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宋媽說育兒(原創文章,歡迎轉載)
臨近年尾,又到了孩子們最開心的時候,各大中小學紛紛放假,準備迎接新年的到來。
每個人在學生時代都有自己的快樂和煩惱,還有數不盡的辛苦瞬間,早起晚睡、披星戴月、奮筆疾書,就算放假休息,照樣會和美好的假期相隔一摞作業的距離。
每每身處放假前夕,面對新發下來的嶄新作業冊,內心的信念無比堅定,那就是一定要好好完成這一次的假期作業,要變得和以前大不一樣;可不出兩天,當自己沉浸在假期的美好中時,什麼計劃都會拋在腦後,最後一刻能草草趕完作業就不錯了。
小學生寒假計劃表火了,從早到晚滿滿當當,網友:我的假期白過了
現如今的小朋友可比曾經的我們要強得多,很多孩子都在寒假前夕做出一份假期計劃表,目的就是為了督促自己不斷進取,也是為了能在即將「淪陷」之時伸手拉自己一把。
下面我們就來看看孩子們的寒假計劃吧。
這張計劃表以不同時間段劃分,並把一天時間分成了上、下午兩大部分。可以看出,孩子給自己定的起床時間和睡覺時間分別是早上七點和晚上九點半,這樣的時間安排其實和日常上學時間是差不太多的。除此之外,兩者之間的時光也被鍛鍊身體和各種學習計劃佔據得滿滿當當。
當然,在看到這張計劃表後,很多網友覺得具體到每一分鐘實在很難執行,不如計劃出大體要做的事情,然後合理安排時間。別說,還真有這樣的孩子。
上面這份寒假計劃表同樣出自一名小學生之手。小朋友並沒有把時間具體化,僅僅是將一天劃分成了早中晚三個階段,並把每個階段要做的事情簡單羅列。整個時間安排一眼就能看完,非常簡潔。
但不管是哪種類型的計劃表,細心的網友還是發現,每個孩子在計劃中都有固定不變的一項,就是幫助爸爸媽媽做家務,不愧是新時代的年輕人,讓多少老阿姨、怪蜀黍們心生敬佩。
當然,在看到孩子們的寒假計劃後,很多家長紛紛感慨:「要是自己孩子也能這般勤奮就好了,真是學渣與學霸的差距。」更有網友調侃道:「我們以前的假期真是都白過了。」
對孩子來說,擬定一份計劃表有必要嗎?
這個問題的答案無可厚非,當然是非常有必要的。的確,擬定計劃不等同於完成,還要看執行的質量,但好的計劃就是成功的開始,也是成功的必要前提。除此之外,這些好處也能看得到。
1)提高孩子對時間的管理能力
絕大多數情況下,爸爸媽媽總會覺得自己的孩子做事馬虎又拖延,不管什麼事都要磨磨蹭蹭、一點不知道著急,遇到這種情況,很多父母就會選擇用吼還打來解決問題,讓孩子乖乖去做應該做的事情。
其實,除了性格使然,很多孩子出現這種情況就是缺乏一定的時間觀念,沒有明白時光的重要性,更不要說珍惜了。讓孩子做一張計劃表其實是不錯的方法,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對自己的時間做出規劃和安排,對時間也會有新的認識和感。
如果不能完成,孩子很可能會有尋找問題的意識,從而找出自己的不足,如果可以完成,也是對他自信心的一種提升和鍛鍊。
2)提高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
很多時候,不管是按點吃飯還是按點上課,都是外界對孩子的一種約束,在無形的管理下,孩子很快形成習慣和固有思維,在做這些事時並沒有過於偏離的情況。但這並不能加強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
對自己的管理遠比對他人的管理要重要得多,上課鈴一響回到座位沒什麼難的,但要是下課後自覺寫完老師布置的作業才能看出孩子的自我管理。
為自己制定計劃表的過程就是孩子自我管理的第一步,一開始做不完全沒有關係,重要的是一種意識的形成和過程的鍛鍊。慢慢適應、找尋問題所在,進而解決問題完成既定目標,這才是孩子們應該練習的能力。
3)提過孩子做事前的條理性
不要說孩子們,就算是大人,也有不少處於出事後就慌慌張張、毫無計劃,解決問題沒有解決問題的態度,缺乏主見和做事的條理性。這是一種能力,是需要在實踐中不斷攝取的能力,爸爸媽媽要引導孩子給自己做個計劃,對提高做事條理性是有很大幫助的。
(文章圖片來自網絡,與內容無關,如有侵權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