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公務員考試科目主要《行政職業能力測驗》和《申論》兩科,其中行政職業能力測試包含的內容比較廣泛,下面甘肅中公教育為大家準備了省考行測判斷推理答題技巧:直言命題之上下反對關係。望大家及時查看。
在公務員行測考試當中,會有一類考得相對來說較偏的題型,就是直言命題的上下反對關係。今天中公教育就給大家來分享一下,如何利用上下反對關係的特性。
一、上反對關係
1含義:上反對關係是指對於同一事物的描述,除了A、B之外,還存在其他情況,且A、B是不相交的,此時A、B為上反對關係。
2.直言命題中的上反對關係
「所有是」和「所有非」
3.性質:互為上反對關係的兩個命題「必有一假,可以同假」。
比如:命題「所有的花是有毒的」與「所有的花都是無毒的」二者是上反對關係,它們不可能同時為真的,但二者可以同假,比如「有些花有毒,有些花無毒」則證明前面兩個命題同假,這時它們就是上反對關係。
4.應用:
真假話問題:
例:一個單位新招聘一批員工,進行了轉正考核,對考核結果有如下三個判斷:
(1)所有員工都順利通過了考核;
(2)所有員工都沒有順利通過考核;
(3)劉能順利通過了
經過最後的統計,發現以上三個判斷中有一個為假。則以下結論一-定為真的是:
A.新員工所有人都沒順利通過了考核
B.新員工趙四沒有順利通過考核
C.新員工廣坤順利通過了考核
D.新員工有些人沒有順利通過考核
【中公解析】答案為C。題目中的前兩個判斷構成了上反對,至少有一假, 題目告知只有一假,所以第三個判斷為真命題,可知第二個判斷為假,則第一個命題為真。 故答案應該選擇C。顧名思義是指題幹當中表述最為確定的那一類信息。如果題幹中有,那本題往往可以確定性信息為突破口,去尋找與之相關的信息,依此進行推理。
二、下反對關係
1.含義:下反對關係是指對於同一事物的描述,只分A、B兩種情況,且A、B有交集,此時A、B為下反對關係。
2.直言命題當中的下反對關係
「有些是」與「有些非」
3.性質:互為下反對關係的兩個命題「必有一真,可以同真」。
比如:「有的中國人喜歡喝茶」為假可以得出「有的中國人不喜歡喝茶」為真。
4.應用:
真假話問題:
例題:小天鵝歌舞團有小演員45名。關於這45名小演員,甲乙丙三人有如下討論:
甲說:「這些小演員 中有些是北京人。
乙說:「小演員 中的李欣欣不是北京人。
丙說:「這些小演 員中有些不是北京人。
事實上,甲乙丙三人的話只有一句為真。
請問,下面哪個選項為真?
A.45名小演員都不是北京人
B.有些小演員不是北京人
C.李欣欣不是北京人
D.45名小演員都是北京人
【中公解析】答案D。考查直言命題的對當關係。觀察題幹可知,甲與丙所說為下反對關係,必有一真,且僅有一句真話,所以乙的話為假,即李欣欣是北京人,所以甲所說為真,故丙所說為假,即「這些小演員中有些不是北京人」為假,則所有小演員都是北京人。故答案選D。
註:本站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轉載請保留出處及源文件地址。
(責任編輯:李佳蒙)
免責聲明:本站所提供試題均來源於網友提供或網絡搜集,由本站編輯整理,僅供個人研究、交流學習使用,不涉及商業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繫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