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劇在古代也被叫做平劇或者京戲,是中國影響最大的一給戲曲劇種,主要分布在北京,如今早已遍及全國各地。據說其最早起源於乾隆五十五年,由南方演出的四大徽班進北京後跟湖北來的漢調藝人合作後,有吸取了一些地方民間曲調的精華,通過不斷交流和融合,最終才慢慢形成的。
京劇無論是在文學、表演、音樂、舞臺美術等方面都有非常高造詣,所以慢慢成為了中國的國粹。京劇通常以歷史故事作為表演內容,據說光是傳統劇目就有一千三百多個,其中有三四百個是經常表演的。除此之外,京劇角色還分為生、旦、淨、醜、雜、武、流等行當,每個行當都有一套表演程式和技藝。很多人在看京劇的時候會有這樣的疑問,那就是在京劇中有非常多顏色的臉譜,如何通過這些臉譜的顏色來判斷演員所扮演的角色?
其實想要了解京劇中演員所扮演的角色,先要了解一些常規戲曲中的人物,再通過演員臉上的臉譜就能知道他演的是誰。通常情況下,臉譜主要分為紅臉、黑臉、藍臉、綠臉、黃臉、白臉、金臉以及銀臉這幾種。其中紅臉代表忠勇;黑臉代表猛智;藍臉和綠臉代表草莽英雄;黃臉和白臉代表兇詐兇惡;金臉和銀臉代表神妖。
比如大家看關於三國的京劇的時候,看到紅臉就知道演的是關羽、看到黑臉就知道演的是張飛、看到白臉就知道演的是曹操。其他的京劇也是同樣的道理,只要知道這個劇演的是什麼節目,就可以從演員臉上的臉譜知道他演的那個人。京劇雖說早已流傳到世界各地,甚至在海外都有一定的影響力,但現在喜歡聽京劇和了解京劇的人卻越來越少,如今還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