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夜永無止息,我們要拼命尋找光

2020-12-16 膠己人生活通

1949年1月27日,年關前從上海最後一班駛向臺灣的渡輪啟航,932名乘客登上了這艘船,他們想趕著和家人一起吃年夜飯。

23時45分,這艘船在舟山群島海域與建元輪相撞,沉沒只用了幾分鐘,落水者或凍死或溺斃,超過900人罹難。

這便是震驚中外的「太平輪事件」。我從前寫過,想要了解這一事件的,可戳:一個不做老賴的傻瓜資本家

寫完這篇文章之後,有幸結識了《太平輪一九四九》的作者、臺灣作家張典婉。儘管更多死難者已經永遠沉默於大海,張典婉的努力值得我們所有人滿懷敬意。

每一個名字的背後,也許藏著你想不到的秘密。比如,乘客名單裡,三等艙有一位叫「孫敬」的乘客,很久之後我們才知道,這是他的化名,他的真名叫柳龍光。

2018年,柳龍光後人來到基隆太平輪紀念碑悼念父親。

photo by 張典婉

柳龍光罹難之時,他的家眷都在臺灣等著他吃團圓飯,妻子腹中懷著他們的孩子,是個男孩,成了遺腹子,連父親的面也沒見上。

消息傳來,這位傷心欲絕的妻子不久做出了一個決定——帶著孩子回大陸。

這是一個頗為冒險的決定,柳龍光曾經在北平淪陷時期擔任華北作家協會幹事長,按照當時的界定算是「文化漢奸」。他的妻子比他名氣更大——

她便是今天故事的女主人公——梅娘。

1948年年末在臺灣的梅娘和她的兩個女兒。右上角被剪掉的是柳龍光。

今天是梅娘去世七周年紀念,2020年是梅娘百歲誕辰(一說梅娘生於1916年,在這裡我們仍舊採取官方說法。)

她和張愛玲同年。

我知道梅娘,源自多年前忽然興起的一陣「南玲北梅」的稱呼。

南玲,指的是張愛玲;北梅,指的是梅娘。

這個說法得到了梅娘本人的直接認可,在《梅娘近作及書簡》中可以看到:

一九四二年末,北平的馬德增書店和上海的宇宙風雜誌聯合籌辦了一項讀者調查「誰是最受歡迎的女作家」。結果,張愛玲和我雙雙名列榜首,從此,就有了「南玲北梅」之說。——《北梅說給南玲的話》

但很快便受到了質疑。眾多反對聲中,止庵老師的觀點最為中肯:

1、張愛玲在「一九四二年末」不可能被推舉為「最受歡迎的女作家」,她甚至連「女作家」都不是,因為後來收入《傳奇》、《流言》的作品,一篇還沒有寫出來。2、《宇宙風》雜誌在「一九四二年末」不可能參與此項「讀者調查」。該雜誌社最初是在上海,一九三八年五月遷廣州,一九三九年五月遷香港,一九四四年八月遷桂林,一九四五年六月又遷重慶。這不是淪陷區的雜誌,不會去調查那裡女作家受歡迎的情況。查該刊一九四二至一九四五年所出各期,均無此類內容。《宇宙風》遷穗後,上海「孤島」倒是有份《宇宙風乙刊》,不過一九四一年底就停刊了。 止庵,關於「南玲北梅」

這兩條論據都屬實,1942年的張愛玲確實還沒有成名,她的《沉香屑:第一爐香》是在1943年5月的《紫羅蘭》雜誌上連載的。1942年的梅娘則已經成為華北淪陷區的重要作家之一,她的代表作《蚌》《蟹》《魚》等均已面世,從出道早晚來說,梅娘實際上算是前輩。

但也有贊同這一說法的,論據大多是和他們同時代人在公開場合的發言。比如,柯靈在1997年8月16日為《虹影叢書·民國女作家小說經典》寫的「序」中有這樣一句話:「北平淪陷區,則有著名的梅娘,當時與張愛玲並稱,曾有『南玲北梅』之說。」

梅娘和張愛玲是否有過交往呢?梅娘專門寫了一篇《我與張愛玲》:

「正是那年(指1942年)的夏初,北京市有一個在中南海招待『名人』的賞花遊園會。有人說:張愛玲從上海來了。原本不打算遊園的我,興衝衝地趕了去,為的是一睹這位才女的風採。又是一次難以分說的遺憾:在眾多的仕女之間,千尋萬覓,找到了一位似乎是張的女士,那人穿著絳紅配有大綠雲頭的清式半長上衣,長發垂肩,被男士們簇擁著,從太平花甜香的行列中走來,衣著色彩的眩目,襯得白花極其淡雅。因為在眾人的簇擁之中,我不願插足進去,因此未能搭話。」

(批註:實際上,張愛玲成人之後從未去過北京。)

1943年8月,日本召開第二屆「大東亞文學者代表大會」,我在寫關露的文章裡講過,名單中有關露也有張愛玲,張愛玲找了理由沒有赴日。獲獎者歸來之後,梅娘的丈夫柳龍光邀請他們到北京座談,關露參加了,甚至還去了梅娘家:

在柳宅你靜靜的聽著別人唱著程腔的玉堂春時,你就想起鎖麟囊來,你說你很喜歡程硯秋的戲。——璇玲,寄關露,中國文學》第五期(1944年5月)

關露做答《覆璇玲》,文中出現了梅娘,是典型的招待周到的主婦:

那時我獨自吃著豌豆黃,喝著頂好的香片茶,無言的望著水裡的荷花。

賣白蘭花的老翁從面前經過,花香撲滿了胸懷。

梅娘送給我們每個人兩朵白蘭花,我們都是一樣的帶在衣襟上,彼此都愉快的笑了!

照片出自謝其章先生,前排左起,章克標、陶亢德、柳雨生、徐白林。後排左起,陳綿、關露、蔡培、沈啟無、周越然、柳龍光、陳廖士、張我軍、(隔一人)謝希平、(隔一人)魯風。

第三屆大東亞文學者大會同樣邀請了張愛玲、蘇青和關露。1944年10月8日的《申報》有一則《文學者大會滬代表決定》:

三屆大東亞文學者大會籌備會,七日舉行五次會議,由龔持平主席,上海出席代表為周越然、張資平、陶晶蓀、傅彥長、包天笑、張若谷、潘予且、楊光政、顧鳳城、文載道、吳江楓、路易士、張愛玲、馮和儀、關露等十五人。

馮和儀就是蘇青。這一次張愛玲仍舊沒有參加,但梅娘作為華北地區代表參加了,當時候選作品是譚維翰的《海市吟》、丘石木的《網》、馬驪的《太平願》和梅娘的《蟹》,梅娘獲獎。

由此可見,梅娘和張愛玲是數次擦肩而過的。

不管如何,「南玲北梅」就這樣叫起來了,我開始準備這篇稿子的時候,曾經和藏書友借了南京檔案館的《審訊汪偽漢奸筆錄》,其中有周作人回應給梅娘的童話寫序一事,書友對梅娘的第一反應是,知道知道,「南玲北梅」嘛!

可惜的是,豆瓣的梅娘圖片仍舊是關露。

這個春天,在讀完了梅娘的作品集之後,我卻深深為這個「南玲北梅」的稱謂而感到遺憾。這不僅僅是因為梅娘自己也曾說「我不喜歡利用『南玲北梅』這種商業意義的炒作來借張揚梅。」(《致劉潔信二通》),更因為——

她完全不需要蹭張愛玲的熱度,僅憑她的人生,就足夠在歷史上有屬於自己的地位。

梅娘當然是筆名,她的原名是孫嘉瑞。

我一直猜想這個名字的由來,也許她愛梅花?也許是聽了《梅娘曲》?結果卻那麼直接——

梅娘,是「沒娘」的諧音。

梅娘出生在海參崴,從沒見過自己的生母。那個女子生下梅娘之後便被太太趕出了家門。很久之後,梅娘在父親的軟榻下面找到一些俄文紙條,是父親和生母的甜蜜記錄。

梅娘的父親孫志遠從小工能夠成為長春著名的企業家,他的成功離不開與中華民國駐長春鎮守使女兒的婚姻,也因為此,父親默認了正房太太趕走梅娘生母的舉動。父親愛梅娘,為其延請了教讀經寫字的清拔貢秀才、教數學的老教員和教英文的沙俄老太太。

梅娘從小所生活的長春,在1932年就已經成為偽滿洲國的「首都」,可以說,梅娘的整個少女成長期,所接受的都是偽滿洲國的教育。15歲,父親去世,梅娘高中畢業之後,因為無法兌換國民政府的貨幣前往北京等關內高校,最終選擇了赴日留學。

也是在日本,她認識了丈夫柳龍光。

柳龍光,1911年10月26日生於北京。父親柳惠生是吃皇糧的滿清皇族,祖輩有過四品帶刀護衛,宅院位居古都城西的按院胡同。「滿洲國」成立的次年1933年,柳惠生到長春在「滿洲國」謀了個職位,但似乎生活頗不如意,很快又回到了北京。柳龍光學習非常刻苦,先考入北京輔仁大學理學院,後又赴日本,先後就讀於東亞高等預備學校和日本東京專修大學經濟學部,畢業後到長春《大同報》報社任職。

因為養母已經給梅娘選定了親事,她和柳龍光的愛情被家庭阻撓。為了和柳龍光結婚,她沒有拿一分錢嫁妝。

1941年,柳龍光夫婦從日本回國,定居北京。1942年9月,華北作家協會成立,柳龍光擔任幹事長,從此成為華北作家協會舞臺上絕對的主角。

對於這一段歷史,梅娘總是三緘其口。1996年4月6日,《淪陷區文學八年》暨華北淪陷區文學座談會上,梅娘情緒有些激動地說:「過去我們評價歷史習慣於不是黑就是白,缺少中間色,這實際上是對歷史的褻瀆。抗戰期間,中國有一半的國土淪喪,我生活的地方,它就淪喪了,個人無法選擇。怎麼能說生活在淪陷區的作家就一概是漢奸文人呢?怎麼能對他們的作品統統不予理睬,不予承認呢?」

是的,無論是蘇青、張愛玲還是梅娘,他們都是「淪陷區」的「在場」者,這一身份無論從哪種語境來看,本身就是一種不幸。

由於丈夫的關係,梅娘則在戰後受到雙重的清算。

1946年,周作人漢奸案在南京審判期間,一位楊姓北京市民給首都高等法院郵去梅娘所寫的《青姑娘的夢》童話書,控告周作人奴化兒童。當法官出示這本書時,周作人是這樣回答的:

而實際上,梅娘當時在淪陷區所做的工作,無非是寫作和翻譯。她能如何與日本人勾結?反而是後一句話「反對我的思想」露出玄機,周作人真正想要批判的,應當是梅娘的丈夫柳龍光。

日偽文藝界以片岡鐵兵、林房雄、柳龍光為號召,在大東亞文學家大會中,日本代表片岡鐵兵公然主張掃蕩華北老作家,認為周氏思想落後、行動過於消極、未與彼輩少年作家同流合汙,目之為殘餘敵人之一。——徐祖正等:《周作人服務偽組織之經過》1946年6月28日

柳龍光由於時任北京市長熊斌的幫助,提前得到了文化漢奸的名單,隨後帶著妻女逃離,梅娘研究者陳言在《太平輪上的柳龍光》裡披露了柳龍光的逃跑路線:

他們乘火車到天津塘沽,再坐船到營口,然後坐膠皮軲轆的馬拉車到瀋陽,最後轉乘火車輾轉到梅娘的老家四平。從營口到四平,一路都是共產黨設立的關卡,梅娘同父異母的二哥拿著東昌實業公司的介紹信去營口迎接他們。到了四平,梅娘的家人通過關係給柳龍光報了戶口,改名「孫敬之」。在四平滯留一年多,然後到了上海,又搖身變為「孫敬」。

如果只用一種視角來評價柳龍光,那他被視為文化漢奸是毫不冤枉的。不過,我們不應該忽視他曾經保護東北反日作家袁犀,他曾經在日本各地採購磺胺製劑送往國內抗日戰場。一個人,終究是複雜的,一棍子打倒,用單一標準評價,難免失衡。

柳龍光和梅娘

大到國家興廢,小到個人得失,所有的身後事都不得不由後人評說,太平輪裡的孫敬永遠回不來了,那一年,梅娘才29歲

在她決定回到北京的那一刻開始,有更多苦難在等著她。

梅娘晚年對柳龍光進行了回憶,據說,這個口述史做的極其艱難。

但梅娘講述的柳龍光有一種蒼白的「偉光正」,比如,她說柳在太平輪遇難之前,已經是中共地下黨員,當時正在根據中共北方局城工部負責人劉仁的秘密指令,爭取國民黨蒙疆軍總參謀長烏古庭率部起義。劉仁在1973年受迫害去世,這段話是九十年代才說的,我們已經無法印證。

也因為此,梅娘口述史遭到了一些學者前輩的質疑。

即使是虛構杜撰的,我也完全理解梅娘。如果你也如她一樣,在回到北京之後吃了那麼多的苦,也許你也會迴避,也會重新構建一個故事。

作為一個家庭婦女,如何養活孩子們?

一開始,由於唐大郎的幫助,梅娘得以在《新民報》和香港《大公報》上寫稿,以稿費養家。當然是化名。很快,她在1955年「肅反」被定為 「重點審査對象」 ,1957年被打成右派,並按右派的一級條款處理進了勞教所。

她所念念不忘的,卻只有一個:活下去

她去建築工地,像男人那樣搬磚挑土和泥,為的是一天掙九角錢。

她買不起煤,生不起火爐,左鄰右舍做飯時替她蒸幾個窩頭對付著,二十年來,一直沒有爐子,沒有煤。她把別家搬完煤的煤灰掃起來,合水撮成小球,當煤球燒。

冬天,她一個人去扛冰凍的冬儲大白菜,一百多斤「壓在背上,沉得直不起腰,冰得背生疼」。

她去人家家裡做老媽子,做傭人,在那時,真正是《鎖麟囊》裡的薛湘靈,一霎時把七情俱已昧盡。

每天不知道什麼時候,便會來人審查,審查這個人和她的關係,審查那個人和她丈夫的關係。審查到最後,都是一句:「你要老實交代」。但她心裡惦記的,仍舊是趕緊賺錢。我讀她的這篇《往事》,幾乎要哭出來:

梅娘的小女兒柳蔭13歲時因腦膜炎去世,兒子又得了肝炎,梅娘為了籌錢四處告借,最後由街道擔保,才送進了醫院。最終,兒子因醫治遲誤死去,年僅23歲。兒子去世之後,梅娘堅持從每月繡活掙來的十幾元錢中抽出十元還給醫院,斷斷續續還了四年,醫院不忍,把剩下的欠款一筆勾銷。

她有一種難以想像的堅強和樂觀,一如無論多麼困難,她都把自己拾掇的乾乾淨淨,亮亮堂堂的,用她自己的話說,要做一個「標誌的小寡婦」。

蒙難時,不願痛哭,為的是激勵自己,以渡難關;昭雪時,不願痛哭,慶幸那得來不易的苟安;孤獨時,更不願痛哭,為的是製造一種假相,似乎一切心滿意足——梅娘

她的繡工好,勞教所的朋友惠沛林說,梅娘繡一疊枕套才三毛錢,自己的女兒拉練需要五毛錢,梅娘二話不說給了孩子五毛錢。

梅娘和三個孩子

為數不多的朋友,居然是東四派出所政治學習班的「同學」遇崇基。遇崇基得到陳毅批准,翻譯了一本日本圍棋著作,得了稿費買了米,就讓兒子送一小包給梅娘,雖然很少很少,但梅娘懂得感激。

她也是發自真心喜歡遇崇基的兒子,常常給他講詩詞。1965年底,姚文元發表了《評新編歷史劇〈海瑞罷官〉》,遇家年輕人寫了批駁的長文,想找梅娘做推薦。梅娘看了看文章,說:

我可以推薦,但發表之後也許會很危險。

最終,拗不過年輕人,梅娘把這篇長文介紹給《文匯報》,發表的題目是《和機械唯物論進行鬥爭的時候到了》。文章中說:「姚文元同志代表了存在於思想界中的機械唯物論的傾向。我覺得和這種傾向進行鬥爭的時候到了。」不久,梅娘在居委會門洞旁的牛奶箱裡看到了這年輕人寫的另一篇文章,這篇文章對於曾經歷過文革的人來說都如雷貫耳——

遇羅克,因為這篇《出身論》於1968年1月5日被捕,1970年3月5日在北京工人體育場被宣判死刑並執行槍決。

遇羅克生前最後一張照片

1952年6月6日,梅娘在《亦報》上連載了小說《母女倆》,這是一部配合宣傳「三反五反」的小說,進步女兒帶動落後母親,這顯然有自己和女兒柳青的影子。在文章的最後,她這樣說:

媽媽現在最愛的就是你,你是我全部的安慰和希望,如果我永遠停留在現在的階段裡,不前進,不拋掉思想中這些舊意識,你會逐漸離開我,甚至我有一天成為你前進的障礙,像你爸爸的情形一樣。

一語成讖,文革中,因為梅娘的身份,柳青不得不和母親劃清界限,斷絕來往。後來,她多次撰文懺悔自己的這個舉動:「黨可以不了解我媽媽,社會可以不了解我媽媽,我不可以說不了解我媽媽。」

在那樣的歲月裡,難道只有一個柳青嗎?被劃清界限的,難道僅僅一個梅娘嗎?

上世紀九十年代,梅娘被重新挖掘出來,我似乎也是在那個時期讀了一點梅娘的《蟹》,覺得有些說不出的怪,後來才知道,《蟹》和很多其他小說都被她不同程度地改寫,文本更多地加入抗日反戰主題和民族意識,這就造成了一種內容的錯位。

今年重新回看的是原版,反而更加真情實感。那個時代的梅娘,可以說是新時代女性的指明燈吧。

本世紀初,邢小群老師曾經在一次採訪中問了梅娘「淪陷區創作」問題,她的回答頗為尖銳,但說的,也都是大實話:

你這樣提問題,是用後來的字面知識來套指那段歷史時期。那時我們只是二十幾歲普通的青年學生,對社會、政治懂得很少,想得十分簡單……依我們那時的認識,還認為文學不是政治,文學就是說人間事……生活是複雜的,歷史也是複雜的,是由各種具體的存在組成的。那個時候怎麼會有在淪陷區就怎麼怎麼樣,到大後方就怎麼怎麼樣,到解放區又怎麼怎麼樣這種想法?這些政治意識都是以後強加給老百姓的。當時要知道後來是這樣看問題,我們也不會有那種選擇。

人間的事哪能這麼簡單的評判!

1972年底,史鐵生受傷回京養病,雙腿癱瘓的他萬念俱灰,同學跟他講起孫姨,一個特棒的老太太,1957年的右派。女兒在外地,兒子病在床上好幾年,她只能在外面偷偷找活兒幹,養這個家還得給兒子治病:「那老太太比你可難多了。」

在知道孫姨就是梅娘之後,史鐵生感慨道:「我們這般年紀的人,那時對梅娘和梅娘的作品一無所知。歷史常就是這樣被割斷著、湮滅著。梅娘好像從不存在。一個人,生命中最美麗的時光竟似消散得無影無蹤。一個人豐饒的心魂,竟可以沉默到無聲無息。

梅娘和女兒柳青

今天是梅娘七周年忌日,今年是梅娘百歲誕辰。當我們在紀念梅娘的時候,我們在紀念什麼呢?

梅娘的一生是悲苦的,一出生就沒了母親,十五歲失去父親,二十九歲丈夫去世,子女們夭折,更不用說幾十年的審查勞教和右派帽子……這些苦難,在常人看來簡直不可承受,可她卻依舊微笑著面對,不輕易流露悲戚,不隨便展示痛苦,她就這樣堅強的活著,執著於困苦中得到的點滴安慰,回味寒夜裡些許溫暖,從而反饋到她的文字上,她永遠都在傳達生命的美麗與尊嚴。

我永遠記得她的那句話:「生命必然七災八難,韌才能支撐人類到達彼岸。

相關焦點

  • 多明戈:音樂永無止息
    多明戈:音樂永無止息 2011-09-19 13:15 作者:石鳴來源:三聯生活周刊 2011年第
  • 60米的母愛,寂靜無聲,永無止息
    一直,她是鍾愛繪畫的,升入中學後,那些畫筆被母親一一收起,母親說,你要考重點高中和大學,哪還有閒工夫畫畫?「我要學沙畫!」這個念頭,一經萌生,便如野火春風。她問宇:「學沙畫難嗎?」宇說:「對有藝術天分的人來說,不難。我們這兒有教沙畫的培訓班。」未了,他又意味深長地說了句:「當然,我也可以教你。」
  • 《生命之歌,永無止息》
    一副副重擔悄無聲息地落在數個家庭的肩膀上。無論貧窮與否,父母內心只有一種聲音在吶喊――孩子,無論你是飛黃騰達還是一如平庸,我都希望你能平安健康。當時光逐漸偷走了我們的青春,渲染了父母的黑髮時。我們頓時豁然開朗:我們是時候該長大了,該挑起父母的重擔!當我們自己掌握自主權時,我們發自內心地告訴自己:我無論付出多少努力,我一定要成功!向父母證明自己的能力。我們開始以自己的方式奮不顧身地去追逐我們想要的一切。
  • 愛是光著腳也要拼命追求的哲學
    《愛是光著腳的哲學》一書由「弱小的人與強大的神、躲避愛情、毀滅愛情、愛讓我們免於分裂、生生不息的愛情、愛情涅槃、威尼斯的愛與死 、願景或幻境」等8個章節組成。在序言中,康納教授指出,「無論墜入愛河或渴望愛情,希望你們能和偉大的人物一起,特別是柏拉圖和莎士比亞,跟隨他們了不起的思路,去享受思考的樂趣。或悲,或喜,柏拉圖和莎士比亞筆下的思想和故事,仍在不斷塑造著我們理解愛情的方式。」
  • 暗夜保護地:把大自然的黑還給夜晚—新聞—科學網
    尋找暗夜 從申請到通過認證,阿里與那曲走過了5個年頭。 不論是阿里還是那曲,抑或是西部另外兩個觀測點,暗夜條件好,觀測條件佳,都應處在人煙稀少、經濟發展緩慢的地區。因為這樣的地點光汙染比經濟發達地區小。 中科院上海天文臺曾經試圖在上海市附近尋找暗夜條件較好的地區,但明亮的夜景照明讓這種尋找變得徒勞。
  • 烈火如歌暗夜羅將他們帶到地宮 銀雪提出自己有辦法將暗夜冥喚回
    暗河宮附近樹林,營救玉自寒和烈如歌的人已經全部集聚一起,刀冽香押送兩名暗河宮的妖女前去帶路,暗河宮早有防備,亂箭齊發,雷驚鴻拼命將刀冽香拉出亂箭,慕容堂主隨即獻策,他讓雷驚鴻拿出霹靂門的獨門火器,用火器破了迷陣。雷驚鴻隨後回無刀城去拿火藥。暗夜羅得知烈火山莊的人已經在迷陣外面伺機闖入,他命人速速砍了戰楓的人頭扔到迷陣外面。
  • 新貴族 暗夜勇者|CAR STYLE
    在這個世界上,有一群暗夜勇者。黑色是他們的披風,Black Badge是他們的生活態度。如同黑夜中所蘊藏的神秘、力量和叛逆,他們身上隱匿著無所畏懼的突破精神,不拘泥於常規,用創新推動著世界前行。人生無界繁華的都市,車流如梭,世界日復一日地滾滾向前。
  • 有人說,工作不能光靠拼命,你同意嗎?
    可是,伴隨著新網際網路行業的發展,很多高強度高壓力工作下也造成了一些身體預警,展露在我們面前,給予我們警醒。這些成功人士身上除了拼命工作以外,所具備的一些格局,也許在我們看待他們的努力的時候,被忽略。為什麼不建議你拼命工作,因為這樣的努力不一定是效率最高的方式,還可能因為努力留下的假象,忽略戰略的重要性。
  • 豪門虐文:誤打誤撞惹上暗夜至尊帝少,從此淪為他的暗夜私寵
    豪門虐文:誤打誤撞惹上暗夜至尊帝少,從此淪為他的暗夜私寵大家好,我是小編,湖南長沙人,平時比較喜歡看小說,今天給大家推薦豪門虐文:誤打誤撞惹上暗夜至尊帝少,從此淪為他的暗夜私寵,應為故事比較經典,所以今天安姐和大家分享一下
  • 洛克王國暗夜魔王在哪裡 洛克王國暗夜魔王怎麼抓
    洛克王國暗夜魔王在哪裡 洛克王國暗夜魔王怎麼得 洛克王國暗夜魔王獲得方法 洛克王國暗夜魔王怎麼得,暗夜魔王在哪裡呢,下面和聚俠網小編一起來看看暗夜魔王活動預測吧。 暗夜魔王是惡魔系精靈王的最終形態。 獲得方法:預計會在2017年春節期間出現在遊戲裡。
  • 《DNF》暗夜使者祈月稱號禮盒一覽 暗夜使者祈月稱號禮盒有什麼
    導 讀 《DNF》12月24日暗夜使者三次覺醒,其三覺禮包也一起上線。
  • 烈火如歌暗夜羅眉心硃砂的來歷 暗夜羅命門是因為暗夜冥所致嗎
    在劇中,迪麗熱巴和周渝民的這對cp一直就受到了許多網友們的關注,在最新的劇情中,因為之前銀雪在床上對著如歌念鳳求凰求婚,而且如歌也答應了,兩人終於要成親了,喜字高掛,紅紗遮面,成雙成對然而就在喜堂上,失憶的如歌突然恢復記憶,就這樣,只差一步他們兩就成婚了,看得小編也是十分糟心。
  • 《lol》手遊​暗夜獵手薇恩皮膚怎麼樣 暗夜獵手薇恩皮膚推薦
    導 讀 lol手遊目前已經在外服正式公測了,雖然還沒有國服,但是很多手遊的細節玩家們已經可以了解到了,不少玩家對於本次手遊公測上的英雄皮膚十分關注,那麼下面就讓寒山來介紹一下其中lol手遊暗夜獵手薇恩的皮膚吧
  • 濱松:「光」是我們的事業
    但山本晃永先生卻提到,濱松公司現在正處於「轉變期」,即產品業務從之前的真空光電探測器件向半導體光電器件進行轉變。目前半導體光探測器件的用途非常多、市場前景看好,大家普遍認為這是未來的一種發展趨勢,相應的市場競爭也非常激烈。「作為濱松公司來講,在這個市場上提供更好、更優良的產品,是我們的核心競爭力所在。」
  • 「名家匯·永麒光藝」西南運營中心在昆明成立
    中新網雲南新聞1月7日電  1月6日上午,「名家匯·永麒光藝」西南運營中心在昆明正式掛牌成立,這意味著「名家匯·永麒光藝」在西南地區有了第一個服務中心,將為城市夜景建設添磚加瓦。
  • 三國殺:遊戲中最無情的幾個技能,止息一定是全員公敵
    一起來看看吧張春華(絕情)光是名字聽起來就很無情,造成的傷害均視為體力流失.本來克制一下司馬懿還情有可原,結果一不小心克制了三國殺中的全部賣血武將.比如鬥地主中,遇到一些看起來不太強的人,直接秒3倍,進去多半還是四害農民,一頓亂錘,金票直接到手.不過絕情這個技能也帶來了諸多短處.
  • 臺東南瓜熱氣球暗夜迷航 村民「閃燈」引導降落
    臺東傳出熱氣球暗夜「迷航」,靠紅葉村民扮地勤投光協助降落;屏東傳熱氣球防風布被燒破。臺東熱氣球嘉年華有一頂南瓜熱氣球,3日傍晚3名飛行員趁著白晝搭乘試飛時,因為風向改變,南瓜球飛到從未到過的臺東縣延平鄉山域,入夜後還沒有降落,被紅葉村民發現,全村總動員對著南瓜球「閃燈」幫助平安降落,全程將近兩個小時。
  • 烈火如歌:暗夜絕就是死,也不願意說出見了暗夜冥,真是用情至深
    追劇的小夥伴都知道暗夜絕最愛的人是自己的哥哥暗夜羅,但是暗夜羅最愛的只有暗夜冥,暗夜冥最後卻嫁給了戰飛天。作為暗河宮的三個宮主,雖是姐弟,但是都是老宮主所收養,本身並無血緣關係。這關係讓最開始追劇的我們有點暈,不過好在隨著劇情的披露,人物關係也就明朗了。這三個宮主,給人最大的感覺,就是暗夜絕果然很毒辣,暗夜羅也同樣為愛有點癲狂,只有暗夜冥才是一個跟如歌一樣的善良之人。暗夜絕的無情冷酷,讓很多人不寒而慄。
  • 疏於表達的情感:父母對我們最深厚的愛,就是拼命幹活!
    王禹有《清明》:無花無酒過清明,興味蕭然似野僧。中國人厚重的感情都抒寫在古詩詞裡了,大約愁思的日子,都要喝一點小酒,品品茶,做一首小詩,來懷一懷先人的。我們只會借文字抒情,現實生活中,我們是不會表達感情的,而且也不知道如何去表達。多少年夢錮的思想,以及所受的教育,讓我們把情感牢牢地鎖在自己的心裡,不想讓別人看到,哪怕是最親的人,因為我們不想讓他們看到我們的脆弱,我們的軟弱,我們心裡最真實的想法。
  • Syfy發美劇"暗夜飛行者"開頭5分鐘片段
    時光網訊 美劇版《暗夜飛行者》要來啦!Syfy發布了這部新美劇的開頭5分鐘片段,氣氛緊張,讓人對於劇集充滿期待。  《暗夜飛行者》改編自《權力的遊戲》作者喬治·R·R·馬丁於1980年創作的短篇科幻恐怖小說,1987年曾改編成同名電影。這部太空喜劇中,「暗夜飛行者」是史上最先進的飛船,講述了8位特立獨行的科學家與一位擁有強大心靈感應能力的人登船後,踏上了尋找外星物種的徵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