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之美並不是由外在形式建築而來,而是由一個個故事組成。臺灣楊心國小用故事賦予建築生命,也讓師生的情感得以更緊密地相系。建築會頹塌,年華會老去,但因為「人人有表現,人人有舞臺」,六年的小學生活才可能成為孩子一生中最純真、最美好的學習記憶。《中小學管理》刊載並推薦】
最美是人情與自然——臺灣桃園縣楊心國民小學印象/曾國華
臺灣的楊心國民小學是一所具有典型南派風格的學校。
因為氣候更適宜植物生長,所以南方的學校總是給人以生機勃勃的感覺。四月的楊心國小校園,滿目蔥蘢,自然氣息濃鬱,令人心曠神怡。與大陸很多學校喜歡用各種人工裝飾扮靚校園不同,臺灣的學校非常重視自然性,很少有塑料跑道、人工草皮、硬化路面等。除連接校園各處建築的路面硬化了之外,多數地方是天然的未經刻意修剪的草地,透水性能極好。
葉春櫻校長告訴我,楊心國小是一所尚處童年期的新校,成立不過十餘年。這裡原是幾口埤塘,生養著許多生命。建校後,這些原生的動植物還以「原住民」的身份自在地在校園裡生活。學校又有計劃地種植了一些樹木,並開設了「來吧!讓我們拈花惹草去」的校本課程。學校以大地為師,把校園環境當做「大教具」,創造出許多有意思的景致。一些學生通過認證闖關,成為美麗校園的「小小解說員」。他們向家長和外來訪問者講解校園「生態空間」、「藝術空間」、「人文空間」的故事,傳誦「為人處世」的善與美。
寫著「人情留一線,日後好相見」的標牌,立在「好漢坡、獨木橋」遊戲區旁,它告訴孩子們「留一點給別人,自己就多一點」,玩遊戲時留一點位置給其他同學、上廁所時留下乾淨的空間給後面使用的人、說話時給別人留一點餘地,這樣別人也會將心比心,為你留「一線」。
「仁義巷」標牌則講了這樣一個故事:傳說鄭板橋做官時,他的弟弟為了蓋房子與鄰居爭一牆之地,彼此互不退讓。弟弟修書給鄭板橋,希望他幫忙打贏官司。鄭板橋回信時作了一首詩:「千裡捎書只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萬裡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請弟弟忍讓,莫為此事和鄰居傷和氣。鄰居知悉此事後非常感動,也退讓三尺,此地反而成了六尺之巷。這就是後來傳為佳話的「仁義巷」。孩子們被告知:學校建校時,也遇到了這樣的問題。校地是國家的,學校沒有權力讓鄰居三尺。但鄰居們自動拆除後院,並和我們做朋友,照顧校園這一帶的花草樹木。我們感念鄰居們高尚的敦厚忍讓,於是也稱這裡為「仁義巷」。
楊心國小校園裡的故事還有很多,如「石光隧道」、楊心故事屋、同心池、樹的原住民、教學木碼頭等。老師們認為,校園之美並不是由外在形式建築而來,而是由一個個故事組成。故事賦予建築生命,也讓師生的情感得以更緊密地相系。
葉春櫻校長希望學校成為生命的花園、智慧的泉源,創造出教育無限的可能,使得師生「人人有表現,個個有舞臺」。正是因為有這樣的期望,所以楊心國小所有的建築物與遊樂地點幾乎都由學生命名及票選而產生,校園因此洋溢著童心、童趣和孩子們的創意,真正成為兒童的樂園。
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環保屋「艾麗斯的家」的建造過程。
此活動設計源起於楊心國小缺乏資源回收的地方,因此,學校舉辦「環保屋」徵圖比賽,全校所有孩子都參與其中。然後,初選出的10件優秀作品的作者在兒童朝會上,利用投影片向全校同學發表他們作品的設計理念。接著,由全校同學票選出前五名的同學與建築師對話,共同設計孩子們夢想的環保屋。環保屋建造完成後,楊心國小還舉辦了學生以戲劇、相聲、採訪、唱歌、跳舞等形式爭取選票的命名活動,以及環保屋招牌設計徵圖的票選活動。
建築會頹塌,年華會老去。但因為「人人有表現,人人有舞臺」,六年的小學生活才可能成為孩子一生中最純真、最美好的學習記憶。楊心國小想給孩子們的就是一生難忘的童年。
離開楊心國小前,葉校長對我說:「歡迎再來臺灣,看看這裡最美的人。」
是呵,臺灣最美是人情與自然。而學校,則是培育人情的沃土、親近自然的天地。
臺灣作家簡媜在《老師的十二樣見面禮》一書中對教育提出希望:每個孩子都喜歡上學,像春風吹來,每一片樹葉以口哨回應;每位老師教學的青春永駐,即使白髮如霜亦不覺疲倦……楊心國小給了生活在其中的師生什麼禮物呢?短短半天,我不敢妄言。但可以肯定的是,楊心國小至少給了我兩份禮物:人情與自然。因為,「每一個笑容都好像在對我招手/每一雙手也都伸出了熱情/來到這裡/一切風塵僕僕全都不必在意」……
版權聲明:
本文為《中小學管理》獨家稿件,未經允許,任何媒體及微信公眾號不得轉載。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歡迎分享至朋友圈!
為了使您不錯過《中小學管理》以往推送的精彩內容,小編特將幾位名師大家和反響熱烈的微信文章整理如下,歡迎您隨時查閱!
回復「1」,查看《中小學管理》發布的所有陶西平的往期微信文章;
回復「2」,查看《中小學管理》發布的所有李希貴的往期微信文章;
回復「3」,查看《中小學管理》發布的所有沙培寧的往期微信文章;
回復「4」,查看《以「治理」理念重塑政校關係》——柴純青;
回復「5」,查看《我的教育敘事》——葉翠微;
要查看《中小學管理》所有往期微信文章,請點擊右上角進入「詳細資料」中的「查看歷史消息」這一項即可。
同時我們歡迎您訂閱《中小學管理》官方微信,添加方法如下:
1.直接點擊標題下方藍色字體的「中小學管理」查看官方帳號進行添加。
2.在「查找公眾號」中搜索「中小學管理」,選擇微信號為「zxxglmedia」的公眾號進行添加。
3.點擊微信「通訊錄」選項內右上角的「添加」按鈕,在「搜索號碼添加朋友」下的對話框內直接輸入「zxxglmedia」進行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