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錫市特殊教育學校建校80年成果採擷

2020-09-07 校園大喇叭

傳承「惠喑」精神 聆聽無聲花開——無錫市特殊教育學校建校80年成果採擷

在江南無錫,有這樣一所學校,她以「惠喑」精神引領辦學,將「惠澤聽障學生」作為使命擔當,數十年如一日將「特別的愛給特別的孩子」,用心聆聽無聲世界裡花開的聲音。她是無錫市特殊教育學校,無錫地區僅有的一所十五年一貫制聽障教育學校。當時光的腳步來到2020年,這段用「愛與專業」書寫的特教情誼已延續80載春秋。

1940年,聽障人中的有識之士錢天序、陳祖耕、許廷榮等籌資創辦了無錫縣私立惠喑學校,為無錫聽障教育之濫觴。

新中國成立後,在黨和政府的關懷下,學校在聾教育體制、學制、教學方式等方面積極探索,為編寫我國首套聾校語文教材及草創我國統一手勢語,作出了建設性貢獻。

改革開放後,學校先後創辦了學前教育、職業高中,初步構建適應社會發展需要和聽障學生發展需求的「學前教育、九年制義務教育和職業高中教育」相貫通的現代特教體系。

新世紀以來,學校在「為聽障學生終身發展奠基」的辦學目標指引下,教育學生學會學習、學會生存、學會勞動、學會健體、學會審美,努力把聽障學生培養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技術的社會有用人才。

80載特教之路,一路艱辛,一路芬芳,「惠澤聽障學生」的「惠喑」精神成為支撐學校發展的精神基石。在全體無錫特校人心中,「惠喑」不僅是財物施與,更是情感共鳴;不僅是尊重生命多樣性的人文關懷,也是尊重差異、科學補償的有效實踐,更是「為聽障學生終身發展奠基」辦學目標下的歷史思考。

今天的無錫特校,正在傳承與創新中豐富「惠喑」的新時代內涵,乘著黨的十九大「辦好特殊教育」的東風,全力打造「內涵發展提升工程」,全面開創高質量發展的新局面。

「惠教師」:

從優秀走向卓越

「所謂大學者,非謂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教師是學校可持續發展的核心競爭力,而特教老師就是校園裡「最美的人」。

師者,身正為範。無錫特校以全國優秀教師周嬿為代表的「惠喑教師」群體,在「潤澤」教風引領下,詮釋著「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的師德品格。他們以自身修養,養育學子心靈;他們自覺踐行教書育人先鋒行動,湧現出江蘇省「最美特教教師」提名獎謝蓉,「感動無錫」教育年度人物宋振芳,無錫市「人民滿意好教師」張燕玉,無錫市「五一巾幗標兵」曹錦暉、王禾,無錫市「五一創新能手」懷靜蓉等一批先鋒模範。

學校遵循特殊教育發展規律,以學生發展需求為導向,制定師資培養策略,形成了「三階段、多項目、名師領」的培養路徑。「三階段」即:按學前教育、義務教育、高職教育3個學段,做好教師職業規劃。學前段教師側重康復技能培養,樹立「人人都是康復師」的大康復理念;義務段教師側重學科教學、個別化教育技能的習得;高職段教師側重教師「雙技能」培養,向著「雙師型」教師邁進。「多項目」指打破學段、學科界限,以各級各類科研項目為內容,組建項目團隊,以項目帶動教師科研能力提升。「名師領」指通過邀請特級教師進特校、名師論壇等形式,發揮名師專業引領作用。

「三階段、多項目、名師領」的培養機制讓教師從滿懷仁愛之心,走向專業成長之路,從優秀走向卓越,實現了「雙師型」「精科研」的師資培養目標,為學校高質量辦學提供人力保障。

近5年來,無錫特校有15名教師獲得國家級別、省市級以上榮譽表彰;7名教師在市級教學技能賽、評優課中獲一等獎。由無錫市學科帶頭人陳雪英領銜的「陳雪英名師工作室」,每年赴全國多所特殊教育學校送教,地區輻射不斷擴大,學校也成為國家級別特殊教育校長與教師培訓基地學校。

「惠喑課程」:

打開多元發展之窗

「特殊教育是陪伴特殊孩子生命成長的過程,15年在校教育,我們將賦予這些孩子怎樣的生命品質?如何讓課程滿足學生多樣的需求?」這是日常工作中,無錫特教人時常討論的話題。

從2014年起,學校圍繞國家《特殊教育提升計劃》,將「惠喑教育」理念課程化,以十五年一貫制課程構建為重點,系統研製學校課程規劃,歷經多年實踐,「惠喑課程」體系初現雛形。

「惠喑課程」旨在提高聽障學生的文化基礎、自主發展和社會參與三大核心素養,圍繞人文底蘊、科學精神、學會學習、健康生活、責任擔當和實踐創新等領域,構建了以學業發展課程、潛能開發課程、社會參與課程為主的立體化課程體系,全面提高學生的基本素質和對現代社會的適應能力。

其中,學業發展課程著重培養學生的基礎學習能力,著力於國家課程校本化。潛能開發課程採取「學校提供菜單式課程、學生教師雙向選擇、學生『走班』式學習」的組織模式,更好地滿足每個學生個性發展的需求,目前共開設7大門類潛能課程39門。社會參與課程堅持普通教育與職業教育一體化方向,增加融合活動和職業體驗,形成認知、實踐與體驗「三位一體」的教育模式。目前,學校共有結對單位44個、6個職業體驗基地,每學期組織職業體驗周活動。

走進無錫特校,「柳成蔭大師泥人傳習室」「趙紅育大師錫繡傳習室」等一批非遺文化工作室紅紅火火,標誌著學校職業課程與大師級工作室的「深度融合」。木工、烘焙、咖啡課堂遍地開花,幫助學生學習生活技能、發現生活之美。校外職業實踐基地的拓展,不斷加深學生職業體驗。

「惠喑課程」的開發,為特殊孩子打開了多元發展之窗。每一年,都有學生以優異的成績被長春大學、天津理工大學等高校錄取。依託全國特殊藝術人才培養基地,學校「惠喑舞蹈隊」連獲4屆全國殘疾人文藝匯演大獎,並應邀進京向黨和國家領導人獻演;2016年成立的「全國首支聽障學生軟式棒壘球隊」,在國內各次比賽中與健聽孩子同場競技,成績優異,並曾應邀代表中國赴日本參加亞太地區軟式棒壘球比賽;2017年成立的「全國首支聽障學生藝術體操隊」連獲兩屆「江蘇省快樂體操」比賽金獎……

「惠喑教學」:

每個學生都是一座寶藏

「今天畫荷花,我盡力啦!」周末,小煊的朋友圈更新了幾幅練習圖,老師、同學紛紛點讚留言。看著朋友圈中的這一幕,曾經教過小煊3年語文的朱老師感慨不已:「沒想到,當年那個學什麼都吃力的孩子,現在發展得那麼好!」

小煊從小生活在無聲世界,學什麼都比其他孩子慢幾拍,進入小學後,他變得越來越自卑……針對小煊的情況,由班主任、學科教師、家長組成的「一人一案」研究小組重新調整了他的學習目標和評價方式,儘可能地運用多感官教學法,確保小煊學到知識。

在一次語文課上,課文中優美的古詩插圖引起了小煊的注意,他隨手在本子上畫下了他對古詩的理解,並興奮地捧著自己的「得意之作」送到老師面前。那一刻,老師突然找到了小煊的學習方法,並驚喜地發現,眼前這個孩子還真有繪畫天賦呢!在老師的鼓勵下,小煊通過配圖喜歡上了文字,還進入了學校小神筆美術課堂,在那裡捧回了人生第一個獎狀,那個愛笑的孩子又回來了!

就在去年,小煊考取了長春大學特殊教育學院繪畫專業。在18歲成人儀式上,小煊母親動情致謝:「曾經我想過放棄,是特校的老師給予了我和我的孩子新的人生!這裡是特殊孩子學習的樂園,成長的家園!」

「每個學生都是一座寶藏!」「折翼的天使也是金子!」在無錫特校,像小煊這樣的孩子還有很多,但學校不放棄每一個孩子,將堅定的教育信念轉化成改革創新的動力,創造了一個又一個驚喜。

在「惠喑課程」實施過程中,學校尤為注重特殊學生的個性化需求,依託江蘇省基礎教育改革前瞻性教學改革試驗項目「聽障兒童『一人一案』身心整合式康復教育行動」,創新了「一人一案」「一生一課表」等個性化培養模式,組建了校內外專家隊伍,為在校生進行醫學、教學雙評估。日益完善的「惠喑教學」讓每個學生都能獲得適合的教育,讓學子實現個性化成長。

「惠服務」:

推進全市融合教育

「辦一所溫暖的、受人尊敬的、為社會文明輸送養分的學校」,是新時代無錫特校辦學的新憧憬。學校立足區域特殊教育發展特點,以無錫市特殊教育指導中心的全新角色,積極開展「惠喑服務」,推動全市特殊教育事業發展。

融合教育是特殊教育的發展趨勢。指導中心以「融合教育三年推動計劃」為抓手,建立完善各類保障制度13項,做好全市融合教育頂層設計。2018年,指導中心「個別化教育」項目成功申報江蘇省特殊教育發展工程;2019年又與臺灣東華大學合作,啟動了「錫臺融合教育交流合作項目」。兩個項目的落地,大大提升了融合教育的社會知曉度,改善了隨班就讀學生的受教育環境,提高了他們的受教育質量。

指導中心還搭建培訓平臺,賦能教師成長。近兩年來,有5000多名普通學校教師參與融合教育相關課程培訓。到2020年底,全市各街道鄉鎮、融合教育資源中心將實現從幼兒園到初中的全覆蓋,還將有超過40所普通學校成為全市融合教育示範校。更多的特需孩子將享受到融合教育的成果,開啟嶄新的人生。

在無錫特校發展史上,著名教育家葉聖陶先生曾多次與學校老師通信,探討關於盲聾啞教育的話題,他說:「盲聾啞教育雖非今日教育之重點,而必須力求改進,與他項教育同。」

「2020年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殘疾人一個也不能少」。今天,在黨的堅強領導下,我國特殊教育正迎來最好的時代。我們堅信,無錫特校必將乘著新時代春風,在特殊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徵程中放飛夢想,讓「惠喑」理想在不懈奮鬥中夢想成真!

心有所信,方能行遠,「惠喑」二字,在80年櫛風沐雨後,正煥發出別樣的光彩。(高博)

相關焦點

  • 七維教育與無錫市梁溪區特殊教育學校開展一人一案合作研究
    2018年9月2日,上海七維教育黃月冰老師在無錫市梁溪區特殊教育學校,為該校一二年級所有任課教師提供「一人一案」平臺的使用培訓。「一人一案」平臺是上海七維教育響應國家《特殊教育二期提升計劃(2017-2020)》中「落實『一人一案』,做好教育安置」的要求,聯合華東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繫於素紅教授、無錫市梁溪區特殊教育學校,企業、高校、特校,三位一體,於2018年正式完成的國內首款普惠開源平臺。
  • 魯甸縣特殊教育學校舉辦建校八周年系列活動
    12月9日,魯甸縣特殊教育學校舉辦慶祝建校八周年系列活動,展現近年來學校教育教學取得的輝煌成績。 魯甸縣特殊教育學校籌建於2011年3月,2012年秋季學期開始招生。學校總投資2000多萬元,佔地20畝,校舍建築面積4270平方米,現有在職教師52人,在冊學生309人。
  • 這所中學走出外交官、大學校長、首席指揮...無錫市洛社中學迎建校...
    這所中學走出外交官、大學校長、首席指揮......無錫市洛社中學迎建校80周年!2020年,無錫市洛社高級中學、無錫市洛社初級中學迎來建校80周年!12月25日(周五)17:40,江蘇省廣播電視總臺教育頻道《教育周刊》欄目將播出無錫市洛社中學建校80周年辦學成果展示節目。硯池墨香、源遠流長,滋蘭樹蕙、桃李芬芳,敬請關注!
  • 重慶第二外國語學校「建校80周年紀念暨教育成果展」活動舉行
    記者 郭旭 攝本報訊 (記者 李詩韻)11月28日上午,重慶第二外國語學校舉行「建校80周年紀念暨教育成果展」活動,展示學校建校80周年的教育教學成果,積極探索適合師生共同發展的育人模式。重慶市教育委員會副主任鄧沁泉,四川外國語大學黨委書記鄒渝,重慶市教育學會會長鍾燕,重慶市教育科學研究院副書記、院長蔡其勇,區領導劉永華、包茹華出席啟動儀式。
  • 廈門特殊教育學校紀念成立60周年 目前就業率達80%
    廈門網訊 (廈門日報記者 佘崢) 廈門市特殊教育學校昨天舉行建校60周年紀念大會,副市長國桂榮參加。廈門市特殊教育學校(以下簡稱「市特教學校」)是一所招收6歲到18歲聾啞、智障和自閉症孩子的學校。這所學校很「特殊」,其他學校的老師都千方百計地讓學生更加優秀,但是,市特教學校的老師都想努力把孩子變得「普通」。「普通」了,這些聾啞、智障和自閉的孩子就是健康的人了。從一年級入學第一天,市特教學校就為孩子的未來做準備:培養一個像普通人那樣獨立生活,能夠幸福過日子的小朋友。
  • 2019年無錫市的十大初中學校排行榜!
    1、無錫市大橋實驗學校初中部無錫市大橋實驗學校的前身大橋實驗中學創辦於1993年8月,是改革開放後無錫市政府批准成立的民辦學校,2012年學校發展成為由小學部、中學部(高中部和初中部)、國際部組成的十二年制學校。
  • 無錫市輔仁高級中學喜迎建校一百周年
    2月19日,無錫市輔仁高級中學隆重舉行建校一百周年慶祝大會。來自海內外的數千名校友雲集輔仁,暢敘師生同窗情誼,共賀母校百歲華誕。建校一百周年慶祝大會主會場設在學校明道館,分會場設在各班教室,歷屆校友在各個教室觀看現場直播。學校還通過無錫教育電視臺微信直播平臺全程進行了直播,數千名網友在線收看了大會盛況。校慶期間,校友們還參觀了輔仁百年辦學成果展,他們在大型噴繪——「輔仁校友」、「輔仁知名校友」牆前辨認著、討論著、回憶著、說笑著,同時欣賞著櫥窗中展示的輔仁各個學科組的教師風採和教學成果。
  • 和平街一中舉行建校60周年成果展暨2020感動和一頒獎盛典
    2020年12月31日,辭舊迎新之際,和平街一中隆重舉行建校60周年成果展暨2020感動和一頒獎盛典。六校區全體教職員工歡聚在校區指定會場,觀看建校60周年成果展演暨頒獎盛典視頻,共同慶祝學校60華誕,祝福學校生日快樂。
  • 呼和浩特市特殊教育學校2020年秋季招生簡章
    呼和浩特市特殊教育學校2020年秋季招生簡章 2020-08-24 16:5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廣西藝術學院舉行建校80周年慶祝大會
    10月26日,廣西藝術學院舉行建校80周年慶祝大會,自治區相關部門領導、兄弟院校領導嘉賓、海內外校友代表和師生代表歡聚一堂,一起分享廣藝人的歡樂與榮光。自治區政府副主席黃俊華代表自治區黨委、政府對學校80年華誕表示祝賀。&nbsp&nbsp&nbsp&nbsp大會由廣西藝術學院黨委書記蔡昌卓教授主持。
  • 茂名市特殊教育學校首批培智職業高三年級學生畢業
    茂名晚報訊記者馮小飛實習記者張海鋒通訊員陳詩琳24日上午,茂名市特殊教育學校在該校演藝廳舉行2020年培智職業高中三年級的畢業典禮,這是茂名市特殊教育學校建校以來,第一屆培智職業高中三年級的畢業生。當日上午,為了讓學生們「學有所用,學以致用」,並檢測他們的學習成果,茂名市特殊教育學校在該校二樓點心室與烹飪室舉行了畢業生技能展示。
  • 渭南市特殊教育學校在陝西省基礎教育教學成果自製教玩具類成果評選活動喜獲佳績
    渭南青年網(編輯 姚和平)渭南市特殊教育學校在陝西省基礎教育教學成果自製教玩具類成果評選活動中,學校惠淑婭老師的自製教具《快樂打地鼠》榮獲市級一等獎;趙亞娥、程豔麗老師的《數學多用途學板》榮獲區級一等獎;鄭君老師的《水果消消樂》榮獲區級三等獎;另外,王文迪、武文博同學在程豔麗和王丹老師分別指導下完成的自製的學具《螺絲擰擰樂》、《水車運算器》分別榮獲區級優秀獎。
  • 七維教育中標武漢市新洲區特殊教育學校資源中心項目
    作為國內專業的第三方特殊教育支持服務機構與科技企業。七維教育於2018年9月中標武漢市新洲區特殊教育學校資源中心項目。助力新洲區隨班就讀及融合教育的發展。新洲區特殊教育學校是一所招收適齡智障、聽障少年兒童的寄宿制義務教育學校。
  • 耀州中學舉辦建校八十周年校友懇談及成果展示活動
    9月6日,位於華原古城的耀州中學舉辦建校八十周年校友懇談會及成果展示會,耀州中學全體師生和來自四面八方的校友歡聚一堂,共慶建校80周年。中宣部原副秘書長李長喜先生;《光明日報》社原總編、耀州中學初64級校友苟天林先生;汕頭電信局原局長、華光基金會理事長吳子明先生;耀州區委書記楊宏偉,區人大常委會主任楊滿收,區委副書記、區長張大軍,區委副書記李江濤、秦潔等出席活動。
  • 江西省11個區市特殊學校開學時間確定|浙江|江西|特殊教育學校|...
    消息來源:央視新聞江西省11個區市特殊學校開學時間確定截至5月9日,江西省2020年春季學期各地中小學幼兒園學生返校時間均已安排,其中特殊教育學校具體如下:南昌市、贛江新區、贛州市、宜春市的特殊教育學校暫時不返校學習,具體返校學習時間將根據疫情防控情況另行通知。
  • 2019年無錫市的十大高中學校排行榜!
    1、無錫市大橋實驗學校無錫市大橋實驗學校創辦於1993年,是改革開放以來無錫市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一所民辦學校。為更好地實踐精英教育理念、響應社會發展對人才培養提出的新要求、滿足學生多元化發展的需求,2012年學校發展成為由小學部、中學部(高中部和初中部)、國際部組成的十二年制學校。2、江蘇省天一中學江蘇省天一中學位於無錫市錫山區,創辦於1946年,是國家級示範高中,江蘇省四星級學校。
  • 黑龍江大學舉行建校80周年倒計時一周年啟動儀式
    2020年9月22日,是黑龍江大學建校79周年的校慶日。上午10時,黑龍江大學舉行建校80周年倒計時一周年啟動儀式,共同慶祝建校79周年,正式拉開迎接建校80周年系列主題活動的序幕。啟動儀式設置學校主樓一樓報告廳主會場及「雲端」分會場。
  • 讓學生「璞石成玉」 建寧中學舉行建校40周年成果展
    建寧中學舉行建校40周年成果展讓每一名學生「璞石成玉」南報網訊(記者 錢紅豔 通訊員 張寅南)今天(11月8日),我市建寧中學舉行建校40周年辦學成果展。辦學40年來,這所有些特殊的學校,始終堅持著「有教無類」的教育初心,通過各類特色課程,讓每一名學生「璞石成玉」。建寧中學是一所教育和矯治有不良行為初中學生的專門學校,目前在校生200人左右。該校與普通中學的不同點在於:小班化、寄宿制、準軍事化的辦學模式。每個班學生不超過24人,全部住校、統一管理、統一學習、統一生活。這些,對於初到建寧的學生來說,第一反應就是「不適應」。
  • 福建醫科大學慶祝建校80周年
    12月8日,福建醫科大學迎來建校80周年。校慶期間,學校舉辦了國際高等醫學教育論壇、健康管理與健康產業論壇,以及國際生物醫學暨消化道惡性腫瘤研討會、慢病隊列研究研討會等一系列學術活動,為80華誕的福建醫大送上一道道精彩的學術大餐。
  • 一人一案的專業解讀 基於特殊教育二期提升計劃
    通過特殊教育學校就讀、普通學校就讀、兒童福利機構(含未成年人救助保護機構)特教班就讀、送教上門等多種方式,落實「一人一案」,做好教育安置。兒童福利機構特教班就讀和接受送教上門服務的殘疾學生納入中小學生學籍管理。因此,在2017-2020年第二期提升計劃的發展年中,一人一案必定是落實特殊教育現代化、全面提高義務教育普及水平的關鍵措施。也將是特殊教育學校研究和發展的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