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老以後,還要不要運動?做什麼運動較為合適?聽聽專家怎麼說

2020-12-23 腫瘤科張正榮

在健康意識很強的人群中,中老年人成為主力軍。但是人們也有一些關於健康的問題,不夠了解,比如人老以後,還要不要運動?人們覺得年輕的時候多運動是為了更好的延緩衰老,但是我都老了,還要運動嗎?事實上運動,不管在任何年齡都是必要的,來聽聽專家怎麼說。

雖然人到了一定的年紀後,行動會更加緩慢,但是運動還是很重要的。在人老以後,體內的鈣質流失會比較嚴重,人體更容易出現骨質疏鬆,關節疾病等,這些疾病可能影響老人行動不太方便,但如果一直不運動,不僅不會讓疾病好轉,還可能加快老化。

此外老人更需要通過運動來強健身體機能,比如運動促進腸道蠕動,更少出現便秘的症狀。通過運動鍛鍊心肺呼吸的能力,預防心腦血管疾病。此外代謝性疾病,糖尿病、高血壓等也能夠通過運動進行一定的調節,更好的穩定病情。所以,人老以後,還要運動。

那人老以後做什麼運動較為合適?

01手指運動鍛鍊腦部

雖然說是運動,並不是全身都動起來了才叫運動,比如手指運動也能夠鍛鍊腦部。人們的手上分布著很多的血管和神經,如果每天進行一定量的手指運動,不僅能夠活動人們的肢體,促進體內的血液循環,還能夠通過一些複雜的手部活動,達到鍛鍊腦部的作用。

比如雙手併攏後,抬起單只手指,循環往復,能夠鍛鍊人們的手眼協調能力,或者用手指彈奏樂器,不僅能夠紓解情緒,還能夠延緩腦部衰老,是適合體質虛弱,長期臥床人群的鍛鍊方式。

02弓箭步鍛鍊平衡和關節

身體保持直立,雙腳分開與臀部同寬,將左腿前伸,彎曲做弓步,並且右膝蓋彎曲達到90度,左膝蓋靠近地板,這樣保持姿勢幾秒鐘,交換重複,每交換3次為一組,每次進行3組-10組。這樣的動作能夠鍛鍊腿部肌肉,以及背部的肌肉,鍛鍊老人的平衡能力

通過這樣的運動,能讓老人更好地得到背部以及腿部的鍛鍊,也能減少老人因為下肢力量薄弱而導致的摔倒。堅持鍛鍊,身體會收穫很多好處。

03太極調節精氣神,預防心血管疾病

太極可謂是人老以後最適合的運動了。節奏舒緩,動作簡單。通過每天打太極,不僅能夠隨著太極的節奏調節人體的呼吸節奏,鍛鍊心肺,還能夠通過活動四肢,促進血液循環,減少心血管疾病出現的風險。

而且對於一些高血壓,高血脂等疾病的患者,還能夠通過打太極的運動,穩定身體的慢性疾病,降低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病率。太極是一種又安全,又科學的運動方式。

運動並不是只有跑步,遊泳,還有很多運動都是比較適合老人的。人老了以後更應該通過運動讓身體機能運轉起來,經常進行手指運動,弓步、體操以及太極等運動都能起到不錯的健身效果。

相關焦點

  • 佩戴高性能口罩劇烈運動有多危險? 來聽聽專家怎麼說
    佩戴高性能口罩劇烈運動有多危險? 來聽聽專家怎麼說時間:2020-05-08 14:07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佩戴高性能口罩劇烈運動有多危險? 來聽聽專家怎麼說 佩戴口罩劇烈運動有多危險?
  • 2型糖尿病風險能通過運動下降嗎?怎麼做更有效?聽聽專家怎麼說
    導語:對已經患上了2型糖尿病的人來說,經常運動是很重要的,不過運動到底有哪些好處呢?它不只是有助於改善血糖的,在減少炎症發作率方面也是很有用的,是可以讓死亡率降下來的!所以在治療2型糖尿病的過程中,堅持運動鍛鍊是非常重要的,保持規律的運動是可以減少併發症,讓血糖可以穩定下來,減少患者服藥的量,讓患者可以將身材保持在正常範圍的。
  • 【溫馨提示】預防呼吸道傳染病,聽聽專家怎麼說
    【溫馨提示】預防呼吸道傳染病,聽聽專家怎麼說 2020-11-11 20:43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孕婦究竟做什麼運動最合適?
    指導專家:陳蔓主任,主任醫師,碩士研究生,產科副主任。
  • 孩子腳大以後長得高?聽聽專家怎麼說
    最近,我媽不知道從哪聽到了一個說法,說「人小jio巴大,長大個子高。」天天舉著寶寶的大jio樂呵,說以後我們家寶貝以後肯定長得高。趁這個機會,我們就來問問專家,看看專家是怎麼說的吧~Δ 「腳大個子高」,是真的嗎?原來,「腳大個子高」這一說法是人們根據生活經驗推斷而來的。因為人體存在一定的比例,個子高的人通常腳就不會小。
  • 小朋友要不要「修理」小雞雞?聽聽專家怎麼說
    原標題:小朋友要不要「修理」小雞雞?聽聽專家怎麼說楊體泉說,「這是很多大醫院都不願意做的小手術。但因為涉及到關鍵器官,仍有很多家長都找到門診,我們就想到了這個辦法,周末加班做。」據楊體泉介紹,並非每一位小男孩都需要做包皮環切手術。新生男孩100%會有生理性包莖甚至隱匿陰莖,隨著小孩生長發育,大概3歲後,大部分都會自然好轉。
  • 70歲後就不適合運動了?經常運動,反而不利於長壽?聽聽醫生咋說
    生命在於運動,越動也是越健康。這就說明了運動的重要性,有的人也會問,那麼70歲的人還適合運動嗎?老話說得好:活動活動,活著就要動。這也是經過科學家的研究證明,經常做一些有氧運動,或者比較低難度運動的人,相比於那些平時不愛運動的人來說,平均的壽命會延長4-5年左右。都說運動是有對身體有益的,老年人就得一味的去鍛鍊嗎?
  • 懷孕的時候要不要多運動 一起來看看專家怎麼說
    所以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一個結論:對準媽媽們自己來講的話,經常運動並不會對她們孕期後期的體重有太大影響,但是對於寶寶以後的體重情況還是有一定的影響的。 並且之前進行的多項研究發現,要是寶寶出生時體重過重,那麼以後長大了患肥胖症的風險就會增加。 所以,專家建議準媽媽們最好是可以適度參加活動,不要一天到晚在家裡坐著或躺著,適當去外面走走,進行一些體育鍛鍊是很好的。並且還要適當補充營養,減少高熱量、高脂肪、高糖分食品的攝入,保持自身體重和寶寶體重的勻速增長。
  • 胎教:母子運動與胎教!不要空腹運動。
    如果你每天能適當、適度地撫摸腹部;如果你每天能對胎兒說說話,聽聽優美的音樂,那麼,你作為未來寶寶的第一任教師就開始上任。運動胎教在十月孕期當中必不可少。妊娠期間,孕婦因為內分泌激素的改變,致使動作靈敏度降低,反應也比較遲緩。妊娠早期,尤其是早孕反應使精神睏乏,渾身無力,容易疲勞而活動少。現在,雖然早孕反應已經過去,但許多孕婦仍然「不想動」。然而,人的功能則是動則盛、惰則衰。
  • 高三學子備考,家長到底該做什麼準備?聽聽過來人怎麼說
    家長們對孩子一定會更加關注想要為孩子的高考盡份心高三學子備考家長到底該做什麼準備教育君帶你來聽聽那些過來的父母怎麼說吧~大家可以看到這位雯雯媽媽作為一個過來人她的經驗之談是穩定自己的心態,不要給孩子帶來恐慌、緊張、煩躁等不良心態這位媽媽的經驗值得借鑑哦~
  • 什麼時候運動效果最好?專家解答運動減肥的常見問題
    專家介紹:範志紅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副教授   很多朋友已經知道運動的重要性,但操作起來還是有很多令人糾結的問題。比如說,幾點運動效果最好?吃飯之後多長時間才能去運動?
  • 父母老了以後,要不要和子女住在一起?聽聽這4位老人怎麼說
    導語父母老了以後要不要和子女住在一起?聽聽這4位老人怎麼說。1.連大爺都說「養兒防老」,我不知道現在這個社會是怎麼了,「父母老了要不要和子女一起住」這種問題還用問嗎?跟子女住一起,也更便於子女照顧年老的父母,免得子女除了工作還要兩頭跑照顧老人。父母也可以經常看到兒子、孫子們,這樣不僅照顧到了年老的父母,也該年幼的孫子樹立一個好的榜樣。當然,兩代背景不同的人住在一起多少都會有矛盾產生,試問,人活在這世上,和誰交往沒有矛盾?
  • 【網絡闢謠】類風溼關節炎能運動嗎?聽聽醫生怎麼說
    聽聽醫生怎麼說 2020-12-12 06:4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來聽聽專家怎麼說
    來聽聽專家怎麼說 2019-07-24 12: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無期徒刑的犯人,老了以後監獄會怎麼處理?聽聽獄警怎麼說
    無期徒刑的犯人,老了以後監獄會怎麼處理?有些人可能還不知道現在的中國,可以說是一個完完全全的法制社會,國家一直以來都是秉持著依法治國的原則。對於那些觸碰了國家法律的人,不管你是男女老少、富人還是窮人、名人還是普通老百姓,都是採用一視同仁的態度。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正因為公民有了法律的制約,才有了我們現在法制、文明的社會,我們才可以過上安穩、和諧的生活。但是,為什麼會有法律的存在?法律的存在是為了維護這個社會裡面的正義。既然,法律是因為正義而存在,簡單點來說,那麼法律就是需要講究人情味的。
  • 清朝義和團運動是什麼樣的?聽聽慈禧怎麼說的,振聾發聵!
    清朝義和團運動是什麼樣的?聽聽慈禧怎麼說的,振聾發聵!在清朝末年的時候,發生了大清王朝最後一次的農民起義,那就是不到三月遍地紅的義和團運動!但是其實義和團運動並不是一場真正意義上的農民起義運動,而是一場扶清滅洋的運動。
  • 剖腹產後做什麼運動 剖腹產後做什麼運動恢復體型
    產後做什麼運動減肥最快產後愛美的媽媽注意形象的媽媽們首先第一個問題就是怎樣減肥,現在各種網絡平臺很多推銷瘦身產品,可是在我看來很多都沒有保證是不靠譜的甚是嚴重的話會傷害我們的肝臟,對我們未來的生活有很大影響,最有效的應該就是少吃多運動了吧。那麼剖腹產後做什麼運動減肥最快?一起看看吧。
  • 【網絡謠言粉碎機】類風溼關節炎能運動嗎?聽聽醫生怎麼說
    【網絡謠言粉碎機】類風溼關節炎能運動嗎?聽聽醫生怎麼說 2020-12-11 17: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不同年齡,適合做不同的運動,三個運動項目最合適年紀較大人群!
    哪些運動對年紀較大的人群有好處?很多人會覺得,人到40歲以上,就該在逐漸衰竭中度過自己的運動生涯,太劇烈的運動都顯得不是很合適,應該選擇一些對關節損傷較小,更溫和的運動。其實一直以來我個人也是這麼認為的,年紀較大,身體運動能力較差的人,只要不久坐,找些時間進行一些簡單的運動就挺合適的,但是看到過很多年紀較大,運動能力很強的人,就改變了想法。他們有的是在爬山時健步如飛的老人,有的是全程馬拉松比賽時將我遠遠甩在腦後的老者,也有在健身房揮汗如雨,挑戰更高重量的「老」朋友。
  • 聽聽專家是怎麼說的
    父母最大的心願就是,不求孩子以後能有多大的出息,最重要的是一定要健康。很多的孕婦在懷孕的時候就十分的緊張,深怕自己的行為會給孩子的健康造成很大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