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鳳菊 劉承宇:近十年國際語言政策與規劃研究熱點與趨勢——基於Scopus資料庫的可視化分析

2021-02-14 語言政策研究
近十年國際語言政策與規劃研究熱點與趨勢——基於Scopus資料庫的可視化分析

摘要

語言政策與規劃是社會語言學的重要研究領域。文章藉助CiteSpace5.5.R2,以Scopus資料庫2010—2019年收錄的2025篇論文為原始數據,從國家/地區分布、機構分布、期刊分布、關鍵詞共現、激增主題、高被引文獻等方面進行可視化圖譜分析,旨在釐清這一領域在過去十年中的發展狀況,梳理其研究熱點和前沿,為我國相關研究提供參照。研究結果表明,在過去十年中,語言政策與規劃研究在國家/地區分布方面呈現不均衡發展態勢,但從高產機構分布上看,世界各地區分布較為均衡;近十年的研究熱點眾多且分布廣泛,包括語言教育、多語現象等各個方面;從研究趨勢看,語言政策與規劃研究逐漸關注微觀層面。

     語言政策與規劃活動可以追溯至數千年前,但真正進入社會語言學領域並成為其研究對象,始於 20世紀 50 年代末,至今已有半個多世紀。自二戰結束以來,語言政策與規劃在研究領域、對象、內容等方面不斷擴展,研究深度不斷增加,逐步成為了一個擁有豐富知識體系的學科領域。對該領域 2001—2010 年的研究狀況,馮佳和王克非利用 Web of Science 的數據,對 536 篇文獻進行了可視化分析。當今中國正處於實現「中國夢」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新時代。在此過程中,語言政策與規劃研究承載著重要的時代使命。因此,探討語言政策和規劃,總結梳理國際語言政策與規劃研究的最新發展狀況,對推動人類社會進步以及促進國家和諧發展有重大意義,對我國相關學科領域的研究也具有重 要 的 參 考 和 啟 示 作 用。鑑 於 此,本 文 借 助Cite Space 這一計量軟體,從國家 / 地區分布、主要研究機構分布、主要期刊分布、高被引文獻、研究熱點與前沿等方面對 Scopus 資料庫 2010—2019 年收錄的 2025篇有關語言政策與規劃的研究論文進行統計分析,並採用知識圖譜的方式進行可視化呈現,以期釐清該學科領域近十年來的整體發展脈絡,呈現其最新進展和趨勢,為未來國內語言政策與規劃研究提供參照。

      本文採用的研究工具是 Cite Space,該軟體是由美

國德雷塞爾大學陳超美教授等人基於 JAVA 技術開發的一款科學計量軟體。藉助此工具,可以深度挖掘並分析科研文獻的被引數據,考察特定知識領域的基本情況,探測其發展趨勢,並以可視化方式加以呈現。Cite Space 的 數 據 來 源 包 括 Web of Science、Scopus、CNKI、NSF、Derwent 等。

……

( 一) 國家/地區分布

      在國家/地區分布的知識圖譜中,節點代表國家/地區,其大小代表該國家/地區在近十年內的發文量,節點間的連線代表國家/地區之間的合作發文情況。該知識圖譜共呈現了 88 個節點,296 根連線,經過網絡剪裁剩下 88 個節點,40 根連線,如圖所示。

( 二) 機構分布

      對發文機構分布進行分析,可以揭示領域內作者群體的分布情況,為深入了解和分析有關領域的發展情況提供參考。經過數據統計分析後發現,該領域的研究機構較多,本文只列舉了排名前 10 的機構,從發文量來看,數量最多的是澳大利亞的昆士蘭大學,其次是挪威的奧斯陸大學,隨之是中國的香港大學、瑞典的斯德哥爾摩大學、新加坡的南洋理工大學、南非的南非大學、美國的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和紐約城市大學、南非的誇祖盧納塔爾大學、芬蘭的于韋斯屈萊大學。由此可見,在機構發文方面,各個地區的分布較為均衡,高產機構遍布澳洲、歐洲、亞洲、美洲和非洲,說明世界各國普遍重視語言政策與規劃研究。

( 三) 期刊分布

      通過對來源期刊分布情況進行分析,可以發現樣本文獻的分布領域和來源刊物的水平及特點,並可以為研究領域走向提供依據。表 2 呈現了樣本文獻來源最多的前 7 種期刊。

      高被引論文一般是具有奠基性作用的重要論文,可以被視為研究領域的知識基礎,一個研究領域可以被概念化為從研究前沿到知識基礎的時間映射。本研究利用 Cite Space 繪製出了文獻共被引知識圖譜,如圖 5 所示,其中節點代表被引文獻,節點大小代表該文獻被引用的總頻次,被引頻次越高,節點越大。年輪的厚度代表該文獻在某一時間分區內被引用的頻次,被引頻次越高,年輪越厚。節點間的連線代表其共被引關係,共被引強度越大,連線越粗,文獻之間的關係越緊密。圖 5 呈現了高被引文獻節點。


      本文採用 Cite Space 文獻計量軟體,對 Scopus 資料庫中近十年語言政策與規劃研究文獻的國家/地區分布、科研機構分布、期刊分布、研究熱點以及高被引文獻進行了可視化知識圖譜分析,旨在揭示國際語言政策與規劃的研究熱點及前沿動態。從研究結果可以看出,國際語言政策與規劃研究正處於蓬勃發展階段: 就發文量來看,本領域研究的國家/地區差異較大,但都呈現上升趨勢; 從高產機構分布來看,世界各地機構分布較為均衡; 在研究熱點方面,近十年來,語言政策與規劃領域的研究熱點眾多且分布廣泛,主要包括語言教育政策,尤其是教學大綱、( 英語作為) 教學媒介語、高等教育等方面; 多語現象和語言發展研究,如語言的邊緣化、少數民族語言、本土語言等; 語言政策的其他分支研究,如家庭語言政策、語言地位規劃等; 特定國家和地區的語言政策研究,如美國、歐盟、東帝汶、越南、馬來西亞等國家和地區。從研究趨勢來看,近年來,語言政策與規劃研究主要關注微觀層面的語言規劃和語言發展問題,超語言和主體性也是研究熱點之一。

      國際語言政策與規劃研究經過數十年的積累、發展和演變,已經形成了一個主題更加豐富、範圍更加廣闊的研究領域,相關研究成果對我國語言政策與規劃研究具有一定的參照和啟示作用。首先,語言教育政策是語言政策中的重要分支,中國的語言教育涉及漢語( 普通話) 和少數民族語言教育、外語( 包括英語和其他語種) 教育等多個方面,對語言教育政策與規劃的研究不僅關乎我國語言教育的長足發展,也關乎國家發展戰略的貫徹實施。正如沈騎所指出的,當前我國正處於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戰略機遇期,語言教 育 研 究 承 載 著 重 要 的 戰 略 使 命 與 時 代 重任。第二,中國作為一個人口眾多、民族和語言種類多樣的國家,在當下語言扶貧的背景下,多語地區的語言狀況以及瀕危語言研究、國家語言政策的施行成效等,都應當成為關注重點。第三,如趙守輝等所言,語言政策與規劃這個研究領域自產生以來,長期主要關注國家層面的宏觀規劃,注重國家或官方力量對語言的幹預。但除了宏觀層面外,微觀層面,如語言社區、教育機構以及個人的主體性等,也同樣應該受到關注。

(以上為文章節選,完整文章可掃碼在中國知網獲取。)

本文載於 北京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20年05期 第33-42頁

相關焦點

  • 國際語言政策與規劃研究的新進展
    近年來語言政策與規劃研究已成為國內語言學研究的熱點領域之一,但現有研究缺乏對國際語言政策與規劃理論前沿與學科發展的準確把握,對國際期刊進行計量文獻學分析,可為揭示理論前沿與學科互動提供新視角。本文運用科學計量軟體CiteSpace,對國際語言政策與規劃領域的六本國際知名期刊在2008年~2018年間發表的688篇文獻進行可視化分析,研究國際語言政策與規劃研究的國家分布、重要文獻、關鍵詞與突變詞。
  • 康銘浩 沈騎 || 國際語言政策與規劃研究的新進展
    研究背景語言政策與規劃(LPP)學科已有60多年的歷史,是一門比較成熟的學科。國內學者從多個角度對國際LPP研究動態開展相關研究,但是,至今尚無對近期國際語言政策與規劃領域專業學術期刊與學科發展的互動關係進行過系統性探索,缺乏基於權威期刊的定量與定性研究,無法從整體上把握語言政策與規劃的學科新進展。
  • 神經語言學國際熱點與趨勢的科學知識圖譜分析
    of Science核心論文資料庫,藉助CiteSpace可視化工具,對近十餘年神經語言學國際熱點和趨勢做動態計量分析,結果顯示:1)語義加工N400效應、言語加工雙側流模型、雙語加工的神經機制、句子加工P600效應以及語言加工的腦定位是當前最為經典的議題;2)神經語言學的研究熱點主要有語言、大腦、功能核磁共振成像、腦電位、語言理解、事件相關電位、言語、句子理解、工作記憶、失語症、理解能力、兒童語言
  • 國內外計算思維研究的熱點領域和演進趨勢——基於CNKI與WOS期刊文獻的可視化分析
    摘要:計算思維已經納入信息素養,為了系統、全面地了解國內外計算思維的發展趨勢與研究熱點,文章以CNKI和WOS資料庫刊載的計算思維文獻為數據源,運用文獻計量和內容分析的方法,對國內外的計算思維研究從年度分布、學科類別分布、研究機構分布、高產學者分布、關鍵詞與聚類結果分析和研究趨勢分析幾個部分進行了知識圖譜的構建。
  • ...創新:研究熱點、知識演進和理論框架——基於CiteSpace可視化分析
    一研究方法(一) 分析工具CiteSpace是由美國德雷賽爾大學教授陳超美開發、用於分析科學文獻以探測理論發展趨勢與演進的可視化軟體。它通過繪製可視化圖譜, 尋找開創性和標誌性文獻、主流主題、演變趨勢及研究領域間的關聯, 以探索學科演化的潛在動力機制與學科發展的前沿動態, 籍此更好地幫助人們理解某一研究領域。其基本原理是通過以共引分析 (co-citation analysis) 和尋徑網絡算法等理論在某一時區內尋找文獻共現關係、形成共現網絡, 然後將眾多小的網絡按時間順序合併, 最終得到大的遞進的可視化網絡。
  • 近三十年兒童保護研究進展與趨勢——基於CiteSpace和HistCite的圖譜量化分析
    核心合集中的兒童保護研究文獻為對象,通過對文章數量、研究主題與團隊、引文編年圖、文獻共引圖、關鍵詞共現網絡圖等分析,梳理總結了近三十年國內外兒童保護的研究脈絡、研究熱點和發展趨勢。本文運用科學計量與分析法對國內外社會科學期刊的兒童保護研究文獻進行圖譜量化研究,分析總結了中西方兒童保護研究的總體特徵和基本發展脈絡,並通過閱讀部分典型文章,重點評述目前國內外兒童保護研究的關注熱點和研究趨勢,以加深對兒童保護研究的認識與把握,獲得中國兒童保護研究與實踐的借鑑意義。
  • 基於主題模型的網絡熱點新聞演化趨勢研究
    發現熱點新聞並對其演化趨勢進行挖掘可有利於媒體把握新聞風向和讀者喜好,並幫助用戶低成本、全方位地了解新聞事件的來龍去脈。媒體網站可通過實時獲取新聞並進行文本處理,運用聚類分析、時序主題挖掘等算法跟蹤了解熱點新聞事件的演化趨勢。本文結合相關挖掘技術,提供了一種基於主題模型的熱點新聞演化趨勢挖掘的流程設計,並結合具體的新聞事件進行分析。
  • 基於CiteSpace 的國內智慧圖書館研究熱點分析
    智慧圖書館研究的熱點主題包括哪些?研究的不足之處是什麼?智慧圖書館未來的發展趨勢及研究重點在何處?不少學者通過綜述研究對以上問題做出回答,但以定性分析和傳統的文獻計量研究為主,而本研究藉助CiteSpace軟體定量分析該研究領域的大量文獻資料,增加了研究的廣度與深度,並通過繪製可視化知識圖譜,直觀地展示研究特點及發展趨勢,全面把握我國智慧圖書館的研究狀況。
  • 重磅 | 國際土壤質量研究熱點與趨勢
    由美國德雷賽爾大學陳超美教授於2004  年首次推出的基於Java  環境的引文網絡分析工具Citespace,主要用於科學文獻數據計量和分析、識別和顯示科學發展新趨勢和新動態,並在分析和可視化共引網絡方面具有準確、便利和高效的特點,因此,本研究選取Citespace  V作為主要分析軟體。
  • 近十年我國大學生學習研究的文獻計量分析
    >(南京大學 教育研究院,江蘇 南京 210093)摘要:關注大學生學習是國際高等教育評估的最新發展趨勢。運用文獻計量法對我國近十年大學生學習研究領域的熱點和知識基礎進行分析。結果表明:來自綜合性大學的研究者是大學生學習研究領域的主力軍;我國大學生學習研究主要借鑑國外的理論模型;我國大學生學習研究的主要方法為大規模問卷調查;我國大學生學習研究重點關注的內容為學習投入度;我國大學生學習研究形成了三大有影響力的研究團隊。
  • 近十年來我國高等教育研究的熱點領域與前沿主題
    本文基於文獻計量統計學的方法,並結合大數據挖掘技術,探測我國高等教育研究的熱點領域與前沿主題。研究選取三種CSSCI來源的高等教育學期刊(《中國高等教育》《高等教育研究》《中國高教研究》)所刊載的文獻作為數據源,通過可視化軟體CiteSpace分析探測出我國高等教育研究的熱點和前沿,並繪製該領域相關的網絡知識圖譜,從宏觀視角把握我國高等教育研究的演變趨勢,並為國內外學者、研究者提供參考價值。
  • 【郵政研究】中國郵政網絡學院數據可視化分析研究(節選)
    數據可視化的主要目的是藉助圖形化手段,清晰有效地傳達與溝通信息,使原始的數據信息更加有趣、吸引人,易於閱讀和評價,人們可以更加直觀、便捷地分析和比較數據的內容。  中郵網院在原有數據分析的基礎上,開展了大量數據可視化分析研究,針對不同的業務需求和數據類型,設計並開發了多種數據可視化分析模型,生成了大量美觀、直觀、實用的數據展示圖形。
  • 基於Web of Scienece資料庫及共詞聚類分析的腸內營養研究熱點
    本研究對腸內營養研究進行文獻計量學分析,梳理腸內營養研究脈絡,探討腸內營養發展趨勢及研究熱點,為臨床護理人員和科研人員提供參考。1、資料基於Web of Science資料庫,應用Hist Cite軟體對建庫至2018年4月腸內營養研究進行文獻計量學分析,並應用Cite Space軟體進行共詞聚類分析。
  • ​腦電圖技術的教育研究圖景與趨勢——基於2000-2019年國際文獻的知識圖譜分析
    因此,對腦電波的監測和分析能解釋個體在知覺認知、情緒情感、行為技能上的變化,這使得EEG技術成為開展教育研究的重要手段。本研究基於近20年來Web of Science(WoS)和Scopus兩大資料庫中的相關文獻,運用CiteSpace對EEG技術在教育研究中應用的現狀與趨勢進行可視化分析,以期為我國當前倡導的教育實證研究提供範式和方法層面上的借鑑與參考。
  • 國內外大數據工具學術論文比較研究 ——基於文獻計量方法
    ,使用Citespace工具,採用文獻計量學方法進行統計分析,從時間序列上的文獻分布特點、期刊分布、學科分布、研究熱點及趨勢等方面對該領域國內外論文的總體情況進行定量比較分析。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大數據工具研究主要集中在計算機技術和應用層面。信息經濟與郵政經濟、自動化技術、網際網路技術在此領域的研究成果也相對較多。從排名前十的學科分布來看,大數據工具的研究以技術及應用研究為主。
  • 中國數據新聞的研究現狀和反思——基於CNKI、萬方資料庫高被引...
    摘 要:本文基於CNKI、萬方數據兩大主流資料庫對自1998年以來我國數據新聞研究的相關學術論文進行梳理與歸納,對數據新聞階段性研究重點進行了歸納,並使用引證分析方通過對兩大資料庫中數據新聞被引證的現狀,對發現的數據新聞高被引論文的時間分布、領域分布、學科分布等數據進行分析,以縱觀中國數據新聞研究的現狀,並指出當前中國數據新聞研究中存在的一些共性問題
  • 關注可視化文本分析中的技術優勢——基於全國教育科學規劃教育技術類課題的命題分析
    進行文本可視化分析操作時,需根據研究對象的特徵,選擇恰當的工具,從原始材料中抽取文本的特徵屬性或元數據,在合適的視覺編碼描繪和概括文本內容、結構、關係等基礎上,與用戶互動,揭示文本信息的特徵和規律。已有研究表明,藉助技術在計算和可視化上的能力,可視化文本分析技術可以彌補人工分析時存在的耗時長、主觀性強等問題,提升文本信息處理與理解的效率,深入探察數據中隱藏的特徵、關係和模式。
  • 我國區域5G產業政策比較研究——基於政策目標、工具和執行的分析
    [方法/過程]對2018年以來23個省市643條5G政策條款編碼構建資料庫,從政策目標、政策工具和政策執行三方面選擇20個政策變量,應用二元邏輯回歸方法比較東中西部地區5G產業政策差異。  本文系研究闡釋黨的十九大精神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專項課題項目「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與製造業深度融合研究-基於新時代和新工業革命的視角」(編號:18VSJ054)研究成果之一;本文系北京市社會科學基金規劃項目「基於大數據的北京市共享單車產業監測與發展趨勢研究」(編號:17YJB018)研究成果之一。
  • 基於文本挖掘的學習分析應用研究
    Gartner和IDC稱:近80%的網絡數據都是非結構化[1][2][22],這些數據蘊藏了大量有價值的信息,但是目前人們還很難管理和分析。非結構化數據是不符合預定義的數據模型的內容,難以實現自動化識別,並且不完全符合資料庫的存儲標準與規範。毫無疑問,文本是非結構化數據中最典型、顯性的實例來源[2][20]。
  • 學苑 郭熙 祝曉宏:語言生活研究十年(《語言戰略研究》2016年第3期)
    語言生活本體研究語言生活調查及其描寫是語言生活研究的基礎工作。什維策爾(1987)指出:「對語言狀況的描述是社會語言學的迫切任務之一。這一任務的解決具有很大的現實意義,因為它有助於揭示國家語言政策的基礎和性質,評估某種語言政策的前景,預測國家語言生活的發展趨勢。」中國當代語言生活正在發生前所未有的變化,新問題、新情況層出不窮,國家需要制定適切的語言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