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桂冠詩人羅伯特·哈斯詩集《亞當的蘋果園》首推中文版

2020-12-14 鳳凰網讀書

現年73歲的羅伯特•哈斯是美國當代詩歌核心人物之一,是健在的美國最為重要的詩人。現為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英語文學教授,非政府組織國際河流董事會成員。著有詩集:《時與物》(2007),《人類的願望》(1989),《讚美》(1979)以及《野外指南》(1973);散文集《二十世紀的樂趣:關於詩的散文》(1984)。除了詩人身份,他還是一位卓越的翻譯家,是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切斯瓦夫•米沃什、託馬斯•特朗斯特羅默和日本俳句大師芭蕉、蕪村和一茶的作品的主要英譯者。1995—1997年間兩任美國桂冠詩人,美國詩人學會會長。獲麥克阿瑟獎、國家圖書評論獎,2008年贏得普利茲詩歌獎。

羅伯特•哈斯的創作長達半個世紀,早年曾與「垮掉的一代」作家交往甚密。他在繼承西方詩歌古典和現代傳統的基礎上,銳意進取,推陳出新,跨越西方現當代各個詩歌流派,進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和試驗,很多作品已經成為英語詩歌中的經典。由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推出的《亞當的蘋果園》收錄了哈斯最具代表性的詩歌作品,是國內出版的第一部哈斯詩歌中譯本,備受關注,也是詩歌愛好者了解當代美國詩歌不可或缺的讀本。

哈斯的作品植根於物質世界之美。他所熟悉的風景——舊金山,北加州海岸,高高的齒狀山脈起伏的地區,在他的作品中活靈活現。他的主題包括藝術、自然世界、欲望、家庭生活,情人之間的生活、暴力的歷史、語言的力量及其固有的局限性。他是一個試著像他能夠做到的那樣充分言說的詩人,在他的時間和空間裡一切都是活生生的。他的風格——某種程度上經由美國現代主義,某種程度上作為日本俳句大師和切斯瓦夫•米沃什的譯者漫長的學徒期——融合措辭的親切、靈敏的智性、運用長句的藝術技巧、強烈感性的生動和輕盈的觸覺所形成。這使得他具有極大的可讀性,並受到廣泛讚譽。

哈斯作為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波蘭詩人米沃什的重要英譯者,曾與米沃什有過愉快的合作,將他的數本詩集翻譯成英文。這些譯詩不僅擴大了米沃什在英語世界的傳播,也對米沃什1980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而且還深刻影響到中國當代詩人的創作。

據悉,哈斯此次與諾獎得主奈保爾等一同受邀出席上海書展,並參加同時舉辦的國際文學周活動,與國內外作家、詩人進行文學對話與交流,受到了媒體的關注。16日,哈斯將攜夫人布倫達•希爾曼(也是美國著名詩人)在南京先鋒書店舉辦詩集《亞當的蘋果園》首發式,陪同出席活動的是國內著名詩人、翻譯家王家新,屆時將就美國詩歌、消費時代的詩歌寫作、詩歌與翻譯、中外詩歌交流等話題進行精彩的文學對話。

相關焦點

  • 遠洋譯詩集《亞當的蘋果園》 研討會在深舉行
    url:http://sztqb.sznews.com/html/2015-01/13/content_3121351.htm,id:0 深圳特區報訊(記者鍾潤生)11日,深圳市文聯、深圳市作協等單位舉辦的深圳詩人遠洋詩歌翻譯作品研討會在市文聯舉行。
  • 桂冠詩人哈斯:跟中國一樣,詩集在美國賣得也不好
    桂冠詩人哈斯:跟中國一樣,詩集在美國賣得也不好 澎湃新聞記者 徐蕭 2014-08-15 16:59 來源:澎湃新聞
  • 美國桂冠詩人達夫:不是詩人太多 而是讀者太少
    除了美國桂冠詩人的身份,麗塔·達夫還是一位受過專業訓練的歌者和一位經驗豐富的舞者,她演奏大提琴和膝琴(一種古大提琴),她說「如果我不做詩人,很可能會去當一位大提琴演奏家」,她堅信著「如果一首詩歌不能唱出來,那就不能算作詩歌。」
  • 2020諾貝爾文學獎公布 又一位美國詩人獲獎 她的詩集已被引進
    首席記者 張磊長假的尾聲,陸續揭曉獎項的諾貝爾獎迎來了文學獎的公布,本年度諾貝爾文學獎的得主是美國女詩人露易絲·格麗克,這也是繼鮑勃·迪倫之後又一位獲獎的美國詩人。露易絲·格麗克,是美國當代著名女詩人、美國桂冠詩人,曾獲普立茲獎、全國書評界獎、美國詩人學院華萊士·斯蒂文斯獎、波林根獎等各種詩歌獎項。現居美國麻薩諸塞州,任教於耶魯大學。她在1943年生於一個匈牙利裔猶太人家庭,17歲因厭食症輟學,開始為期七年的心理分析治療,隨後在哥倫比亞大學詩歌小組學習。1975年開始在多所大學講授詩歌創作。
  • 國際桂冠詩人聯盟選出中國近現代十大詩人
    UPLI國際桂冠詩人聯盟主席班傑明.餘松表示敬仰中華文化與詩詞,通過2005泰山文化國際大會與中國第一個世界詩人大會將可使孔夫子『四海之內皆兄弟也』的偉大理想及漢詩推行全世界.同時主持宣布儀式有國際藝術大使學院AEI院長拉地卡.安格雷博士Dr.NaticaAngilly.她亦以詩意舞蹈『龍』表達了對中華文化之熱愛,認為中華文化與世界文化之結合,會更促進中國之現代化.出席有中國桂冠詩人李國彝院士
  • 美國桂冠詩人W.S.默溫去世:他曾拒絕過普立茲獎
    3月15日,美國著名桂冠詩人W.S.默溫(William Stanley Merwin)逝世於夏威夷的毛伊島家中
  • 美國詩人露易絲格麗克獲2020年諾貝爾文學獎,詩集曾由世紀文景出版
    10月8日,2020諾貝爾文學獎授予77歲的美國詩人路易絲格麗克。授獎詞稱:她精準的詩意語言所營造的樸素之美,讓個體的存在具有普遍性。世紀文景2016年曾出版過格麗克的詩集《直到世界反映了靈魂最深層的需要》《月光的合金》。
  • 從敘利亞到上海,一個阿拉伯桂冠詩人的愛與哀愁
    新華社北京10月12日電 10月10日夜,一艘載滿各國詩人的遊輪在黃浦江上遊弋。「借著陸地、海洋和天空的舞臺」,上海國際詩歌節首個「金玉蘭」大獎揭曉,87歲的敘利亞桂冠詩人阿多尼斯獲此殊榮。「阿多尼斯對阿拉伯詩歌的影響,可以與龐德或艾略特對於英語詩歌的影響相提並論。
  • 77歲美國女詩人獲得諾貝爾文學獎,詩集中文譯者這樣評價她……
    瑞典斯德哥爾摩當地時間10月8日下午1點,瑞典學院將2020年度諾貝爾文學獎頒給美國詩人露易絲·格麗克。「因為她那毋庸置疑的詩意聲音具備樸素的美,讓每一個個體的存在都具有普遍性。」露易絲·格麗克1943年出生在一個匈牙利裔猶太人家庭,1968年出版處女詩集《頭生子》,至今著有十二本詩集和一本詩隨筆集,遍獲各種詩歌獎項,包括普立茲獎、國家圖書獎、全國書評界獎、美國詩人學院華萊士•斯蒂文斯獎、波林根獎等。
  • 哈斯,黃昏或黎明的詩人
    這是美國著名詩人、翻譯家羅伯特·哈斯《三首夏天的黎明之歌》的前兩節,讀後讓我難忘,甚至還有點驚異,因為我從來沒有見過這樣來描寫清晨的光和陰影的!而這是不是也和詩人的童年有關?我們知道詩人生於舊金山一帶,在聖拉斐爾長大,而他有個酗酒的母親,每當母親因為抑鬱喝酒時,他就跑到野外去玩——「事實上,我的母親就是大自然」,詩人後來曾如是說。
  • 諾獎得主聶魯達詩歌全集中文版首發呈現完整形象
    諾獎得主聶魯達詩歌全集中文版首發呈現完整形象 2014-09-21 16:37:10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責任編輯: 這句打動了全世界戀人的詩句,正是出自智利偉大詩人聶魯達的詩集《二十首情詩和一首絕望的歌》。  聶魯達是智利偉大的天才詩人。13歲開始發表詩作,19歲發表第一部詩集《黃昏》,20歲發表成名作《二十首情詩和一首絕望的歌》,自此登上智利詩壇, 1971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 鮑勃·迪倫詩集裝進薯片袋引爭議
    在鮑勃·迪倫親自反覆修訂的英文版的基礎上,廣西師大出版社歷時一年翻譯、編輯、裝幀、出版了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鮑勃·迪倫的詩集中文版。隨著該書的面世,該書8本詩歌集小冊子,被裝進了薯片袋子裡與讀者見面的裝幀設計引起了廣泛的關注與議論。有業內人士認為,薯片袋子裡裝書籍,這種方式所未有,實為一種有創意的營銷。與此同時,也有人覺得,這屬於一種過度包裝,這種噱頭對閱讀本身並無助益。
  • 杜甫詩集在西班牙語世界有多受歡迎,你能想像嗎?
    日前,西班牙詩人維克託·羅德裡格斯·努涅斯,帶著他由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的詩集《無限灰》中文版,斯洛維尼亞的著名詩人阿萊士·施蒂格帶著散文集《麵包與玫瑰》和詩集《從傷口另一端》與華東師範大學比較文學系教授金雯一起,在作家書店,與眾多詩歌愛好者和外語愛好者進行了討論。
  • 桂冠詩人華茲華斯
    多蘿西一直與他作伴,終身未嫁,也是個詩人。28歲那年,華茲華斯到德國小住,創作了《採乾果》《露斯》和《露西》組詩,同時開始創作長詩《序曲》。32歲,華茲華斯和相識多年的瑪麗·郝金生結婚。在結婚前後的10年,華茲華斯創作了大量詩歌,為他日後成果「桂冠詩人」奠定了基礎。
  • 深圳詩人唐成茂榮膺「國際桂冠詩人」
    【深圳商報訊】4月23日至24日,西班牙塞萬提斯世界讀書日暨西班牙伊比利亞國際詩歌節、西班牙絲綢之路國際詩歌藝術節,在西班牙首都馬德裡舉行,來自世界各地的作家、詩人出席了讀書日活動。據悉,深圳詩人唐成茂等7位詩人獲得伊比利亞「國際桂冠詩人」稱號,唐成茂同時獲得西班牙伊比利亞國際詩歌獎。
  • 諾貝爾文學獎頒給詩人露易絲•格麗克,我們如何去讀懂她的詩
    這位美國女詩人,曾摘獲過美國桂冠詩人、普利茲文學獎、美國國家圖書獎等榮譽。 從1968年出版第一本詩集後,到現在50餘年間她已經有11本詩集面世。在成長經歷中,格麗克高二輟學,之後長期被厭食症、抑鬱症、失眠症等困擾,而也正因為這份敏感,讓她的詩裡充滿了感情。她的詩作主題不少與自然有關,還有許多是發生在她身邊的平凡的生活經歷。
  • 美國詩人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她的詩集被稱為嚴肅又頑皮
    周四,美國詩人路易斯·格魯克憑藉其「坦率而又堅定」的作品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成為繼2016年鮑勃·迪倫之後首位獲得該獎項的美國獲獎者。瑞典皇家科學院常任秘書馬茨·馬爾姆在斯德哥爾摩宣布了該獎項。諾貝爾委員會稱,格魯克於1968年以《長子》(Firstborn)一詩首次亮相,並「很快被譽為美國當代文學史上最傑出的詩人之一」。諾貝爾文學委員會主席安德斯·奧爾森說,格魯克12本詩集的主要特點是「意境清朗」。
  • 旅法詩人張如凌詩集《中國紅》《法國藍》亮相巴黎
    [摘要]旅法詩人張如凌中法文對照版詩集《中國紅》《法國藍》將亮相巴黎圖書沙龍,國家大劇院設計者、法國著名建築設計師保羅·安德魯為其詩集配畫。身兼設計師身份的張如凌更希望自己僅僅被稱作詩人。記者近日見到旅法詩人、設計師張如凌時,她正坐在一堆行李和新書中間,忙得不可開交。她將飛赴巴黎,為自己創作的中法文對照版詩集《法國藍》在法國巴黎圖書沙龍的亮相「站臺」。而國家大劇院的設計者、法國著名建築設計師保羅·安德魯,也將作為張如凌詩集的配畫作者一併到場。
  • 趙麗宏詩集《疼痛》出版,65歲詩人以詩歌「向死而生」
    新華社上海11月30日電(記者孫麗萍)著名散文家、詩人趙麗宏日前推出最新詩集《疼痛》。這本布紋封面上烙印著黑色英文字體「疼痛」的薄薄詩集,集中了65歲詩人近年來創作的50餘首新詩,探討痛苦與死亡,在沉寂已久的中國詩壇引發關注。  趙麗宏現為中國散文學會副會長,上海作家協會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