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本本科生如何才能進入騰訊、阿里、百度這些大廠?

2020-12-09 撞住的小木樁

編輯導語:我們都知道一些大廠需要一定的門檻才可以進去,但在面試上以及實習中下功夫,有經驗以及自己的目標,也可以在面試中脫穎而出;本文作者分享了關於二本本科生進入大廠的一些問題以及解決方法,我們一起來學習一下吧。

正值校招季,前段時間在知乎上回答了這個問題:一個二本本科生如何才能進入騰訊、案例、百度這些大廠?獲得不錯的反響,看來對很多同學還是有一些幫助和啟發,所以也分享到人人都是產品經理社區,希望幫助到更多同學。

下面是具體回答內容,enjoy~

我本人是二本本科生,大學也不在一二線城市,跨專業求職網際網路,拿到騰訊,百度幾個大廠的產品經理offer。

可能這個經歷對於大多數想從事網際網路工作的普通同學來講更有借鑑意義,所以整理了這篇包含:簡歷、筆試、面試、實習的多角度建議,真的都是當年秋招走南闖北的血淚史啊。

來,我們梳理一哈,進入大廠拿到offer是我們的核心目標,那把目標拆解下來,落地成一個個小的子模塊,用公式化的表達就是這樣:

拿到offer的數量=投遞簡歷的數量*簡歷通過轉化率*筆試通過轉化率*面試通過轉化率

準備目標就會清晰很多,接著說圍繞子模塊我們需要做的事情和建議。一、多元的簡歷投遞渠道

校招期間每天都會刷一遍應屆生求職網,有計劃的每天網申3-5家,到官網填寫信息,累計下來大概投了50多家公司,不論大小。

很多同學連第一步網申都覺得麻煩,指頭屈指可數的幾個,那轉化漏鬥裡面第一個環節你就輸了;小的公司投遞當做練手和模擬,這樣才會在面更大的公司的時候有底氣和積累。

另外在投遞簡歷的渠道選擇上,不要過於單一,除了官網,包括脈脈、領英、拉勾網、獵聘網,很多微信群都是你可以挖掘的資源,甚至微博私信都可以成為投遞的陣地。二、準備好簡歷

簡歷是我們的敲門磚和第一印象的核心物料,但悲哀的是很多同學都不知道怎麼寫或者沒有用心的準備,好的簡歷包含的幾個核心信息模塊:基礎信息、教育經歷、實習經歷、技能獎項,用A4紙簡潔的呈現,具備易讀性且有信息量,就是一份不錯的個人簡歷。

很多同學說我沒有過實習經歷或者都是打雜怎麼寫?

舉個例子在大學很多同學都發過傳單的兼職,其實也可以很有調理的描述:

「曾經在暑假期間去幫某教育培訓機構發傳單,輔助進行招生」這件事,【更加量化和細節的描述】應該是什麼樣子的呢?

曾經參與「新東方全新留學服務」課程的推廣和運營;在為期15天的推廣期內,通過發放3000份文件,搜集到1500份潛在留學客戶的私人信息;在30天內,對15000名潛在留學客戶進行咧電話回訪,並幫其中800名客戶預約了一對一的留學諮詢;並在諮詢結束以後,和留學顧問一起進行了復盤,把800名客戶按照留學時間規劃緊急程度和付費意願強烈程度進行了高中低三檔的歸類。

是不是瞬間感覺不一樣了呢,常見的表達邏輯即為:通過設計××活動形式,××手段,策略,將產品轉化率提升××,累計使用人數達××。

另外一個思路最好能夠根據崗位能力項分點來寫,比如做了一份新媒體運營的實習,那日常工作肯定有寫文章,做些小的轉發活動,運營些讀者粉絲群之類的工作,在簡歷就可以分為內容運營(寫文章),活動策略(設計活動),社群運營(核心粉絲群)等幾個模塊,每個點下面在附上兩三句具體的工作內容和核心數據產出。

給個BAT大廠產品經理的簡歷的完整的參考:

另外要避免的簡歷相關的其他坑:

1)簡歷的格式一定要是PDF!避免HR打開一篇亂碼的尷尬,有同學直接用word的模板投遞,結果面試官下載之後打開就是黑屏,因為這樣的問題錯過面試機會就太可惜了。

2)不要出現各種奇葩不走心的簡曆命名格式,比如「中文簡歷啊啊啊」、「第N版簡歷」這種隨意的名字;先看招聘信息上對命名格式是否有要求,如果沒有的話,簡歷文件命名最好是「崗位+姓名+學校+年紀」,能讓面試官一目了然,降低區分的難度。

同理,郵件的標題也是一樣的格式,這樣在郵件列表裡面就非常的好找到;因為HR的郵件簡歷是非常多的,如果你的崗位沒有寫,可能他第一次完全看不到你,後面也不容易。

3)電話要寫對!電話要寫對!電話要寫對!重要的事情說三遍,還真有同學在簡歷裡面把自己的手機號少些或寫錯一位的,這樣HR根本就聯繫不上你,你也會覺得莫名其妙為什麼這麼符合卻沒有回音。

4)如果沒有合適的照片可以不放,不要放自拍,動漫頭像之類的亂七八糟的簡歷照片,最好是提前準備一張好看的證件照(不要藍底+苦大仇深的臉),顏值有時候也是簡歷篩選的一個重要標籤呢。

5)不要有錯別字,如果你應聘的是內容運營,結果連自己的簡歷都有錯別字,面試官對你的信任感和印象分會瞬間跌落,都是細節呀,決定成敗。三、筆試準備

網際網路筆試基本可以分成行測題和主觀題,心理測試題。

行測題去買本公務員行測的書,語言理解題,圖形題之類的多對照書練一練,基本網申都能用到的,行測題突擊就按照上面方法即可。四、面試準備

單面常見問題很多,主要還是圍繞著實習/校園經歷深挖,個人特質盤問來展開,很貼心的附上了經典的回答的話術,來看!

Q:你認為你的缺點是什麼?

A:核心思路:不要和面試官說重大的性格缺陷,比如亂發脾氣、自我封閉之類的這種送命的回答,最主要的是要說你為了彌補缺點做了什麼努力,目前已經在改正中越來越好了;回答的結構:缺點是什麼+我做了什麼在改進+現在逐漸變好了。

在面試官看來有短板或者缺點其實很正常,但是明知道自己有什麼缺點,卻不主動學習修正才是最大的問題。

比如可以回答:「我曾因過於追求細節導致作業無法按時提交,耽誤了整組同學的進度,後來我認識到,不管是在團隊協作中還是在個人工作上,這都是不可取的;所以我通過學習時間管理的方法,改變了我以往的學習、工作方式,先制定整體框架,再去填充內容,改善細節問題;現在的工作效率提高了許多,也能更好地參與到團隊協作中來。」

另外也提示大家,不要講自己的缺點是:太追求完美,這種避重就輕地回答,其實並不聰明,面試官完全不會相信的;或者「挑食,睡覺打呼」之類的無關工作的私人問題,面試官不想聽你浪費時間將與工作無關的事。

Q:面試這個崗位你的優勢是什麼?

A:這個問題屬於你的個人表演時間,但也要誇到點子上,可以從硬實力和軟實力來說;硬實力就是做過實習,大學專業契合,軟實力突出性格特質,比如溝通能力、抗壓能力等等,去找到公司崗位和你的優勢匹配點。

回答話術參考:自己應聘滴滴運營,主要優勢是在同類型的網際網路公司做過運營相關的實習,對於用戶運營、內容運營有一定的經驗和積累;而且大學學的是計算機相關專業,對於開發語言有了解,和開發GG的溝通應該沒有障礙,算是懂技術的運營喵(硬實力敘述完);另外在學校期間做過社團負責人,組織過10餘場校園活動,有不錯的推進及溝通協調能力(軟實力表現)。

Q:你有什麼問題想問我?

A:核心思路:

1) 可以反問你覺得該輪面試自己沒有回答的很好的提問,這樣也算是和面試官請教標準答案的過程,自己也會有學習收穫。

比如:我還蠻想請教下您,剛才問我的××問題,聽下您的見解和看法。

2) 請教成長為優秀的××崗位,有什麼給新人的建議,這個問題面試官一般也比較願意和應屆生進行分享,避免最後沒問題可聊的尷尬。

比如:針對網際網路新人如果未來成長為優秀的產品/運營,作為過來人您有什麼建議呢?

Q:除了我們公司,你還有哪些其他的offer麼?

A:核心思路:投了其他同類型的公司+列舉幾個小一級別的+表明最想來這。

比如:你除了京東,還申請了什麼公司,拿到了什麼offer麼?

回答:除了阿里,我還申請了京東、唯品會、蘑菇街這家公司,因為未來職業規劃希望在電商行業發展,目前為止進入了××公司的終面,××公司也已經發了offer;但是阿里是行業最頂尖的公司,是我求職的第一選擇,還是最渴望得到阿里的認可,未來可以在阿里工作。

這樣回答舉同類型低一級的公司,即表明自己是有清晰的職業方向的,也會一定程度上打消HR對於穩定選擇的顧慮,一般都會優先選擇更好的機會;不要只說我只申請了你們一家,會顯得你不真誠。五、實習經歷

既然你又不是名校,又不懂技術,想進入網際網路,那一定一定一定要有相關的實習經歷;因為在相對不看專業和學校的門檻,實習經歷就是面試官區分你是否合適的重要標尺。

當時因為學校不在一二線的核心城市,所以是在大三暑假在拉勾網上海投,找了一份在廣州的創業公司的實習,後來有了第一份實習的積累,水了很多實習微信群,又去了唯品會和京東參與實習。

日常實習其實要求並不高,只要你保證實習時間,踏實認真,有基本的行業理解,其實會有比較大的概率拿到,第一份可以從小的創業公司來做跳板,但一定要早點準備;抓住寒暑假的黃金時間,去積累第一份實習。

PS:如果這篇內容對你有所啟發,歡迎留言一起討論~

作者:Victor;

本文由@Victor 原創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於CC0協議

相關焦點

  • 一個二本本科生如何才能進入騰訊,阿里,百度這些大廠?
    非常多的雙非、或者條件不如雙非的同學,卻依然有一顆想要進入大廠的夢想。該放棄夢想嗎?該如何努力進入大廠呢?今天以一些同學的親身經歷為案例向大家介紹一下進入大廠的必備技能——案例1:大三廣告學在讀,大二的寒假和暑假都在字節跳動實習第一、你需要的是進入大廠的敲門磚——簡歷,簡歷是十分重要的,因為簡歷是hr了解你的首樣東西,也是你展現你能力的一種表現形式。
  • 雙非二本計算機專業本科生如何進入大廠
    首先,當前對於普通本科高校的計算機專業同學來說,如果想拿到大廠的offer,讀研是比較現實的選擇,由於當前IT網際網路領域高端人才比較短缺,所以即使在一所普通高校讀研,進入大廠的機會也是很多的。IT網際網路行業的技術迭代速度還是比較快的,而且IT網際網路行業的結構升級也推進得比較早,所以掌握新技術的高端人才會更容易獲得大廠的工作機會。從當前的技術發展趨勢來看,隨著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技術平臺開始逐漸落地應用,未來大廠將進一步基於這些技術平臺來完善自身的技術生態,這個過程依然會需要大量的高端人才,包括高端研髮型人才和高端應用型人才。
  • 學歷平平,資質一般,也能進阿里騰訊百度這些大廠嗎?
    之前看吐槽貼,一名阿里員工在論壇上透露,其最近看了招聘的簡歷,絕大部分都是985高校畢業的研究生,海歸遍地,這個社會對不愛讀書的人懲罰越來越大。阿里、騰訊、百度校招的候選人中,90%以上都是985畢業的。
  • 想進阿里,騰訊,華為這些大廠,高考後該如何選專業
    可以上網多查查多看看,我們那時候(2011年)讀書沒有手機,家裡也沒電腦,也很少去網吧,很多東西都不懂,到底自己該選什麼樣的專業其實也不是很清楚,我覺得對於我們絕大部分人來說,以後的規劃肯定是上個好大學,學點知識出社會找份好工作,只有極少部分人有著遠大的抱負,想著自己能成為什麼什麼家,改變國家,改變世界,這個不太現實,每一年清華北大畢業的學生有多少說自己一定要從事科研,我相信很少,很多都去考公務員,進入金融領域
  • 阿里、騰訊等國內大廠企業級Node.js的應用實踐
    「Node.js 在企業中是如何應用的?有哪些大廠在實踐?」,於是 自 19 年 8 月開始陸陸續續整理搜集一些 Node.js 在企業中的應用實踐,希望給正在學習、使用 Node.js 的童鞋一些參考。
  • 阿里P10、騰訊T4、華為18…網際網路公司職級、薪資大揭秘
    阿里巴巴集團採用雙序列職業發展體系,技術線就是常說的P序列,對應到管理線的M序列,P6 相當 M1,P7相當於M2,以此類推。據了解,大概8年前,一個阿里P7員工可拿到2400-3200股,而現在P7級別所授予的股數也就800-1200股,同樣工作滿2年才能拿,分4年拿完。螞蟻金服的薪資和職級體系基本沿用阿里的薪資職級體系,但早期加入螞蟻的配股較多,可能有2-3萬股,前段時間傳聞螞蟻上市的消息,號稱可以創造上百的億萬富翁。
  • 二本畢業十年逆襲阿里,我是如何做到的?來自一個P7架構師的自述
    前言對於很多沒有學歷優勢的人來說,面試大廠是非常困難的,這對我而言,也是一樣,出身於二本,原本以為就三點一線的生活度過一生,直到生活上的變故,才讓我有了新的想法和目標,因此我這個二本渣渣也奮鬥了起來,竟拿下了阿里P7崗。
  • 阿里P10、騰訊T4、華為18,網際網路公司薪資、股權揭秘
    於是我們就去諮詢了各大網際網路公司的程式設計師們,一位低調路過的阿里 P9 回復我說:「絕對不能說!說了我就被開了!」。阿里這條線沒有突破,騰訊那邊也沒有得到想要的信息:「職級、薪資這些都是敏感信息,不方便透露」。
  • 上了北師大的漢語言,卻被親戚嘲笑不如二本計算機,真是這樣嗎?
    一網友今年高考,總成績六百幾十分,因為喜歡,報了北師大的漢語言專業,但是親戚卻說是血虧,畢業時工資不如二本計算機!該網友很困惑,北師大的漢語言真的不如二本計算機嗎?在2017年第四輪學科評估中,15個一級學科進入A類,居全國第十位。在進入A類的學科中,獲評A+的學科為6個,其中就有中國語言文學,也就是漢語言文學(不同學校稱呼不同)。全國範圍內,這個專業被評為A+的大學僅有北京大學和北師大。
  • 阿里P10、騰訊T4、華為18,網際網路公司職級、薪資、股權大揭秘
    BAT、頭條、華為們的最新技術職級序列是如何劃分的?各個職級的大致薪資範圍、股票都是多少?不同職級之間的晉升難度有多大,如何評審?校招、社招程式設計師想去大廠應該如何準備?本篇文章搜集整理了最新版數據,為你一一解答!
  • 逐鹿教育,百度、阿里、騰訊、網易的混戰
    目錄  一、4大網際網路企業,究竟如何布局教育      騰訊:投資與自建並舉      百度:16年探索,裁撤教育事業部      阿里:釘釘發力教育信息化      網易:別把不吭聲的鱷魚當壁虎二、十幾年後,「水」落「石」出?
  • 繼百度阿里後 騰訊音樂會走向失敗嗎?
    繼百度阿里後 騰訊音樂會走向失敗嗎?對於音樂類的軟體,即便是再狂熱的愛好者也不會將這些軟體都留下來使用。所以音樂類軟體大部分都屬於競爭關係,優勝略汰是必然的,而通過合併的形式減少競爭者數量也算是不錯的方法。    話雖如此,但成長過快往往也會在某些方面有所疏漏,最後的結果也會和預期產生差異。現在的百度音樂和阿里星球就是最好的案例,它們分別改變了千千靜聽和天天動聽兩個音樂軟體,從網上的用戶反饋來看,罵的多捧的少。
  • 這套1307頁的阿里、騰訊等大廠Android面試真題解析火了!
    下面的題目是一個大牛花了很長時間整理的群友在面試阿里、騰訊等網際網路大廠被問到的面試真題和答案解析,如果大家還有其他好的題目或者好的見解歡迎分享。接下來我們看看一線大廠Android中高級面試展開的完整面試題
  • 春節紅包大戰看巨頭策略:阿里打阻擊、百度重生態、騰訊推短視頻
    從2015年的騰訊起,幾年中阿里、百度接棒上臺,均是如此。BAT之間,既有競爭、又不乏默契地各有所需。2015年,騰訊以5303萬元拿下央視春晚獨家合作權,開啟了網際網路企業春節營銷的大幕。當時在打車補貼大戰小露鋒芒的微信支付,遠沒有今天強大,它在行動支付市場的份額不足2成。對手支付寶手握電商、企業、線下、網銀等支付場景,佔據市場的近半江山,優勢明顯。
  • 春節紅包大戰看策略:阿里打阻擊、百度重生態、騰訊推短視頻
    從2015年的騰訊起,幾年中阿里、百度接棒上臺,均是如此。BAT之間,既有競爭、又不乏默契地各有所需。2015年,騰訊以5303萬元拿下央視春晚獨家合作權,開啟了網際網路企業春節營銷的大幕。當時在打車補貼大戰小露鋒芒的微信支付,遠沒有今天強大,它在行動支付市場的份額不足2成。對手支付寶手握電商、企業、線下、網銀等支付場景,佔據市場的近半江山,優勢明顯。
  • 阿里、騰訊、百度新基建版圖來了!
    3、其他巨頭:動作頻頻,紛紛搶灘「新基建」風口 除阿里、騰訊外,包括百度、華為、京東、美團、滴滴等其他科技巨頭也紛紛入局「新基建」。其中,華為的戰略重心在於雲計算、信創,百度、滴滴則主打智能汽車產業,京東布局企業數位化轉型,美團聚焦生活服務業。
  • 去阿里,騰訊,百度,上班,需要達到什麼條件呢?
    言歸正傳,今天我們聊聊工作的事兒,那麼問題來了:去阿里巴巴,騰訊,百度上班都要什麼條件才能應聘上呢?文聘?經驗?還是工作能力?馬雲一向是那種注重胸懷的人,所以,在招聘人的事情上,如果自己的價值觀和一些別的觀點和阿里巴巴相差很遠的話,那麼可想而知的,不用再說了,可能永遠都錄取不上,所以,阿里巴巴條件就是,要和阿里的思想一致,把阿里融入到自己的血液中去!就是這麼簡單。
  • 騰訊員工炫耀:騰訊職級改革,T4對標阿里P7,這不過分吧?
    在網際網路坊間一直有這麼一種說法,意思大致是百度靠技術,阿里靠運營,騰訊靠產品。那麼,大家知道網際網路這頭三把交椅的職場體系是如何區別的嗎?三大網際網路之間的人才體系又是怎麼劃分的?我們今天就來了解一下。對標阿里p7?應屆本科生T1-2變T4了,T1-3變T5,以此類推。小職等更多,等到T2-3的時候,就是T8了,聽起來比阿里P7高級。也有網友說到。4.x撐死阿里p5,騰訊阿里舊等級一樣的,t5.1~t5.3對標p5,p7目前只有劉熾平和pony能對標。數字上有點像華為職級減9,騰訊4級菜鳥對應華為13級菜鳥。
  • 我是如何在天貓、螞蟻金服、百度等大廠面試中被拒的
    原文連結:https://www.jianshu.com/p/386dfd9efb66本人16年畢業於普通二本院校網絡相關專業,工作經驗兩年半,目前就職業於一家普通民營企業。由於非985、211學歷硬傷,校招進大廠的門檻遠高於同屆985、211的畢業生。
  • 為什麼百度、阿里、騰訊、華為都在往這個方向發力?
    從《生化危機》裡的紅色女王到《鋼鐵俠》裡的賈維斯,這些是人們想像中的超級大腦,但在中國一些城市裡,如今已經初現雛形。北京海澱城市大腦始建於2018年,由百度牽頭,中規院、信通院、中海、千方、中科宇圖等多家機構組成頂層設計聯合工作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