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類積分兌換"僧多粥少" 自覺分類居民約佔兩成[圖]

2020-12-14 東方網

志願者用手機為綠色帳戶積分

  東方網8月12日消息:據《新聞晨報》報導,將垃圾準確分類,扔進小區垃圾箱,然後把手中的一張小卡片在專人持有的手機上掃一掃就能獲得10個積分,積分累積到一定程度就能兌換抵用券等實物或服務。

  對靜安區東安公寓的居民來說,本月,綠色帳戶用戶可以首次利用積分去兌換各種實物或者服務。然而,他們遇到一個「僧多粥少」的問題:可兌換的實物或服務僅能滿足一部分人,只能先到先得。

  東安公寓有350戶左右居民,200多戶辦理綠色帳戶卡,其中150戶經常使用此卡。

  靜安區市容綠化局環衛科相關人士介紹,至去年年底,靜安區各個小區實行了垃圾分類,並在其中97個小區的32000多戶居民中推廣綠色帳戶,目前辦卡的居民有5623戶,「今年我們計劃在8萬戶居民中推廣綠色帳戶,目標是完成5萬戶。」

  綠色帳戶用戶本月可以首次兌換實物或者服務了,那麼他們能換點啥?靜安區綠化市容局環衛科相關人士提供了一份8月兌換項目的清單,有不鏽鋼簸箕掃帚、垃圾桶、交通卡套、冰箱貼、理財講座、肚皮舞課程、詠春拳課程、菜場蔬菜抵用券、飯店抵用券、遊泳體驗券等20多個種類,其中交通卡套需要的積分最低,僅需50分,詠春拳課程需要的積分最高,1200分。可兌換的服務還包括華山醫院附屬靜安中心醫院的專家號,有20個名額,僅需300個積分,但限定心內科、消化科、神經內科和皮膚科。

  從總量來計算,這些實物和服務加起來約2000份,而靜安區已有5623戶綠色帳戶用戶,如此,這些實物和服務遠遠不能滿足用戶需求。「可以兌換的實物和服務的確不能滿足所有用戶需求,但我們已經挖掘了各個政府部門的潛力,大家都在盡各自所能提供實物或者服務。最終,這個實物和服務兌換要實現市場化運作,不能永遠靠政府。」

  [面臨困難]

  1、對商家不具吸引力

  靜安和松江是綠色帳戶的重點推進區域,至上周約有持卡用戶6000戶,兌換資源的確「僧多粥少」,兩個區都在挖掘區內資源。市綠化市容部門也在同商委、銀行等方面積極協商,希望能有更多的商家加入兌換資源的行列,銀行也能為綠色帳戶用戶提供一些特別的服務。不過,綠色帳戶還是個新生事物,只有幾千個用戶,對大的商家來說,這個數量還不具備很大的吸引力,因此目前願意加入的商家非常少。

  2、刷卡者要站立4小時

  此外,目前由專人或者志願者持手機為居民刷卡,每天要站立4個小時是個不小的體力活,能否安裝一套設備,讓居民自己刷卡?徐志平表示,從技術上來說,這應該不難實現,但目前配備專人或者志願者刷卡的目的更主要的在於監督居民自覺、準確分類,不排除有的居民沒有準確分類就想攢積分的情況。

  3、自覺分類居民約佔兩成

  據悉,目前垃圾分類已經覆蓋約230萬戶居民,但能自覺、準確分類的僅約20%。

  市綠化市容局負責人曾表示,本市暫不推行像臺北那樣徵收垃圾袋費的方式來推進垃圾分類,而是根據上海的情況,採取綠色帳戶正面激勵的方式來鼓勵居民分類,將來,也可能採取其他激勵措施,多方位推動全市儘早實現垃圾分類。

相關焦點

  • [調查]七成網友贊同南京試點積分刷卡鼓勵居民垃圾分類
    央廣網南京6月15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南京一小區試點通過刷卡、積分來鼓勵居民垃圾分類,住戶將拎著的垃圾放在秤上過秤,刷卡機上刷卡,電腦讀取住戶姓名、垃圾量,記錄在卡內,住戶通過累積積分兌換物品。我們知道,一套完整垃圾分類程序需要經過垃圾分類投放、分類清運和回收使用三步程序,您認為南京在垃圾分類投放環節的試點是否值得推廣?
  • 垃圾分類獲得積分 可在超市消費兌換日用品
    遼瀋晚報、聊沈客戶端記者王鵬攝  垃圾分類不單單獲得年輕人的支持,上了年紀的人也可以通過垃圾分類在「瀋陽綠色帳戶APP」通過獲得的積分兌換生活用品。  瀋陽市瀋河區山東廟街道三八南社區即將投入使用的分類垃圾箱贏得老年人的認可,通過該機器獲得的積分更是直接可以在連鎖超市購買商品。
  • 南通三角橋社區開展垃圾分類積分兌換活動
    中國江蘇網7月12日南通訊(通訊員 費劍霞)為進一步提高轄區居民垃圾分類知曉率,充分調動廣大居民參與垃圾分類的積極性,7月12日上午,南通市崇川區狼山鎮街道三角橋社區聯合天楹環保能源有限公司走進蘇建學府雅居開展垃圾分類積分兌換活動。
  • 積分可換生活用品,垃圾分類你參與了嗎?
    垃圾是放錯地方的資源,混放是垃圾,分類是資源,垃圾分類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近年來,宿州市不斷推進城區生活垃圾分類各項工作的有序開展,其中受益最大的就是小區居民了,卡片輕輕一刷,垃圾便可投入不同圖案的分類箱中,卡中獲得的積分還可以自主兌換小禮品。
  • 2020年垃圾分類示範小區打造之積分兌換工作方案(模版)!
    為構建XX垃圾分類示範小區「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的垃圾處理體系,結合XX小區實際,建立基於廚餘垃圾、其他垃圾、可回收垃圾和有害垃圾四分類垃圾積分兌換體系;其中,以廚餘垃圾和有害垃圾為主要考核指標;以積分兌換的方式進一步激勵小區居民主動參與垃圾分類,特制定實施方案如下:網上積分
  • 惠安螺城東南社區推行「積分兌換」 鼓勵垃圾分類
    居民將可回收的垃圾送到社區,可以獲得相應積分,積分可直接用於兌換生活用品。日前,在惠安螺城鎮東南社區,這一新舉措得到居民們紛紛點讚,成效良好。作為目前惠安縣唯一的垃圾分類示範點,螺城鎮東南社區多舉措推進垃圾分類工作,綠色低碳、健康生活理念逐漸融入居民的日常生活中。在該社區的一個垃圾投放點,記者見到一個高135釐米的紅色垃圾箱——有害垃圾收集箱。「這種垃圾箱可以幫助居民解決有害垃圾無處丟棄的困擾。」
  • 積分換物享實惠 垃圾分類兌換活動進小區
    積分換物享實惠 垃圾分類兌換活動進小區 發布時間:2020年12月15日 來源:蒼南新聞網   蒼南新聞網12月15日消息:「廢舊垃圾可以拿去換洗衣液、牙膏、指甲鉗啦!」
  • 北京百餘社區垃圾分類可換積分,激勵方案切忌一刀切
    然而,近期市人大一項調查顯示,雖然居民對生活垃圾「四分類」知曉率達到了80%,但分類投放的自覺性和參與率仍然較低,對廚餘垃圾的準確投放率僅有2成。從今天起,我們推出「垃圾分類社區調查行」系列報導,把目光聚焦在超大型城市社會治理的最前沿,記者深入社區,從生活垃圾的源頭開始,調查垃圾分類制度的現狀、成效和困擾。
  • 加快拓展積分兌換渠道!南京垃圾分類積分可直接付費用於洗衣服
    南京生活垃圾強制分類已經過去2個月。新一年,為了鼓勵大家積極參與垃圾分類,南京市不少街道開展了垃圾分類積分兌換活動,也建立了專門的積分兌換超市,最近,不少居民發現,"時間銀行"的用戶也可以來這購物了。【「時間銀行」用戶也能來「積分兌換超市」購物】位於南京市棲霞區堯化街道的垃圾分類惠民服務中心,也是居民口中的「垃圾分類積分兌換超市」。居民在平日裡參與垃圾分類時,把積分存在一張卡裡,隨時可以來兌換商品,10積分就是1塊錢。1月7日上午,市民邵阿姨也來了到這裡。
  • 【南京】浦口區橋林街道林山村開展垃圾分類積分兌換活動
    中國江蘇網訊 為持續提高轄區居民的垃圾分類回收意識及積極性、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呼籲轄區居民能走出大門、促進消費意識,南京市浦口區橋林街道林山村開展垃圾分類積分兌換活動。  活動中,居民們自行把家中的廢棄紙盒、衣服、舊手機、舊電器、壞鐵鍋等可回收廢棄物送來,現場稱重並按照10:1的積分兌換衛生紙、醬油、牙刷等生活必需品。
  • 垃圾分類有積分,可去「超市」兌獎品
    垃圾分類可以攢積分!積分在自家樓下就能換商品!為激勵小區居民養成垃圾分類的習慣,7月29日,蘭州市酒泉路街道以黨建引領垃圾分類新時尚,創新宣傳方式,在華陽名居試點小區設立了首個「垃圾分類積分超市」。使用積分小區居民所積累的積分實行「一人積分全家可用」的原則,有積分的居民可憑積分兌換券到積分超市兌換種類繁多的生活和學習用品,超市準備了電子秤、小電風扇、洗衣液、水彩筆、醬油等等,居民兌換之後扣相應積分。
  • 引導居民參與垃圾分類 這些社區各有妙招
    我市是如何引導居民參與垃圾分類的?近日,記者走進街道、社區、小區進行實地採訪。資源回收引導參與垃圾分類為積極推進垃圾分類宣傳工作,號召更多的居民了解垃圾分類並參與到垃圾分類中來,近日,大渡口區春暉路街道翠華社區組織志願者開展了資源回收宣傳活動。活動現場,居民陸續來到資源回收宣傳點。
  • 垃圾分類 當我們面對這道題(圖)
    調查發現:「不知道具體應該怎麼分類」「記不住、扔時就忘了」……調查顯示,受訪居民中有64.65%會自覺進行生活垃圾分類,不進行分類的佔比7.22%。但經過一個多月的練習,逐漸有了垃圾分類的意識,操作起來也更加熟練。從『茫然無措』到『幾乎分不錯』,算是養成了一種新的生活習慣。」垃圾兌換積分年輕人佔比較少?
  • 南京浦口垃圾分類積分甚至可以換旅遊
    中國江蘇網訊 今年4月以來,南京浦口區按照「城鄉統籌、源頭減量、分類處置、系統治理」的原則,全面系統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和治理工作。正通過採取「人工+自助+獎勵」的模式,鼓勵居民進行垃圾分類投放的方式,讓居民的垃圾分類行為從「受約束」到「成習慣」。為調動積極性,積分換獎品豐富多彩,甚至還可以積分換旅遊,積分換健康,積分換服務等。
  • 福建漳州:創新舉措全方位推進 引導市民自覺垃圾分類
    福建漳州市按照「試點先行,以點帶面,逐步推開」原則,通過設置愛心互助驛站、增設垃圾分類可視化系統等創新舉措,開展各式各樣的生活垃圾分類、回收主題活動,全面推進漳州龍文區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引導市民自覺參與生活垃圾分類,共建共享文明城市。
  • 走訪生活垃圾分類試點小區:垃圾分類指導員主要幹什麼?垃圾分類後...
    上遊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 朱婷 實習生 易建旭/文 李化 /圖據市城市管理局數據,截至6月底,主城區已啟動43個街鎮生活垃圾分類試點示範。生活垃圾分類試點後,小區居民在幹什麼,小區有哪些變化,與試點有關的工作人員又在做些什麼?
  • 台州市首家垃圾分類積分超市在黃巖上線
    黃巖城事 【台州市首家垃圾分類積分超市在黃巖上線】近日,為進一步宣傳生活垃圾分類,增強居民的積極性,提升分類質量,黃巖區「拉風吧」為主要宣傳陣地,設立了台州市首個「垃圾分類積分超市」,輻射君悅華庭、小東門新村、桔海苑、特嘉苑等周邊多個開放式和封閉式小區。
  • 通州首批垃圾分類投放站上崗!積分可換日用品!怎麼分類點開看
    通州小布了解到 通州還推出了垃圾分類小程序——「潞曉分」,積分可以換日用品,快來看看吧 「潞曉分」是通州區城市管理委推出的垃圾分類小程序——居民參與垃圾分類可積分兌換物品、預約清運大件垃圾
  • 南京江寧一小區試行智能垃圾分類箱,積分還能兌禮品
    △智能垃圾分類箱 定時傾倒,分類投放,攢積分能兌換生活用品 上午10點半,現代快報記者來到碧湖天辰小區,一座建築面積約為20平方米的智能垃圾箱房吸引了許多居民前來參觀。
  • 垃圾分類獎勵措施獲八成受訪者支持 但超七成受訪者仍未習慣分類
    南都民調中心廣州公共服務監測榜課題組就此話題在熱點站站隊平臺上發起網絡調查,近八成受訪者支持這一舉措,表示有獎勵的話會更主動參與垃圾分類。但調查結果也顯示,超七成受訪者表示自己仍未習慣垃圾分類。為此,課題組同步走訪了市內15個社區,也發現雖然不少市民已有基本的分類意識,但在破袋投放、定時投放等方面仍有待進一步培養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