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為孩子做了什麼?《人民日報》:家長有五個層次,請自我評價

2021-01-07 點兒媽媽

記得在《開學第一課》中,看到這麼一段話:

「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你選擇了賺錢,不去管教孩子。等孩子長大了,你辛辛苦苦掙一輩子的錢,都抵不過他敗家一年。」

這句話其實於我而言,感觸特別深刻,記得曾經很早就認識的一位阿姨,雖然已經她已經是媽媽,但是,在我看來,她過得比單身還瀟灑。

早晨上班之前,悠哉的吃飯化妝,晚上下班之後,不是聚會就是約朋友喝咖啡。沒有安排之後就是追劇放鬆。

清閒的完全不像我認識裡媽媽的狀態,因為那個時候,每每看到自己的媽媽都是在忙碌中,或者在忙碌的路上。

阿姨的狀態,與我印象中媽媽的狀態,那真是天差地別。因為我們三姐弟都是媽媽一手帶大的。而她只有一個孩子,卻完全扔給了婆婆,只是一個月回去看一次。

那時候,我心裡就想,等我長大成家,做了媽媽,我也把孩子扔給婆婆,自己做自己想做的,然後孩子就輕鬆地長大了。我也沒有費心,簡直太划算了。

可是後來聽人說,哪位阿姨之後特別後悔當初只顧自己輕鬆,沒有盡到媽媽的責任,孩子高中了,她想陪伴的時候,孩子說:

「你不是很忙嗎,你去忙吧,我有奶奶就夠了…」

阿姨特別後悔,她說如果人生可以重來,她寧願自己沒有自己的工作,就是一個家庭主婦。

這個事對我的觸動特別大,在我有了大寶的時候,我正在全力備考跨專業的研究生,孩子來得出其不意,因為曾有醫生說我的身體需要調理,不然不容易懷孕。

所以我以為自己可以悠哉地考研究生,讀研究生。等到我忙完手頭的事情,就可以調理身體備孕了。

結果大寶的到來確實讓我措手不及,一邊是腹中的孩子,一邊是頗優的專業成績。我知道,能自學考出全學院前十名的成績。我付出了多少?

每天上班之餘,別人在逛街追劇,我在看書做筆記,上班空閒中,別人在聊天放鬆,我還在看書。

我拼盡全力,在跨專業考研中拿下一個讓自己滿意的成績,可是,面對腹中胎兒,我又不忍心遠離。

我站在了人生的岔路口,要麼生下孩子,便撇下孩子去讀研,要麼為了孩子放棄自己的學業。

權衡再三,我覺得我想做的事,任何時候我都可以做,而放下了孩子,或許就是我一生的夢魘,那樣的我或許一輩子也沒法給自己交代。而且魚和熊掌從來都是不可兼得。我不能太貪心。

之後,放棄醫院的工作,放棄讀研,放棄創業的成果,做了一個全職媽媽,其實,有不少人都覺得,我這是一種沒有出息,沒有追求的表現,可對我而言,這只是每個人的選擇不同。

記得《人民日報》曾提出家長有五個層次:

1、捨得給孩子花錢。

2、捨得為孩子花時間。

3、家長開始思考教育的目標問題。

4、家長為了教育孩子而提升和完善自己。

5、父母盡己所能支持鼓勵孩子成為最好的自己,也以身作則支持孩子成為真正的自己。

我覺得非常合我心意,雖然我不是一個完美的媽媽,但我一直在儘自己的努力,儘可能地去思索教育的終極目標是為了什麼?

更加明白,教育孩子是作為媽媽的我一生的事業,或許放棄事業和學習我會遺憾,但是我不會後悔,因為我會彌補,也可以彌補。現在的我,已經通過自學,學習了很多自己想學的內容,更是利用看孩子之餘看書碼字。

在我心裡,只要我想做的事情,什麼時候都可以去做。而如果我忽略了教育孩子,等到未來的某一天,我一定會後悔,必勝無法彌補的那種後悔。

所以,我做了自己認為自己想做的事情,當然並不一定放棄就是對孩子最好的愛,也有的媽媽可能會更好的平衡工作和孩子,也會有自己更好的選擇,而我只做了我認為合適自己的選擇。

只要某一天回首,我們評價自己作為父母的這一程,認為自己為孩子盡力了,問心無愧就好,但是,二選一的時候,終究要選擇一個放棄一個,不要用自己二選一的行為,來要求雙贏的效果就好。

人生終究無法兩全,但或許有折中的平衡。

(文中圖片來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我是點兒媽媽,左手育娃,右手執筆。努力的不斷給自己修修剪剪。用新型思維模式成長自己,引導孩子。做一個擁有全科教育思維的媽媽!

相關焦點

  • 人民日報:做家長的五個層次看看你在哪一層?
    而能成為我們終身職業的工作一定具備以下三個條件:是你的興趣愛好、有著漫長的生命力、要產生價值。區別於上述講的那些終身職業,有一門終身職業與眾不同,非常特殊,那就是「家長」。從孩子出生起,父母便自動上崗,不需任何人任命。直到離世,這個職業才算結束。
  • 家長層次論,最底層是捨得為孩子花錢,看看你在第幾層?
    可閨女不幹了,回到家生了好幾天的悶氣,說「你根本不是個合格的家長」,同事可委屈了,「我不敢說我多優秀,但我這麼辛苦不都是為了這個家嗎?我這算不合格,要做到什麼程度才算合格?」人民日報曾刊登過一篇文章,將家長分為五大層次,我開玩笑地說,「你女兒說得沒錯,你這樣的行為還真就在最底層。」第一層次:肯花錢。
  • 家長的五個層次,你屬於哪個?
    在教育孩子方面,家長可以分為五個層次,就像金字塔,越往上,人越少。各位爹媽不妨對號入座一下,看自己在哪一層。 專家曾經做過調查,51.5%的受訪家長坦言,自己會因為沒有給孩子買名牌而感覺虧欠孩子,50.7%的受訪家長表示經常不顧經濟實力為孩子花錢。孩子是要富養,但這種富養不是物質,更多的是精神。
  • 家長是孩子生活中的「評委」,你的評價,影響孩子自我價值感發展
    其實,萱萱的這種表現,就是典型的「鏡像自我矮化」,追根溯源的看,可能就是孩子從小沒有得到父母充分的肯定、關注和愛,造成孩子的一個自卑的情緒,並且對自我價值定位不準確。那麼究竟什麼是「自我價值定位」,究竟什麼原因造成孩子的「自我價值定位」偏差,今天我們就和大家一起討論一下。
  • 孩子的自我評價=內在父母的評價:家長的「話語」會影響孩子一生
    而另一個故事,是我們在回家的路上,同樣的看到一位媽媽叫她的孩子去買東西,但是孩子卻是不一樣的反映。這位媽媽叫不動孩子去買東西,恨鐵不成鋼的對著孩子說,你這麼笨,買個東西都不會,你說你還會幹什麼。曾奇峰說,世界上的父母分為三種:第一種父母是,無論你做什麼,他們都批評你;第二種父母是,無論你做什麼,他們都忽視你;第三種父母是,無論你做什麼,他們都鼓勵你。我昨晚碰到的兩對家長中,前者毋庸置疑就是屬於第三種父母。她們鼓勵孩子自己動手去做事情。
  • 家長的五個層次
    今天看到一張圖片,突然意識到了一個重要的育兒問題,是關於家長的5個層次。(三)開始思考教育的目標這是最近我們在思考的一個問題,為人父母到底為的是什麼,尤其是在看到孩子的某些方面表現,猶如看到曾經的自己,就像直面自己的脆弱和缺陷,那種赤裸裸又無計可施的感覺,真的太糟糕了。除了意識到自己的育兒知識有限,更加可怕的是父母將自己內心的脆弱敏感,投射在孩子身上。
  • 求職簡歷自我評價分為三個層次,你在哪一層?
    當然,如果你非要寫自我評價,我把我的訣竅告訴你:自我評價分為3個層次第一層次,吃苦耐勞型本人性格開朗、穩重、有活力,待人熱情、真誠;工作認真負責,積極主動,能吃苦耐勞,用於承受壓力,勇於創新;有很強的組織能力和團隊協作精神,具有較強的適應能力
  • 【家庭教育】家庭教育的五個層次——你屬於那一層
    家長有五個層次:捨得給孩子花錢;捨得為孩子花時間;家長開始思考教育的目標問題;家長為了教育孩子而提升和完善自己;父母盡己所能支持鼓勵孩子成為最好的自己,也以身作則支持孩子成為真正的自己。你的這個職務現在走到哪個層次? 現代家庭教育的十把刀,你無意中使用了哪幾把? 家長們面臨的挑戰在哪裡?做家長的要注意哪些呢?這次開家長會你提前備課了嗎?
  • 人民日報:不合格家長行為自查表,請對號入座
    導讀:人民日報:不合格家長行為自查表,請對號入座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
  • 捨得給孩子花錢,不過是最低層次的愛!家長有五層,你在哪層?
    在指責社會無序時,你是否給孩子做出了表率……《人民日報》曾刊登過文章《教育改革要從家庭教育開始》,其中提出的家長層次論有五層,家長們都來看看,你屬於哪一層?捨得給孩子花錢現代家庭生活水平高了,很多家長在孩子的教育上很捨得花錢,除保證為孩子提供生活所需的方方面面以外,基本是孩子「指啥買啥」。家裡條件沒那麼好,還會覺得是對孩子的虧欠。
  • 人的需求層次|為什麼孩子的學習差家長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筆者有幸從一個不俗的大學畢業,在我們村裡已經算挺稀少的了,因此每次回家,都有親戚朋友喜歡帶著孩子來家裡做客,同時美其言曰:問問我是否有什麼學習秘訣。然而在筆者看來,很多孩子學習差並非是智商低,而是心思根本就不在學習上,這時家長常常認為是孩子自己不努力,然而其實很多時候原因是出現在家長身上。正好筆者最近學習了馬斯洛的需求層次模型,我認為將其放在此場景,或許能有一些啟發。
  • 「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幫你理清孩子青春期,聰明家長這樣做
    他是心理學第三勢力的領導人,也正是他創立了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何為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根據人們需要的先後及強弱順序,將需求分為生五個層次,這五個層次由低到高分別是:生理需要:一個人能夠維持生存狀態的最基本的需要,如生活中的吃、喝、睡眠、休息等需要。
  • 人民日報:15個表揚和10個懲罰孩子的科學方法,請家長查收
    父母最高級的炫富,是教出一個有教養的孩子。以下是《人民日報》推薦的表揚、批評、懲罰孩子的科學方法,值得各位家長參考。>1.表揚要具體:準確描述孩子做得好的地方,讓他知道自己因為做了什麼得到表揚,怎麼做能夠得到肯定。
  • 人民日報:15個表揚和10個懲罰孩子科學方法,請家長查收
    一個孩子的健康成長,既需要讚美的陽光,也需要批評的雨露。父母最高級的炫富,是教出一個有教養的孩子。以下是《人民日報》推薦的表揚、批評、懲罰孩子的科學方法,值得各位家長參考。>1.表揚要具體:準確描述孩子做得好的地方,讓他知道自己因為做了什麼得到表揚,怎麼做能夠得到肯定。
  • 捨得給孩子花錢,不過是最低層次的愛!家長分五層,哪層是你?
    孩子出現問題,經常是指責學校、社會,很少反思自己。在你控訴應試教育的時候,是否反思自己也是其中的推動者?你是否逼迫孩子報了很多的補習班?在指責社會無序時,你是否給孩子做出了表率……人民日報曾刊登過文章《教育改革要從家庭教育開始》,其中提出的家長層次論有五層,家長們都來看看,你屬於哪一層?
  • 想提升孩子做作業的效率,家長可用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解決根源
    孩子做作業效率低究竟是什麼原因呢?如何幫助孩子提升做作業的效率呢?家長可以用馬斯洛需求層次原理來輕鬆解決這個問題。 01孩子拖延的表現有哪些? 1.無法進入學習狀態 孩子做作業之前就在放鬆的玩耍,等到回到家時,滿身是汗又十分疲累,飯後直接昏昏欲睡。這時,你讓孩子抓緊時間寫作業,他只會覺得家長囉嗦又煩人,可能還會和你吵起來。這就導致孩子寫作業的時候效率很低,因為他並沒有準備好開始。
  • 評價孩子不只有成績,家長要綜合評價自己的孩子
    首先是一個例子,中午,我和幾個同事一起吃飯,大家邊吃邊聊。趙小姐的女兒讀小學一年級時,她說:「這次回到溫州去看孩子的爺爺,我們在那兒整整五天,爺爺壓根兒就沒有提到我女兒讀書的事。在離開的時候,我實在憋不住了,我問爺爺為什麼不問問孩子們讀書、考試的事,爺爺說,這還用問嗎?
  • 家長對孩子自我評價的影響,家長應正確認識、評價孩子
    向他們宣傳幼兒科學的教育理念,使他們在教育思想和對孩子的要求上更符合孩子的成長規律。幫助家長理解幼兒教育的意義及評價內容和方法,使家長知道評價孩子是全方位、多渠道的。2.幫助家長全面了解自己的孩子。由於孩子性格特徵有差異,在家和在幼兒園的表現不完全一致,容易造成家長對幼兒單一、片面的評價。
  • 人民日報:教育改革要從家長教育開始!
    處於今天的資訊時代,我們的家長不學習,很難教育好孩子。因為身處急功近利的時代,很多人心浮氣躁,跟著社會思潮走,被大眾化思潮裹挾,缺乏理性思考,和長遠點眼光。那麼怎樣做一名優秀的家長呢?請你針對以下,看看自己是什麼樣的家長?第一層次:捨得給孩子花錢。第二層次:捨得為孩子花時間。第三層次:家長開始思考教育的目標問題。
  • 人民日報:不合格家長自查表!為了孩子,請各位家長耐心讀一讀
    《人民日報》總結了一份不合格父母行為自查表,請家長們一一對照:06 對孩子央求如邊哄邊求孩子吃飯,答應TA講3個故事再把飯吃完。你越央求,孩子越忸怩作態,不但不明辨是非,家長的威信也會耗盡。07 包辦替代有些家長從不要求孩子勞動,三四歲還要餵飯,五六歲還不做任何家務事。這樣孩子必然不會變得勤勞善良、能幹上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