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胃舒和養胃舒是藥店中特別常見的兩種胃藥,幾乎每家藥房中都必備這兩種藥物。
溫胃舒
常見劑型:膠囊、顆粒、片、泡騰片。
主要成份:黨參、附子(制)、黃芪(炙)、肉桂、山藥、肉蓯蓉(制)、白朮(炒)、山楂(炒)、烏梅、砂仁、陳皮、補骨脂。
功能主治:溫胃止痛。用於慢性胃炎,胃脘涼痛,飲食生冷,受寒痛甚。
組成分析:黨參/黃芪/白朮:補中益氣,溫補脾胃,用於脾虛諸症。附子:回陽救逆,補火助陽,逐風寒溼邪。治心腹冷痛,虛寒吐瀉。肉桂:補火助陽,主腎陽不足,脾腎虛寒、脘腹冷痛、食減便溏諸症。肉蓯蓉/補骨脂:溫腎助陽,治腎陽不足、五更洩瀉。陳皮/砂仁:理氣健脾、化溼開胃。山藥:補脾、養胃、補腎、生津。山楂:消食導滯、健胃、行氣散瘀。烏梅:收斂生津。
上述藥物共用,補腎健脾、溫中養胃、行氣止痛,治脾胃虛寒(脾腎陽虛)型胃脘疾病,如慢性胃炎、萎縮性胃炎等。
藥物特點:溫補脾腎、溫中散寒。
養胃舒
常見劑型:膠囊、軟膠囊、顆粒。
主要成份:黨參、陳皮、黃精(蒸)、山藥、玄參、烏梅、山楂、北沙參、乾薑、菟絲子、白朮(炒)。
功能主治:滋陰養胃。用於慢性胃炎,胃脘灼熱,隱隱作痛。
組成分析:黃精:補脾益氣、滋陰養胃,用於脾胃虛弱、體倦乏力、口乾食少、內熱消渴。黨參/白朮:補中益氣、健脾養胃。北沙參:養陰、益胃、生津,治胃陰不足、熱病津傷。菟絲子:補陽益陰。玄參:滋陰、降火,治熱病傷陰。陳皮/砂仁:理氣健脾、化溼開胃。山藥:補脾、養胃、補腎、生津。山楂:消食導滯、健胃、行氣散瘀。烏梅:收斂生津。乾薑:溫陽健脾。上述藥物共用,扶正固本、養陰清熱、健胃消食、調理中焦,治胃陰虧虛(陰虛夾熱)型胃脘疾病,如慢性胃炎、慢性萎縮性胃炎、胃潰瘍等。
藥物特點:滋陰、健脾、養胃。
相同點
溫胃舒和養胃舒都是常用的胃病類非處方用藥,均可以用於治療慢性胃炎、萎縮性胃炎及消化道潰瘍等疾病。
而且二者組成中均含多味相同的益氣健脾類藥物,說明二者對於脾胃虛弱的治療具有相似點。
不同點
兩者成份中不相同的部分,造成了二者功能偏向有所差異。
溫腎舒重在溫脾腎、散寒氣,是治療虛寒型胃病的藥物;養胃舒滋陰兼能清熱,是治療胃陰虧虛型胃病的藥物。(文章內容圖片來源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