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周慧珺書法藝術研究院應邀參加第二十四回中日書畫篆刻交流展
滿山楓葉紅遍,愛知縣的秋天被紅楓點燃,在這美麗的季節,第二十四回中日書畫篆刻交流展隆重舉行。
11月12日上午,中日書畫篆刻交流展在愛知縣美術館拉開帷幕,來自中日兩國百餘位書法同仁一同參加了本次開幕式。
中日書畫篆刻交流會成立至今,每年秋季與中國各有關書法組織舉辦交流展,在日本中部地區有一定的影響力。會員中有日展作者、各書法團體的評委、講師等組成,超越各自的書風和流派,追求中國傳統的書藝,是一個充滿活力的中日友好書法團體。
中日書法同仁合影留念
本次受邀參展的中方團體為上海周慧珺書法藝術研究院特邀的書法家,由周慧珺書法藝術研究院院長李靜帶隊。參展隊伍中有全國知名的資深作者,全國、全市各展賽的書法評委,有活躍在全國書壇的中青年創作骨幹,也有大學的書法講師、教授。他們的作品功力深厚,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勇於創新,呈現出各自不同的書法風貌。
出席展覽開幕式的人員有:名古屋副市長廣澤一郎,愛知縣議會議員木藤俊郎,周慧珺書法藝術研究院院長李靜,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名古屋副理事曾理華,名古屋市觀光交流部長高崗豐彥,日中書畫篆刻交流會會長胡永華以及中日書法同仁百餘人。
開幕式現場
名古屋副市長廣澤一郎為開幕式致辭
愛知縣議會議員木藤俊郎致辭,他說到:日本文字來源於中國,日本人對中國人懷有一種感激。此次有很多書法家展示了他們優秀的創作作品,這是我們學習的機會。
李靜院長用流利的日語向在場朋友問好,並講到:中日兩國是一衣帶水的鄰邦,文字也有很多相通之處,中日邦交正常化建立以來,在文化方面交流最多的就是書法。因此,書法藝術早已成為促進中日兩國人民相互了解和友誼往來的重要橋梁。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名古屋副領事曾理華致辭,他講到:中日關係在持續向好的發展中取得了豐碩成果,習近平主席明年開春計劃對日本進行國事訪問,兩國將舉辦更多豐富多彩的人文活動來促進雙方的交流。漢字是中日兩國共同的文化符號,此次雙方書法交流切磋具有重要意義,希望大家以此為契機,展開更多交流合作,增進雙方國民的相互了解和友好感情,最後預祝此次交流展取得圓滿成功。
剪彩儀式
愛知縣美術館展覽大廳內,觀展者眾多,中日雙方書法作品在此展出。大家互相交流,互學互鑑,共同提高。
日本書法有假名書法和漢字書法,其漢字書法完全與中國書法一脈相承,上朔秦漢、魏晉;中取唐宋;下探元明清,在本次展覽作品中均有體現。
藝術無國界,創造無邊界。即使中日語言不通、文化背景存在若干差異,但並不影響我們對彼此書法藝術上的認知和交流,希望本次聯展能成為中日參展書法家一個很好的交流平臺,大家互相分享對書法的理解和熱愛,共同傳承書法這項傳統的文化,並通過我們共同的努力將之發揚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