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室簡介】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語音研究室介紹

2021-02-28 今日語言學

語言研究所語音研究室有著六十多年的發展歷史,其前身是原北京大學文科研究所語音樂律實驗室和前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語音實驗小組。1950年中國科學院語言研究所建所時,在語音樂律實驗室的基礎上,設立了語音實驗小組,1978年正式成立語音研究室。這些年來,語音研究室經歷了三個重要的發展階段。

1950年6月中國科學院成立後不久,應周恩來總理的要求,著名語言學家、原北京大學文科研究所所長羅常培先生負責組建語言研究所,並主持工作。語言研究所成立之初設立了三個研究組:現代漢語組、少數民族語言組、中國文字改革研究組。在原北京大學文科研究所語音樂律實驗室基礎上組建起來的語音實驗小組,隸屬於少數民族語言組,實驗小組工作由羅常培先生主持。

 

語音樂律實驗室牌匾

1950年,周殿福先生從原北京大學文科研究所調到語言研究所,擔任羅先生秘書兼辦公室主任,並參與語音實驗小組工作。1956年,吳宗濟先生應時任所長羅常培先生的邀請加入到語音實驗小組,並於次年受國家委派前往當時的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國開展學術訪問和進修。1958年,經羅常培所長和呂叔湘副所長的積極協調,林茂燦先生受魏榮爵教授的推薦,從南京大學物理系畢業後分配至語言研究所,參與語音實驗小組的工作。1959年,鮑懷翹先生結束昌黎方言調查回所後也加入到了語音實驗小組。在此之後,隨著陳嘉猷、孫國華、顏景助、劉連元和曹劍芬等學者的陸續加入,語音實驗小組的科研人才隊伍得到了不斷壯大。

這一階段,語音實驗小組的主要工作是研究孤立條件下普通話元音和輔音的語音聲學特性和發音生理特性。為此,語言研究所專門購置了一批聲學分析儀器,如示波器和語圖儀等實驗設備,吳宗濟先生還自主設計製作了顎位照相裝置,對普通話的元音和輔音進行發音生理分析。

這一階段,語音實驗小組的研究成果主要體現為五卷本的《普通話語音實驗錄》(未出版)和《普通話發音圖譜》(周殿福、吳宗濟,商務印書館,1963年出版)。

 

吳宗濟先生操作他自己製作的顎位照相儀

 

《普通話發音圖譜》
(商務印書館1963年出版)

1978年,語言研究所對原有的學科進行了重新調整,並在語音實驗小組的基礎上成立了語音研究室,吳宗濟先生負責研究室工作。這一階段,語音研究室的人員和設備都有了進一步的擴充,先後入職的科研人員包括:楊順安、蔡德和、祖漪清、許毅、陳肖霞、劉銘傑、李愛軍、華武等,併購置了各類型號的語音分析設備,還自己設計建造了專業的錄音室。

 

1992年語音研究室在自己設計製作的錄音室合影

(前排左起:曹劍芬、吳宗濟、林茂燦、孫國華;後排左起:李傑香、李愛軍、劉銘傑、陳肖霞、祖漪清)

 

各種早期的語音分析設備

 

這一階段,研究室主要研究普通話語音聲學和發音生理的動態特性,即在一定的語音環境下考察各類語音變化現象,如連讀變調和協同發音等問題,並在此基礎上開展了基於生理和聲學參數的語音規則合成研究,實現了我國第一個基於語音規則的共振峰語音合成系統,楊順安先生的研究成果《普通話音節合成系統》獲1987年中國社會科學院優秀成果獎以及國家重大科技成果獎。為了細緻研究普通話的發音動作特性,1983年吳宗濟、鮑懷翹和楊力立還在301醫院放射科的支持下,拍攝了國內唯一的一部能夠完整反映普通話全部音節發音動作特性的X-光電影膠片和錄像帶。這份影像資料可謂彌足珍貴,受到了國內外同行的高度重視。

 

《普通話發音器官動作x光錄像帶》
(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1985年出版)

這一階段,語音研究室在漢語語音學基礎理論研究方面取得了豐碩成果,不僅夯實了漢語語音學的基礎理論,甚至在某些研究領域已經走向了國際前沿,其中有關協同發音、連讀變調、三音子語音模型、語音參數合成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對中國語音學界乃至後期發展起來的言語工程技術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這一階段,語音研究室圍繞語音學基礎理論問題出版了一系列重要的著作類研究成果,不僅為中國語音學的快速發展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更是起到了學術引領和研究導向的作用,其中包括:

1.《實驗語音學知識講話》(吳宗濟、曹劍芬和楊力立,1979《中國語文》連載)

2.《言語鏈》(曹劍芬、任宏謨,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3年出版)

3.《漢語普通話單音節語圖冊》(吳宗濟主編,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6年出版)

4.《實驗語音學概要》(吳宗濟、林茂燦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年出版,1991年獲國家教委直屬出版系統優秀成果獎,2014年修訂後由北京大學出版社再版)

5.《現代語音基礎知識》(曹劍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出版)

6.《現代漢語語音概要》(吳宗濟主編,華語教學出版社1992年出版)

7.《面向聲學語音學的普通話語音合成技術》(楊順安,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4年出版)

8.《吳宗濟語言學論文集》(吳宗濟,商務印書館2004年出版)

9.《現代語音研究與探索》(曹劍芬,商務印書館2007年出版)
 

1998年之後,隨著計算機存儲和計算能力的快速發展,以及各種語音聲學分析軟體(如Xwave、Praat等)的日漸成熟,基於大規模語音語料庫的語音研究成為可能,語音研究工作的重心也開始從字詞層面向語句篇章層面轉移,語調和韻律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

這一階段,語音研究室由李愛軍研究員主持工作,先後入職了一批較為年青的專業人才:殷治綱、熊子瑜、胡方、方強、賈媛、高軍、夏俐萍、羅穎藝等,並進一步夯實了實驗室硬體建設,購置了包括腦電儀、眼動儀、電磁發音記錄儀、運動捕捉系統、數據計算伺服器、專業錄音設備等在內的先進儀器設備,改擴建了兒童語音知覺實驗室、發音生理實驗室和消聲錄音室,基本實現了國內一流綜合語音實驗室的建設目標。

 

嬰幼兒言語感知實驗室

 

嬰幼兒言語產出實驗室


聲學實驗室

 

電磁發音儀

 

腦電儀

這一階段,語音研究室的科研工作呈現出了百花齊放的態勢,並逐漸沉澱形成了一批頗具特色和前沿性的研究專題,主要包括語音語料庫標註體系的研製、語調特徵和韻律結構研究、篇章韻律特性研究、語音情感和多模態研究、發音機理研究等諸多方面,並且在兒童語音發展和發音生理建模等方面取得了積極拓展。

這一階段,語音研究室在漢語語調、韻律結構、焦點重音、情感語音、發音生理建模和語音庫建設等專題研究方面都取得了較為豐碩的科研成果,並出版了一批學術專著,在一定程度上拓寬了國內語音學研究領域的廣度,推動著相關研究領域朝著縱深方向發展。已出版的專著類成果主要包括:

1.《面向語音產出研究的生理髮音模型》(英文著作,方強等)

2.《漢語語調實驗研究》(林茂燦,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2年出版)

3.《普通話焦點的語音實現和音系分析》(英文著作,賈媛,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2年出版)

4.《寧波話元音的語音學研究》(英文著作,胡方,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4年出版)

5.《情感語音的編碼與解碼——中日跨文化的多模態研究(韻律、音系和語音系列)》(英文著作,李愛軍,Springer 2015)

6. 《自然漢語的韻律形式和韻律功能探討》(智娜,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15年出版)

7.《語言的韻律和語音的變化》(曹劍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6年出版)

8.《語音庫建設與分析教程》(熊子瑜,西安交通大學出版社2017年出版)

這一階段,語音研究室還以語音數據資源建設作為切入點,並在此基礎上與科大訊飛、摩託羅拉、諾基亞、東芝、IBM等公司的語音技術部門開展了密切合作,建設完成了一大批在國內外極具影響力的語音數據資源庫,其中包括十大方言區的地方普通話語音資料庫、方言區英語學習者語音資料庫、北京地區嬰幼兒普通話語音發展資料庫、漢語口語語篇資料庫、普通話基礎語音資料庫等,並研製出了適合漢語語音標註工作需要的C-ToBI和SAMPA-C等語音標記符號體系,為國內語音學界以及言語工程技術的發展提供了可靠的語音數據資源和基礎理論支撐。

近幾年來,語音研究室提出並堅持「理論與應用並舉、科研服務社會」的發展思路,圍繞語音與言語科學研究領域的重大基礎理論問題和相關言語技術的研發工作開展了一系列研究,並積極申報和承擔了多個國家級科研項目,其中主要包括:

1. 國家973項目「網際網路環境中文言語信息處理與深度計算的基礎理論和方法」子課題「網際網路環境中文言語感知與表示理論研究」,2013—2017。

2.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子課題:「語音產生過程的神經生理建模與控制」,2013—2017。

3. 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嬰幼兒聲調範疇的建立機制」, 2013—2015。

4. 國家社科基金項目「中外法庭辯論的語音特徵、策略及對判決的影響力研究」,2015—2018。

5. 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漢語方言研究的實驗語音學理論與方法」,2015—2018。

6. 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中國方言區英語學習者語音習得機制的跨學科研究」,2015—2020。

7. 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語法、語義、韻律的互動研究」,2016—2020。

8. 博士後科學基金項目「漢語嬰幼兒語法範疇的最初習得」, 2013—2014。

9. 博士後科學基金項目「自然口語語篇言語韻律與生理呼吸的接口研究」,2014—2015。

10. 博士後科學基金項目「方言區英語學習者的語音特徵與可視化發音訓練策略研究」,2016—2017。

11. 博士後科學基金項目「連續聲調音變產出的跨方言眼動研究」,2016—2018。

2011年,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創新工程啟動,以語音研究室為主體建立的「語音與言語科學重點實驗室」作為創新工程第一批試點單位籤約成立。這幾年來,按照重點實驗室的發展目標和建設方案,實驗室依託創新工程的有利條件,在硬體建設、學科布局、人才培養、學術交流等方面都取得了實質性的進展,並產出了一批重要的學術成果。其中,「語音與語言的跨學科研究」作為2015年度中國社會科學院創新工程重大成果公開發布。

 

2011年語音與言語科學重點實驗室掛牌儀式

(左起:高軍、殷治綱、華武、劉丹青、曹廣順、馬援、蔡文蘭、沈家煊、賈媛、李愛軍、胡建華、熊子瑜、方強、胡方)

未來,語音研究室將持之以恆地秉承「理論與應用並舉、科研服務社會」的發展思路,積極推進與國內科研院所的人才和資源協作,繼續在語音與言語科學等領域深耕細作,進一步發揮學術引領作用,促進中國語音學事業的繁榮發展。

析調論音七十年(上) ——吳宗濟先生訪談記

析調論音七十年(下) ——吳宗濟先生訪談記

【書刊評介】探索語調本質 -《漢語語調實驗研究》書評

【書刊評介】The Experimental Study of Intonation in Mandarin Chinese

《語言的韻律與語音的變化》出版

語音學圓桌會議暨《中國語音學報》編委會議內容簡介

《中國語音學報》第6輯目錄

第三次普通話審音通過課題鑑定  有望成為語音新規範

>>> 語言所網絡信息化工作室編輯

今日語言學 

語言之妙    妙不可言

 

長按指紋,識別加關注

相關焦點

  • 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簡介
    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是中國社會學的國家級學術研究機構,是中國最大的社會學研究所,發揮著新型智庫的重要作用。是二個國家級社團——中國社會學會、中國社會心理學會的管理機構和秘書處所在地。中國第一家社會學個人基金會——北京市陸學藝社會學發展基金會的辦公地也設在社會學研究所。社會學研究所第一任所長是著名社會學家費孝通先生,此後,何建章、陸學藝、景天魁、李培林相繼擔任過社會學研究所所長。
  • 全球史視野下的中國近代史——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第十九...
    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革命史研究室助理研究員 高士華 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抗日戰爭研究》主編、研究員
  • 快訊 ∣ 中國民族語言「連動結構」暨民族語言研究室學術討論會召開
    中國民族語言「連動結構」暨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民族語言研究室學術討論會於2016年11月5日至6日在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召開
  •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舉辦第三屆暑期講習班
    ;國際關係;學術期刊 內容摘要:中國社會科學網訊(通訊員章珏薛力)2018年 7月 18日至19日,由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世界經濟與政治》編輯部、國際戰略研究室與國際政治理論研究室聯合舉辦的第三屆暑期講習班,在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二層學術報告廳舉行
  • 上海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簡介(1988年)
    上海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的前身為中國科學院上海歷史研究所籌備委員會,成立於1956年10月。1958年曾併入復旦大學歷史系,又稱復旦大學歷史研究所。1959年9月,劃歸上海社會科學院建制。「文革」期間,被隨院撤銷,1978年重建。
  • 73歲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原儒教研究室研究員鄒昌林逝世
    12月4日,中國宗教學術網刊發訃告稱: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退休幹部、原儒教研究室研究員鄒昌林同志,因病於2020年11月30日在北京家中逝世,享年73歲。遵照鄒昌林先生家屬意願,喪事從簡,不舉行告別儀式。
  • 大陸研究機構:中國社會科學院臺灣研究所
    中國社會科學院臺灣研究所成立於1984年9月。  (一)研究方向與任務  從事臺灣政治、經濟、社會、歷史、文化以及和平統一與海峽兩岸關係等問題的研究。  (二)人員與機構  中國社會科學院臺灣研究所現任所長許世銓,工作人員90餘人,其中高級研究人員20餘人。
  • 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歷史學考研727歷史學基礎682世界史基礎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歷史系簡介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歷史系成立於1978年,以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為依託。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創建於1954年,原為中國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第一所、第二所。1958年兩所合併為中國科學院歷史研究所,至1977年中國社會科學院成立後,改稱為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首任所長由當時的中國科學院院長郭沫若先生兼任。
  • 2021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邊疆研究所引進人才招聘公告(一批8人)
    2021年事業單位招聘考試公告信息匯總(1月)一、單位簡介中國邊疆研究所是中國社會科學院所屬科研事業單位,成立於1983年,前身為「中國邊疆史地研究中心」。中國邊疆研究所現設東北邊疆研究室、北部邊疆研究室、西南邊疆研究室、海疆研究室、中國海洋史研究室、新疆研究室、西藏研究室、國家與疆域理論研究室、《中國邊疆史地研究》編輯部、綜合處10個部門。中國邊疆研究所還承擔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中國邊疆歷史系碩士、博士研究生教學與指導工作,設有博士後流動站,並接收國內外訪問學者。
  •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2020年度第二批專業技術人員招聘公告
    江西事業單位考試網同步江西華圖招聘信息: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2020年度第二批專業技術人員招聘公告,報名時間:即日起至2020年6月9日,請考生多加關注。
  •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青年論壇
    時 間: 2016年12月27日  14:00-16:50地 點: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八樓報告廳主 辦: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
  • 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邊疆研究所2021年度第一批人才引進招聘公告
    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邊疆研究所2021年度第一批人才引進招聘公告由北京事業單位考試網提供:更多關於2021北京事業單位招聘公告,北京事業單位招聘公告,的內容請關注北京事業單位考試網!或關注北京華圖微信公眾號(bjhuatu),如有問題也可點擊聯繫各校區。
  • 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社會史研究中心
    近代史研究所社會史研究中心簡介(2019年5月修訂) 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社會史研究中心>月進行改組,以社會史研究室為依託。本中心藉舉辦系列國際學術會議,建立聯繫海內外中國近代社會史學術同行的學術交流平臺,在中國近代社會史學界發揮了一定的聯繫、組織和中心作用,在學術界形成了一定影響。此外,本中心每年還舉辦若干次所內小型學術信息交流會及學術報告會,邀請海內外知名學者舉辦論壇,交流海內外最新學術動態,介紹最新學術成果,以增強研究人員對學術前沿信息的掌握。
  • 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2019年度學術會議計劃匯總表
    學術交流和研討 中國近代社會史學會、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社會史中心 ,深入探討近代中國文化轉型中的重大問題 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理論研究所、蘭州大學歷史文化學院
  •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研究員劉秀蓮
    劉秀蓮: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研究員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公司治理與產業政策研究室研究員,中國新興經濟體研究會副秘書長。曾先後在莫斯科國立管理大學世界經濟學院、芬蘭圖爾庫大學東亞研究中心、聯合國荷蘭馬斯垂克大學社會技術創新研究所作訪問學者。主要研究領域包括:產業結構與政策、高科技產業、ICT產業、歐盟可再生能源產業政策、金磚國家經濟合作比較研究。     Ms.
  • 中國社會科學院《日本藍皮書(2020)》在京發布
    (人民論壇網10月15日訊 記者/張青青)2020年10月15日,中華日本學會、中國社會科學院日本研究所與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共同主辦的「《日本藍皮書(2020)》發布會暨日本形勢研討會」在京舉行。發布會由中國社會科學院日本研究所所長、研究員楊伯江主持,中國社會科學院科研局副局長郭建宏,中華日本學會會長、全國政協委員高洪,社科文獻出版社總編輯楊群出席發布會並致辭。中國社會科學院日本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日本藍皮書(2020)》副主編吳懷中向與會專家學者及新聞媒體介紹了藍皮書主要內容。
  •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金融學專業高級課程簡章
    金融系以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為依託,成立於2002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成立於2002年8月,是目前國內學科設置最為齊全、實力最為雄厚的專業金融研究機構。其主要任務是:為國家提供貨幣金融政策研究成果和相關諮詢服務;為各級政府發展本地區金融業提供諮詢服務;為國內外金融機構和工商企業提供應用性研究成果;培養高級金融研究和金融實務人才。
  • 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 2019年上半年科研崗招聘啟事
    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 2019年上半年科研崗招聘啟事 2019年02月26日 11:11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作者: 字號 關鍵詞:社會學研究所;中國社會科學院;
  • 考研,生物狗看過來,東京大學生物類專攻以及研究室介紹
    生物狗看過來,東京大學生物類專攻以及研究室介紹不知不覺,21世紀已經過去了五分之一,春去秋來,不知生物的世紀是否已然蒞臨,而此時此刻,20年的東大夏季入試備考也將要啟程。本篇中,將選取25個生物類專攻其中3個進行介紹,歡迎有志向的各位來報考!或許下一個施一公,就是你?
  • 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理論研究所舉辦第1期青年讀書會
    7月20日,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理論研究所舉辦第1期青年讀書會。讀書會採取線上交流形式,邀請《當代歷史哲學和史學理論》作者之一、歷史理論研究所外國史學理論與史學史研究室研究員張旭鵬進行導讀,歷史理論研究所外國史學理論與史學史研究室研究員吳英和中國通史研究室研究員趙慶雲與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