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野釣時只有餌料對口,才有機會多上魚,餌料一旦選擇錯誤,那麼能釣到魚的機率將會很小。因此野釣時餌料對魚口很重要,但很多釣友似乎還不知野釣時究竟該如何用餌,不用擔心,我們只需弄懂以下這3個用餌原則,無論在任何水域野釣,都不用擔心大魚不咬鉤了。
1、因魚制宜
所謂「因魚制宜」,是指釣不同種類的魚,它們的食性都有著明顯的不同,所以垂釣時使用的餌料也應根據目標魚決定。如常釣的鯉魚,就屬於雜食性魚類,草魚、鯿魚多喜歡進食水草,鰱鱅喜歡進食浮遊生物,鯰魚、鱖魚喜歡小魚小蝦。所以,用餌要因魚制宜,根據不同種類魚的食性,來決定我們該使用哪種餌料垂釣,只有餌料對口才能釣到目標魚。
2、因地制宜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魚類也是如此,同一種魚在不同的地方,由於受到氣候、地理環境的影響,魚兒的食性也會發生變化。魚兒為了生存,需要進食大量的食物,但每個水體當中的食物也存在差異,因此魚兒在長期進食的時候,都會偏愛自己所在水域的食物。所以,在不同地方的水域垂釣,也要考慮到水體當中食物差異,餌料越接近魚兒的食譜,上鉤率才會自然增加。
3、針對性用餌
魚類的食性具有可塑性,而不是僅僅喜歡進食某一種食物,只要餌料的狀態、味型具有針對性,都可以激起魚兒的進食慾望。如餌料的味型,清淡、香甜或者帶有腥味的餌料,都能刺激魚兒的味蕾,還有就是餌料的狀態,適口性要強,能讓魚順利進食才行,過硬、過黏的餌料不僅難以進食,還會出現刺魚不牢的情況。所以,要想讓餌料具有針對性,必須要考慮到魚兒的實際餌料來源,針對性用餌,才能更加準確有效的釣起目標魚。
最後,垂釣時我們還可以多向當地釣友請教,或者觀察連連上魚的釣友使用的餌料,這樣就能及時了解到釣點水域魚兒的種類,以及喜歡的食物。只要我們的用餌思路對了,做到心中有數,漁獲也就自然有了保障,盲目下竿必定不會有好的收穫。對於如何用餌,不知各位釣友還有哪些好的看法呢?歡迎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