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科學館

2021-02-17 中涵機

香港科學館自1991年4月啟用至今,已成為大眾探求科學知識的理想地方。它通過舉辦高質素展覽與趣味科學節目,推動科學普及化,並協助學校推廣科技教育。

科學館常設展覽廳的總面積為6500平方米。館藏展品逾五百件,當中百分之七十是互動展品,老幼鹹宜。其中最為矚目的展品是「能量穿梭機」,它是目前世界上同類展品中最大的。而DC-3客機可算是科學館的另一珍藏。它是香港首架客機,也是館內第一件安裝的展品。

館中展品分布在五個主要展覽廳,即展覽簡介、科學、生命科學、科技及為三歲至七歲兒童設計的兒童天地。其中80%的展品可讓觀眾觸摸及操作,因此,參觀者可一家大小,親身體驗科技對社會所產生的作用。其間大型展品包括:一架懸於天花板的國泰航空退役DC3飛機;一個高22米的能量穿梭機(以磙球展現勢能-動能轉化的機器)。

科學館的常設展覽約有500件展品,其中最觸目的莫過於高達22米的能量穿梭機,是全世界同類展品中最大型的。展品分布在18個展區,題材非常廣泛,更約有七成的展品均可由參觀者操作,實行寓參與於學習。

科學館由地下至三樓均設有不同的科學展品。地下大堂主要表現一些大眾認知的科技,如光學般,設置光學工作檯,遊客可以用鏡子、透鏡和稜鏡進行簡單的光學實驗。而一樓便展有以電腦為主的展品,介紹電腦的結構及應用和人工智慧。遊客可以在電腦實驗室內試用多種多媒體電腦軟體。亦可以通過聲音來控制聲控老鼠的移動。

二樓展廳以日常科技為主,可以在飛行模擬器學習駕駛飛機,在香港上空翱翔。最後在三樓的廳中,介紹各種節省能源的方法,還會詳細分析使用化石燃料帶來的問題。

力學廳

本廳闡明力與運動的關係。在這裡,你可以躺在釘床上,體驗一下在眾多尖釘上的滋味。你也可細看彈球如何在撞擊板面時逐漸損耗能量。

聲學廳

展覽介紹聲學的基本原理及其有趣的特質。「駐波」展品內的發泡膠珠,因揚聲器振動空氣而隨著音樂翩翩起舞,展現出駐波的一個個高峰。當聲音的頻率與「跳舞環」的振動頻率剛好一致時,便會產生共振,使環跳動起來。只要你在「魔幻音樂」的電子線路上揮動手掌,改變電路的振動頻率,便可奏出美妙的樂章。

鏡子世界

相信大家每天都會照照鏡子,整理一下自己的儀容,但是在《鏡子世界》內這可不容易,因為在鏡內看到的影像,可能令大家意想不到,嘖嘖稱奇。

展廳內大部份的展品都是由多面平面鏡子組合而成。本來平平無奇的鏡子,只要經過巧妙的設計和不同的拼合,便會產生奇特的反射效果。

生命科學

展品分為八部分,分別介紹生命科學的不同課題,包括:「體能挑戰」、「健康和藥物」、「皮、骨和肌肉」、「內臟」、「腦和感覺」、「生長和繁殖」、「植物和動物」以及「細胞和遺傳學」。

電腦廳

介紹電腦的應用。你可以在「電腦實驗室」內試用多種多媒體電腦軟體。

磁電廊

這個展覽透過一系列設計精緻的互動展品,展現了磁與電的各種現象,並以輕鬆手法探討電與磁的性質及基本原理,內容深入淺出、老少鹹宜。

展覽廊內的巨大標誌物——電池、燈泡、電動機和插座可以讓參觀者輕易識別主題,觀看所屬組別的展品。

職業=健康廊

介紹有關各行業的安全意識和措施,並鼓勵職業安全觀念的培養與實踐。當你進入「從天而降」的模擬建築工地時,便可體驗到險被高空墜下物件擊中的驚險感覺,和了解預防措施的重要。「最後防線」展示的個人防護裝備可以在意外發生時減低受傷的程度。你亦可透過「護聽之道」明白保護聽覺的重要,並從「抬重初階」學習搬運重物的正確姿勢。

交通

廳內介紹了交通運輸的技術以及它們的科學原理。最觸目的展品是吊在天花板上的「DC-3型客機」,它是香港的第一部客機。你可以在下面的「飛行模擬器」學習架駛飛機,在香港上空翱翔。「交通示範」還會向你解釋帆船如何能夠在逆風和順風環境下航行。

家居科技

你可以在本廳認識家庭用品的構造以及它們的使用安全知識。你會發現「雪櫃」、「冷氣機」和「抽溼機」原來都是應用同一個操作原理。你還會看到「煤氣表」、「電錶」和「水錶」的內部構造。

食品安全

本廳協助你分析食物的成分,並且說明均衡飲食和健康的關係。你可以在「食物劇場」欣賞多部影片,了解月餅和雪糕的現代生產方法。你也可以選定多種食品,一面踏單車,一面在「食物作燃料」展品中查看所消耗的能量與及食物的成分。

能源效益中心

人類大量使用蘊藏有限的化石燃料,不但引起能源資源快將耗盡的危機,更會造成環境汙染。在能源效益中心,除了有「知慳識儉」介紹各種節省能源的方法外,還有「能源的代價」詳細分析使用化石燃料帶來的問題,如溫室效應及空氣汙染等。此外,各種「再生能源」如太陽能和風能等的應用和利弊,都會一一闡釋。

兒童天地

兒童天地是一個讓小朋友開始接觸科學的好地方。你可以利用「肥皂泡」展品造出大小不同的肥皂膜或肥皂泡,從而在七彩繽紛的泡泡中發現表面張力的特點。在「泡泡競賽」中,當你將氣泡泵進裝有液體的柱內時,你會看到大氣泡因浮力較大而趕上小氣泡。你可以試試,原來只有形狀像圓錐體下半部的「火車輪」,因外圈比內圈小,才可以防止出軌。

能量穿梭機

能量穿梭機位於科學館展覽廳正中央,是一座高22米,貫穿四層展覽場地的巨型展品。這座矚目的機械架構向觀眾展示能量與運動的轉化,是目前世界同類型展品中最大的一件。透過圓球在兩座高塔間過山車般穿梭往返,產生一連串賞心悅目的聲響及視覺效果,構成香港科學館展品的一個重要標誌。能量穿梭機分甲塔、乙塔及接駁廊三個部分。圓球的直徑約為19釐米,重2.3公斤,由合成纖維製成。能量穿梭機的軌道全長超過1.6公裡。而圓球要完成最長的路線返回甲塔,需時約一分半鐘。


香港科學館有別於傳統的博物館,鼓勵參觀者透過操作展品來發現當中的科學原理,讓他們從中體驗探索和學習科學的樂趣。香港科學館是一個充滿知識與樂趣的地方,在這裡可以讓遊客及市民親自發掘科學的奧秘,最適合熱愛科學的大小朋友遊覽。

文章來源:百度百科、香港科學館官網

圖片來源:百度圖庫、香港科學館官網、攜程旅遊

來源:福建省科技館

相關焦點

  • 探訪香港每年平均參觀人次最多的科學館
    在香港慶祝回歸祖國21周年之際,大批訪港遊客和市民趁假期到香港科學館參觀。位於香港九龍尖沙咀東的香港科學館是香港一所以科學為主題的博物館。是香港每年平均參觀人次最多的博物館。香港科學館樓高3層,共16個展區,樓面總面積為13500平方米,擁有約500件展品,覆蓋各不同種類之科學,其中約10%展品可供參觀者親自操作。
  • 香港科學館舉行冬季冰雪運動體驗展
    香港科學館冬季冰運展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年永剛):香港科學館13日舉行「冬季冰運會」展覽開幕禮。在隨後的4個月中,展覽將把刺激的冬季冰雪運動呈現在場館中,讓市民與遊客感受到難得的樂趣。香港特區政府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署長李美嫦在開幕禮上致辭表示,感謝芬蘭、丹麥、挪威和瑞典4個國家以超卓的創意,把北歐精彩刺激的冬季運動引入香港。香港科學館將展示多個與冬季運動相關的互動展品,通過與北歐4國相關企業的高科技合作,令身處亞熱帶的香港市民也能體驗冬季冰雪運動。
  • 香港科學館舉辦展覽 展示機械人500年奇妙歷程
    香港科學館將於11月13日開始舉辦「機械人的五百年」展覽。該展覽展出逾百組獨特的機械人藏品,呈現500年來機械人的發展歷程。展覽由香港康文署主辦和香港科學館籌劃,由倫敦科學博物館提供展品。
  • 香港科學館古埃及展結束逾85萬觀眾破紀錄
    據香港媒體報導,香港科學館展覽「永生傳說——透視古埃及文明」18日晚9時正式結束。該展覽在4個月的展期內接待了逾85萬觀眾,不但打破了香港科學館歷來專題展覽的參觀人次紀錄,也是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康文署)在轄下博物館所舉辦的專題展覽中最受香港市民歡迎的其中一項。  康文署發言人說,展覽每日平均有超過7000人次參觀。
  • 暑假,學生,香港科學館,香港歷史博物館,香港太空館
    來源:新華臺灣_新華網香港特區政府政務司司長張建宗7月14日發表網誌指出,悠長暑假正式開始,建議家長趁暑假安排子女學習新知識,拓闊視野。張建宗在網誌提到,暑假有很多健康及好玩的好去處,例如香港歷史博物館、香港科學館和香港太空館等地方。
  • 香港科學館、歷史博物館今重開 受理工大「連累」關閉近兩周
    11月27日,關閉近兩周的香港歷史博物館、香港科學館正式恢復對外開放。當天是星期三,香港科學館的「免費參觀日」。上午11時,記者在現場看到參觀者寥寥,整個科學館只有二層科學示範劇場坐了約十餘位觀眾,其它樓層遊客僅為個位數。
  • 香港科學館——18個展區約有500件展品題材廣泛
    香港科學館是一個充滿知識與樂趣的地方,在這裡可以讓遊客及市民親自發掘科學的奧秘,最適合熱愛科學的大小朋友遊覽。科學館的常設展覽約有500件展品,其中最觸目的莫過於高達22米的能量穿梭機,是全世界同類展品中最大型的。展品分布在18個展區,題材非常廣泛,更約有七成的展品均可由參觀者操作,實行寓參與於學習。科學館由地下至三樓均設有不同的科學展品。
  • 香港科學館和歷史博物館今日重開 此前受理工大「連累」關閉近兩周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封面新聞香港報導組11月27日,關閉近兩周的香港歷史博物館、香港科學館正式恢復對外開放。當天是星期三,恰逢香港科學館的「免費參觀日」。上午11時,記者在現場看到參觀者寥寥,整個科學館只有二層科學示範劇場坐了約十餘位觀眾,其他樓層遊客為個位數,且參觀者絕大部分為外籍人士和遊客。現場工作人員介紹,此前「免費參觀日」人流量較大,但當天參觀人數與過去相比明顯銳減。記者注意到香港科學館專題展覽「內裡乾坤——故宮文物修復展」仍未對外開放。
  • 香港科學館帶觀眾漫遊機械人500年奇妙歷程
    香港本地機械人「飯糰」,可提供餐飲運送服務(圖片由香港科學館提供) 人民網香港11月12日電(記者 陳然)由香港特區政府康樂及文化事務署主辦的「機械人的五百年」展覽13日起在香港科學館舉行。而由香港本地機械人組成的「智能新力軍」展區則展出5組小巧又精密的機械人,現場示範燒焊工件、堆砌磚牆、營運無人商店和運送餐飲等服務,令公眾更了解本地科研機構如何將機械人技術應用於建造業和商業用途上。 據了解,此次展覽的部分展品由英國倫敦科學博物館提供,展期至2021年4月。
  • 道爾頓學子走進香港科學館 零距離體驗、發掘科學奧秘
    按照預定安排,5月17日,同學們將前往香港科學館,在那裡一探科學的奧秘。一行人順利抵達香港科學館,扎進展館後,各種科學展品似散發出無形的魔力,緊緊抓住了同學們的心。香港科學館最讓同學們印象深刻的,應屬館內二樓交通展區一架懸吊於天花板的國泰航空退役DC—3型客機,它是香港的第一部客機。
  • 香港科學館,天津科學技術館上榜!
    8.香港科學館始建於1992年,坐落於香港尖沙咀,極其帶有科幻色彩,旁邊緊挨著香港歷史博物館,作為世界十大科技館之一,2018年超過120間故宮博物館的珍貴藏品都曾在這裡展出哦!
  • 廣州科學館要門票嗎?廣州科學館有望免費開放?
    廣州科學館效果圖廣州科學館要門票嗎?廣州科學館有望免費開放?  據了解,廣州科學館項目選址在廣州塔南側,西接嶺南公園,南臨麗園雅庭,東鄰赤崗北路,北鄰美術館,規劃用地面積34213.619平方米。  廣州科學館的外形將會被設計成「懸浮城坊」,其設計融合了宋朝哥窯青瓷、科技魔方和傳統嶺南街區冷巷的特色,同時結合廣州的特殊氣候條件,以瓷器為原型的單位排列而成,其間以窄巷分隔,在科學館內部為遊客提供陰涼的新城市開放空間。  在功能設置上,廣州科學館將劃分為公共活動區、業務科研區和綜合管理區三大區域,其中公共活動區為觀眾的參觀活動區,面積約佔六成。
  • 澳門科學館——貝聿銘
    2002年3月,澳門政府派出的澳門基金會代表團到達美國,邀請國際著名建築師貝聿銘和貝氏建築事務所為科學館設計圖紙。2005年12月上旬,澳門政府正式在澳門文化中心對出海面為澳門科學館的興建進行填海達六萬二千平方米的填海地;翌年10月19日,澳門科學館主體建築工程正式展開,2009年年中落成。澳門博物館由貝聿銘大師領銜設計,館址在著名旅遊點「漁人碼頭」和澳門文化中心之間,這裡交通便利、面向大海、風景開闊,可以吸引更多參觀者特別是青少年的到來。
  • 名古屋科學館
    圖:名古屋科學館擁有世界最大的巨蛋天文館Brother Earth / 本報攝  擁有世界最大的巨蛋天文館Brother Earth的是於二○一一年三月開幕的名古屋科學館新館。從地鐵站出來沿路標一直走到白川公園附近,距離科學館還有約三百米距離時候,就已經看到這個三十五公尺直徑大小的巨大球體,靜靜地召喚?來者,不動聲色,十分搶眼。  這裡和認知中的科學館有很大的不同,基本上所有的裝置模型,都是動靜結合,除了可以觀看,更有詳細、具體的項目可供大家動手及親身體驗。
  • 清華大學「科學館」簡介
    科學館位於大禮堂西南,與同方部遙相對應,是清華早期四大建築之一。科學館始建於1917年4月,落成於1919年9月。由公順記(Kung Sung Kee)承建,美國著名建築師墨菲(H. K. Murphy) 設計。
  • 日本未來科學館亞洲展拉開帷幕
    新華網東京6月2日電(記者鍾沈軍)為期三個月的日本未來科學館亞洲展2日在東京臺場拉開帷幕,迎來中國、韓國、印度、新加坡等國的展團參展。  中國成都大熊貓繁殖養護研究基地在展區內展示了熊貓的標本,以及熊貓生態環境系統,希望喚起人們對瀕臨滅絕的大熊貓的關注。
  • 組織青少年暢遊科學館
    本報訊(龍華新聞記者 吳春華 通訊員 林麗冰 許偉心)為培養社區青少年創新實踐能力和科學素養,豐富社區青少年科學文化生活,近日,觀瀾街道新瀾社區黨群服務中心組織開展「暢遊科學館」——深圳科學館體驗活動,獲得社區青少年們積極響應。 當天,新瀾社區社工+義工雙工聯動,一起帶領20名社區青少年前往深圳市科學館進行參觀體驗。
  • 科學館與清華物理系
    科學館與清華物理系  科學館位於大禮堂西南,與同方部遙相對應,是清華早期四大建築之一,建於1917年4月至1919年9月,包工者公順記,設計者墨菲建築師。科學館為三層建築,總面積約3550平方米,紅牆灰頂,黃銅大門,門額上鐫有「科學」和「SCIENCE BVILDING」(英文古體拼寫)。建築結構先進,材料質地堅固。
  • 國際建築大師貝聿銘辭世,發一組他設計的澳門科學館表示悼念
    他的代表建築有美國華盛頓特區國家藝廊東廂、法國巴黎羅浮宮擴建工程等,被譽為「現代建築的最後大師」,他在國內的作品也有很多,比如北京香山飯店、香港中銀大廈、蘇州博物館、上海藝術博物館等皆出自他手。打開電腦,渝帆也曾拍過不少他之前設計的建築作品,其中澳門科學館便是其中之一,之前也沒有發過,現在正好發出來,算是對貝聿銘大師的悼念。
  • 澳門科學館:貝聿銘與小城的不解情緣
    貝聿銘與小城澳門有著不解的情緣,澳門的標誌性建築之一澳門科學館就是他親自設計的傑作。  澳門科學館當天發布新聞稿對貝聿銘辭世表示哀悼,並向其家人致以深切慰問。新聞稿說,貝聿銘先生堪稱現代建築界的傳奇。當年他應邀來澳考察,並親自選址興建澳門科學館及其配套設施。  澳門科學館17日將其網站主頁變成黑白兩色,深切悼念這位享譽全球的建築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