髒話一樣。
  • 萌娃給爸爸搓澡,結果被爸爸罵哭趕出去,媽媽看完澡巾很是無奈
    媽媽覺得孩子這個行為很好,也很支持,看來自家的孩子終於懂事了。誰知道,孩子才進去三分鐘就被爸爸給罵了出來,孩子跑出來向媽媽哭訴,媽媽聽到爸爸的話,先本來想教訓爸爸一頓,結果看到兒子手上的"搓澡巾"瞬間就不淡定了,也得虧是親爸,要不然何止是罵一頓,發火也是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