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維大概是唐朝最具有才情的一位詩人,他一生比起別的詩人來顯然是要更加幸運一些,而他的作品為此也極少描寫悲傷,更多的還是讚美生活,表達了內心的一種遠大志向,所以說他的作品,還是顯得別具一格,充滿了一種高遠的意境。另外他的有詩作不僅唯美,往往還顯得很空靈,可能只是短短的幾句,看上去很是普通的作品,可是到了他的筆下,卻是顯得很不一樣,充滿了詩情畫意。
晚年時期的王維更是隱居在了終南山下的輞川,而這一時期他的作品顯然描寫的是要更加的生動,也更加的空靈,也更為有意境。由於這一時期看淡了世事,對於人生也有著更為深刻的認識,從而也使得他的作品中,處處能夠看到他的那一份灑脫,以及平淡的內心世界。要論成就的話,自然王維晚年的詩作成就最高。
中國的文人大多數都有一種隱居的心態,可能在現實生活中,遭受到了打擊之後,便是會選擇過這麼樣的一種生活,而這種生活儘管無法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可是卻能夠讓自己的思想達到一個前所未有的境界。王維也不例外,他晚年就寫過很多無比優美,也無比深刻的作品,特別是他的這首《鹿柴》,那更是一首難得的佳作,通篇描寫的猶如大白話,但是同樣的有著很高遠的意境。
《鹿柴》唐代:王維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
其實王維的詩大部分都描寫的很是直白,用詞也是極為簡練,可即使是這樣,他的作品中,也依舊還是營造出了一種獨特的意境,使得人們在讀了他的作品之後,立馬會被他作品中的那一份深情的描寫所感染,這也正是他詩作最為獨特的一個地方。而他的這首《鹿柴》,也是深受大眾的喜愛,成為了他晚年時期比較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這首詩通篇寫得很唯美,僅僅是開篇的第一二句,便是平淡中見真情,讓人感受到詩人的內心的那種平靜,「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在這麼一個幽靜的山谷裡,看不見一個行人,但只能夠聽到人們說話的聲音。在這裡「空山」兩個字,更是令此兩句意境全出,也讓這首詩充滿了一種平淡之意思。如果仔細觀察的話,我們會發現王維的作品中,處處能夠看到「空山」二字,這也正是詩人內心真正做到返璞歸真的境界,才能夠寫出這麼空靈的作品。
第三四句詩人又是筆鋒一轉,從而描寫到了空山的美景,這樣的一種描寫,也令這首詩顯得更為獨特,也更加的有意境,「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落日之後的餘暉照射在這深山之中,同時又照射在那地面的青苔之上,使得這景致更加的迷人,也更加的漂亮。最後這兩句描寫的可謂是充滿了詩情畫意,讀來也是朗朗上口。
王維大部分的作品,那都是充滿了一種高遠的意境,而他的很多作品中,處處也能夠看到他對於生活的熱愛,要是沒有這一份熱愛,那也是絕對寫不出如此優美,同時又意境高遠的作別。很顯然他的這首《鹿柴》,也是代表了他晚年時期文學創作的最高水平,通篇更加的簡練,也更加的直白,完全就是大白話,可是同樣的令人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