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層次論,最底層是捨得為孩子花錢,看看你在第幾層?

2020-08-21 小權姐一家

同事這幾天覺得特別委屈,原因是孩子學期末,班級組織開家長會,恰好那天同事有個很重要的業務要談,媳婦那天也沒得空,這不只好讓一個玩得挺好的朋友代開家長會。同事覺得:「這不都一樣嗎?我們這忙著昏天黑地,我這朋友也靠譜,開完家長會回來傳達下內容可不就好了。」

可閨女不幹了,回到家生了好幾天的悶氣,說「你根本不是個合格的家長」,同事可委屈了,「我不敢說我多優秀,但我這麼辛苦不都是為了這個家嗎?我這算不合格,要做到什麼程度才算合格?」

人民日報曾刊登過一篇文章,將家長分為五大層次,我開玩笑地說,「你女兒說得沒錯,你這樣的行為還真就在最底層。」

第一層次:肯花錢。

幾乎百分之九十的父母都肯為子女花錢,勒緊褲腰帶給孩子報課外輔導班、擠坐公交車給孩子報暑期夏令營,幾乎是孩子想要什麼,父母都儘可能地滿足孩子。相反,有的父母甚至覺得自己賺不到錢,無法滿足孩子想要的物質需求,感到對不起孩子。

第二層次:肯花時間。

很多父母總是說「我這麼忙都是為了孩子,都是為了給你們創造更好的生活」「我不工作的話,就養不了你們。」搞得父母沒有孩子,他們就不拼命工作一樣。試想,一個連孩子念幾年級都不知道的家財萬貫的爸爸,和一個每天都陪在孩子身邊,給孩子講故事、做遊戲的爸爸,哪個孩子幸福指數會更高呢?更何況,有些家長不肯花時間給孩子,也不見得是把這些時間來創造財富。

第三層次:肯思考。

我們經常看見許多父母跟風「逼」著孩子學這學那,金錢、時間都用盡了,看似為孩子的教育付出了許多,卻從來沒有替孩子想過,孩子是否真的願意學這些嗎?讓這麼小的孩子一口氣學那麼多,能成功嗎?孩子學習的目標到底是什麼,父母有真的思考過嗎?父母到底把孩子當作學習的機器還是有血有肉的人來對待呢?

第四層次:肯完善自己。

有人說,「遇見孩子,就是遇見更好的自己。」父母是孩子第一任教師,為了更好地教育孩子,感同身受,有的家長不僅僅只是口頭教育,而是身體力行地跟孩子一起學習、一起進步,一起實踐所謂的教育方法和經驗,知行合一。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不斷提升、完善自己。

第五層次:充分尊重孩子。

這是最高層次,在前四層的基礎上,這類父母願意把人生的主動權還給孩子,他們接納孩子的不完美,接納孩子「還只是個孩子,要求不能太高」,同時又持有「他雖然是個孩子,但同樣需要尊重」的理念。當遇到挫折時,告訴孩子「不要害怕,要勇於嘗試」,如果孩子不願意,也告訴孩子「做不到也沒關係,不過媽媽可以陪你試一試。」而不是上來就指責孩子「你怎麼這麼膽小?」「再哭就不要你了。」

問問自己,這五個層次,你在哪一層?

(本文來源網絡)

相關焦點

  • 捨得給孩子花錢,不過是最低層次的愛!家長分五層,哪層是你?
    孩子出現問題,經常是指責學校、社會,很少反思自己。在你控訴應試教育的時候,是否反思自己也是其中的推動者?你是否逼迫孩子報了很多的補習班?在指責社會無序時,你是否給孩子做出了表率……人民日報曾刊登過文章《教育改革要從家庭教育開始》,其中提出的家長層次論有五層,家長們都來看看,你屬於哪一層?
  • 捨得給孩子花錢,不過是最低層次的愛!家長有五層,你在哪層?
    孩子出現問題,經常是指責學校、社會,很少反思自己。在你控訴應試教育的時候,是否反思自己也是其中的推動者?你是否逼迫孩子報了很多的補習班?在指責社會無序時,你是否給孩子做出了表率……《人民日報》曾刊登過文章《教育改革要從家庭教育開始》,其中提出的家長層次論有五層,家長們都來看看,你屬於哪一層?
  • 捨得給孩子花錢,不過是最低層次的愛!家長有五層,你在哪層?
    孩子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在某種程度上,最開始是取決於父母的。然而很多家長並沒有對家庭教育給予足夠的重視。家長層次有五層,家長們都來看看,你屬於哪一層?,很多家長在孩子的教育上很捨得花錢,除保證為孩子提供生活所需的方方面面以外,基本是孩子「指啥買啥」。
  • 「每日微學·心理」現在的你掙扎在馬斯諾需求層次的第幾層?
    掙扎在馬斯諾需求層次的第幾層?心理諮詢師在心理諮詢師學習的《基礎知識》教材的第一章就提到了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這個理論在心理學中的地位舉足輕重,而且還廣泛被引入其他領域,比如藝術、管理、商業等,據說很多沒有接觸過心理學的人也至少知道心理學的兩個點,一是精神分析,二是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應用這麼廣泛的到底是何方神「論」,先簡單看一下下圖。
  • 教育這件事,捨得花錢和不捨得花錢的「家長」有什麼區別?
    在教育這件事上,捨得花錢和不捨得花錢的家長究竟有什麼區別?孩子又有什麼不同呢?其實我們從孩子的表現、心態就能窺視全部。這個世界上總有人捨得為教育花錢,有人不捨得為教育花錢,但如何取捨就要根據家庭收入情況來定了,但也不盡然。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你隨便問一個身邊的朋友,他可能會說,自己也不知道,或許天生的興趣的就是存錢,畢竟有錢在手世界擁有。
  • 優秀家長的5個層次,看看你到哪一層了?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對孩子的一生都會產生深刻影響。大多數父母都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把自己認為好的東西全部給孩子,相信自己已經做到了最好。那今天我們就來看看你處於哪個層次?是不是一位優秀的家長?
  • 家長的五個層次,你屬於哪個?
    在教育孩子方面,家長可以分為五個層次,就像金字塔,越往上,人越少。各位爹媽不妨對號入座一下,看自己在哪一層。 第一層 捨得為孩子花錢 養孩子當然要花錢,但不能只花錢。
  • 父母越捨得給孩子花錢,孩子就越優秀嗎?
    現在的家長們,都很捨得在教育孩子上下血本。買昂貴的學區房、報各類興趣班、送孩子上精英輔導課等等,只要是對孩子教育有幫助的事情,父母們砸鍋賣鐵也要做。但這些,大多是外在形式的捨得。在培養孩子的過程中,家長們不僅要重視物質的投入,更要注重精神層面的培育。
  • 家長「會愛」孩子,是孩子的運氣,你家孩子的運氣還好嗎?
    有的家長可能不服氣,我不僅管孩子的吃喝穿,我也關注他的學習了,為了孩子成才,我真的可以說嘔心瀝血了,是的,很多家長為了孩子健康成長,不僅僅是付出了精力,更是不惜血本花費了大量的金錢;是的,你為孩子付出了很多,可你的愛,依然是一種本能。你想著付出就會有回報,錯了,如果你不會愛,你的付出越多,你給孩子的傷害就越大,你的內心就越不平衡。
  • 人民日報:做家長的五個層次看看你在哪一層?
    另外,這份終身職業可能不會產生短期收益(除非你是「小馬雲」範小勤的父親);但好好幹,一定會產生長期價值,為國家貢獻力量,也為自己的後半生帶來福祉。正如一句話說得好: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就是投資自己後半生的幸福。幾乎每個人都會從事「家長」這份特殊的終身職業。
  • 大陸家長最捨得給孩子花錢!
    東南網8月16日訊 (導報記者 張燕娟 文/圖)臺灣樂寶玩具公司總經理高忠清,是親力親為的老總,不但親自參與玩具研發、模具製作,甚至來大陸參展,他也親赴一線,當起銷售員。高忠清笑著說,現在大陸已經很富裕了,家長對教育也最捨得花錢,總想讓孩子學多一點,所以拼命報興趣班。這種風氣,讓他看到了未來的發展前景。前不久赴深圳參展,因為玩具賣太好,高忠清的照片還上了深圳當地一家報紙的頭版,「你知道我在大陸參展,最多一次賣了多少錢嗎?3天,30多萬人民幣啊!這銷量,是在臺灣不可想像的」。
  • 興趣班也有「鄙視鏈」,稍不留神就排在最底層,家長別花錢坑娃了
    文|秘籍君現在的父母,都十分重視孩子的教育。除了關心孩子在學校的學習成績,也希望孩子多學一些其他東西,所謂「技多不壓身」,以後早晚都能為孩子的未來人生加分。所以,很多家長都會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開始給他們報各種興趣班。這不,我閨蜜,從女兒2歲起就給她報各種興趣班,如今5歲了,每周要上舞蹈課、繪畫課、遊泳課,此外還有英語輔導班。
  • 工作的三個層次,你在第幾層?
    工作分三層,你在第幾層?第一層:謀生型知乎上有個北京名校碩士畢業的女生吐槽,不喜歡自己現在的工作。因為這家企業管理拖沓,各種制度很不合理,但是又必須服從。自己所在的工程機械部門都是男同事,氛圍壓抑,同事之間互不理睬。
  • 有兒子的家庭,再窮也要捨得在以下5方面花錢,孩子才會更優秀
    所以說,無論如何,家長都應該在學業方面捨得給孩子花錢,只有這樣,孩子的命運才會被改變,我們的生活也才會變得越來越好。飲食營養方面不管我們的經濟條件有多差,在飲食營養方面我們必須要捨得為孩子花錢,因為什麼都比不上健康的身體重要.如果我們不在這方面多加注意的話,孩子隨時都可能會生病,這會嚴重影響到孩子的生活不說,還會讓我們花更多錢。
  • 不捨得為你花錢的男人,才是真的愛你
    常常有人說,一個男人若是不捨得為女人花錢,那他就一定不愛這個女人。我覺得這句話有失偏頗。就像父母教育子女一樣,「慣子如殺子」。父母越嬌縱,溺愛自己的孩子,反而是在傷害一個孩子。同樣,若是一個女人自己不掙錢,沒有經濟獨立的能力,她的男人任由女人大手大腳地花錢,我覺得這並不是真正愛。
  • 一個已婚女人告訴你:老公捨得為你花錢和不捨得的區別有多大
    但是還有一個更加殘酷的事實,就是老公有錢不代表他捨得給你花錢,結婚前千挑萬選的伴侶,婚後有可能一毛不拔;靠著愛情自由結合的普通人,反而會過得甜蜜幸福。究竟老公捨得為你花錢和不捨得有多大的區別呢?聽聽已婚女人的心裡話。
  • 家有兒子,父母要捨得在這4個方面花錢,孩子以後會更有出息
    ,孩子以後會更有出息一、捨得在讀書上給孩子花錢男孩子長大之後所承擔的責任會更大,所以對一個男孩子來說最為重要的就是閱歷和經驗,所以家長務必要捨得在讀書方面給孩子花錢,這樣才能讓孩子眼光不那麼狹窄。正如傑克霍吉所說,性格確實很重要,所以父母一定要捨得在培養孩子性格方面花錢,讓孩子從小養成一個好性格,勇敢、樂觀、積極向上等,相信你家孩子長大之後一定會有大成就的。
  • 女人,你不捨得為自己花錢的樣子,真的很傻
    柳媛的公婆看不慣兒媳婦大手大腳的行為,多次勸說她節約一下生活開銷,攢些錢以備不時之需:「人家做媳婦的都知道省錢,幫老公減輕負擔,幫孩子存讀書買房的錢。你倒好,光顧著自己快樂,絲毫不為男人著想。」 柳媛不贊同公婆的說法,還跟正在努力存錢買房的我說了這樣一句話:「女人,你不捨得為自己花錢的樣子,真的很傻。
  • 男人喜歡你又不捨得為你花錢是為什麼
    男人喜歡你是真的,不捨得為你花錢也是真的。這樣的男人自私自利,只愛自己誰都不愛,恨不得一分錢不花娶個白富美。2、女人太傻。有些女人總是設身處地為男人著想,出錢出力陪睡,聖母心爆棚。殊不知你的善良,對方不知感恩反被利用。
  • 你為孩子做了什麼?《人民日報》:家長有五個層次,請自我評價
    記得在《開學第一課》中,看到這麼一段話:「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你選擇了賺錢,不去管教孩子。等孩子長大了,你辛辛苦苦掙一輩子的錢,都抵不過他敗家一年。」這句話其實於我而言,感觸特別深刻,記得曾經很早就認識的一位阿姨,雖然已經她已經是媽媽,但是,在我看來,她過得比單身還瀟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