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陽支隊黨委高位謀劃、積極探索,主動破題、先試先行,堅持「三項標準」,用好「三大平臺」,推行「三個結合」,以「促進規範建設為宗旨,提升黨建水平為核心,科學管理隊伍為保障,增強能力素質為重點,強化硬體設施為載體,打造示範單位為引領」的隊伍正規化創建思路,精準打造法治隊站、人文隊站、智能隊站。
根植「兩嚴兩準」,按綱建隊夯基礎。營區環境標識化。總隊「11.20」正規化建設現場會後,朝陽支隊突出「火焰藍」元素,對車庫、崗亭紅藍標識帶、「119」燈箱、訓練塔「119消防救援」標識等6項外觀標識進行統一規範,協調屬地街鄉政府申請正規化建設專項經費1000餘萬元,25個消防救援站、10個小型站外觀標識僅1個月全部完成外觀改造,以統一的外在形象呈現消防救援隊伍嶄新面貌和消防特色。內務設置標準化。規範辦公室、會議室、班宿舍、儲藏室、曬衣場等設置,統一突顯職業元素的門牌標誌,嚴格隊站外觀、內務設置、標識標牌等設置標準,創新集中充電櫃、手機管理櫃、更衣室人性化設計;嚴格「三分四定」標準,堅持從實戰出發、從細節入手,突出抓好「兩室兩庫」標準化建設,在日常生活、管理細節、作風養成等方面全面強化隊伍執勤戰備意識。隊伍管理規範化。將落實「兩條令、一綱要」作為依法從嚴治隊的重要抓手,列入黨委重要議事日程,制定出臺《管酒治酒管理規定》、《指戰員量化考評規定》等規定,明確《正規化建設考核驗收實施辦法》、《機關日常管理和工作考評細則》等90餘項工作要求,定期圍繞「人車酒、網電密、訓戰勤、黃賭毒、婚戀貸」等重點環節,規範層級管理,強化督導檢查,形成管理閉環。
豐富載體手段,創新思路促提升。活用隊伍管控平臺。深化「智慧隊伍管理系統」管理效能,全員安裝掌上APP,針對營區管理、請銷假制度、崗哨督查、手機管控、網絡後臺監控等工作實行「一鍵式管理」,遠程督導管控效率提升5倍以上;在35個基層消防救援站配置定製版酒精測試儀,實現測酒真實情況一報直報、實時反饋、留底存檔;訂購佩戴式智能監測設備,對指戰員的行蹤路線、訓練狀態、鍛鍊記錄、心率睡眠等狀況全程監測、隨機抽查、實時定位。創建裝備綜合平臺。投入經費170餘萬元創建「智能裝備物聯網管理雲平臺」,以消防車輛及裝備器材數位化物聯為突破,通過電子標籤和二維碼結合方式,對14031件車輛裝備從入庫、出庫、借出、維修、退役、報廢6個環節進行全過程管理、實時動態跟蹤,最大限度解決數據零散、冗餘不真、標準不一和調配不力等問題,大力提升隊伍實戰化戰勤保障能力。夯實隊列訓練平臺。持續鞏固《隊列動作訓練示範片》全國推廣成效,與駐京現役部隊建立長期戰略合作關係,強化指導幫助、推進規範落實,為所有基層隊站配備十字架、擺臂架、量角器等5項隊列訓練輔助器材,規範6個單人隊列動作,糾正157個細節,有效提升訓練效果、增強隊列素養、強化號令意識,全力塑造朝陽消防「好樣子」。
強化融會貫通,政治引領聚合力。黨建工作與屬地指導相結合。積極探索基層黨支部建設與屬地黨委政府黨建工作融合發展模式,爭取60餘萬元專項經費打造左家莊特勤站黨建融合試點,從規範組織設置、班子組成、制度運行、隊伍教育管理監督、陣地建設、綜合保障6個方面,強化溝通交流、互通指導、協調推進,形成「人民消防為人民、屬地政府助建設」共建格局,提升指戰員職業榮譽感和屬地責任感。思想教育與智能優化相結合。探索建立「掌上平臺推送學、資料編發跟進學、黨日活動專題學」的「三學」機制,推行「大課+小課、線上+線下、學習+分享」三種教育模式,聯合北京新華書店集團開設「智能圖書館」,充分發揮公眾號、宣傳欄等覆蓋面廣、影響力強的教育載體功效,拓寬管理教育新途徑。隊站文化與人文關懷相結合。持續推動「一隊一特色,一站一品牌」創建工作,打造「三個長廊(隊站文化長廊、黨建文化長廊、消防宣傳長廊)」、建設「兩個花園(營院花園、空中花園)」,建成集休閒、娛樂、交流於一體的「火焰藍之家」,升級家屬宿舍、文化室、心理疏導室等「暖心天地」,營造特色鮮明、栓心留人的營區文化氛圍。
編 輯:王威威
設 計:王威威
審核人:孫勤宇
來 源:朝陽消防救援支隊政治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