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年73歲的羅伯特•哈斯是美國當代詩歌核心人物之一,是健在的美國最為重要的詩人。現為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英語文學教授,非政府組織國際河流董事會成員。著有詩集:《時與物》(2007),《人類的願望》(1989),《讚美》(1979)以及《野外指南》(1973);散文集《二十世紀的樂趣:關於詩的散文》(1984)。除了詩人身份,他還是一位卓越的翻譯家,是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切斯瓦夫•米沃什、託馬斯•特朗斯特羅默和日本俳句大師芭蕉、蕪村和一茶的作品的主要英譯者。1995—1997年間兩任美國桂冠詩人,美國詩人學會會長。獲麥克阿瑟獎、國家圖書評論獎,2008年贏得普利茲詩歌獎。
羅伯特•哈斯的創作長達半個世紀,早年曾與「垮掉的一代」作家交往甚密。他在繼承西方詩歌古典和現代傳統的基礎上,銳意進取,推陳出新,跨越西方現當代各個詩歌流派,進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和試驗,很多作品已經成為英語詩歌中的經典。由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推出的《亞當的蘋果園》收錄了哈斯最具代表性的詩歌作品,是國內出版的第一部哈斯詩歌中譯本,備受關注,也是詩歌愛好者了解當代美國詩歌不可或缺的讀本。
哈斯的作品植根於物質世界之美。他所熟悉的風景——舊金山,北加州海岸,高高的齒狀山脈起伏的地區,在他的作品中活靈活現。他的主題包括藝術、自然世界、欲望、家庭生活,情人之間的生活、暴力的歷史、語言的力量及其固有的局限性。他是一個試著像他能夠做到的那樣充分言說的詩人,在他的時間和空間裡一切都是活生生的。他的風格——某種程度上經由美國現代主義,某種程度上作為日本俳句大師和切斯瓦夫•米沃什的譯者漫長的學徒期——融合措辭的親切、靈敏的智性、運用長句的藝術技巧、強烈感性的生動和輕盈的觸覺所形成。這使得他具有極大的可讀性,並受到廣泛讚譽。
哈斯作為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波蘭詩人米沃什的重要英譯者,曾與米沃什有過愉快的合作,將他的數本詩集翻譯成英文。這些譯詩不僅擴大了米沃什在英語世界的傳播,也對米沃什1980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而且還深刻影響到中國當代詩人的創作。
據悉,哈斯此次與諾獎得主奈保爾等一同受邀出席上海書展,並參加同時舉辦的國際文學周活動,與國內外作家、詩人進行文學對話與交流,受到了媒體的關注。16日,哈斯將攜夫人布倫達•希爾曼(也是美國著名詩人)在南京先鋒書店舉辦詩集《亞當的蘋果園》首發式,陪同出席活動的是國內著名詩人、翻譯家王家新,屆時將就美國詩歌、消費時代的詩歌寫作、詩歌與翻譯、中外詩歌交流等話題進行精彩的文學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