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來我國高等教育研究的熱點領域與前沿主題

2020-12-11 中國教育新聞網

  近年來,大數據挖掘、探測技術應用於各個領域。本文基於文獻計量統計學的方法,並結合大數據挖掘技術,探測我國高等教育研究的熱點領域與前沿主題。研究選取三種CSSCI來源的高等教育學期刊(《中國高等教育》《高等教育研究》《中國高教研究》)所刊載的文獻作為數據源,通過可視化軟體CiteSpace分析探測出我國高等教育研究的熱點和前沿,並繪製該領域相關的網絡知識圖譜,從宏觀視角把握我國高等教育研究的演變趨勢,並為國內外學者、研究者提供參考價值。 

  研究方法與文獻數據處理 

  詞共現分析技術,是一種文本內容分析技術,它通過分析在同一個文本主題中的款目對(單詞或名詞短語對)共同出現的形式,確認文本所代表的學科領域中相關主題的關係,進而探索學科的發展。關鍵詞是文章的精髓,可以利用關鍵詞檢索到文獻,還可以通過關鍵詞了解到相關文獻的內容,由此可見關鍵詞無論是信息傳遞還是信息存儲都處於重要角色。在本文中,筆者對高頻關鍵詞進行綜合分析,結合中心性、突現率可以探測出該學科研究的熱點領域及前沿主題。 

  本研究分析工具CiteSpace軟體是科學計量普遍採用的一種新工具,功能選項主要包括合作分析、共現分析、共引分析、耦合分析。本文主要採用的是共現分析中的關鍵詞分析。關鍵詞共現的強度即是關鍵詞的中心性,關鍵詞與其他關鍵詞共現的概率越大,該關鍵詞在共現網絡知識圖譜中影響力就越大。從知識梳理角度出發,高中心性的關鍵詞一般是一段時間內該領域研究中共同關注的問題,也就是研究的熱點;而節點突現率,能理清研究的前沿主題。本文以《中國高等教育》等三種CSSCI來源高等教育學期刊作為資料庫,並將檢索時間設為2006-2015年,共獲得10925條,通過CiteSpace中數據轉換功能得到有效數據為10914條(檢索日期2016年2月)。運用CiteSpace 4.0版本進行關鍵詞共現分析,經後臺整理數據,輸出2006-2015年三種高等教育學期刊的關鍵詞的中心性和突現率等參考指標(見表1、表2)。 

  2006-2015年我國高等教育研究的熱點領域 

  熱點領域是指在某一時間段內,有內在聯繫的數量相對較多的一組論文所探討的研究問題和專題。本研究結合關鍵詞共詞網絡圖譜中頻次與中心性參考指標,通過二次文獻法,檢索出關鍵詞所在文獻相關信息,探測出該學科知識領域研究的熱點領域。 

  根據數據可知,2006-2015年我國高等教育研究熱點領域基本覆蓋了高職教育、本科生教育以及研究生教育。高職教育研究的方面:高職課程設置,職業教育體系與制度,技能型人才培養模式,高職學生職業素質教育。本科生教育研究的方面:教學模式的探討,本科教育存在的問題以及途徑探討,民辦獨立學院的發展方向。研究生教育研究的方面:研究生質量,研究生創新能力,研究生學術道德。 

  體現高等教育活動層面的關鍵詞主要有人才培養、大學發展、教育改革、教學改革以及校企合作等幾個領域。人才培養是高等教育一直關注的焦點,人才培養的核心、途徑、培養方向為高頻詞,並且應用型人才培養與創新人才培養為近兩年來研究的熱點。大學發展研究的熱點主要是其影響因素的探討,通過進一步探究發現,大學文化、大學校長、大學理念、大學管理、學科專業與分類、社會捐贈對大學發展存在制約的關係。教育改革與教育質量關聯度較高,並且教育質量為該研究的漸強型研究前沿。從高校人才培養活動層面看,教學是高校的主要任務,故狹義理解上教育改革就是教學改革,而教學改革的重點集中在實踐教學、教學內容、教學模式與教學評價等方面。 

  體現高等教育理念和思想層面的熱點關鍵詞有素質教育、大學文化、思想政治教育、辦學特色以及中國特色。素質教育強調思想政治教育、職業綜合素質、高校教師素質的三個方面;大學文化的研究更多是對內涵、本質、建設的探究,並與大學生價值追求、高校學術高頻率出現;辦學特色研究集中在地方高校、國內外高校辦學對比、辦學途徑等方面;高等教育的中國特色體現在理論體系、大學制度以及治理體系方面。 

  體現高等教育研究主體的熱點關鍵詞有:世界一流大學、研究型大學、民辦高校、地方高校和大學生。世界一流大學研究的熱點主要集中在辦學理念、辦學途徑、辦學特質等主題;研究型大學研究的主題有國際化、創新能力、科研建設等;大學生研究包括大學生素質教育、通識教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大學生職業生涯、大學生創業、大學生實踐等主題;民辦高校研究則與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關聯度高,地方高校與區域經濟、社會服務、地方特色高頻次關聯。 

  2006-2015年我國高等教育研究的前沿主題 

  研究前沿是用來描述一個研究領域的過渡本質的概念,指「一組突現的動態概念和潛在的研究問題」。我們根據CiteSpace軟體探測的高突現關鍵詞,結合二次文獻檢索法,對前沿主題文獻進行內容分析,得出2006-2015年我國高等教育研究的前沿主題歷史曲線圖。根據圖示總體趨勢,本文將我國高等教育研究前沿總體分為:漸增研究前沿,趨弱型研究前沿以及最新研究前沿。 

  1.漸強型研究前沿 

  本文的漸強型前沿是指在高突現率關鍵詞歷史曲線的圖示中,以時間為參考坐標,突現率整體上隨著時間的推移成上升趨勢的文獻數據所反映的研究主題。主要包括大學治理和人才培養兩個主題。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明確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立和完善現代大學制度體系,推進高等教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是深化我國高等教育改革的總要求。這就解釋了「大學治理」的突增點為2014年,通過節點連結,我們整理出近期關於大學治理的主要方面:中國特色現代大學治理體系建設、地方大學、創業型大學治理探索。 

  通過二次文獻法,總結出人才培養的具體方面有:培養高職技術型人才;培養本科應用型人才;培養人才創新素質。人才培養的路徑是基於教學制度、課程教學、實踐教學展開,具有代表性的包括選課制度的建立、課程教學分段進行,如「2+2」模式課程教學、建立多元化的實踐平臺。人才培養要遵循課程設置的合理分配,在保證通識教育的基礎上,發展學生的專業技能、專業素養,兼顧與社會企事業單位聯合定向培養。 

  2.漸弱型研究前沿 

  本文的趨弱型前沿是指在高突現率關鍵詞歷史曲線的圖示中,以時間為參考坐標,突現率整體上隨著時間的推移成下降趨勢的文獻數據所反映的研究主題。主題主要包括教育研究、教學評估、學校管理、教學質量。 

  教育研究屬於元研究。2008年我國逐漸控制高校擴招比例,在此背景下國內教育界研究者開始探索高等教育研究的方方面面,將注意力從實踐研究轉向理論研究,理論研究主要集中在對比國內外高等教育研究。通過總結髮現:在中外教育對比中,美國高等教育成為主要研究的對象,具體內容包括本科生教育、教育公平、研究型大學、教育模式。2008年以後,高等教育研究主要集中於對中國高校未來發展趨勢的把握,重視高校學科文化建設,探索應用型、高職類院校的建設。值得注意的是,我們通過CiteSpace網絡節點連結發現,「教育研究」關鍵詞多數與教學質量、人才培養在同一篇文獻中出現,進一步說明了在近十年來以教學質量和人才培養為核心的主題是高等教育研究的前沿主題。 

  教學評估是保證高校教學質量的需要,同時又是高校制度創新、本科教學研究的動力。2006年「教學評估」為被引高峰期,這些研究的主要方面為:強調課業評估發展性功能的作用;健全教學評估機制;履行評估專家職責具備的素質。利用CiteSpace檢索連結功能,我們探測出與高校教學評估聯繫較為緊密的方面有本科教學、教學研究、教學水平(質量)、知識保障等。 

  學校管理從學科上劃分屬於教育學與管理學的交叉學科,需要以多維的視角探討學校管理。從管理理念上看,注重管理的科學化、民主化、法制化;從管理章程上看,注重大學精神,借鑑近代大學校長治校的理念;從管理方式上看,強調人性化。近幾年來,學校管理也受到網際網路背景的影響,如「慕課」背景下的教育管理。 

  教學質量在2006-2007年為增長較快的主題,主要圍繞高校教學質量保障體系的改善、教學質量監控體系、教學質量評估制度等展開。在網絡知識結構圖中與「教學質量」具有關聯性的關鍵詞還包括:人才培養、本科院校、本科教育、美國大學、研究型大學、工程教育、高校發展。可以看到,作為漸弱型前沿的「教學質量」與上文中漸強型前沿的「人才培養」相呼應,說明研究者對教學質量參考點已經從以往的注重分數、考評等硬性指標轉變為多維度的彈性指標。 

  3.最新研究前沿 

  本文界定的最新研究前沿是指2012年以來發表的,並且出現被引頻次出現突增節點的文獻數據所反映的研究主題,並且該主題在未來的一段時間有可能是研究的熱點。主要包括立德樹人和內涵式發展。 

  2013年以來關於立德樹人的研究成果:從素質教育著手、以學生興趣為出發點、以培養師德為切入點。教育的根本對象是 「人」、根本目的是「人」,根本任務是育「人」。「立德樹人」要立師德,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教師的道德素養、行為準則、治學態度等等都與學生的道德素養的培育息息相關。在高等教育領域特別強調「立德樹人」的重要性。 

  「推動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在黨的十八大報告中第一次提出。2012年以來這一最新前沿主題研究的有效文獻資料較少,目前仍然處於探索研究階段,通過二次文獻法,我們整理出近年來關於「內涵式發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內涵式發展的途徑。在實現途徑的探索中,強調以教學質量為中心,注重大學文化建設。推進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需要以內涵式發展理論為指導,堅持以人為本、以質量為重、以學術為基,深化高等教育改革,致力於現代大學制度建設。內涵式發展從關注硬指標的顯性增長向致力於軟實力的內在提升轉變,走出一條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現代高等教育發展道路,面臨從思想觀念到體制機制的種種障礙,不改革就沒有出路,不觸及深層次矛盾就難見成效。 

  參考文獻: 

  [1]潘黎,王素.近三十年來教育研究的熱點領域和前沿主題——基於八種教育學期刊2000—2009年期刊文獻關鍵詞共現知識圖譜的計量分析[J].教育研究,2011(2). 

  [2]Chen,C.,etc. Towards an Explanatory and Computational 

  Theory of Scientific Discovery[J].Journal of Informetrics,2009(3). 

  【作者單位:遼寧師範大學】

相關焦點

  • 代鳳菊 劉承宇:近十年國際語言政策與規劃研究熱點與趨勢——基於Scopus資料庫的可視化分析
    文章藉助CiteSpace5.5.R2,以Scopus資料庫2010—2019年收錄的2025篇論文為原始數據,從國家/地區分布、機構分布、期刊分布、關鍵詞共現、激增主題、高被引文獻等方面進行可視化圖譜分析,旨在釐清這一領域在過去十年中的發展狀況,梳理其研究熱點和前沿,為我國相關研究提供參照。
  • 近十年我國大學生學習研究的文獻計量分析
    運用文獻計量法對我國近十年大學生學習研究領域的熱點和知識基礎進行分析。結果表明:來自綜合性大學的研究者是大學生學習研究領域的主力軍;我國大學生學習研究主要借鑑國外的理論模型;我國大學生學習研究的主要方法為大規模問卷調查;我國大學生學習研究重點關注的內容為學習投入度;我國大學生學習研究形成了三大有影響力的研究團隊。
  • 熱點|11大領域148個新興熱點,《2020研究前沿》重磅發布!
    11月13日,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諮詢研究院、文獻情報中心與科睿唯安在北京聯合舉辦「2020研究前沿發布暨研討會」,面向全球發布《2020研究前沿》報告和《2020研究前沿熱度指數》。報告顯示,在所評估的11大學科領域中,中國多領域表現突出,但學科領域發展不平衡的問題仍未有效改善。
  • 2019研究前沿報告發布,快來看看哪些研究方向入選Top10熱點前沿?
    通過上述幾個步驟在每個大學科領域分別選出10個熱點前沿,共計100個熱點前沿。因為每個領域具有不同的特點和引用行為,有些學科領域中的很多研究前沿在核心論文數和總被引頻次上會相對較小,所以從10大學科領域中分別遴選出的排名前10的熱點前沿,代表各大領域中最具影響力的研究前沿,但並不一定代表跨資料庫(所有學科)中最大最熱的研究前沿。
  • 11大領域148個熱點和新興前沿發布!有你的研究方向嗎?
    農業科學、植物學和動物學Top10熱點前沿主要分布在食品科學與工程、動物傳染病、植物生理、作物科學、藥用植物、動物營養六個子領域。其中,食品科學與工程熱點前沿數量最多,有3個,分別是糧食加工方法、果蔬乾燥加工和食品智能包裝研究。
  • 「思想政治教育熱點研究的前沿問題專題培訓班」在遵開班
    7月31日,由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思想道德建設專業委員會主辦、遵義職業技術學院協辦的「思想政治教育熱點研究的前沿問題專題培訓班」在遵義開班。來自全國50餘家高校領導和教師代表90餘人參加培訓。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思想道德建設專業委員會全面貫徹落實黨和國家加強學校思想政治工作和思想道德建設的總體要求,認真開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思想道德建設研究,完成各項工作任務,推動我國高等教育事業不斷發展。此次在紅色聖地遵義召開「思想政治教育熱點研究的前沿問題專題培訓班」,是對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進一步探索,具有重要意義。
  • 王嘉銘 姜尚峰:創生與建構:中國高等教育研究的前沿與進展 ——基於2017年18家教育類中文核心期刊的文獻分析
    由於應用社會科學易受到社會環境因素和時間變化的周期性影響,其在研究主題和專攻領域的選擇上較純科學研究波動明顯,知識流動所引發的學術研究的交叉重疊隱含著學術網絡在學科或領域內部的人員重組和交流,是學術關係的動態調整。因此,本研究試圖通過對2017年我國高等教育研究的微觀知識圖譜分析,深入學科機理,在審視學科發展的主題變化與學術群落的網絡關係中,進一步明確中國高等教育研究的主旨和學科定位。
  • 譯文|高等教育領域的組織研究:對歷史主題和未來趨勢的反思
    翻譯:張優良,北京工業大學高等教育研究院副研究員、香港嶺南大學博士後一、引言 數十年來,高等教育研究中經常將大學和學院作為組織進行研究。伯頓·克拉克(1970,1972)開創了高等教育領域組織研究的視角,對部分美國高等教育機構進行了系統的案例研究。
  • 高等教育技術應用的熱點與趨勢——《地平線報告》(2018高教版)及十年回顧
    本文系統評述了《地平線報告》(2018高教版)的具體內容,回顧並總結了近十年影響高等教育技術應用的關鍵趨勢、重大挑戰以及教育技術重要進展的基本特徵,在此基礎上將高等教育技術應用的熱點與趨勢總結為以下幾方面:1)重設學習空間促進正式學習與非正式學習的融合;2)推進創新文化以應對知識老化;3)鼓勵高校積極跨機構跨行業合作,促進教育機會公平與增長;4)通過學習測量了解個體真實學習成就,從而實現精準幹預,縮小個體發展差距
  • 中外科學家聯手開拓西印度洋多學科交叉前沿研究
    本屆研討會匯聚了全球海洋地球科學領域的知名學者,來自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臺灣大學、香港中文大學及中科院、自然資源部、高等院校的30餘個單位近200位專家和研究生參會。巴基斯坦駐中國大使館科技參贊,緬甸東仰光大學校長代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派員出席,促進了我國在印度洋地球科學研究領域的引領作用。
  • 2018中國教育研究前沿與熱點問題年度報告
    標題注釋:本文系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2018年度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資金項目「教育研究前沿報告2018」(項目編號:GYB2018001)的研究成果。2018年召開了新時代第一次全國教育大會,迎來了改革開放40周年。
  • 2017臨床醫學10大研究熱點前沿榜單出爐
    11月2日上午,由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諮詢研究院、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與科睿唯安公司聯合舉辦的2017研究前沿發布暨研討會在北京舉行,會上向全球發布《2017研究前沿》報告和《2017研究前沿熱度指數》報告。
  • 電力電子技術領域中的研究熱點
    >電力電子技術領域主要方向、熱點進行報告、研討和交流。隨著「洋品牌」的不斷降價以及整機廠家的介入,新一輪的競爭將更加激烈;模塊化技術與中壓大功率是風機變流器的發展趨勢; 電網的友好接入和故障穿越技術是國產風機變流器研究面臨的新挑戰; 風機變流器的國產化必然使我國的大功率變流器技術邁上新臺階。
  • 曹樹金:我國網絡輿情研究現狀
    首先根據知網檢索結果,從共詞分析、主題演進、合作作者與合作機構等角度分析我國網絡輿情研究的現狀,再根據百度學術的檢索結果分析總結2005~2015年國內網絡輿情研究的知識增長趨勢,研究發現,儘管我國網絡輿情領域的研究發展相當迅猛,知識仍然是線性增長和積累的。
  • 2017中國教育研究前沿與熱點年度報告
    深化教育體制機制改革不僅是社會關注的熱點,也是教育研究的重要論題。破解教育體制機制障礙、解決熱點難點問題,要堅持以戰略思維謀全局、以系統思維促全面、以辯證思維解憂難、以底線思維定方略、以法治思維圖善治。此外,為了更好地推進教育改革,必須認真研究和努力解決教育改革所需要的利益協調機制。
  • 2019年度高等教育網絡輿情研究正面熱點事件分析報告
    蟻坊軟體基於輿情監測系統鷹擊早發現、鷹眼速讀網選取2019年度150件高等教育領域正面熱點事件為研究樣本,運用統計分析法從時間、地域、類型等多維度進行分類統計並嘗試歸納正面熱點事件的總體傳播特徵,運用個案研究法落腳到典型事件的輿情呈現及評價以期進一步具體考察輿情管理者在正面輿情應對和引導中存在的問題,最後結合研究結論和相關理論提出網際網路時代高等教育正面熱點事件輿情優化策略與可行性建議
  • 【主題報告】2019年我國新聞傳播學研究態勢分析
    經過分析,核實了2019年新聞傳播學研究的核心院所,確認了2019年新聞傳播學研究隊伍種的領軍人物,界定了2019年新聞傳播學研究的重點領域,明確了2019年新聞傳播學研究的頂尖論文與熱點論文。雖然不同學者從不同角度在新聞傳播學領域進行研究,並產生了眾多的細分研究領域,但在研究方向上還是有一定的聚焦性,研究重點具有一致性;同時,基於對外部環境的即時反應,研究前沿具有時效性。關鍵詞是作者對文章核心研究內容的精煉,學科領域裡高頻次出現的關鍵詞和從數據樣本中,對每一篇文獻進行提取後分析出的名詞短語可被視為該領域的研究熱點[4]。
  • 國際語言政策與規劃研究的新進展
    近年來語言政策與規劃研究已成為國內語言學研究的熱點領域之一,但現有研究缺乏對國際語言政策與規劃理論前沿與學科發展的準確把握,對國際期刊進行計量文獻學分析,可為揭示理論前沿與學科互動提供新視角。圖3中「11」代表的「語言政策」涵蓋了整個研究領域,不 應該成為聚類中的一個小主題。
  • 國內外計算思維研究的熱點領域和演進趨勢——基於CNKI與WOS期刊文獻的可視化分析
    國外計算思維研究分布在20個學科類別中,排名靠前的學科為教育教學研究(169)、計算機科學(152)。可以看出,國內計算思維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教育領域和計算機應用領域。國際計算思維的研究主要聚焦在教育教學、計算機科學和工程相關學科,學科類別對比如表1所示。
  • 當前社會學研究的熱點和前沿問題
    當前,社會學研究的熱點和前沿問題主要集中在以下五個領域:社會結構變遷與社會分層研究、社會學理論和研究方法、和諧社會研究、社會組織與社會政策研究、社會建設與社會質量研究。社會變遷與社會分層研究社會變遷與社會結構研究歷來是社會學的重要研究主題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