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存在「重理輕文」現象,考高分難錄取線高,文科生有出路嗎?

2021-02-18 育兒課堂小幫手

文/小貝

3+1+2新高考模式下,很多學生不再糾結文理分班的問題,自己適合哪一科就選哪一科,看上去比以前的絕對文理分班更人性化一些。

但3+1+2新高考模式需要上高一就選,剛上高一很多人對自己的學習狀態沒有了解,上來就做選擇也是有一定難度的,而且3+1+2的模式下,其實也是文理分科的一種,畢竟一個人的思維模式分級化不會太嚴重,理科思維就必須選理科,文科思維就是和選文科。

那麼究竟是選文科還是理科,是學生家長比較糾結的一個難題。

在高考中,文科考高分難錄取分數線高

1)文科主觀題多

語文、英語、政治、歷史都是傳統意義上的文科,而語文和政治的卷面,都是主觀題和客觀題一半一半,正因如此文科答低分很難,因為即使沒有掌握知識點,靠常識也能答出來幾句話也能得分。

同樣文科得高分也很難,畢竟每個人的主觀意願不一致,判卷老師也都是各有看法, 在主觀題上並不會給很高的分數。

理科相對而言就比較容易考高分,只要你學會了所有知識點,把正確答案答出來,答滿分都是有可能的。

2)文科錄取分數線高,控制招生數

文科學起來比理科要簡單一些,所以在高考選科的時候,大多數學生都是因為學不會理科才選文科的,所以為了控制招生人數,每年高考錄取分數線,文科都會比理科高50分左右,比如說理科本科分數線為420分,那麼文科分數線就在460分以上。

分析:

考高分難,錄取分數線又高,所以對於文科生來說,想要考一個985大學真的非常難的事,而力破困難考上重本大學後,在大學裡還會出現「重理輕文」的現象,讓文科生寸步難行。

大學存在「重理輕文」的現象

報考方面

就拿新高考模式3+1+2來說,如果你選擇物理+政治+生物,雖然只有物理一科理科,但是在報考的時候90%以上的專業都可以選擇,包括信息工程、通信、計算機等等。

而如果你選擇歷史+化學+政治,60%以上的專業都可以報考,包括生物工程、醫學等等,有些人可能沒看明白,這與大學重理輕文有啥關係。

通俗點來講,你在新高考模式下,選擇了物理或者化學任何一個偏理科的科目,在報考的時候可選擇的專業就多,反之可選擇性就非常小。

就業方面:

從2019年985高校就業率排行榜來看,排名前三的西安交通大學、南京大學、天津大學都是偏理工科的大學,雖然南京大學和天津大學算是綜合性大學,但是西安交通大學是絕對的理工科。

網際網路時代的到來,讓計算機、軟體、信息工程等專業成為大熱門,順應時代的發展,社會更需要理科性人才,所以學理的就業率也更高。

以上兩方面造成大學出現「重理輕文」的現象,不管是在一些綜合大學還是理工科大學裡都是如此,那麼「文科生」真的沒有出路了嗎?並不是這樣的。

文科生還有出路嗎?教育部做出回應

理工科生確實是順應時代的剛需性人才,對於推動科技發展和進步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但這並不代表文科就可有可無。

教育部新聞科建設工作組召開會議,發布了《新聞科建設宣言》,對於新文科進行全面部署。從提高綜合國力、堅定文化自信、培養時代新人、建設高等教育、教育綜合發展5個方面強調了文科的重要性。

其實近幾年很多高校都在提高文科的重視程度,包括我國最高學府偏理工科的清華大學,一直在校鼓勵學生追求理科研究的同時,別忘了文科的學習。

所以說文科生絕對有出路,而且是那種有發展的出路,畢竟農醫教育是發展根本,這些都需要文科生來進行創造和發展。

總結下來可以得出結論,高中生千萬不要一味追求理科學習,如果你喜歡擅長理科無可厚非,如果不是千萬不要強求,學好文科照樣能有光明的前途,尤其是那些擁有絕對實力的文科生,不僅是考大學找工作的問題了,將來在社會上更能成為人上人。

你覺得「文科生有出路嗎?」歡迎留言交流分享。

專注教育那些事!每天分享小、初、高、大學生的日常,解讀教育中遇到的點滴瑣事,如果你也對教育那些事感興趣,請關注我,把我的文章分享給更多喜歡研究教育的人,一起探索教育的秘密。

(以上圖片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女生讀文科,有哪些好大學供選擇?教師:重理輕文現象比較嚴重
    實際上在專業的設置上,重理輕文現象比較嚴重。文科的很多專業由於門檻並不高,加之開設的院校較多,所以被替代的可能性極大,比如工商管理、人力資源管理等,除非名校畢業,有名校光環,找工作相對要容易一些,那麼文科專業方面有哪些名校呢?其實也是相當多的。
  • 理科考高分比文科容易,分數線還比文科低,對「文科生」公平嗎?
    從過去幾年文理分開考的高考來看,文科生更難拿到高分,但是文科生的錄取分數線反而更高,這讓很多文科生表示不理解,明明自己很努力,但是在總成績上就是考不過理科生,而且容易的高分的理科生,本科錄取分數線反而更低,這太不公平了。為什麼文科考「高分」比理科難反而錄取分數線卻比理科高?
  • 理科生和文科生之間,真的有一條鄙視鏈嗎?
    比如錢鍾書在《圍城》裡就曾描述:理科生看不起文科生,外文系看不起中文系,中文系看不起哲學系,哲學系看不起社會學系,社會學系看不起教育學系,教育系的學生實在沒人看不起了,於是就看不起他們的老師……重理輕文,是近代以來很突出的一個現象。
  • 山東新高考解密:「理科生」扎堆高分段,「文科生」或將無緣清北
    為什麼高分考生出現「扎堆」在理科的現象?這種現象又對之後幾屆學生和其它即將執行新高考省市的考生有什麼樣的啟示呢?重理輕文目前我國社會、經濟、科技發展現況和歷史背景決定了教育重理輕文的傾向:很多頭部名校開設的理工科專業數量要明顯多於文科專業數量,而且每年劃撥給理工科專業的預算和扶持也更多
  • 學文沒出路?學理走天下?真的是這樣嗎?
    (圖片呈現)可收集更多的例子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到類似的話?你們作何感想,我聽到肯定是不舒服的,我作為一個文科生對現在這種仍然存在的重理輕文的思想既感到憤怒又感到無奈......而且,我感覺重理輕文的現象還會在我們的社會中存在,即使我們現在國家已經意識到複合型人才的重要性,不過從新中國成立甚至從洋務運動以來形成的理工氛圍一時間還是比較難以打破的。
  • 「重理輕文」將成過去式 「新文科」掀起教學改革
    種種原因疊加,導致文史哲這些不易產生直接經濟效益和進行產業轉化的學科,逐漸被邊緣化,「重理輕文」的現象也愈演愈烈。這一點,從國內文科院校的數量中可見一斑。 在國內42所一流大學中,綜合性、理工科大學佔了絕大多數,除了北京師範大學和華東師範大學2所師範類高校,以人文社會科學為主的綜合性大學僅中國人民大學一所。
  • 考大學,理科生考高分容易,但是錄取分數比文科生低,什麼邏輯?
    在考大學的時候,我們發現了這樣一個問題,那就是理科生考高分相對容易,但是理科生的錄取分數線卻比文科生低,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呢?趣哥作為一個文科生,其實也比較清楚,要想在文科生當中考一個高分,相對而言是比較困難的。因為就讀文科需要學習歷史、政治、地理,而這些文字類的學科要想獲得高分是比較困難的。
  • 校招實錄:「文科生」vs「理科生」差距大,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隨著教育的不斷發展,高考模式也在不斷更新,最新的高考模式3+1+2,沒有了明確的文理分科,12種組合模式任學生選擇,選擇多了,糾結的也多,很多學生和家長都不知道在新高考模式下該如何選科,選科對未來考大學選專業有影響嗎
  • 2019年高考:文科生考大學沒出路嗎?這5大專業社會需求大易就業
    不過近幾年的趨勢來看學習理科的女生逐漸增多,而學習文科的男生也逐漸增多,有一種交換的趨勢。那麼是不是說文科生現在就業比較容易了呢?今天我們就來討論關於文科生的專業,如今社會讓的需求是如何的?No.1物流管理從我們眼前的生活來說尤其是女生取快遞的次數越來越多,大多數都是以網購為主,這是屬於物流的範疇。
  • 文科生與理科生差距有多大?哪個考大學會更容易?
    隨著高考的改革,未來文科理科不分科已經成為高考趨勢,但目前來看大部分省份仍然存在文理科分科的現象。我們選擇文科還是理科決定了我們未來能夠上什麼類型的大學,學什麼專業,從事什麼樣的工作?我們學文科還是理科,他們之間存在哪些差別呢?
  • 最適合「文科生」的3條出路,工資穩定,入職難度還不高
    最適合「文科生」的3條出路,工資穩定,入職難度還不高 不知道從何時起,文科生似乎就成為了一個貶義詞,不少過分喜歡理科的人甚至會把文科生和沒出息畫上等號。但是文科生真的像很多人說的那般無用嗎?並不是!
  • 2021考生必看:談談今年新高考的「翻車現象」,請學弟學妹們注意
    接下來學長就帶領大家深入剖析一下2020年新高考有哪些「翻車現象」,讓大家對新高考有一個更深入的認識,也給即將要選考的高一高二同學一些警醒和建議。高中名校成「前浪」,成績遭碾壓今年山東省還出現了一個有意思的現象:很多傳統「名校」高考成績翻車,反而湧現很多成績亮眼的「小透明」學校。這也很好理解,一般重點中學的生源很好,在文理分科的時代,基本上都是重理輕文的,這些高中的尖子生大都會選擇傳統的「化學+物理」。
  • 2020年文科生新出路!普通文科生也可以報考「藝術」專業?
    然而,受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各大藝術院校對於部分藝術專業招錄有調整,取消了對於藝術專業的要求,按照報考學生的高考成績來錄取。這是今年的新情況!為廣大普通文科開了一扇窗。也是2020年文科生的新出路!首先。我們先看一下傳統意義上的文科專業大概有哪幾類?
  • 幾所適合「二本文科生」報考的大學,錄取分較低,壓線分就能報考
    其實二本壓線生能夠選擇的大學確實是數量太少了,且二本大學很多,但是一般錄取分比較低的二本院校通常是實力都不算特別好,所以很多學生和家長也會很糾結,到底是應該報考一般的二本大學,還是去報考實力比較強的專科院校。
  • 文科生最難考的10所大學,前三所錄取分數高,考上一所可光宗耀祖
    哈嘍大家好,我是老王談教育99由於疫情的影響,全國所有的學校已經延期開學好久了,雖然說學生們一直在家進行線上學習,但是其學習效率遠遠低於線下學習。高考之後還要進行志願填報,相信很多考生在進行填報志願的時候都會參考各種大學排名來了解相關院校的情況。而對於大部分女學生來說,在分科之前都會選文科,而在我國,在文科生最難考的10所大學中,前三所錄取分數線很高,考上的可以光宗耀祖。
  • 文化課500分左右學編導能考什麼大學?
    假設你是山東的考生,想考北京師範大學的戲劇影視文學專業,文科理科要求都一樣,北京師範大學按照綜合成績(文化分750分+專業分750分)錄取,按照自主招生錄取分數線來招生,2018年綜合成績錄取分數線為1150.75分,文化課大概要考到575分,而2018年山東省自主招生錄取控制線文科線(所謂的重本線)為550分,山東編導生要超過重本線25分才有希望考上。
  • 高三的文科生很迷茫,要想考鄭州大學或武漢大學高考要考多少分?
    高三的文科生很迷茫,要想考鄭州大學或武漢大學高考要考多少分?提到鄭大,那默認身在河南。鄭大和武大之間的難度差距有多大,網上其實都有相關的數據:我們以17、18年的數據來看一下兩校的差距。17年兩個學校在河南文科錄取情況比較:僅憑17年來判斷,如果想要憑藉裸分考入武漢大學,應該確保自己進入全省前500名,至少超一本線100分,而鄭大的要求則是全省4400名以內,超一本線54分。
  • 他們是否重理輕文?
    他們是否重理輕文?最近從書架上看到了我校首次編印的學生作文集《傾訴》,有兩個十分熟悉的理科生映入眼帘――顧金偉和餘振威。當年以優異成績考入清華大學的顧金偉同學被評為清華大學&34;,餘振威同學在清華大學數千新生中脫穎而出,考取清華大學理科實驗班。
  • 夠了,求求別再拿文科生賣慘了
    「普通人家的孩子,就別讀文科了吧。」「考這麼高的分不去讀經管,真的可惜了。」言下之意,中學選擇文科,路就已經夠窄了,好不容易在高考中把握到機會,卻沒能及時扭轉方向,進入更可能大富大貴的商科,反而走向了文科更深處。這樣的文科生,是不是在自討苦吃?
  • 文科生現在學中文還有出路嗎?網友:前景比你想的好很多
    家長:我女兒高三文科,想學中文不學師範,還有哪些出路?野心大的可以出去闖蕩自己的事業,野心小也可以考一個教師資格證獲得一份穩定的收入,得到一個最安全的保障!個人認為:女孩子學個師範,將來做個老師,生活穩定!壓力也不大,關鍵是將來擇偶的時候含金量是非常高的!好多成功人士或者家庭涵養比較高的男生都喜歡找老師作為終身伴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