撲朔迷離的歷史真相,不為人知的塵封往事。歡迎進入大古的歷史奇妙屋。
京劇,也稱「皮黃」,由「西皮」和「二黃」兩種基本腔調組成它的音樂素材,也兼唱一些地方小曲調和崑曲曲牌。
它形成於北京,時間是在1840年前後,盛行於20世紀三四十年代,時有「國劇」之稱。
現在,它仍是具有全國影響的大劇種。
它的行當全面、表演成熟、氣勢宏美,是近代中國戲曲的代表。2006年5月20日,京劇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京劇中最有特色的當屬臉譜,它是具有民族特色的一種特殊的化妝方法。
由於每個歷史人物或某一種類型的人物都有一個大概的譜式,就像唱歌要按照樂譜一樣,所以稱為「臉譜」。
京劇臉譜一般來源於生活。每個人面部器官的形狀、輪廓相似,生理布局也有一定的規律,面部肌肉的紋理與人物的年齡、經歷、生活的自然條件也都有密切關係。
所以,京劇臉譜的勾繪是以生活為依據,也是生活的概括和濃縮。如生活中常說的人的臉色,曬得漆黑、嚇得煞白、臊得通紅等,既是劇中人物心理活動、精神狀態的揭示和生理特徵的表現,又是確定臉譜色彩、線條、紋樣與圖案的基礎。
臉譜雖然源於生活,但又是實際生活的誇張和放大。
演義小說和說唱藝術對歷史人物的誇張、形象的描寫,也是京劇臉譜的來源依據。
如關羽的丹鳳眼、臥蠶眉,張飛的豹頭環眼,趙匡胤的面如重棗等,所有這些描寫都被戲曲化妝吸取進來,在京劇舞臺上表現得尤為明顯、突出。
而說到京劇臉譜的顏色,應該是根據人物某種性格、習性或某種特殊類型而作色彩調製的。
紅色的臉譜表示忠勇義烈,如關羽、常遇春;黑色的臉譜表示剛烈、正直、勇猛甚至魯莽,如包拯、張飛等;黃色的臉譜表示兇狠殘暴,如宇文成都、典韋;藍色或綠色的臉譜表示一些粗豪暴躁的人物,如竇爾敦、馬武等;白色的臉譜一般表示奸臣、壞人,如曹操、趙高等。
大家有任何問題都可以在評論區進行討論留言,後臺看到會及時回復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