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澳信託啟動引入戰略投資者工作

2020-12-22 每日經濟新聞

每經記者:冷輝 每經編輯:段煉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近日從信託公司處獲悉,華澳國際信託有限公司(下稱華澳信託)已經啟動引入戰略投資者的工作,該公司總部位於上海。

公開信息顯示,華澳信託是由北京融達投資有限公司和重慶財信企業集團有限公司共同出資組建的一家非銀行金融機構,公司成立於1992年,前身為昆明國際信託投資公司,2009年遷址上海,更名為華澳國際信託有限公司。目前公司註冊資本金為25億元人民幣。

2018年年度報告數據顯示,華澳信託2018年末總資產57.08億元,淨資產38.25億元,管理的信託資產規模為1279億元;當年實現營業收入7.38億元,同比增長約29%;實現淨利潤4.1億元,同比增長近36%。

據了解,華澳信託此前制定了五年發展規劃(2017-2021年),其戰略目標為通過5年努力,進入信託行業中上水平,即:監管評級、行業評級的評級結果大幅提升,以及通過5年努力,ROE實現大幅提升並達到行業中上遊水平。

信託牌照在金融行業擁有強大的影響力。全國僅有60多家信託公司,信託牌照相對比較稀缺。信託也被稱為「實業投行」,投資範圍相對而言比較寬泛,可以整合運用大多數金融工具,行業機制靈活。

近年來,信託公司股權變更不斷,不少大型企業都對信託公司牌照表現出濃厚的興趣,也體現了信託這一金融牌照的吸引力。

此前,有雪松控股獲得中江信託的控股權,並更名為雪松信託;幾天之前,又有上實集團以74.18億元摘得天津信託51.58%股權,另外,此前天津泰達國際控股(集團)掛牌轉讓的天津信託26%股權,也已被上實集團收入囊中,據此上實集團已競得天津信託77.58%股權,實現控股。這體現了大型企業對於信託公司價值和行業發展前景的高度認可。

據悉,華澳信託此次引戰對象的範圍包括國內外大型金融機構、央企或地方國企和其他實力企業等,目前引戰工作已啟動。

每日經濟新聞

相關焦點

  • 「小而美」「精而專」的華澳信託啟動引戰工作!
    註冊地上海陸家嘴金融中心「小而美」「精而專」的華澳信託啟動引戰工作。近日,小編從業內權威渠道了解到該信息,並經向華澳信託公司證實。華澳信託成立於1992年,現註冊資本為25億元人民幣。華澳信託管理資產規模不大,但淨利潤逐年穩步增長。
  • 華澳國際信託啟動引戰工作
    來源:證券時報網作者:楊卓卿近日,證券時報記者從權威渠道了解到並經向華澳信託公司證實,總部位於上海陸家嘴的華澳信託已啟動引戰工作經查詢公開信息,華澳信託成立於1992年,現註冊資本為25億元人民幣。截至2018年末,華澳信託總資產57億,淨資產38億,淨利潤4.1億,信託管理規模約1300億。隨著社會經濟發展,機構和高淨值人士通過信託配置資產和委託事務管理的需求日趨增多,信託公司引戰動作和股權交易市場漸趨活躍。今年2月銀保監會發布了《信託公司股權管理暫行辦法》,更是為信託行業穩健發展提供了制度保證。
  • 華澳國際信託與平安陸金所籤訂戰略合作協議
    6月10日,華澳國際信託與平安陸金所籤訂了戰略合作協議。公司董事長(代)、總裁吳瑞忠,副總裁曾珊珊,副總裁陳鳴,財務長解媛媛;平安陸金所董事長李仁傑,執行長計葵生等領導出席了此次的籤約儀式。陸金所控股是全球領先的金融科技公司,其旗下線上財富管理平臺陸金所(lu.com)已為中國超過4200萬投資者提供一站式線上財富管理服務,積累了豐富的金融科技技術與服務經驗。陸金所成立以來,憑藉傳承平安集團的金融DNA和強大的金融科技力量,多項科技開發和應用行業領先。
  • 寫在華澳信託通道判賠第一案,傳遞怎樣的啟示和信號?
    對於投資者具有極大的誤導性。沒有對項目進行有效監管,應全額賠償責任。華澳信託則認為,通道業務屬於被動管理型信託,信託公司只是按照委託人指令發放貸款,不對項目做實質性的調查,無義務監管更不保證資金的全部收回。投資者損失是犯罪分子集資詐騙,並將吸收的存款肆意揮霍造成,因此華澳信託不承擔任何責任。
  • 信託通道業務首遇敗訴擔責 華澳信託或賠4600萬元
    據二審判決書,預計總共有157名投資者可能提出類似訴訟,損失總額高達2.3億元,參照20%的標準,華澳信託將可能面臨最高4600萬元的賠償金額。此前,通道業務是信託公司的「免死金牌」,當信託通道業務出現風險時,信託公司的回覆通常是:「所涉及的信託項目為我司事務管理類項目,目前該項目已結束,我司已正常履行受託人職責」,一般不會深究信託公司在其中的責任。
  • 華澳信託:關於不法分子冒用我司APP進行詐騙的聲明
    來源:信託百佬匯近日,華澳國際信託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澳」或「我司」)發現有不法分子冒用「華澳信託」名義,通過微信群分享「二維碼」的形式發布虛假理財產品、博彩信息等進行金融詐騙,誘導投資者充值,給投資者造成了損失。
  • 華澳信託捲入非法集資案 判賠償20%
    來源:大河報·大河財立方作者:陳玉靜近日,華澳國際信託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澳信託)的一項通道業務判決引發熱議。在此案件中,上海金融法院以華澳信託在開展信託業務時,對委託資金來源的審核未盡必要注意義務以及對出具虛假調查報告的行為客觀上起到了矇騙投資者的作用,最終判令華澳信託對投資者顧某承擔20%的補充賠償責任。
  • 華澳國際信託有限公司2019年年度報告摘要
    固有業務部:負責公司自有資金的運用和管理,依據年度資金計劃,開展固有投資及支持主業發展的各項資金投放,在信託業務需要啟動預警機制時,及時調配資金及通過合規手段提供流動性支持,保障公司正常經營運轉;同時,負責風險項目的處置清收,通過各種法律手段化解風險項目,最大限度清收回款,降低損失。
  • 通道業務出現風險不能「全身而退」 華澳信託被判承擔20%賠償責任
    但華澳信託在管理涉案信託業務的過程中亦存在一定過錯,因此,一審判決華澳信託應對顧某某涉案損失承擔20%的補充賠償責任。或面臨4600萬元的賠償不過對此,顧某某與華澳信託均提起了上訴,雙方爭議的焦點在於:華澳信託是否應對上訴人顧立群承擔侵權損害賠償責任。顧某某認為華澳信託應對其賠償經濟損失140萬元。
  • 擴充實力+化解風險 信託公司爭拋「引戰」橄欖枝
    來源:中國證券報作者:佚名嚴監管環境下,增強資本實力成為諸多信託公司的剛需。近期,山西信託對外公布引戰計劃,面向全國公開引入具備資源優勢的戰略投資者。據中國證券報記者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除山西信託外,還有天津信託、陝國投信託、民生信託、華澳信託、雲南信託等多家公司擬引入戰投。第三次啟動「引戰」增資山西信託表示,面向全國公開引入具備資源優勢的戰略投資者。山西信託指出,按照公司年度股東大會部署,公司一直在全力推進增資擴股工作。
  • ...向重慶五中院進行異議申請 以避免華澳信託後續主張債權牽涉...
    現就《告知函》中所述執行案件存在涉及披露事項公告如下:華澳國際信託有限公司(「華澳信託」)系公司大股東東銀控股債權人之一,是未加入公司大股東東銀控股債權人委員會的金融機構,主張7億元普通債權優先於其他債權進行兌付,其要求凍結及劃轉東銀控股持有迪馬股份2018年度所有股份的現金紅利來實現其債權兌付。
  • 目標「小而美、精而專」 華澳信託2019年實現營收9.94億
    4月30日,以「小而美、精而專」為目標的華澳信託發布年報。截至2019年末,華澳信託公司信託資產管理規模1322.03億元。報告期內,華澳信託實現營業收入9.94億元,淨利潤3.06億元,其中手續費及佣金淨收入5.15億元。
  • 華澳信託臻財富榮膺「2020卓越競爭力財富管理品牌」
    華澳信託作為國內較早布局財富的信託公司,多年來持續深耕財富管理領域。自2013年推出「華澳•臻財富」品牌以來,立足上海、北京、深圳、重慶四地,聚集金融、法律、保險等多領域專業人才,先後推出臻誠,臻智、臻鑫、臻愛等產品體系,涵蓋基礎設施、環保、能源、文化產業、房地產、供應鏈金融等多個領域,不斷提升資產配置能力,為客戶提供綜合化、專業化、定製化的資產配置方案和專屬服務,實現財富的增值與傳承。
  • 華澳信託曾珊珊:家族信託給資管業務帶來三大改變
    近期,華澳信託家族信託辦公室正式成立。針對後疫情時代的家族(家庭)財富管理問題,證券時報·信託百佬匯記者專訪了華澳信託副總裁曾珊珊。曾珊珊認為,家族信託的發展將給信託公司資產管理帶來三大改變。信託百佬匯記者:您認為家族信託的社會價值、對於信託業整體轉型的意義是什麼?
  • 首例通道業務被判賠償,打破信託公司免責「常規」
    2018年,吳某向一審法院起訴要求華澳信託承擔侵權賠償責任。一審法院經審理後,判決華澳信託應於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對吳某根據刑事判決通過追贓程序追索不成的損失在20萬元的範圍內,承擔補充賠償責任。吳某與華澳信託均不服一審判決,向上海金融法院提起上訴。投資者吳某稱,信託公司對信託資金的監管負有全面責任。華澳信託明知投資者是基於對華澳信託的信賴而進行投資。
  • 21說案|信託公司在通道業務是否完全免責?上海金融法院:不是
    12月18日,上海金融法院披露,審結一起信託公司通道業務承擔民事侵權責任案,該案系全國首例判決信託公司在通道類業務中對投資者承擔民事侵權責任的案件。該案起於一例集資詐騙罪,被判決集資詐騙罪的陳某、王某二人要求華澳信託承擔侵權賠償責任。
  • 信託日報(12月22日)
    金融機構年末競賽 短期高息產品分流信託資金募集2. 非法集資型信託第一案!通道業務不免責,華澳信託判賠20%3. 四川信託所持鑫怡凱盛科技1164萬元股權遭凍結4.對此,用益信託金融研究院研究員喻智分析,年末銀行等機構同期推出較多的短期高息理財產品,在一定程度上分流了資金,使得投資者對信託產品大量投放反應平淡。2. 非法集資型信託第一案!通道業務不免責,華澳信託判賠20%信託公司通道業務完全免責嗎?答案是不一定。
  • 信託周報(12月28日)
    廣州農商行又見信託違約 事件牽扯捷成股份實控人7. 2021年信託業監管「從嚴」基調不變 探索業務轉型將成「頭等大事」8. 通道業務不免責!華澳信託捲入非法集資案,判賠償20%9. 花樣年地產「盈利套路」:上半年賣子公司,下半年靠信託「明股實債」10.
  • 中信銀行旗下信銀國際引入五大投資者 新湖中寶、安信信託皆在列
    9月29日晚間,中信銀行(601998)披露公告,公司全資孫公司司中信銀行(國際)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信銀國際」)擬以2.99港元/股的價格增發30.28億股新股,引入5名投資者,合計募資額約90.53億港元。發行完成後,5名投資者將持有信銀國際25%的股權。
  • 雲南信託欲引入新戰投
    本報記者 萬佳麗 上海報導雲南信託正迎來變化的可能。《中國經營報(博客,微博)》記者獲得的消息表明,雲南信託正在考慮並嘗試引入新的戰略投資者。一位雲南信託的人士告訴記者,雲南信託有意引入戰投,以增強資本金實力。目前,雲南信託註冊資本金為12億元,處於行業中位數以下。這位人士稱,目前已經有意向企業展開了盡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