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是全網最全軍服進化史,東風快遞陪你雲遊全國首家軍服展示館

2020-12-23 東風快遞

軍服伴隨著人民軍隊的誕生而產生

伴隨著人民軍隊的成長而發展

近日

火箭軍某部官兵

走進了全軍首家軍服展示館

接受了一堂軍服發展史專題授課

下面就跟隨東風快遞員的腳步

一起雲遊覽、雲聽課吧!

共同接受戎裝歷史教育

感受軍服發展脈搏

軍服展示館

課前介紹

軍服的發展歷程

是一個獨特的視角

它反映著人民軍隊

由弱到強、成長壯大的發展歷史

記錄著人民軍隊

艱苦樸素、無私奉獻的優良傳統

傳承著人民軍隊

威武不屈、敢於勝利的大無畏革命精神

崢嶸歲月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軍服

講解土地革命戰爭時期軍服

1927年8月1日,南昌起義爆發。從此開始了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革命武裝鬥爭的新時期——土地革命戰爭時期。這一時期,人民軍隊剛剛成立,並沒有自己統一的軍服。

1932年以後,各地紅軍著裝的軍服基本趨向一致:上衣為灰色中山裝;軍帽是八角帽,帽徽為紅布五角星;軍上衣是立翻領,4個帶蓋加扣的明兜,領口上綴一副紅布領章;下衣是有插手口袋的西裝式軍褲,打綁腿。但由於經濟條件的制約,紅軍軍服樣式雖然實現了統一,但布料、顏色還不盡相同。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也是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服發展的萌芽階段。

抗日戰爭時期軍服

抗日戰爭時期軍服

1937年全面抗戰爆發後,國共兩黨實現第二次合作,中國工農紅軍改編為八路軍、新四軍。

整個抗戰期間,由於客觀條件限制,八路軍、新四軍軍服樣式、顏色和用料不夠統一,顏色以黃色、灰色居多,用料以粗布為主。軍帽分冬、夏兩種,制式為直筒圓頂加圍式。軍衣褲分夏、冬兩種,上衣為對襟立翻領式,左臂佩布質「八路」或「新四軍」臂章;軍褲為西服褲式。

抗日戰爭時期軍服

解放戰爭時期軍服

解放戰爭初期,中國人民解放軍的軍服基本上沿用了抗日戰爭時期的樣式,即中山裝式。上衣為四個兜,褲子為西式褲。明顯的變化只是取消八路軍、新四軍臂章。

1949年夏季,全軍戴解放帽,佩戴「中國人民解放軍」胸章和「八一」五角星帽徽。

輝煌成就

50式軍服

50式三軍幹部夏服

1950年5月1日,全軍換上了第一套統一制式、統一標準的軍服,這也是我軍歷史上第一次分級別、分軍種、分用途裝備的軍服,統稱為「50式軍服」。

它設置有夏服、冬服、大衣等,首次出現了大簷帽。官兵在夏服、冬服上衣左胸統一佩戴印有「中國人民解放軍」字樣的胸標;各式軍帽均佩戴帽徽,式樣為在鑲有金黃色邊的紅五角星正中嵌套金黃色「八一」字樣。

陸軍幹部夏服有兩個上挖袋,褲子為西式褲;海空軍幹部夏服有四個挖袋;陸軍戰士夏服上衣為套頭式;海軍戰士夏服為水兵服,戴水兵帽。陸軍師以上軍官軍服顏色為深綠色,其他官兵為黃綠色。海軍軍服顏色分上白下藏藍和全藏藍兩種。空軍師以上軍官上衣為深綠色,褲子為藏藍色,其他官兵上衣為黃綠色,褲子為藏藍色。

55式軍服

1955年國慶閱兵騎兵軍官方隊著55式尉官夏常服

1955年,為配合軍銜制的實施,全軍裝備新式軍銜服裝——55式軍服。55式軍服是我軍軍服史上一次重大改革。首次突破了我軍單一制式軍服的歷史,將軍服分為禮服和常服兩大類,品種有了很大增加,用料也明顯改善,禮服和校以上軍官常服採用毛料,軍銜和軍兵種勤務識別標誌也比較系統,使我軍軍容儀表得到了較大改善。

65式軍服

65式軍服

1965年6月1日,我軍取消了軍銜制,同時,也取消了裝備將近10年的55式軍服。全軍一律佩戴不分等級的全紅帽徽和領章,官兵一律穿布料軍服,以體現艱苦樸素、官兵一致。

65式軍服,是我軍使用時間最長、穿著數量最多的制式服裝。從1965年到1985年,65式軍服及其改進型71式、74式、78式整整裝備20年。65式軍服簡潔、樸素、實用,打下了「一顆紅星頭上戴,革命的紅旗掛兩邊」的時代烙印,深受廣大官兵和全國人民喜愛,被普遍認為是最具時代特色的一款軍服,充滿了傳奇色彩,甚至影響了世界軍服的發展。

85式軍服

85式軍服

1984年12月,經中央軍委批准,85式軍服定型投產,並於1985年裝備部隊。85式軍服,全軍配發了大簷帽、制式襯衣、佩戴新式標誌符號,團職以上幹部配發了夏、冬毛料服裝,提高了質量,改進了樣式,改善了軍容。

盛裝新容

87式軍服

1988年,我軍實行新的軍銜制度,同時配發87式軍銜服裝。87式軍服第一次實現了禮服、常服、作訓服系列,首次按身高、腰圍、胸圍等人體尺寸,設置了新的軍服號型系列,確保著裝適身合體。並形成了與之配套的軍銜標誌符號,利於軍人身份識別。科學設置了冬服保暖標準和冬服配套標準,滿足作戰訓練需要。

87式軍服

87式軍服是我軍軍服發展的一個裡程碑,對我軍軍服改革發展具有重要的歷史和現實意義。

97式軍服

97式軍服

1997年5月1日,中國人民解放軍駐香港部隊配發新一代軍服,也稱「97式軍服」。1999年我軍駐澳門部隊也裝備了97式軍服。

97式軍服在結構、用料、顏色、服飾及配套方面均有較大改善。增加了禮服、夾克常服、毛衣、體能訓練服、戰士皮鞋、作戰靴和貝雷帽等品種,新增了綬帶、軍種胸標、姓名牌、臂章等服飾標誌,進一步改進了一些服裝的面料質量。特別是樣式、顏色更加美觀大方。

07式軍服

三軍儀仗隊禮服

2007年8月1日,07式軍服開始全面裝備全軍。換發07式軍服是我軍軍服史上又一次跨越式發展。07式軍服調整改革是我軍軍服建設發展歷史上最全面、最系統的一次改革。

07軍官禮服

07式軍服系列,體系更加完整配套,樣式更具時代特色,用料質量顯著提高,標誌服飾搭配協調,號型設置科學適用,品種齊全滿足需要,標誌著我軍軍服建設水平進入世界先進行列。

文職人員服裝

決戰決勝

07式作訓服

07式作訓服

07式作訓服防護功能強,結實耐穿,適合部隊作戰訓練和工作執勤時穿著。包括作訓帽、夏作訓服、冬作訓服、作訓大衣、作戰靴和配套標誌服飾等品種。按使用地域背景,區分為林地迷彩、荒漠迷彩、城市迷彩、海洋迷彩和叢林迷彩。作訓大衣樣式為派克式短大衣,配有可拆卸的平剪絨毛領、防風棉帽和活膽,平時可滿足日常著裝美觀需要,戰時佩戴風帽和防彈頭盔可滿足保暖和防彈的需要,活套內膽可滿足高寒地區的保暖特殊需要。

07式作訓服

19邊防巡邏被裝

19式邊防巡邏被裝包括防寒頭套、輕便防寒保暖作訓大衣、吸溼快幹內衣褲、保暖絨衣褲、防寒外手套、防眩光眼鏡、圓邊作訓帽、多功能保溫水壺等品種。通過品種搭配、組合穿著,可滿足高原高寒不同地域環境被裝保障需求。

19邊防巡邏被裝

19邊防巡邏被裝

19邊防巡邏被裝

軍服的發展史

就是一部濃縮的軍隊發展史

軍服

見證了人民軍隊的發展壯大

見證了共和國的繁榮昌盛

作者:戴百川、羅剛、付泉

攝影:裴沆、王生輝、徐洋

相關焦點

  • 邪惡之花,二戰德國的黨衛隊軍服
    感謝大家的閱讀,喜歡小編為你精心編輯的文章嗎?歡迎留言評論,小編都會虛心接受的,你們是小編前進的動力哦。每天一點點進步,分享彼此的歡樂!如果喜歡就關注訂閱吧!也不要忘記點讚哦~親,看的開心可以點個在看     本文為歷史領域文章,描述的是二戰德國的黨衛隊軍服,外表美麗,內在邪惡的歷史往事。
  • 見證新中國軍服發展歷程|歷次國慶閱兵,亮相幾式軍服?
    原標題:見證新中國軍服發展歷程|歷次國慶閱兵,亮相幾式軍服?   1955~1959年五次國慶閱兵——55式軍服   1955年國慶六周年至1959年國慶十周年的五次國慶閱兵,受閱部隊均穿著55式軍服。
  • 如何評價拿破崙帝國時期的法軍軍服?
    3.大革命後的法軍首先開始歪戴軍帽,原因估計可能是為了體現「革命朝氣」,或者就是吊兒郎當的裝酷...之後普魯士軍隊也開始有樣學樣越帶越歪注意此時三角帽已經徹底演化為雙角帽,帽簷也為了美觀變成了平滑的曲線,便於前後佩戴,這種帽式一直延續到二十世紀初,作為高階將領的禮帽。明治時期積極西化的日本也將其作為將官禮服的禮帽:。
  • 中國軍隊的55式軍服,與同期的蘇聯軍服,為何非常相似?
    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一系列關於我國軍服發展的故事。今天,我們聊聊我國的55式軍服。認真的說,55式軍服是一種非常經典的軍服,55式軍服和後來的58式軍服,總計使用了10年時間。從55式軍服的樣式來看,與同時期的蘇聯軍服非常接近。
  • 穿越南軍隊的09式軍服的越南女兵
    越南人民軍的現役軍服,正式名稱為K-08軍服,也稱為09式軍服。一、決定採用K-08軍服2009年8月26日,就越南人民軍的軍服,越南作出決定,將K-08制服採用為新一代的軍服。四、K-08軍服的現代化特徵參考了世界主要國家軍服變化的新規則,越南軍隊將深色橄欖綠,作為新軍服的主體色。
  • 美國野戰軍服M-65,俄羅斯人的看法:最偉大的發明之一
    以下,就是一個經歷過蘇聯時期的俄羅斯人士,就美國野戰軍服M-65發表的觀點和看法:美國軍隊的傳奇野戰軍服M-65,我認為是軍事領域最偉大的發明之一,並且與有傳奇色彩和廣泛知名度的美國飛行員夾克、德國頭盔M-35,可以相提並論。
  • 建國後我軍軍服軍銜概述
    55式軍銜軍服主要是借鑑了蘇聯軍服軍銜的特點並結合我國實際來設計制定的,是我軍歷史上真正意義上的第一代制式軍服。不過需要說明的是,85式軍服最早出現在公眾視野卻不是85年,而是在84年的國慶三十五周年閱兵中。雖然85式軍服也只能區分軍種和官兵,但是較65式軍服好看了許多。 為提高軍服的適體率,85式軍服還首次提出了型的概念,幹部毛料服裝分為每個號段三個型。解放鞋,布鞋,皮鞋除了原用軍鞋號,統一按國家的「四鞋」號型生產。
  • 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服演進史話--中國共產黨新聞--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其演進過程如同一幅壯麗的歷史畫卷,在某種程度上展示了人民軍隊的成長史和中國社會經濟的發展史。  土地革命時期  1927年8月1日,南昌起義的槍聲向全世界宣告: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一支新型的人民軍隊誕生了。起義部隊穿著國民革命軍的服裝,系紅領巾以示區別。
  • 那些電視劇中軍服的錯誤,你看出多少?
    來源:中國軍網微信·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融媒體  作者:徐平如今,中國影視作品佳作連連,一大批優秀的軍事題材作品更是「層出不窮」,深受部隊官兵和人民群眾喜愛。 但出於某些原因,影視劇中仍然難免有些穿幫鏡頭,特別是在一些軍事題材作品中,軍服的錯誤時有發生,尤其是我軍55式軍服最容易出錯。這張照片有兩個錯誤:一是女軍人的帽子不對。
  • 鹹陽彩虹學校中學生穿著日本軍服走運動會方陣
    從昨天下午開始,一張「中學生穿著日本軍服走運動會方陣」的照片引起了微博網友的吐槽,學校無知、學生沒素質等批評聲音充斥網絡。今天上午,鹹陽彩虹學校給出回復,被拍的學生是要演出一個愛國節目,日本軍服是道具服裝,因為照片沒有被拍全,才造成了網友的誤會。
  • 堅決從嚴打擊非法製售軍服行為
    問:軍服使用管理的形勢如何?答:從歷年情況看,軍服使用管理形勢依然嚴峻。一是仍然存在非法生產軍服及其仿製品的問題。軍服承制企業計劃外生產軍服的情況逐漸杜絕,但其他服裝生產廠家違規生產軍服仿製品的情況還比較普通。二是非法銷售軍服及仿製品的情況仍然存在。
  • 「的確良」軍服: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中國人的集體記憶
    來源:中國軍網微信·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融媒體 作者:徐平一提起「的確良」軍服,現今中年以上的人應該都很熟悉,那可是迄今為止我軍影響最大的軍服之一!可是,你知道它的真實名字嗎?為什麼又叫「的確良」軍服呢?
  • 共和國海軍55式軍服
    ·軍官服1955年10月1日,是新生的人民共和國建國慶典的日子,也是人民共和國海軍軍服史上具有重要意義的一天。經國務院第18次會議批准,人民解放軍繼50式以後的一套全新的軍服在這一年的國慶日正式推行。根據頒行的時間,這套軍服被簡稱為55式軍服。
  • 海軍軍服為什麼是白色的?
    正如那些新近又在某些語境下被重新稱作「帝國主義」的國家,無論多想、多努力地想去實現,也不可能(至少在可預期的未來不可能)真正完全「去中國化」,正在全馬力奔向民族偉大復興的我們,也很難說就會在同樣的預期未來,完全「去西方化」。這話要放在「拳民」式的語境中,肯定挨揍,甚至會被「人肉」、「網殺」。
  • 軍服收舊規定放寬,只交軍銜標誌及迷彩服!
    作者|軍路君07式軍服回收,自2009年退役士兵開始收舊。收舊的當年,新式的07式外觀制式軍服全部回收,後來放寬到可以帶走一套冬常服或春秋常服。(具體以單位實收為準)軍服收舊規定放寬,從士兵外觀服飾及軍銜標誌全部回收,到個人可留有一套冬常服或春秋常服,再到如今有的單位只收迷彩服和軍銜標誌符號,不少戰士表示,「越來越人性化了」。2009年12月,首批配發07式軍服的士兵退役。
  • 軍服展覽:戎裝在身·軍魂永存
    為了迎接八一建軍節,在渭南市林機小鎮NO.35創客空間,舉辦了一場以「戎裝在身·軍魂永存」為主題的軍服展覽。通過欣賞制服、軍銜、勳章等軍用物品,了解它們背後的故事,致敬那些「最可愛的人」——
  • 各國軍服有特點哪國最有型? 英國紳士法國華麗美國精細德國耍酷
    而且自古以來,展示軍威也是軍裝很重要的功能。春秋末期的吳王夫差曾在天下諸侯面前擺開三萬精兵,一萬穿紅色袍服,一萬穿白色袍服,一萬穿黑色袍服,軍威凜然,不戰而爭得盟主之位。而近些年來,男兒氣概十足的軍服尤其是軍大衣,更是一朵剛健的浪花。馬上就要過年了,本期就讓我們一起輕鬆一下,欣賞欣賞各國的軍服範兒。
  • 關於07式軍服資歷章的知識,你了解嗎?
    級別資歷章是07式軍服 標誌服飾系列中的一個亮點, 由級別略章、軍齡略章、裝飾略章組成。 它直觀表示了軍官的級別和軍齡, 與軍銜搭配,實現了和諧統一, 可以更加清晰地展示軍人的基本信息。 今天的《軍迷速成班》 帶你了解07式軍服資歷章!
  • 組圖:中國人民解放軍歷代軍服演變發展過程(1)
    軍服是軍人的外在標誌,是國威、軍威的象徵。毛澤東同志指出:"人民軍隊總得先有飯吃,有衣穿,才能打仗。否則,雖有槍炮,無所用之。"探索我軍軍服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7年的"胡服騎射"。隨著歷史的演變,社會經濟的發展,軍服在不斷的變革著,軍服的作用也在不斷地擴展。
  • 抗戰年代,八路軍人手一套軍服可太難了
    這棉大衣沒有全發,一個班裡頭只有三五個人有。沒有棉大衣的,給發一條被子,這被子上有個領子,站崗放哨時把被子打開,系上帶子披在身上防寒。不管怎樣,這防寒的東西也能挺它一陣子。」條件較好的冀中軍區尚且如此,其他地方更慘。如120師兼晉綏軍區1941年每10個人發1件大衣,1943年條件稍好,改為每5人發1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