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數據新聞的研究現狀和反思——基於CNKI、萬方資料庫高被引...

2020-12-12 人民網傳媒

摘 要:本文基於CNKI、萬方數據兩大主流資料庫對自1998年以來我國數據新聞研究的相關學術論文進行梳理與歸納,對數據新聞階段性研究重點進行了歸納,並使用引證分析方通過對兩大資料庫中數據新聞被引證的現狀,對發現的數據新聞高被引論文的時間分布、領域分布、學科分布等數據進行分析,以縱觀中國數據新聞研究的現狀,並指出當前中國數據新聞研究中存在的一些共性問題。

關鍵詞:引證分析;高被引論文;數據新聞研究

一、引言

自從2013年「大數據」的概念被引爆之後,傳媒業界、學術界甚至網際網路各界紛紛對「數據新聞」展開了著力的研究和探索。而我國對數據新聞研究由來已久,「數據新聞」卻因由大數據的概念和時代背景而有不同的理解。

國內對數據新聞的研究始於最早的「數據在新聞報導中的使用」這一議題,經過近十年的發展並伴隨網際網路技術的普及和進步,國內對數據新聞的研究重點逐步從使用數據的精確報導,轉向基於網際網路技術的數據技術挖掘、網際網路數據價值上研究,隨著技術研究技術的不斷取得成果和應用,大數據的概念產生,大數據新聞的可視化呈現、大數據新聞理念及實踐的研究日益廣泛起來。

從時間上,國內對數據新聞的研究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在2007年以前,每年對數據新聞的研究數量停留在個位數,主要是針對新聞中數字材料的使用技巧和精確報導的研究,以及數位化存儲技術和系統的研究;第二階段2007年開始至2012年主要是web數據挖掘技術、數據分析技術的研究;第三階段從2013年開始了對大數據可視化新聞實踐和理念的研究。

據近幾年文獻發表的總量與逐年增加的態勢可推斷,在未來一段時間內數據新聞研究仍將是學術界與業界關注的熱點問題之一,研究成果還具有較大的增長空間。在大數據時代爆發性增長起來的這部分論文成果也是數據新聞的最主要研究成果,因此對高被引用論文的研究具有較強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從理論意義來看,能為我國初步興起的數據新聞理念提供了新的研究視角和工具,為研究新聞實踐和理念提供新的切入點,從現實意義來看,來看為我國媒體機構更好地運用大數據投入新聞生產和建設數據新聞團隊具有重要指導作用。

本文擬運用引證分析法對近幾年中國數據新聞領域的研究進行回顧與反思旨在通過對已有文獻的梳理把握網絡輿情研究的發展現狀和趨勢,真正體現中國學者在數據新聞領域方面的探索與創新。

二,研究設計

1.研究對象與數據來源

本文的研究對象是在國內各學術期刊公開發表的有關數據新聞研究領域的學術論文。採用檢索方式是主題與關鍵詞檢索的方式,對中國知網CNKI自1995年來,近20年的論文被引用數據進行收集,本文的指標為全部的被引用數,包括自引和他引。以CNKI引用指數為主,萬方資料庫關鍵詞檢索的被引用排行數據為輔。

2.公式設計

綜合兩庫收集的數據我們設計了一個高被引論文的影響力測算公式即高被引論文影響力=CNKI被引用綜合分+萬方數據被引用綜合分數,被引綜合分按被引用數從高到低排序被引用數排序第一的為100分。接下來按被引用排序依次打分,考慮到本項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分析數據新聞研究中高被引論文的學術影響力,本文參考上交大季丹的分析方法[1],將2庫影響力分配不同的權重,CNKI被引用為0.6,萬方資料庫被引用為0.4,主要原因是CNKI的使用範圍、收入論文數量、質量、用戶人數較之於萬方資料庫要優秀,基於CNKI指標更能反映出論文在學術市場的接受度。

三、數據分析

根據兩庫綜合打分本文得出了一個中國網絡領域高被引論文的影響力前50位的綜合排序(見表1),本項研究採用內容分析的定量研究方法,對50篇論文的關鍵詞進行編碼將最終數據輸入SPSS16.0統計軟體中進行數據處理從而獲得以下基本研究發現。

1.中國數據新聞歷史發展階段研究

從表1所列的近十年來50篇數據新聞高影響力論文排序中可以發現中國數據新聞研究發展大致情況見圖2。

如圖2所示,數據新聞研究的高被引用論文的時間分布上相對比較集中,大部分引用近2年的文獻,與圖1形成對照,高被引用文獻基本與數據新聞的文章數量成正比;值得注意到的是,2013年中國知網收錄的數據新聞研究文獻數量為20篇,基本均被引用;14年學者的創作引用多是基於2013年的研究成果之上,這突出體現當前研究的集中和對文獻數量的需求之強烈,數據新聞研究的前後兩階段分界明顯,之前的研究已經落後於時代的需要和步伐。

第一個階段2013年之前

結合表1、圖1和前文所述,我們可以看到,2012年之前的「數據新聞」研究還處於對新聞報導中數字的使用,以及數位化系統和存儲設備的研究,關於「數據新聞」直接議題的高被引用論文幾乎為零,為數不多的2篇是對數據技術挖掘和處理的研究,真正的數據新聞的是從2013年開始。

第二個階段 2013年-至今

這個階段關於數據新聞的研究論文開始大量出現, 2013年,論文議題主要集中在數據新聞可視化實踐研究,進入2014年開始呈現百花齊放的狀態,從前景探索,價值研究、理念和實踐案例分析到各個側面都有觸及。各大院校和研究機構開始重視對數據新聞的研究,包括數據新聞教育、理論建設等

2.中國數據新聞研究學科領域分布

如圖3所示,數據新聞研究涉及的學科領域相對比較集中,且研究主題多集中在大數據在新聞媒體中的實踐和理念探索。從表1的發表期刊分布來看,目前數據新聞研究所發表的期刊類型分布相對集中,這與數據新聞這一議題帶有鮮明的行業領域屬性有關,所發表的期刊名稱分布相對分散,這與數據新聞屬於較新領域有關,尚沒有集中在某個具體的專業雜誌。

總的來說,已有的中國數據新聞研究的高被引論文學科領域分布主要以新聞傳播學領域典型期刊領域主,如《現代傳播》、《新聞與寫作》、《新聞記者》、《今傳媒》、《編輯之友》等,這類專業刊物共發文41篇佔總數的四分之一,這說明數據新聞研究的領域主要從新聞媒體層面進行探索,除此之外還有6篇來源於大學報,說明高校機構的師生也是研究數據新聞的重要人員之一。

3. 中國數據新聞研究基本現狀判斷

根據50篇高被引用論文的作者分布情況,基本是高校學者,業界相對較少,按文獻作者的發文數量統計,目前數據新聞領域的核心作者並不多,共有陳昌鳳、劉義昆兩位作者發表了2-3篇文獻,兩位作者皆從事新聞傳播研究工作研究的資深教授,常年觀察和研究媒體最新現象、趨勢.

論文的被引是反映學術文獻出版後發生影響的一項重要指標,相比其他領域,數據新聞的論文引用率較高,根據中國知網檢索結果,2013年共有18篇以數據新聞為關鍵詞的論文,而2013年的高被引用論文是17篇,而在2014年的126篇論文中,有31篇被引用,佔比高達25%,但這並不是說明所引文章質量就一定相對較高,而是體現當前研究的集中和對文獻數量的需求之強烈,這一領域的空白還有餘量, 未來幾年,還將有大量的相關論文源源不斷的生產出來。

四、數據新聞研究的主要議題

該領域的研究主要從四大方面展開,分別是:大數據對新聞業宏觀影響、大數據新聞生產實踐、數據新聞理念探索以及數據新聞的教育和團隊建設。

1.大數據對新聞業宏觀影響研究

大數據概念的出現,引起業界學界最重要的討論之一是,對於大數據對新聞業或傳媒業的一些宏觀影響的思考。一方面是學者主要從中外數據新聞發展上的差異,指出大數據是新聞業未來的發展趨勢,會在呈現方式、生產流程和生產理念等方面對新聞生產產生巨大的影響[2];另一方面,許多學者從大數據時代新聞事業可能面臨的衝擊[3]以及大數據思維下的新聞業的創新[4]等主方面闡述新聞業的新變革。

大數據時代,如何利用海量的數據解決各領域的問題,是擺在全世界面臨的機遇和挑戰。

新聞界如何應對大數據也成為一個十分重要的話題。於是有相當一部分研究從新聞事業的各個具體方面去解讀這個話題。不僅在新聞生產上,數據新聞加速了記者乃至整個新聞行業的角色轉換,數據新聞團隊的協作能力成為提升大數據時代新聞生產核心競爭力的關鍵[5];甚至傳媒業的思考方式都在發生變化,喻國明以正在興起的大數據分析為觀察視角,探討傳播學研究的模式、邏輯和手段的新變化,為大數據新聞實踐、輿情研究和品牌傳播等領域應對大數據時代的到來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研究架構和研究手段。[6]

2.大數據新聞生產研究

國內的數據新聞研究起步較晚,很多學者開始從國外的數據新聞現象著手,從具體案例分析數據新聞的運作,主要集中探討數據新聞的表現形式,如以華盛頓郵報的地圖新聞為例,介紹西方媒體數據新聞的表現形式[7];從美國總統大選時媒體和民眾對大數據的運用看大數據時代西方媒體數據新聞報導[8];還有以英國《衛報》[9]為研究對象等,通過結合具體案例,對數據新聞的製作過程進行了較為詳盡的解讀,他們總結了數據新聞的一般報導過程,包括數據的收集、處理、呈現等。

隨著國內逐步有了數據新聞的實踐,這也大為數據新聞生產研究提供了觸手可得研究案例,如開始有學者以央視「『據』說」系列節目[10]、財新傳媒[11]、2013年數據新聞獎作品《「傻瓜」的藝術品市場》[12]等為例,解讀國內使用大數據可視化進行新聞創新的實踐,總結用數據進行講故事的技巧。從現實案例中總結數據新聞生產經驗,是研究大數據新聞生產的重要途徑。

3.數據新聞理念研究

數據新聞的研究不僅僅要對現象和技巧進行觀察和學習,更重要的是要上升到理論和觀念的層次上,這兩年國內的學者也在不斷嘗試對數據新聞進行理念上的探索和定奪。例如,史安斌在探討「數據新聞學」這個概念時指出:大數據時代的到來,不僅推動新聞業界做出相應的戰略性調整,同時也給傳統新聞學的教育理念、模式和內容帶來了諸多挑戰。新聞教育已經不再滿足於5個W、倒金字塔、標題導語寫作等一些採寫編拍的基本技巧,為了順應這一發展潮流,許多國家的新聞學院和研究機構在「數據新聞學」的專業教育、學術研究和行業培訓方面做了諸多具有前瞻性、廣泛性的努力和嘗試。[13]

另外,方潔通過對國內外關於數據新聞的闡釋文獻的梳理,探討了全球視野下的「數據新聞」的理念和實踐,不僅結合主流煤體運用數據新聞的經典案例剖析,呈現數據新聞實踐的最新成果。而且理清數據新聞理念的內涵與特徵,分析數據新聞產生的背景及原因。[14]

張炯認為,數據新聞學不僅改變了新聞的生產傳播方式,也對新聞從業人員的能力素質提出了挑戰,從數據搜集、數據加工和數據呈現的不同階段來闡述新聞編輯的能力重構。[15]

4.數據新聞教育和團隊建設研究

大數據推動傳媒業進行轉型升級,人才的培養和數據新聞隊伍的重構是轉型中的關鍵環節,因此,對於數據新聞教育和團隊建設的研究也是該領域的重要議題。

有研究者通過觀察《衛報》《泰晤士報》《紐約時報》等媒體如何圍繞視覺化數據新聞構建新的業務主線,[16]給國內的數據新聞隊伍建設提供了有益的思路;更有有學者對蘇裡新聞學院圍繞數據新聞課程設置進行了考察和分析,該院所採取的各項舉措[17],對我國新聞教育的課程建設、實踐模式有著一定的借鑑價值。大數據時代下的我國新聞專業教育反思成為廣大高校學者關注和思考的核心話題之一,「數據新聞」考驗著傳統媒體的思維和能力[18],這也給高校新聞專業教育提出了很多新問題,培養具有一定數據挖掘技術的複合型專業人才成為亟需。

五、總結

通過本文對高被引論文數據的分析,可以看出,中國對數據新聞的研究方向正在深入到各個側面,反映出這兩年我國數據新聞學術領域的研究迫切需求,以及面臨的重要問題。然而目前對於數據新聞的研究總體數量還不夠高,未能滿足目前實踐指導、理論沉澱的需求。總體來說,目前數據新聞領域的研究還有一些不足亟待解決。

首先是,研究方法單一,研究人員知識結構面臨考驗。

數據新聞作為一個技術性比較強的研究領域,對研究人員的知識、技術背景要求具有一定的挑戰。國內對數據新聞研究的人員,多數研究者為傳媒學者、新聞工作者,他們的共性是文科知識背景,缺少理工、IT網際網路信息技術的支撐,這樣的結果會讓研究浮於宏觀表面,縱使是對類似於可視化技巧的細向研究,也會落於流程、形式的描述,忽略大數據這一技術驅動的根本力量的研究。

而且在已有的研究當中,研究方法過於單一,通過以上總結可以發現,國內的研究主體多是高校的新聞學者,研究內容主要是對國外數據新聞實踐的介紹,缺乏對國內數據新聞深入全面的研究,研究的不足和重複現象使得空白點仍然存在,仍需要繼續探索。

其次,是理論不足,缺少系統的理論指導。

相比熱火朝天開展大數據新聞生產的實踐探索,針對「數據新聞」的理論闡發稍微滯後於新聞實踐。數據新聞作為一種新興新聞理念,國內學者更注重的是對數據新聞技術層面的研究,對其內涵的界定卻並不清晰。對內涵的界定研究較少,且眾說不一。

傳媒業在大數據時代背景下面對新媒體衝擊需要改革,不能僅是在原有系統的小修小補,新技術手段應用的錦上添花。需要做的是從理念、體制、人才構成、表達方式等各個方面整體轉型升級,而系統的宏觀的理論支持不可或缺,理論是指導實踐的先導,使用行業內錘鍊的理論觀念指導數據新聞的實踐的方方面面,可以事半功倍,業務實踐中避免走彎路。


[1] 季丹,謝耘耕. 中國網絡輿情研究的歷史回顧與反思——基於CNKI、CSSCI高被引論文觀察[J]. 上海交通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04:48-56.

[2] 劉義昆. 大數據時代的數據新聞生產:現狀、影響與反思[J]. 現代傳播(中國傳媒大學學報),2014,11:103-106.

[3] 彭蘭. 「大數據」時代:新聞業面臨的新震蕩[J]. 編輯之友,2013,01:6-10.

[4]仇筠茜,陳昌鳳. 大數據思維下的新聞業創新——英美新聞業的數據化探索[J]. 中國廣播電視學刊,2013,07:12-14.

[5] 徐銳,萬宏蕾. 數據新聞:大數據時代新聞生產的核心競爭力[J]. 編輯之友,2013,12:71-74.

[6] 喻國明,王斌,李彪,楊雅. 傳播學研究:大數據時代的新範式[J]. 新聞記者,2013,06:22-27.

[7] 陳昌鳳. 數據新聞及其結構化:構建圖式信息——以華盛頓郵報的地圖新聞為例[J]. 新聞與寫作,2013,08:92-94.

[8] 文衛華.從美國總統大選看大數據時代的數據新聞報導[J]. 中國記者,2013,06:80-81.

[9] 文衛華,李冰. 大數據時代的數據新聞報導——以英國《衛報》為例[J]. 現代傳播(中國傳媒大學學報),2013,05:139-142.

[10] 劉東華,關玉霞,魏力婕. 大數據時代的電視新聞創新——以央視「『據』說」系列節目為例[J]. 新聞與寫作,2014,04:8-11.

[11] 韓巍. 數據新聞與可視化報導——以財新傳媒為例[J]. 新聞與寫作,2014,04:12-15.

[12] 王武彬. 如何用數據講一個好故事——從2013年數據新聞獎作品《「傻瓜」的藝術品市場》說起[J]. 新聞與寫作,2014,04:16-18.

[13] 史安斌,廖鰈爾.「數據新聞學」的發展路徑與前景[J]. 新聞與寫作,2014,02:17-20.

[14] 方潔,顏冬. 全球視野下的「數據新聞」:理念與實踐[J]. 國際新聞界,2013,06:73-83.

[15] 張炯,廖安安. 大數據時代新聞編輯能力重構[J]. 中國出版,2014,02:26-30.

[16] 鄭蔚雯,姜青青. 大數據時代,外媒大報如何構建可視化數據新聞團隊?——《衛報》《泰晤士報》《紐約時報》實踐操作分析[J]. 中國記者,2013,11:132-133.

[17] 許向東. 對密蘇裡新聞學院數據新聞教學的考察[J]. 新聞愛好者,2014,11:65-67.

[18] 高雁. 大數據時代下的新聞專業教育反思[J]. 新聞知識,2014,01:91-92+103.

 

(責編:王妍(實習)、燕帥)

相關焦點

  • WOS、萬方、CNKI……使用浙江大學統一身份認證即可訪問
    為更好地滿足師生的科研和學習需求,浙江大學圖書館和信息技術中心緊急聯繫中國教育科研計算機網統一認證與資源共享基礎設施
  • 國內資料庫的檢索方法
    由於條件限制,廣大中小學教師在查閱文獻的時候常常使用百度搜尋引擎,然而百度搜索的結果良莠不齊,為了搜索到具有更高學術價值的結果,建議教師在國內的大型資料庫進行檢索。國內大型數據主要包括中國知網、維普、萬方、超星等,其中cnki學科綜合性比較強,維普收錄科技領域的論文佔優勢,萬方收錄的核心期刊的比較多、大學學報比較全,超星資料庫則以圖書見長。
  • 萬方建成中國核心期刊遴選資料庫
    由中國科技期刊編輯學會和萬方數據股份有限公司聯合舉辦的全國核心期刊國際化、網絡化研討會9月22日至23日在此間召開。與會者認為,期刊上網是有效推進核心期刊測評科學化、準確化、規範化的有效途徑之一,是中國期刊走向國際的重要窗口。中國核心期刊遴選資料庫的建設是核心期刊測評和論文統計分析的數據源基礎。
  • 我國網媒體育數據新聞報導現狀及對策研究
    研究發現我國的體育數據新聞仍處於探索階段,普遍缺少對數據的深度挖掘,數據新聞可視化水平參差不齊,沒有建立起自己的高水準資料庫,與外國主流媒體仍存在一定差距。比如,電視媒體在製作數據新聞時會受到播出時間的限制,紙媒則由於版面容量的問題限制數據新聞的刊載。而其在網絡媒體上則不會受到版面和時間的限制,這就導致傳統媒體的數據新聞在數量和質量上都無法與網絡媒體相比。所以本文選取了兩家網絡媒體——《新浪體育》與《肆客足球》作為研究的主體,將這兩家網媒在俄羅斯世界盃期間製作的數據新聞為研究樣本,來探析目前我國網媒對體育數據新聞的應用現狀。
  • 韋路| 中國傳播學研究國際發表的現狀與反思
    鑑於現有的幾項研究大多限於中國新聞傳播學科學者的國際發表分析,著重探討的也是機構和作者等情況,本文將不限定作者的學科歸屬,希望更加全面地呈現中國學者在傳播學SSCI期刊上發表論文的現狀。具體來說,本文將回答以下問題:中國大陸學者在國際傳播學期刊的發文數量和被引頻次如何?通常在哪些傳播學SSCI期刊上發表論文?哪些機構的作者發表論文最多?哪些作者最高產?哪些作者發表的論文影響力最大?
  • 王知津曹文振:我國圖書館新媒體服務研究展望 ——基於高被引論文...
    為了更加全面地獲取有關數據,選擇CNKI的中國學術期刊資料庫(CAJD)作為本研究的數據源。由於圖書館新媒體服務是熱門領域,為了排除文中涉及或提及該詞彙的文獻,篩選出真正以新媒體服務為核心選題及研究內容的文獻,研究採用CNKI的專業檢索功能來編寫表達式,檢索題名欄位含有檢索詞「新媒體」「微博」「微信」「人人網」「APP」中任意一個詞彙,並含有檢索詞「圖書館」的文獻。
  • 新聞傳播領域中國廣播學研究的知識圖譜
    (二)研究對象 本文以CNKI全文資料庫和CSSCI引文資料庫兩個資料庫作為數據源。CNKI中文期刊全文資料庫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連續動態更新的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其期刊數量較多;CSSCI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資料庫的期刊學術性強且編輯規範。研究選取兩大資料庫中具有一定影響力的廣播學研究論文作為研究對象。
  • 數據交流丨《經濟研究》上發的三農文章,用的都是啥數據?(文中有數據彩蛋)
    ,以大數據資源及相關技術助力中國學術與智庫研究為宗旨的研究組織。中國地方志資料庫(CLGD)是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臺特有的專業資料庫,包括新方志和舊方志。中國家庭金融調查與研究中心是西南財經大學於2010年成立的集數據採集與數據研究於一身的公益性學術調研機構,包含中國家庭、小微企業和城鄉社區治理三大資料庫。
  • 【主題報告】2019年我國新聞傳播學研究態勢分析
    本文數據來源主要為「CNKI中國引文資料庫」,具體來說,選取4種國內新聞傳播學A類期刊作為數據來源,分別為《新聞與傳播研究》、《國際新聞界》、《現代傳播》和《新聞大學》。本文檢索並統計了這4種期刊於2019年CNKI所刊載的論文(未統計增刊、會議綜述、主持人語、編譯等文章)及引文數據,共獲得640篇文獻與1138條引文數據。
  • 知網、萬方、維普和大雅論文相似性檢測系統比較研究
    4、其它:萬方的期刊瀏覽功能做的很好。         一、四大檢測系統簡介       目前,國內學位論文相似性檢測系統主要有四個系統: 中國知網 CNKI 的學術不端行為檢測系統、萬方數據的論文相似性檢測系統、維普通達論文檢測系統和超星資料庫大雅相似性分析系統。
  • 萬方資料庫論文檢索方法
    在此,我們專門針對這部分客戶,談一下在萬方資料庫,檢索已發表論文的方法。1.在萬方檢索論文,首先弄清楚的一點就是你發表的論文,發表論文的期刊,是否在萬方資料庫有收錄。有的作者發表到了假的刊物上,而那個刊物根本沒有任何資料庫收錄,只有龍源期刊網收錄了,這樣的論文自然在萬方是檢索不到的。
  • CNKI,springer,nature……無需VPN就可訪問!
    為助力我校師生學習和科研,尤其是保障畢業生在假期順利地撰寫研究論文,圖書館聯合多家資料庫商提供電子資源校外訪問服務,我校師生在校外無須登錄VPN即可便捷利用期刊、圖書、研究報告、音視頻等多種類型資源。
  • 中國知網,也就是CNKI,萬方資料庫,維普網,也就是重慶維普資料庫,龍源期刊網
    評職稱論文哪四大網站,論文發表三大網站,萬方資料庫,維普網的論文能評職稱嗎?
  • 莆田市圖書館CNKI資料庫中標公示
    已於2006年10月通過了國家新聞出版總署組織的鑑定驗收,並於2008年獲首屆中國出版政府獎--網絡出版物獎。《中國學術期刊網絡出版總庫》基本完整收錄了我國的學術期刊,是中國學術期刊的權威性文獻檢索工具和網絡出版平臺。
  • 代鳳菊 劉承宇:近十年國際語言政策與規劃研究熱點與趨勢——基於Scopus資料庫的可視化分析
    文章藉助CiteSpace5.5.R2,以Scopus資料庫2010—2019年收錄的2025篇論文為原始數據,從國家/地區分布、機構分布、期刊分布、關鍵詞共現、激增主題、高被引文獻等方面進行可視化圖譜分析,旨在釐清這一領域在過去十年中的發展狀況,梳理其研究熱點和前沿,為我國相關研究提供參照。
  • @全體UIBEr | 關於萬方、銳思、維普、雅樂資料庫開通遠程免費訪問...
    目前,各位讀者除利用VPN方式訪問圖書館訂購的中外文資料庫外,部分資料庫供應商已經開通了遠程免費訪問服務,歸納整理如下:01萬方數據萬方數據開通「資源文獻免費使用」的服務模式,為各個機構用戶提供不限並發數的機構帳號,以及免費的移動端APP知識服務。1.
  • 2015中國大學ESI高被引論文排行榜(最新)
    ESI對SCIE、SSCI庫中近11年的數據進行統計,按被引頻次的高低確定出衡量研究績效的閾值,除了給出居世界前1%的研究機構、科學家、研究論文,居世界前50%的國家/地區和居前0.1%的熱點論文的排行榜外,特別給出了反映當今世界科學水平的「HighlycitedPapers」(簡稱高被引論文)。
  • 學校為你們開通在家訪問知網&萬方的權限啦!
    為滿足我校師生在疫情防控期間校外訪問學術資源的需求,信息技術管理中心聯合圖書館,完成了與CARSI(中國教育科研計算機網絡統一認證與資源共享基礎設施)的對接。該服務為我校師生校外訪問資料庫提供了一種全新途徑。師生在校外只需使用統一身份認證登錄後,即可訪問相關學術資源。
  • 方正阿帕比與萬方數據強強聯手,開啟數字出版、數字圖書館新篇章
    原標題:方正阿帕比與萬方數據強強聯手,開啟數字出版、數字圖書館新篇章   萬方數據同樣作為產業內的知名企業,經過多年積累,形成了龐大的以期刊、論文等學術資源為基礎的資源發現和文獻保障產品線,在海量信息資源的基礎上,萬方數據運用先進的數據挖掘和關聯分析方法,為用戶提供學術信息增值服務,並陸續推出行業競爭情報系統
  • 中國新聞媒體的數據新聞報導實踐研究
    摘要: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數據新聞成為學界和業界研究的熱門領域,本文釐清數據新聞的來源和概念,對學界的數據新聞研究成果做了文獻綜述,然後通過內容分析的量化分析方法,觀察中國新聞媒體對數據新聞的實際運用情況,主要是分析數據新聞在平面媒體中的運用情況,並對現狀進行思考和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