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16日上午,大同市平城區社會心理健康服務指導中心在大同市平城區綜治中心三樓會議室揭牌成立。
為全面貫徹「健康中國」國策,認真學習、深刻領會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社會心理健康體系建設要服務於人民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身心健康素質的明顯提高;服務於國家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以及社會主義民主法治更加健全;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帶來的新特徵新要求服務。按照中央政法委、衛健委的要求,加強重點人群心理健康服務,培育心理健康意識,最大限度滿足人民群眾心理健康服務需求,形成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積極向上的社會心態。
由大同市平城區委政法委牽頭,組織社會專業機構、團體組建的平城區社會心理健康服務指導中心,必將為構建和諧、平安、幸福平城發揮應有的作用。
設立三級心理健康服務網絡平臺建設,包括:區級心理健康指導中心、街道、鄉級心理健康服務中心、社區、村心理健康服務站(工作重心);
1、 組建專業隊伍與提供專業服務。依託大中小學專業教師、社會團體、心理機構等專業人才,組建一支專業高、業務精的專業隊伍;
2、服務群體包括:社區矯正(社區服刑、幫教)、家庭(婚姻危機、暴力、單親子女)心理關懷;老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尤其針對空巢老人、失孤老人等心理陪伴及臨終關懷;青少年兒童心理健康,心理健康進學校,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重點針對校園霸凌、侵害、等進行心理危機預防和幹預;特殊群體(孤兒、殘疾、大病患者、精神病患者)。
具體工作思路及計劃包括:
第一、建立「區、街道、社區」三級聯動系統模式:區級以綜治中心、信訪為工作重點,配合「三零創建」,針對重複信訪者的非理性信念及訴求進行心理疏導及幹預;確立近(年度)遠(未來三到五年)工作規劃、目標,建立、健全服務工作規章制度及標準化服務細則;指導、培訓、監督、考核街道、社區及下設心理健康服務站點的日常心理健康服務工作。區、街道、社區心理健康志願者的招募、培訓;開設居民心理健康「大講堂」。
第二、「1826」心理援助平臺,進駐法院、民政婚姻登記辦事處,對婚姻危機群體在「冷卻期」內進行婚姻、家庭危機幹預,拯救瀕臨破碎的家庭。
第三、對街道、社區心理健康中心(站)全程技術、管理指導;
第四、打造街道、社區心理健康服務試點,規劃、創設標準化的街道、社區心理健康服務中心(站點)。街道、社區居民心理健康建設是工作重心和重點,隨著社會發展,生活節奏的加快,心理健康問題也越來越得到關注與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