捨得給孩子花錢,不過是最低層次的愛!家長有五層,你在哪層?

2021-01-09 長沙教育

經常聽到這樣一些話:

養不教父之過,有其父必有其子。

孩子是父母的影子,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

這些都反映了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而家庭教育往往體現在非智力因素方面,比如感恩、誠信、善良、尊重他人、有禮貌等更多品質方面。通俗來說就是讓孩子成為一個合格的社會人。

孩子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在某種程度上,最開始是取決於父母的。然而很多家長並沒有對家庭教育給予足夠的重視。

孩子出現問題,經常是指責學校、社會,很少反思自己。在你控訴應試教育的時候,是否反思自己也是其中的推動者?你是否逼迫孩子報了很多的補習班?在指責社會無序時,你是否給孩子做出了表率……

《人民日報》曾刊登過文章《教育改革要從家庭教育開始》,其中提出的家長層次論有五層,家長們都來看看,你屬於哪一層?

捨得給孩子花錢

現代家庭生活水平高了,很多家長在孩子的教育上很捨得花錢,除保證為孩子提供生活所需的方方面面以外,基本是孩子「指啥買啥」。家裡條件沒那麼好,還會覺得是對孩子的虧欠。

有的家長不惜砸鍋賣鐵買學區房;暑假花3萬給孩子報補習班等等。其初衷都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想通過這些外在條件輔助孩子更好的學習。

有朋友說:「兒子跟我一點也不親。我這天天忙著工作,加班、出差,不都是為了給他多掙些錢花!」另一同事反駁:「現在講究的是陪伴。你再不陪孩子,孩子就長大了!」

父母為小孩子提供必要的物質生活是應該的,但僅僅在金錢上,在孩子的低層次需求上付出是遠遠不夠的。

捨得為孩子花時間

都說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愛也一樣。「你陪我長大,我陪你變老。」

有兩位爸爸:

一位爸爸為了做生意,賺更多的錢,他錯過了很多孩子成長的過程。兒子出生、第一次說話、第一次走路,他都沒趕上。他沒參加過孩子的家長會,甚至僅有的幾次送孩子上學,還經常搞錯班級。

另一位爸爸在業餘時間會陪女兒講故事、散步、做遊戲……逢人就說女兒是貼心小棉襖,跟自己特別親。他說:「時間不白花,收穫的都是幸福。」

你覺得兩位爸爸,兩個孩子誰更幸福呢?答案不言而喻。時間擠擠總是有的,錢是賺不完的,工作也是做不完的,但孩子的成長卻只有一次。捨得為孩子花點時間,與孩子共同享受成長的過程,別把自己當成家庭教育的局外人。

開始思考教育的目標問題

什麼是教育的目標,可能很多家長沒有思考過這個問題。

舉個例子:你想培養孩子具有的品質:善良、正直、勇敢、誠實、自信;你想讓孩子成為有出息,有前途的人:上重點小學、初中、高中、大學、找好工作、有幸福的人生;這些就是目標。家長根據這些目標採取的一系列行動就是完成教育目標的過程。

但事實上,很多人對教育孩子沒有具體的目標規劃,想一出是一出,也不管孩子願不願意。

曾有一個小孩訴苦:她媽媽給她報了十個輔導班,佔據了她所有的休閒、娛樂時間,她感覺自己完全變成了學習機器。除了常規的數學、英語補習,還有一系列特長培訓班,每天放學就是噩夢的開始。而一些舞蹈、書法特長班都是爸媽讓她學的,她並不喜歡。

孩子不感興趣,學這麼多的意義何在?與其畫個好大的圓,將來無法填滿,不如腳踏實地,完成每一個可行的小目標,前提是這些目標的設立必須是和孩子一起規劃的。

為了教育孩子而提升和完善自己

託爾斯泰曾說過:「教育孩子的實質在於教育自己,而自我教育則是父母影響孩子的最有力的方法。」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是孩子最初的學習、模仿對象。

同學小林上學的時候是個特立獨行的女孩,經常把頭髮染的五顏六色,通宵玩遊戲,玩極限運動,怎麼瀟灑怎麼來。但她結婚有孩子後像變了一個人,每天用規律的生活來替換從前的率性。為了陪孩子學習,她還參加了心理諮詢師資格考試,每天和孩子一起學習、進步。她成為孩子的好榜樣,還為自己更新了知識庫。

為了更好地教育孩子,當代家長不像從前只根據經驗教育,而是對教育方法、教育技巧、孩子心理健康學習都有著迫切的需求。通過不斷提升和完善自己,讓家庭教育的方式更加合理,讓孩子的成長少走一些彎路。這就是言傳身教正確的打開方式吧。

盡己所能支持鼓勵孩子成為最好的自己

看過爸爸去哪兒的都知道,嗯哼是個很「難搞」的小朋友,有時候面對任務,他沒有安全感,對未知的事情感到害怕,當別的小朋友都去做的時候,電視機前的你可能已經責備他膽小愛哭了。

但杜江是這樣做的,他沒有生氣,而是告訴嗯哼這個任務不存在風險,不會遇到可怕的東西,要勇於嘗試,你可以做到,即使做不到也要試一試,爸爸永遠支持你。

但現實中很多家長是怎麼做的呢?

「再哭就不要你了,丟人」

「你怎麼不學學人家」

「笨死了」……

為人父母,最高層次就是時常給孩子懷抱、溫暖,支持、鼓勵孩子去發揮,父母就是孩子堅強的後盾。

期望孩子成才,

不是說在嘴上,想在心上,

更在長期行動上。

孩子學業成長的過程,

有風有雨還有陽光,

我們要坦然面對,

沒有不變的社會,

只有我們對孩子不變的心。

來源:亦小秋、學習公社

總編輯丨亦小秋

校 對丨曉 白

編 輯丨小 霍

相關焦點

  • 捨得給孩子花錢,不過是最低層次的愛!家長有五層,你在哪層?
    孩子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在某種程度上,最開始是取決於父母的。然而很多家長並沒有對家庭教育給予足夠的重視。家長層次有五層,家長們都來看看,你屬於哪一層?,很多家長在孩子的教育上很捨得花錢,除保證為孩子提供生活所需的方方面面以外,基本是孩子「指啥買啥」。
  • 捨得給孩子花錢,不過是最低層次的愛!家長分五層,哪層是你?
    孩子出現問題,經常是指責學校、社會,很少反思自己。在你控訴應試教育的時候,是否反思自己也是其中的推動者?你是否逼迫孩子報了很多的補習班?在指責社會無序時,你是否給孩子做出了表率……人民日報曾刊登過文章《教育改革要從家庭教育開始》,其中提出的家長層次論有五層,家長們都來看看,你屬於哪一層?
  • 中國家長分五層,你在哪一層?
    就算家裡有礦,也經不住這麼個敗法啊,看得出,這位媽媽很無奈,不知道該如何拒絕孩子。這年頭,做家長難,做個好家長更難。《人民日報》曾經把家長分為五個層次,就像金字塔,越往上,人越少。各位爹媽不妨對號入座一下,看自己在哪一層。
  • 所有家長分五層,來看看你在哪一層?
    這年頭,做家長難,做個好家長更難。《人民日報》曾經把家長分為五個層次,就像金字塔,越往上,人越少。各位爹媽不妨對號入座一下,看自己在哪一層。01第一層:捨得為孩子花錢養孩子當然要花錢,但不能只花錢。可許多父母認為,對孩子最好的愛就是砸錢,為了孩子嘛,那必須捨得。
  • 期中考試後的家長會發言火了: 家長有五層,你在哪一層?
    如果說家長是個職務,那麼這個職務是伴隨著孩子出生自動擁有的,不需要別人任命。那麼我請問大家第一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家長有五層,你在哪一層?如果做家長是你的事業,你的這個事業現在走到哪個層次?人民日報《教育改革要從家庭教育開始》這篇文章提出家長有五個層次。
  • 捨得給孩子花錢,不過是最低層次的愛!家長分五層,你在哪層?
    不知不覺,常熟全面推行小區垃圾分類已經快過去2個月了,據不完全統計常熟已經有上百個小區實行垃圾分類,大家從一開始的不適應到如今的慢慢接受,垃圾分類成了常熟人的「新時尚」。3、垃圾站設立的位置不方便 有很多業主反饋垃圾分類的站點設置的太遠,扔一次垃圾很不方便,有網友說每天得提著4隻大垃圾袋滿街跑
  • 育兒|家長有五層,你在哪一層?
    育兒|家長有五層,你在哪一層? 梅州日報一成長 梅州日報一成長微信號 mzrbcz 功能介紹 梅州日報誠意出品,專注梅州教育事業發展,關注孩子成長點滴,分享教育心得、育兒知識,記錄梅州小記者活動。那麼我請問大家第一個問題:1、第一個問題:如果做家長是你的事業,你的這個事業現在走到哪個層次?人民日報《教育改革要從家庭教育開始》這篇文章提出家長有五個層次。第一層次:捨得給孩子花錢。第二層次:捨得為孩子花時間。第三層次:家長開始思考教育的目標問題。
  • 家長的五個層次,你屬於哪個?
    在教育孩子方面,家長可以分為五個層次,就像金字塔,越往上,人越少。各位爹媽不妨對號入座一下,看自己在哪一層。 第一層 捨得為孩子花錢 養孩子當然要花錢,但不能只花錢。
  • 家長層次論,最底層是捨得為孩子花錢,看看你在第幾層?
    同事這幾天覺得特別委屈,原因是孩子學期末,班級組織開家長會,恰好那天同事有個很重要的業務要談,媳婦那天也沒得空,這不只好讓一個玩得挺好的朋友代開家長會。同事覺得:「這不都一樣嗎?我們這忙著昏天黑地,我這朋友也靠譜,開完家長會回來傳達下內容可不就好了。」
  • 優秀家長的5個層次,看看你到哪一層了?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對孩子的一生都會產生深刻影響。大多數父母都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把自己認為好的東西全部給孩子,相信自己已經做到了最好。那今天我們就來看看你處於哪個層次?是不是一位優秀的家長?
  • 一位老師的發言火了:家長有五層,你在哪一層?
    人民日報《教育改革要從家庭教育開始》這篇文章提出家長有五個層次:第一層次:捨得給孩子花錢。第二層次:捨得為孩子花時間。第三層次:家長開始思考教育的目標問題。第四層次:家長為了教育孩子而提升和完善自己。第五層次:父母盡己所能支持鼓勵孩子成為最好的自己,也以身作則支持孩子成為真正的自己。
  • 教師給自家孩子補課慘遭舉報:家長的教育分五層,你在哪一層?
    那麼我請問大家第一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如果做家長是你的事業,你的這個事業現在走到哪個層次? 人民日報《教育改革要從家庭教育開始》這篇文章提出家長有五個層次: 第一層次:捨得給孩子花錢。 第二層次:捨得為孩子花時間。
  • 教育這件事,捨得花錢和不捨得花錢的「家長」有什麼區別?
    在教育這件事上,捨得花錢和不捨得花錢的家長究竟有什麼區別?孩子又有什麼不同呢?其實我們從孩子的表現、心態就能窺視全部。這個世界上總有人捨得為教育花錢,有人不捨得為教育花錢,但如何取捨就要根據家庭收入情況來定了,但也不盡然。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你隨便問一個身邊的朋友,他可能會說,自己也不知道,或許天生的興趣的就是存錢,畢竟有錢在手世界擁有。
  • 一位老師在家長會上的發言火了:家長有五層,你在哪一層?
    那麼我請問大家第一個問題:三個問題你的這個職務現在走到哪個層次哪個級別?人民日報《教育改革要從家庭教育開始》提出的家長層次論有五層。第一層次:捨得給孩子花錢。第二層次:捨得為孩子花時間。第三層次:家長開始思考教育的目標問題。第四層次:家長為了教育孩子而提升和完善自己。第五層次:父母盡己所能支持鼓勵孩子成為最好的自己,也以身作則支持孩子成為真正的自己。
  • 高中班主任在家長會上的發言火了:家長有五層,你處在哪一層?
    人民日報《教育改革要從家庭教育開始》提出的家長層次論有五層。 第一層次:捨得給孩子花錢。 第二層次:捨得為孩子花時間。 第三層次:家長開始思考教育的目標問題。 第四層次:家長為了教育孩子而提升和完善自己。 第五層次:父母盡己所能支持鼓勵孩子成為最好的自己,也以身作則支持孩子成為真正的自己。
  • 一位從教30年的老師在家長會上的發言火了:家長有五層,你在哪一層?
    那麼我請問大家第一個問題: 1、第一個問題: 如果做家長是你的事業,你的這個事業現在走到哪個層次? 人民日報《教育改革要從家庭教育開始》這篇文章提出家長有五個層次。 第一層次:捨得給孩子花錢。
  • 一位從教30年的老師在家長會上的發言火了: 家長有五層,你在哪一層?
    向家長提的三個問題如果說家長是個職務,那麼這個職務是伴隨著孩子出生自動擁有的,不需要別人任命。那麼我請問大家第一個問題:1、第一個問題:如果做家長是你的事業,你的這個事業現在走到哪個層次?人民日報《教育改革要從家庭教育開始》這篇文章提出家長有五個層次。第一層次:捨得給孩子花錢。第二層次:捨得為孩子花時間。第三層次:家長開始思考教育的目標問題。第四層次:家長為了教育孩子而提升和完善自己。第五層次:父母盡己所能支持鼓勵孩子成為最好的自己,也以身作則支持孩子成為真正的自己。
  • 人民日報:做家長的五個層次看看你在哪一層?
    那麼,你認為自己的這份終身職業做得怎麼樣呢?記得人民日報曾發表一篇《教育改革要從家庭教育開始》,文章提出:做家長有五個層次。來看看你做到了哪個層次吧:第一層次|捨得給孩子花錢如果你認為教育孩子就是花錢,那麼很遺憾,你對於「家長」這份職業的理解只停留在第一層次。
  • 富養孩子的三層境界,你在哪一層?
    富養第一層:捨得為孩子花錢通常很多父母認為,所謂富養,就是不遺餘力地給孩子花錢:吃最好的、穿最好的、用最好的,為了給孩子買學區房,哪怕背負沉重的經濟壓力也在所不辭。《中國青年報》曾經做過一項調查,50.7%的受訪家長表示經常不顧經濟實力為孩子花錢,而51.5%的受訪家長坦言,自己會因為沒有給孩子買名牌而感覺虧欠。
  • 男人對一個女人,捨得花錢不一定是愛,那不捨得花錢呢?
    男人對一個女人,捨得花錢不一定是愛,那不捨得花錢呢?很多女孩兒在談戀愛的時候總是糾結一個問題,對方究竟愛不愛自己呢?不少小姑娘因為相信肯花錢就是愛自己,上了很多中年男人的當,他們嘴上說著很愛自己,也願意為年輕女孩兒們的消費買單,因為他們喜歡年輕的肉體,也有大量的錢去花。他們總是聲稱自己單身,讓女孩兒們覺得遇到了一個鑽石王老五,喜歡的不得了,結果卻常常是男方早已有了老婆孩子,直到原配找上自己這個小三來,才知道真相。這樣的故事,三天兩頭就會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