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全世界的人都不吃野味,2020年的災難還會發生嗎?

2020-12-13 騰訊網

2020年,

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

人類進入2020年,全球多災多難。病毒、蝗災、火災、雪災、流感、不明疾病(奈及利亞)等正在全球肆虐。

2020年開年就不太平,為什麼災難都集中在2020年?這是意外還是必然的結果?

「欠下的債,總是要還的!」這句話對應2020年,好像也相對映襯。

從新冠肺炎說起,如果說新冠肺炎源自有幾個人生吃蝙蝠,那源頭就是貪吃亂吃引起的禍害。反之,如果全世界的人都吃素,病毒就不會傳播到人,新冠肺炎自然就不會在人與人之間廣泛傳播。

說說2020年的這些災難......

01新冠病毒的影響

目前,全世界都還沒有意識到這場疫情給人類帶來的危害到底有多大、時間到底有多長。到今天為止,對於眼下的這場疫情,全世界估計還沒有多少人來得及做一次深刻、全面而又富有前瞻性的理性分析,事態的發展,已經在各個方面無數次擊穿了我們的想像力,由此並沒有多少人意識到,全世界正在面對一個人類踏進文明門檻以後從未遇到過的全球性大毀滅。

依照新冠病毒COVID-19兇殘而狡詐的特性來看,人類在短時間內根本不可能將其徹底消滅,可以預料,未來幾年甚至十幾年,整個地球都會在COVID-19及其各級變異後代的輪番進攻的滾滾狼煙之中瑟瑟發抖。

未來幾年或者十幾年,人類的生存很可能會進入這樣一個模式:

1、病毒以「候鳥模式」在南北半球之間來回流行傳播。

第一年的10月、11月——第二年4月、5月,病毒(冬瘟和春瘟)在北半球肆虐,而第二年的4月、5月——第二年的10月、11月,病毒(夏瘟和秋瘟)在南半球流行,到第二年的10月、11月——第三年4月、5月,病毒又回到北半球蹂躪,之後再去到南半球,整個地球就在這種周期性的痙攣中痛苦呻吟。

2、「斷航」、「封國」、「封城」與「蟄居」將成常態。

這些極端的抗疫方式,將會成為世界各地的人們在生活中隨時可能遇到的常態,全人類的生活都退縮到了只滿足於生存基本需求的底線,人類的社會活動受到了嚴重的壓縮,人類的發展空間萎縮到了最小程度。

3、人類的生存質量、總人口數量,將會斷崖式地急劇下降。

第三產業將會遭受重創,金融業、文娛體育額產業、旅遊業、餐飲業將會慘不忍睹,跨區域投資陷入全面停滯,國際貿易下降到最低程度,世界經濟的火車頭中國的經濟存在著短暫時間的零增長甚至負增長的風險,而許多發達國家以第三產業為主的GDP將會出現腰斬,全球化1.0正式解體,社會平均生產力水平大幅度下降,人類的科技文化水平將會大幅度倒退。

4、大自然將淘汰十億以上人口。

相對於世界範圍的生產總量來看,77億的全球總人口顯得絕對過剩,因此,大自然將以它自有的殘酷方式直接或者間接地淘汰十億、二十億甚至更多的人口。

--「新冠病毒的影響」內容來源:名人檔案(ID:mingjiadiangu)

02蝗災全球蔓延

始於東非的蝗蟲,如今已經跨過紅海,進去亞洲與東歐,現在向東已經蔓延到印度與巴基斯坦。

蝗蟲的蔓延,目前還無法統計損失,以及將可能造成的影響。如蝗蟲不能控制的話,必然會對亞洲地區的糧食生產造成影響,也許會對亞洲地區完成一定的糧食危機。

03美國爆發的新型流感

從去年10份開始,新的流感病毒就開始在美國蔓延,到目前為止已經有2600萬美國人被感染,至少已經完成了14000人死亡。(2月數據)

04澳大利亞山火

這場山火始於2019年9月,持續到了2020年。據報導,澳洲的這場大火,往大氣中釋放了,足足4億噸的二氧化碳。4億噸意味著什麼?這已經是全球116個二氧化碳排放量最低的國家一年排放量的總和,造成10億多動物的喪生。

05菲律賓火山爆發

2020年1月,那就是位於菲律賓地區沉睡「43年」的火山甦醒了,產生了大規模的噴發,整個島嶼幾乎完全被火山灰覆蓋,非常嚴重。

該火山的噴發強度有多大,無論是噴向空氣中的氣體,灰燼和熔巖,在未來的時間都可能持續性的影響。就連島嶼中心區域的湖泊都變成了「灰色」水池,真的是地球生態系統的一個「噩耗」。大量火山灰湧出,火山灰高度達到10到15公裡,周圍30W+居民撤離。

06加拿大暴雪封城

加拿大聖約翰市當地時間1月17日下午1點到3點,暴雪突然光臨這座城市,伴隨著時速130公裡的暴風,兩個小時之中,地面上暴雪的厚度就已經將車輛掩埋了。

暴風雪也襲擊了加拿大紐芬蘭和拉布拉多省,學校停課、公路關閉,公車停駛改道,飛機航班取消。

07南極出現紅色的雪

雪之所以變紅,是因為一種為「Chlamydomonas nivalis(雪地衣藻)」的紅色藻類入侵。這種藻類的生存溫度,是0℃以上。然而如今,我們卻在本應只有零下25℃的南極看到了大規模的「血雪」。

南極,早就不是以前的那片凍土了。實際上,根據巴西科學家2月13日的勘測結果,測量當天,南極的溫度已經高達20.75℃。這是1880年有氣象記錄以來,南極氣溫首次突破20℃。

08奈及利亞爆發不明疾病

奈及利亞1月27日起爆發神秘怪病,席捲全國19個州,目前已至少造成47人死亡,365人感染。患者出現嘔吐、浮腫及腹瀉症狀,多人發病後48小時內死亡。(2月數據)

2020年出現的各種災難,這也是人類目前這種狀況發展必然的結果。

人類不斷的發展打破了各種自然圈的平衡,自然圈的平衡被打破,那麼一些病毒趁機走出自然圈,感染給人類。

地球環境不斷惡化,溫室氣體大量排放,導致地球的氣溫不斷上升,全球氣候變暖問題不斷加劇,南極的溫度也屢創新高。

人類在發展的過程中也在不斷消耗著地球上的資源,導致地球的資源變得越來越匱乏,地球環境也受到了嚴重的人為破壞。

結果是,大自然的報復遲早要來到!

世界發展的潮流是不可阻擋,但人類現在更應該著重思考如何科學均衡的發展,在發展過程中要避免對地球造成傷害,要與萬物和諧相處。

如果全世界的人都吃素,

2020年的災難還會發生嗎?

如果全世界的人都吃素,

病毒就不會在人與人之間廣泛傳播;

溫室氣體的排放量將大幅減少,

地球的環境會更好,

能抑制和減少蝗災、火災、雪災等災難的發生。

如果全世界的人都吃素,

世界會變成什麼樣?你認為呢?

相關焦點

  • 被打開的潘多拉魔盒:「毒王」引發疫情席捲全國,你還吃野味嗎?
    從一隻「蝙蝠」的故事開始,「毒王」引發新冠疫情席捲全國也不知道是哪只「蝙蝠」,竟然有這麼大的榮幸,讓中國十幾億的人口,不僅度過了有史以來最安靜的一個春節,還能讓十幾億人在家坐月子。從武漢封城開始,全國各地也相繼啟動了重大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封村、封小區,我們都被迫在家隔離,然而,還是目睹著每天確診數據不斷上升,從最初開始的幾十個,一直到現在六萬多。更難受的是那個,一千多的數據,這背後,是一個又一個被撕裂的家庭。
  • 2020年地球到底發生了什麼,在自然的災難面前人類是多麼的渺小
    比如地震,火山爆發,病毒,颱風,風暴等等這些我們人類的科技現在都無法避免這些的發生。 比如說我們所知道的非典,這個病毒大概發生在2002年的時候,非典在中國帶走了348條生命。 非典在2003年中無形消失的,到目前為止人類還有任何關於他的治療方案。
  • 靈魂拷問:野味到底有什麼可吃的?為什麼很多人賭命也要吃野味?
    「吃什麼」成了身份的象徵人類最初就意識到肉類的美味,不過作為一名普通百姓,連飯都吃不上,恐怕只能「望肉興嘆」,能吃上肉的還是少數人,不是限購,而是特供。《禮記·王制》也說:諸侯無故不殺牛,大夫無故不殺羊,士無故不殺犬豕,庶人無故不食珍。
  • 「野味」的官方翻譯是什麼你知道嗎?
    2020年的打開方式太不友好了,大家正常的吃喝住行都因肺炎疫情受到了限制。據專家推測,本次新型冠狀病毒的寄主很有可能是野生動物,不管是什麼野生動物,「拒絕野味」已經成為了共識。那麼,大家知道「野味」用英語怎麼說嗎?
  • 「野味」的官方翻譯來了!沒有 wild 也沒有 animal
    2020年經濟下行,對許多人的生活造成了影響,裁員、降薪、虧本、倒閉、物價上漲,生活受到諸多方面的限制。這時想到罪魁禍首——吃野味帶來這場災難的人好想讓他們通通去疫區做義工病源爆發後蝙蝠、果子狸等成了眾矢之的可這些成為野味的動物有什麼錯
  • 車諾比災難還會發生麼?
    醜聞事件發生後,很多媒體做了相關報導,人民網、光明日報同日發文《屢被質疑的青創賽,該徹底反思了》。但這些都還是眼前的危害,真正的危害,在這些孩子長大後。那時的他們還不知道,未來的世界,把他們所工作的地方,並非看做一間能源工廠,而看做一場人間災難,一場影響後世數十年、幾十萬人的災難。這就是歷史上最嚴重的核事故——車諾比事件。
  • 2020年還會發生什麼?一些著名的預言家認為,今年會有很大的變化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今年到底會發生什麼呢,我們來聊聊2020-2021年到底會發生一些什麼。一些著名的預言家都做了哪些描述呢?印度男孩認為從2020到2021年間將會發生很多災難,不過印度男孩阿南德也提出了他認為的避免災難的方法。阿南德認為現在的災難都是因為人類不停的破壞大自然所造成的,所以人類應該停止繼續破壞大自然,停止繼續傷害動物。
  • 海邊常見的幾種野味,前三種你們是有親緣關係嗎?一般人都不敢吃
    海邊常見的幾種野味,前三種你們是有親緣關係嗎?一般人都不敢吃!對於在海邊居住的人來說,他們最常吃的就是各種海鮮了,對於內陸的人來說,一輩子都不一定能吃上一次的海鮮,但是在海邊人眼中卻是再常見不過的食物。比方說我今天給大家分享的幾種海邊常見的野味,可能很多內陸人聽都沒有聽過,但是海邊人卻常吃。
  • 一隻蝙蝠的自述在朋友圈火了:千萬不要再吃野味了!
    來 源:少女兔(ID:iiilass)寫在最後:從營養價值上來看野生動物和家養動物的差別微乎其微既不能延年益壽,也不能青春永駐它們不能治病,只能致病但總有些人,壞在一張嘴上他們不好好享受人類文明的進化非要倒退回歸野蠻因為個人的無知追求獵奇的刺激滿足自己裝逼的變態心理這種貪婪和無恥破壞了人與動物之間的相安無事最終釀成大禍可令人痛心的是一群人吃野味卻要整個社會來為之買單2020 年初的這場災難
  • 2020年還會發生什麼大事,黃石超級火山要噴發?網友:太難了
    我國很多尖端武器都是使用20這個數字命名的,比如殲-20、運-20、直-20,還有傳說中的轟-20,2020年還是我國邁入小康社會的關鍵一年,可理想是美好的,現實是殘酷的,2020年不僅無法稱得上是美好的一年,就連平凡的一年都算不上,這一年註定因為多災多難而要被載入史冊的一年。
  • 2020國內又一重大交通事故,2020年真的是一個災難年嗎?
    2020年新年剛開始,新冠狀病毒作為突發新病毒,席捲國內外,給人民生活生命安全帶來巨大的災難性後果。好在全國人民在黨中央的英明領導下,共同努力抗擊病毒,取得了明顯的勝利。就在全國人民準備投入常規的生活秩序中去,國內今日又發生了重大交通事故——京廣線塌方導致T179次列車車廂部分傾覆脫軌!事故具體發生於今日30日11點45分左右,地點位於郴州永興縣高崗司鎮境內;T179次列車是常年運行與京廣線上,由濟南開往廣州的特快空調客運列車。
  • 可別吃野味了!害人害己害動物
    每天一篇全球人文與地理微信公眾號:地球知識局NO.1347-可別吃野味了作者:乃一姆校稿:貓斯圖 / 編輯:養樂多近日,武漢發生的由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已擴散至多個省份。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表示:「綜合各方面信息,初步從流行病學的角度進行分析,病毒通過野生動物傳到人的可能性是比較大的。」
  • 最現實的末日災難片,假設全世界斷電,就會變成單車版《釜山行》
    末日災難片的一直深受影迷喜歡,這部日本電影《生存家族》號稱最接地氣也最現實、貼近生活的災難電影,如果劇中的事情真的發生,大家的生活會是什麼樣子的?這部在2018年登陸國內的災難電影,評分高達8.1分,可見其優秀,這是國內災難電影達不到的高度。《生存家族》中圍繞著停電這個話題展開,突然一天全世界都斷電,一切和電有關的東西都不能使用,這樣的情況下,鈴木一家人為了生存而奮鬥遷徙,並在旅行路上重拾親情的故事。這部電影硬生生從一部災難電影轉變為了喜劇、情感電影,但並不是撲街,而是一種精神層面的感化!
  • 吃野味兒與小區裡燃放煙花爆竹有相似性麼
    這次的狀態不同,感覺這個年每個人過得都比較揪心,似乎心裡壓著一塊大石頭。這個年,應該是沒有多少中國人會過好。在抗擊新型冠狀病毒的前線,那些醫護人員更是不顧危險,真的是令人感動。感謝你們!我聯想到了這次疫情的起因:吃野味兒。有很多野味其實沒有那麼好吃,大家就是嘗個新鮮,況且很多人都知道這些野味兒裡帶了很多厲害的病毒。
  • 拒絕野味,珍愛生命!這些有靈性的小動物,最好也不吃,果報很大
    野味究竟有多可怕,數據顯示,目前超過70%的傳染病都來源於野生動物。2003年的那場瘟疫,就是因為人們吃了果子狸,導致了一場烈性傳染病的爆發,17年後的今天,再次因為食用野味,引爆了一場全國性的疫情。一次次慘痛的教訓告訴我們,保持與野生動的安全距離,不要亂吃野味,不破壞野生動物的棲息地,學會尊重自然,保護環境,愛護動物,與野生動物和諧相處。可是總有一些人嘴饞,認為人類是食物鏈的頂端,挑戰各種野味。還滋生了一條產業鏈,把野生動物人工飼養。
  • 執著於「吃野味」的東方衛視
    《今天吃什麼》導演組勸說嘉賓吃野味,《親愛的,來吃飯》裡嘉賓公開購買、烹飪保護動物大王蛇,行業專家隔空背書,聲稱野味烹飪得當無大礙,「嫁禍」貓狗引發社會恐慌,身為主流媒體的東方衛視竟這般
  • 戒不掉的野味,到底有什麼好
    不僅如此,在經歷過2003年非典風波之後,雖然食野味之風一度有所緩和,可是沒過多久便重新興起,仿佛總是有那麼一群人,對野味有著無與倫比的執念。但說句公道話,這還真不一定是他們的錯。若是拉長時間軸,我們會發現,野味這種東西,幾乎是如影隨形地陪伴了人類社會的整個發展歷程,古今中外,概莫如是。
  • 韓國確診超6000人,新冠之後新疫情還會發生嗎丨百家故事
    「細菌任由我們發展著,我們的文明程度與否它們根本不關心。如果發現我們威脅到了細菌的文明,那就幹掉我們好了,易如反掌。而且,只是針對人類大舉入侵,別的生物還是存在。也許以後還會有貓文明或者蟑螂文明,對細菌來說無所謂,一切周而復始。」
  • 高人預言斷兇吉:2021年7年災難開始_2021年是大災之年_2021年真的有一場大災難嗎?
    2021年是大災之年  按照聯合國所說,2021年,我們依舊需要面臨疫情問題,專家指出,2020年我們迎來了第一波疫情危機,第二波疫情則會在2021年再度席捲全球,像美國這類疫情「重災區」,或許還會面臨第三波疫情的衝擊。
  • 愛吃野味的長沙人,以後不敢了吧?
    狗肉在從戰國時期起很長一段時間,都是我們主要的肉食來源,自古就喚作「香肉」,高麗國和瑞士都愛吃,貴州花江狗肉,柳州脆皮狗,哪怕是長沙黨校的紅燜狗肉,依我看統統都是人間美味,但提起這個,愛狗人士立馬把你噴成狗。畢竟人在食物鏈頂端,手握選擇權,吃什麼不吃什麼,各有各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