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在中國民間流傳甚廣的「三十如狼,四十如虎」想來很多人都聽說過,「虎狼」兩種動物,向來是中國民間傳說不可缺少的角色。例如像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虎虎生威,等,口口相傳的佳話,流傳至現代,未曾消亡,這都是人們實踐生活和歲月的沉澱,不單單是寶貴的精神文化財富,更深層的是人們實踐的產物。
民間總是把「三十如狼,四十如虎」來形容男女或是專指女主,其實無論是專指前者或者後者,都是人們思路不同導致的。其實大家很少知道的是「三十如狼,四十如虎」還是指中國古代的人們身體年輕力壯,生活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和價值取向。
02
老虎和狼象徵著勇敢,力量,雄壯,是人們渴求的力量,每個人都人生力量都是有限的,人們總是渴求更大的力量。所以在古代俗語中總有類似於此的動物,就連當下的「百萬雄師過大江,虎踞龍盤今勝昔」這樣鐵骨錚錚的詩句也是涉及老虎的。
在當今高速發達的社會更是如此,我們有幸在這個時代,同時也是不幸的,激烈的競爭和城市的「內卷」使很多年輕人當打拼一些念頭都有感到無力,當他們三四十歲的時候也有消沉的時候,也是社會經驗積累到一定程度的時機,所以說「三十如狼,四十如虎」也是這個年齡段的人,對於年輕力量的嚮往。
03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家庭,中國自古從母系社會到氏族社會,都是以血緣作為橋梁,構架一層層複雜的社會關係, 無論是狼還是老虎,都有自己的領土和家庭,他們是家中的中流砥柱,家庭關係的力量和依靠,所以「三十如狼,四十如虎」放在當今的家庭社會倫理關係中,仍然適用。
對於三四十歲的人們,人到中年總會有瓶頸和阻塞,那麼力量的衝破顯得至關重要,他們需要虎狼一樣的力量,虎狼一樣的智慧,紮根腳步在社會上一步步的建立屬於自己的天地。
04
誰終結聲震人間,長久必深自淺默。前半場人生是蓄力的人生,而到了三四十歲的人們是必然要爆發積蓄已久的力量,以此 聲震人間。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每一句語言都有它精妙之處,就像「三十如狼,四十如虎」,也有更深層次的內涵和外延。
05往期精彩內容
俗語「萬惡淫為首」,其實下半句才是精華,道出人性的真諦
俗語:「出門千裡不拿針」,針代表什麼意思?老祖宗看得很通透
俗語「寧窮死,別娶生妻」,生妻是什麼?已成為現代人眼中的糟粕
古人講「男人無毛貴似金」,那「女人」呢?老祖宗的生活經驗
古人講:「酒不顧人、色不顧身、財不顧親」啥意思?老祖宗的忠告
參考資料《民諺俗語集》《中國傳統俗語叢書》《中國俗語》《古謠諺》
文章題目:常聽人說「三十如狼,四十如虎」,有何深意?和現在意思一樣嗎?文章作者:尋歷史真相----離央配圖聲明:本文所用圖片均源於網絡,侵刪盜用警告:本帳號已與「維權騎士」籤約,可實時監測全網盜用文章行為,請遵守道德底線,莫做伸手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