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貝
3+1+2新高考模式下,很多學生不再糾結文理分班的問題,自己適合哪一科就選哪一科,看上去比以前的絕對文理分班更人性化一些。
但3+1+2新高考模式需要上高一就選,剛上高一很多人對自己的學習狀態沒有了解,上來就做選擇也是有一定難度的,而且3+1+2的模式下,其實也是文理分科的一種,畢竟一個人的思維模式分級化不會太嚴重,理科思維就必須選理科,文科思維就是和選文科。
那麼究竟是選文科還是理科,是學生家長比較糾結的一個難題。
在高考中,文科考高分難錄取分數線高1)文科主觀題多
語文、英語、政治、歷史都是傳統意義上的文科,而語文和政治的卷面,都是主觀題和客觀題一半一半,正因如此文科答低分很難,因為即使沒有掌握知識點,靠常識也能答出來幾句話也能得分。
同樣文科得高分也很難,畢竟每個人的主觀意願不一致,判卷老師也都是各有看法, 在主觀題上並不會給很高的分數。
理科相對而言就比較容易考高分,只要你學會了所有知識點,把正確答案答出來,答滿分都是有可能的。
2)文科錄取分數線高,控制招生數
文科學起來比理科要簡單一些,所以在高考選科的時候,大多數學生都是因為學不會理科才選文科的,所以為了控制招生人數,每年高考錄取分數線,文科都會比理科高50分左右,比如說理科本科分數線為420分,那麼文科分數線就在460分以上。
分析:
考高分難,錄取分數線又高,所以對於文科生來說,想要考一個985大學真的非常難的事,而力破困難考上重本大學後,在大學裡還會出現「重理輕文」的現象,讓文科生寸步難行。
大學存在「重理輕文」的現象報考方面
就拿新高考模式3+1+2來說,如果你選擇物理+政治+生物,雖然只有物理一科理科,但是在報考的時候90%以上的專業都可以選擇,包括信息工程、通信、計算機等等。
而如果你選擇歷史+化學+政治,60%以上的專業都可以報考,包括生物工程、醫學等等,有些人可能沒看明白,這與大學重理輕文有啥關係。
通俗點來講,你在新高考模式下,選擇了物理或者化學任何一個偏理科的科目,在報考的時候可選擇的專業就多,反之可選擇性就非常小。
就業方面:
從2019年985高校就業率排行榜來看,排名前三的西安交通大學、南京大學、天津大學都是偏理工科的大學,雖然南京大學和天津大學算是綜合性大學,但是西安交通大學是絕對的理工科。
網際網路時代的到來,讓計算機、軟體、信息工程等專業成為大熱門,順應時代的發展,社會更需要理科性人才,所以學理的就業率也更高。
以上兩方面造成大學出現「重理輕文」的現象,不管是在一些綜合大學還是理工科大學裡都是如此,那麼「文科生」真的沒有出路了嗎?並不是這樣的。
文科生還有出路嗎?教育部做出回應理工科生確實是順應時代的剛需性人才,對於推動科技發展和進步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但這並不代表文科就可有可無。
教育部新聞科建設工作組召開會議,發布了《新聞科建設宣言》,對於新文科進行全面部署。從提高綜合國力、堅定文化自信、培養時代新人、建設高等教育、教育綜合發展5個方面強調了文科的重要性。
其實近幾年很多高校都在提高文科的重視程度,包括我國最高學府偏理工科的清華大學,一直在校鼓勵學生追求理科研究的同時,別忘了文科的學習。
所以說文科生絕對有出路,而且是那種有發展的出路,畢竟農醫教育是發展根本,這些都需要文科生來進行創造和發展。
總結下來可以得出結論,高中生千萬不要一味追求理科學習,如果你喜歡擅長理科無可厚非,如果不是千萬不要強求,學好文科照樣能有光明的前途,尤其是那些擁有絕對實力的文科生,不僅是考大學找工作的問題了,將來在社會上更能成為人上人。
你覺得「文科生有出路嗎?」歡迎留言交流分享。
專注教育那些事!每天分享小、初、高、大學生的日常,解讀教育中遇到的點滴瑣事,如果你也對教育那些事感興趣,請關注我,把我的文章分享給更多喜歡研究教育的人,一起探索教育的秘密。
(以上圖片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