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當下,為支持教育從業者的學習交流不停歇、國家和學校的教育改革創新事業不停歇,西交利物浦大學領導與教育前沿院(簡稱「西浦ILEAD」)現與您分享西浦教師的優秀實踐案例,以期為立志於創新教學的老師提供學習交流的平臺。
本期為您帶來西交利物浦大學(以下簡稱「西浦」)中國文化教學中心張夢捷老師的教學創新案例。張夢捷老師通過有效使用網絡互動平臺讓學生在課前進行預習、課後討論學習內容,提高學生課程的參與度,引導學生積極思考,主動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
大家好,我是來自西交利物浦大學中國文化教學中心的張夢捷。今天我將就如何利用網絡互動平臺提高學生在通識課程中的參與度問題與大家做一個分享。本次分享我將從自我管理課程如何利用網絡互動平臺(「犀利網」)進行教學實踐出發,介紹如何將網絡平臺引入課程,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教學。
一、課程概況
我參與教授的自我管理課程是針對除港澳臺生和留學生以外的全體大一新生開設的通識課程,課程內容涉及時間管理、人際關係、有效溝通、校園戀愛、身體健康、心理健康等十餘個專業和方向,主要教學目標是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自我管理相關技能,解決日常生活當中實際的自我管理問題;更好地提升自身的自我管理能力,通過合理規劃自己的時間、職業發展方向,維持身心健康、和諧人際關係;更好地適應大學生活和社會生活,在運用批判性思維進行反思並與他人開展有效溝通的基礎上,達到「事業成功,生活快樂」的最終目標。
圖片來自網絡
和傳統的通識課課堂教學一樣,我們的課程也存在「大課」的普遍問題:班級規模大(班級人數250+)、學生專業跨度大,課時卻十分有限。因此,課堂互動開展難度較大、學生參與度較低的問題一直對我們的教學實踐活動有嚴重影響;更多的時候,同學們對某一問題確實有自己的看法,但卻苦於無處表達,索性也閉口不言,習慣在日常的學習中做一個「看客」。
有鑑於此,我們不斷思考如何能利用飛速發展的網絡技術和平臺無限擴展自己的教學空間、延長教學時間,利用與學生生活更貼近的教學內容,幫助學生把課堂中的理論知識轉化成能在實踐中解決真實問題的能力,讓學生根據真實的案例提出自己的看法或觀點,主動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這一系列教學需求為「犀利網」的產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二、教學實踐展示
「犀利網」是西浦中國文化教學中心專門針對 「大課」特點打造的網絡互動平臺,它以BBS(網絡論壇)的設計理念和功能配置為藍本,利用BBS的多人交互模式進行內容展示和用戶交流:課前,老師通過發帖完成預習材料公示,引導同學們自主進行課前預習,提前解決知識點問題;課後,老師根據本周課程內容在網站上發表主帖,並在文末通過編者按的方式提出問題,引導學生積極思考,主動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或者能支持自身觀點的理論依據。
老師在「犀利網」上發帖提出問題
隨後,學生會將自己的思考成果形成文字,以實名制回帖的形式發布在主帖下方,以此來參與課程的互動。由於很多同學本身就有瀏覽其他論壇網站的習慣,因此在操作上也不存在很大的難度。
為了規範回帖行為,課程組一開始就會明確回帖相關規則。除此之外,「犀利網」還配備查重功能,每一位同學的每一篇回復內容都會經過重合率檢測,讓同學們從大一開始就認識到學術寫作的嚴肅性和學術不端行為可能導致的不良後果,同時也保障了所有參與課程互動的同學間的公平競爭。
主帖關閉後,查重系統自動運行,回帖完成查重後,老師會根據學生的回覆內容及查重情況進行評分並給出評價,評分規則絕不是以老師的個人觀點為依據,而是在不觸及原則性問題的前提下,只要同學們的回覆內容言之成理、邏輯自洽並能有合理的論據支撐論點即可。
值得一提的是,「犀利網」也兼具人文關懷,對於學生的回帖內容、個人成績、查重數據等信息也採取限時隱藏或分組可見的功能設置,在不挫傷學生回帖積極性的基礎上充分尊重了學生的個人隱私需求。
以上為教師視角所見頁面
在網絡互動教學中,每位同學可以根據自身興趣或研究方向自由選擇5篇及以上數量的主帖內容進行回復,這樣既給了同學們自主選擇的空間,也不會給同學們造成過大的學業負擔,為同學們的積極參與提供了可能;同時,由於網絡互動是課程考核四大環節中的重要一環,同學們也會自覺予以重視,這也保證了一定的參與度,為教學反饋提供了真實的數據。
在此過程中,老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回覆來檢驗學生是否真正理解了從課堂上或教材中所學的理論知識,也為把握同學們的思想動向提供了可能。同時,經過老師的精心設計,我們可以將潮流熱點與課程相結合,如時下青年群體中流行的「朋克式養生」、「報復性熬夜」現象(身體健康),由電影《少年的你》引起廣泛關注的校園暴力和與網約車相關的人身安全(安全管理)問題等,都是同學們在日常生活中親身經歷、或者與自己密切相關的話題。
學生們討論的熱門帖子
除此之外,「犀利網」不僅能滿足師生之間的交流,還能兼顧同學之間的溝通:在每一個回復的下方,同學們都可以通過加蓋「樓中樓」的方式給回帖者留言,雙方或多方可以就一個觀點展開深入討論,這就讓互動討論進一步擴大化成為可能,這樣的討論也可以碰撞出更多的思想火花,促使同學們對這一具體問題乃至這一類問題進行更加深入的思考和挖掘。
網絡互動教學作為通識課程重要的教學環節,是課堂教學的延伸,也是重要的教學手段之一,更是展示教學成果的平臺。自2012年「犀利網」投入使用後,所有課程累計發布主帖共2000餘篇,單篇主帖學生回復的平均數超過700,這是受制於時間與人數的傳統課堂很難達到的參與效果;課堂教學結束後,教學過程並未隨之結束,網絡平臺給了更多同學勇敢表達自身想法的舞臺,同時網絡平臺可以配合同學們自身的時間安排無間斷地參與教學,相對自由的時間管理與嚴格的課程考核規則相結合,更能引導同學們進行合理的時間規劃和自主學習。而參與回帖的同學也普遍認為,相較於嚴肅的課堂教學內容,「與時俱進」的主帖內容更容易引起共鳴。
三、總結反思
網絡互動平臺的優點是直觀清晰、不受人時地的限制、操作簡單、準入門檻低;它的呈現方式也可以更加靈活多元,內容更加豐富,更能吸引學生積極參與。但不得不承認,受制於BBS框架的互動模式以及師資力量的影響,網絡互動考核需要花費大量的人力和時間,同時由於回複數量的問題,教師對於學生回復的評價很難做到及時、精準和個性化,因此教學反饋的效果受到了一定的消極影響,這也是我們在未來的教學工作中力求改進的部分,希望可以更好地給予學生有針對性的評價和反饋,對學生進行更加細緻的引導。
本文作者
看完張夢捷老師的通過網絡互動平臺提高通識課程學生參與度的教學創新案例,是否對您的教學帶來了一些啟發?歡迎各位感興趣、有想法的老師們在文末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