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服伴隨著人民軍隊的誕生而產生
伴隨著人民軍隊的成長而發展
近日
火箭軍某部官兵
走進了全軍首家軍服展示館
接受了一堂軍服發展史專題授課
下面就跟隨東風快遞員的腳步
一起雲遊覽、雲聽課吧!
共同接受戎裝歷史教育
感受軍服發展脈搏
軍服展示館
課前介紹
軍服的發展歷程
是一個獨特的視角
它反映著人民軍隊
由弱到強、成長壯大的發展歷史
記錄著人民軍隊
艱苦樸素、無私奉獻的優良傳統
傳承著人民軍隊
威武不屈、敢於勝利的大無畏革命精神
崢嶸歲月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軍服
講解土地革命戰爭時期軍服
1927年8月1日,南昌起義爆發。從此開始了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革命武裝鬥爭的新時期——土地革命戰爭時期。這一時期,人民軍隊剛剛成立,並沒有自己統一的軍服。
1932年以後,各地紅軍著裝的軍服基本趨向一致:上衣為灰色中山裝;軍帽是八角帽,帽徽為紅布五角星;軍上衣是立翻領,4個帶蓋加扣的明兜,領口上綴一副紅布領章;下衣是有插手口袋的西裝式軍褲,打綁腿。但由於經濟條件的制約,紅軍軍服樣式雖然實現了統一,但布料、顏色還不盡相同。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也是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服發展的萌芽階段。
抗日戰爭時期軍服
抗日戰爭時期軍服
1937年全面抗戰爆發後,國共兩黨實現第二次合作,中國工農紅軍改編為八路軍、新四軍。
整個抗戰期間,由於客觀條件限制,八路軍、新四軍軍服樣式、顏色和用料不夠統一,顏色以黃色、灰色居多,用料以粗布為主。軍帽分冬、夏兩種,制式為直筒圓頂加圍式。軍衣褲分夏、冬兩種,上衣為對襟立翻領式,左臂佩布質「八路」或「新四軍」臂章;軍褲為西服褲式。
抗日戰爭時期軍服
解放戰爭時期軍服
解放戰爭初期,中國人民解放軍的軍服基本上沿用了抗日戰爭時期的樣式,即中山裝式。上衣為四個兜,褲子為西式褲。明顯的變化只是取消八路軍、新四軍臂章。
1949年夏季,全軍戴解放帽,佩戴「中國人民解放軍」胸章和「八一」五角星帽徽。
輝煌成就
50式軍服
50式三軍幹部夏服
1950年5月1日,全軍換上了第一套統一制式、統一標準的軍服,這也是我軍歷史上第一次分級別、分軍種、分用途裝備的軍服,統稱為「50式軍服」。
它設置有夏服、冬服、大衣等,首次出現了大簷帽。官兵在夏服、冬服上衣左胸統一佩戴印有「中國人民解放軍」字樣的胸標;各式軍帽均佩戴帽徽,式樣為在鑲有金黃色邊的紅五角星正中嵌套金黃色「八一」字樣。
陸軍幹部夏服有兩個上挖袋,褲子為西式褲;海空軍幹部夏服有四個挖袋;陸軍戰士夏服上衣為套頭式;海軍戰士夏服為水兵服,戴水兵帽。陸軍師以上軍官軍服顏色為深綠色,其他官兵為黃綠色。海軍軍服顏色分上白下藏藍和全藏藍兩種。空軍師以上軍官上衣為深綠色,褲子為藏藍色,其他官兵上衣為黃綠色,褲子為藏藍色。
55式軍服
1955年國慶閱兵騎兵軍官方隊著55式尉官夏常服
1955年,為配合軍銜制的實施,全軍裝備新式軍銜服裝——55式軍服。55式軍服是我軍軍服史上一次重大改革。首次突破了我軍單一制式軍服的歷史,將軍服分為禮服和常服兩大類,品種有了很大增加,用料也明顯改善,禮服和校以上軍官常服採用毛料,軍銜和軍兵種勤務識別標誌也比較系統,使我軍軍容儀表得到了較大改善。
65式軍服
65式軍服
1965年6月1日,我軍取消了軍銜制,同時,也取消了裝備將近10年的55式軍服。全軍一律佩戴不分等級的全紅帽徽和領章,官兵一律穿布料軍服,以體現艱苦樸素、官兵一致。
65式軍服,是我軍使用時間最長、穿著數量最多的制式服裝。從1965年到1985年,65式軍服及其改進型71式、74式、78式整整裝備20年。65式軍服簡潔、樸素、實用,打下了「一顆紅星頭上戴,革命的紅旗掛兩邊」的時代烙印,深受廣大官兵和全國人民喜愛,被普遍認為是最具時代特色的一款軍服,充滿了傳奇色彩,甚至影響了世界軍服的發展。
85式軍服
85式軍服
1984年12月,經中央軍委批准,85式軍服定型投產,並於1985年裝備部隊。85式軍服,全軍配發了大簷帽、制式襯衣、佩戴新式標誌符號,團職以上幹部配發了夏、冬毛料服裝,提高了質量,改進了樣式,改善了軍容。
盛裝新容
87式軍服
1988年,我軍實行新的軍銜制度,同時配發87式軍銜服裝。87式軍服第一次實現了禮服、常服、作訓服系列,首次按身高、腰圍、胸圍等人體尺寸,設置了新的軍服號型系列,確保著裝適身合體。並形成了與之配套的軍銜標誌符號,利於軍人身份識別。科學設置了冬服保暖標準和冬服配套標準,滿足作戰訓練需要。
87式軍服
87式軍服是我軍軍服發展的一個裡程碑,對我軍軍服改革發展具有重要的歷史和現實意義。
97式軍服
97式軍服
1997年5月1日,中國人民解放軍駐香港部隊配發新一代軍服,也稱「97式軍服」。1999年我軍駐澳門部隊也裝備了97式軍服。
97式軍服在結構、用料、顏色、服飾及配套方面均有較大改善。增加了禮服、夾克常服、毛衣、體能訓練服、戰士皮鞋、作戰靴和貝雷帽等品種,新增了綬帶、軍種胸標、姓名牌、臂章等服飾標誌,進一步改進了一些服裝的面料質量。特別是樣式、顏色更加美觀大方。
07式軍服
三軍儀仗隊禮服
2007年8月1日,07式軍服開始全面裝備全軍。換發07式軍服是我軍軍服史上又一次跨越式發展。07式軍服調整改革是我軍軍服建設發展歷史上最全面、最系統的一次改革。
07軍官禮服
07式軍服系列,體系更加完整配套,樣式更具時代特色,用料質量顯著提高,標誌服飾搭配協調,號型設置科學適用,品種齊全滿足需要,標誌著我軍軍服建設水平進入世界先進行列。
文職人員服裝
決戰決勝
07式作訓服
07式作訓服
07式作訓服防護功能強,結實耐穿,適合部隊作戰訓練和工作執勤時穿著。包括作訓帽、夏作訓服、冬作訓服、作訓大衣、作戰靴和配套標誌服飾等品種。按使用地域背景,區分為林地迷彩、荒漠迷彩、城市迷彩、海洋迷彩和叢林迷彩。作訓大衣樣式為派克式短大衣,配有可拆卸的平剪絨毛領、防風棉帽和活膽,平時可滿足日常著裝美觀需要,戰時佩戴風帽和防彈頭盔可滿足保暖和防彈的需要,活套內膽可滿足高寒地區的保暖特殊需要。
07式作訓服
19邊防巡邏被裝
19式邊防巡邏被裝包括防寒頭套、輕便防寒保暖作訓大衣、吸溼快幹內衣褲、保暖絨衣褲、防寒外手套、防眩光眼鏡、圓邊作訓帽、多功能保溫水壺等品種。通過品種搭配、組合穿著,可滿足高原高寒不同地域環境被裝保障需求。
19邊防巡邏被裝
19邊防巡邏被裝
19邊防巡邏被裝
軍服的發展史
就是一部濃縮的軍隊發展史
軍服
見證了人民軍隊的發展壯大
見證了共和國的繁榮昌盛
作者:戴百川、羅剛、付泉
攝影:裴沆、王生輝、徐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