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變陽剛,男人們付出了什麼代價?

2021-03-04 ELLEMEN睿士

前不久,教育部答覆一名全國政協委員《關於防止男性青少年女性化的提案》的新聞,在網絡上引起了極大的爭議。

在今天,到底什麼是「陽剛之氣」的問題,依然在人們的生活中引起討論,本身就是一件讓人驚訝的事。是我們的男性出了問題,還是人們不願意看到問題的實質?


大約在十幾年前,在國內就有人提出了「男孩危機」的話題,認為中國男孩正在走下坡路。在一本出版的著作《拯救男孩》中,作者陳述了中國版男孩危機的調查數據。

微博上網友對「陽剛之氣」培養的投票

在學業上,中國男孩的成績與女孩相比,在更多科目上落後於女孩。2006年,在復旦大學錄取的3871名新生中,男生1847名,女生2024名,這是復旦歷史上女生比例首次超過男生。2007年,中國人民大學錄取的新生中,女生約佔55%。早在2002年,中國政法大學的女生數量已經超過男生。

在身體素質上,1985~2005年中國男孩體質變化狀況調查顯示,男孩的肺活量、速度、爆發力、耐力、力量等各項指標中全部是下降,只在其中的個別項目中鄉村男孩有所提高。而兒童青少年階段最常見的多動症、學習障礙、智力障礙、自閉症等心理病症,在男孩中的發病率遠高於女孩。

這一結論與當時大洋彼岸美國一些機構對美國男孩群體的調查幾乎一致,但到了2019年,情況卻發生了變化。人們發現對男性學業水平和身體心理素質的過度推崇,反而傷害到了男性本身,由此還誕生了一個新詞:「有毒害的男性氣質」(toxic masculinity)。

美國心理學會2019年推出的一份針對男性心理健康的報告指出,對「男性氣質」的過度推崇可能直接或間接地造成死於自殺的男性是女性的3.5倍;對學業和學術挑戰的更高要求,讓他們在學校環境中會受到更嚴厲的懲罰;他們犯下了90%的兇殺案,但同時他們也是77%的兇殺案的受害者。

「真男人,不能哭」

對於自己是否「夠男人」這件事,很多男性也有著持續的不安全感。一位國外網友這樣說道:

「一個讓人悲傷的真相是:很多男性都對表達自己的情緒感到害羞和不舒服。他們一直被鼓勵要堅強,要成為家庭的中堅力量。作為女性,對於表達內心的情緒似乎更擅長。但男人也會難受和悲傷,但他們卻沒有自由表達自己感受的權利。」

在我們身邊,少不了從學生時代就被同學甚至老師叫做「娘娘腔」的例子:

「可能因為我聲音太細了,還喜歡和女孩子一起玩,初一的時候,全年級都叫我姐之類的。感覺很難過,想自殺。剛開始就像個女權運動倡導者一樣,誰叫我娘,我就和誰打架,這個標籤導致初三之前都會在自卑當中無法自拔。現在被叫「娘」就無所謂了。」

我記得有一天上學,在忙碌的學校樓梯,我被迎面的一個陌生女生攔住,她對我說『你知不知道你這樣很噁心?』通常情況下我選擇充耳不聞,只有一次,高一的生物課上老師在給大家講「變態」,班上忽然有一個男同學大聲說『就像壯壯一樣』,頓時全班同學和老師一邊猥瑣地笑著一邊望向坐在後排角落的我。我只回敬了大家一根中指。」

在男性群體中還有一種同性情感表達恐懼,叫做「同性親密恐慌」:

「我覺得『同性親密恐慌』是最煩人的,男人們除了互相碰一碰對方的肩膀、握個手或者擊掌以外,不能進行身體親密接觸,否則就會被認為是同性戀。」 這種感覺,遠遠沒有社交媒體和營銷號上渲染的「基情」那麼美好。

另外,健身也讓一些人將大塊肌肉和陽剛之氣劃上了等號,過度健身造成身體損害的新聞也時不時出現在媒體上。

幾年前,湖南一位22歲男生在健身房臥推100公斤後,發現腹部疼痛,以為忍忍就能好,結果沒想到幾小時後情況越來越難受。當時他臉色蒼白,暈過去三次,被送醫後發現,腹腔內發現血腫,胰腺和結腸撕裂。


手術中這位男生的出血量達到了2600毫升,正常人血量也就5000毫升而已,還好最終轉危為安,在鬼門關走了一遭。醫生說,造成這樣狀況的原因是本人當天健身訓練過度,最終導致內臟出血。


我們的社會中,經常把爺們兒,男子漢推到人們面前。大致上有男子漢氣概的男人就是大氣、寬容、彪悍、勇敢等的代言人。百度百科為這一詞條添加的配圖包括知名男星張涵予、胡軍、姜文、張豐毅。 

按照這樣一套標準,我們大致能勾畫出「純爺們兒」的基本準則:必須陽剛,必須威猛,必須爭強好勝,不能纖細,不能斯文,不能優柔,拍照擺 pose 時絕對不能用左腳勾住右腳踝。

總之,不能「娘」——這是社會長期以來對男性的假想和定義。

吳京曾表示如果兒子「娘」就抽他

這個世界對所謂「娘炮」的惡意有目共睹,幾年前,南京一所中學開設了「男孩教育」課程,旨在強化男生的「陽剛之氣」。課程教師指出,「在校園活動中,一些男孩陽剛氣不足,站不直,說話聲音很小」。「陽剛氣不足」是一件需要被矯正的事情嗎?從這所「名校」的決策來看,主流社會似乎是這樣認為的。

然而,將所謂的男性氣質與女性氣質截然對立,對一個現代社會來說,早就是落伍的觀點了。

上世紀,關於兩性氣質融合的現象便已經成為了世界心理學界的研究課題。弗洛伊德曾提出過「潛意識雙性化」的概念——「對人類而言,純粹的男性或者女性,無論是在心理學的意義上還是在生物學的意義都是找不到的。」榮格曾提出「阿尼瑪和阿尼姆斯」理論,用「男性的女性意向」和「女性的男性意向」兩個術語說明,人類先天具有的雙性化的生理和心理特點。

當一個社會趨於穩定和繁榮時,無論是男性還是女性,人們在性情上都會趨向於溫和、敏感、纖細。這種融合是社會高度分化的結果,當人類從體力勞動中解放出來,傳統性別的特徵自然會逐漸邊緣化。

我們在很多描繪未來的科幻小說中都會看到這樣的設定,比如《三體》——在其中一個被設定為「太平盛世」的年代中,當時的人類普遍呈現出陰柔化的外表和性格。這種想像在某種程度上正是基於社會進步下兩性氣質的融合。

「男性女性化」的話題背後,還有一個許多人甚少談及的問題,就是對同性戀的歧視:「娘炮」就一定是同性戀,同性戀就一定娘的思維定式,充斥在我們的社會中,甚至連同性戀群體內部,也出現了排斥類似形象的現象。「他看上去好gay啊」,在第一次看到別人「娘」一些的說話或者舉止時,一些人頭腦中冒出的第一句念頭估計就是「他一定是gay」。

美國紀錄片導演大衛·索普曾在2015年,拍攝過一部短片《誰聽起來是gay?》探索了男性氣質和性別刻板印象之間的有趣關聯。

他採訪到了兩位男性,一名叫克裡斯,一名叫馬特。

克裡斯是一家餐廳的採購員,他從來沒有意識到自己的聲音會引起人們的注意,直到一天他的朋友告訴他,「你的聲音裡缺少重低音」。克裡斯以為這是朋友的玩笑話,結果在詢問了很多人後發現,自己的聲音真的很「娘」,而且自己的聲音小到在幾米外基本聽不到。

克裡斯本人

「平時打電話時,有將近98%的情況下,對方都會把我當成女的」,他說,除此之外,他平時的手部動作和舉止也看起來非常的「女性化」。

而馬特則是一家公司的副總,他聲音粗獷,因為出身義大利裔家庭,他形容自己做事大大咧咧,平時愛打橄欖球,他的家人都特別喜歡運動。

馬特本人

如果以人們通常的印象來看,克裡斯是同性戀,而馬特則是直男。但在專門研究語言習得的學者那裡,人的聲音和說話方式,一定程度上會受到後天成長環境的影響,這和他們的性取向沒有關係。

克裡斯說自己小時候都是在母親和姐姐妹妹們的環繞下長大,而馬特一家兄弟姐妹有六人,其中只有一個姐姐,剩下的都是他的哥哥和弟弟。他說自己記憶中,都是和兄弟們一起在運動中長大的。

導演的另一個重大發現是,在成長過程中,兒童只是會選擇周圍環境中吸引自己的特定聲音,來學習和模仿,而這個過程與性取向也沒有任何關聯,事實上,人們通常以為的同性戀群體說話的那種「特定的女性化說話方式」,很有可能是從異性戀身上學來的。

馬特和基友們的合照

尚未揭曉的答案是,克裡斯是徹徹底底的直男,而馬特說自己從11歲就意識到自己喜歡男性,儘管他的大多數朋友都覺得,馬特聲音和外表看起來和直男無異。

克裡斯說當他做自己,說話舉止越自然的時候,那些通常以為的男子漢式的元素表露的就越少,但這絲毫不妨礙他的交友和正常生活。目前,他已經結婚,並育有一子,妻子承認老公身上確實有一些女性才有的性格特質,但這一點反而很吸引很多女性,她開玩笑說自己的老公是「淑女殺手」(ladie’s man),但除此之外,他更像個男子漢,喜歡和孩子待在一起,更富有同情心和責任心。

但對於是同性戀的馬特來說,事情又稍微困難了一些。「很多人覺得我是個粗野直男,但我又不能大大方方地告訴他們:我是gay,我能做的很有限。」馬特的家居裝潢透露出一些同性戀群體的審美愛好,莫蘭迪色的家居配色,以及隨處可見的藝術品陳列,確實顯示出他細膩的一面。

在提到為什麼要拍攝這部影片時,導演說在日常生活中他經常思考,為什麼有的男人會聽起來很gay,在詢問了一些人後,他得到的是這樣的回答:「同性戀的聲音聽起來就像一個穿著渾身發光衣服的男人」「他們聽起來像是同性戀,就是為了讓其他同性戀知道自己是同性戀」「每個聽起來很娘的男人,都是同性戀,即便他自己說不是,其實他是深櫃」……

這種具有「毒性」的刻板印象,會讓不少男性在生活中對自己身體、性能力和智力產生過度追求,尤其在處理親密關係上,就變成對女性和那些所謂「不陽剛」男性的觀點、身體和自我意識的系統性貶低和歧視。

而改變這種氣質的方法,就是改變男性在現代社會中的成長方式。然而在現實中,這些對自身能力的過度追求和對他人的支配已經固化成了「成為男性的必要部分」,似乎很難發生改變。


幾年前,蘇州大學的一群學生完成了一項「大學生性別角色形成」研究課題,調查歷時近一年,覆蓋全國東、中、西部 27 所不同高校,其中 33% 的被調查大學生顯示為「雙性化」性別類型。而在這三分之一的「雙性化」大學生群體中,研究發現有90%的人在各項綜合考評中名列前茅。

有人說,如果要消除這種危害男性的陽剛氣質,男性必須做出行動來挑戰自己的特權。但現實是,多數男性會在自己營造的氣質陷阱中沾沾自喜,卻沒想到已經陷入無法自拔的沼澤。就像一位詩人所講的一樣:讓男人死的最多的並不是死亡。


參考來源:

三聯生活周刊:拯救男孩——上海、北京學生成長調查

紐約時報:誰聽起來像同性戀?

華盛頓郵報:「傳統男子氣概」如何傷害那些最相信它的男人

大西洋周刊:當代的男子氣概讓人窒息

曾經的中國第一神童,後來怎麼樣了

相關焦點

  • 科學家:這是為了進化而付出的代價
    比如貓和狗,雖然偶爾也能靠後腿直立起來,但是無法長時間保持下去,這是因為它們的骨骼和肌肉原本就不是為了直立行走而生長的。因此,為了能夠讓我們可以整天直立行走,我們的祖先在漫長的歲月裡,不斷地發生著身體結構的改變。其中的改變之一,就是盆骨的收縮。
  • 中國男人有「陽剛焦慮」麼?
    陽剛之氣犯了什麼罪?一些家長斥其「不男不女」、「缺乏陽剛之氣」,譏諷他們「油頭粉面A4腰,矯揉造作蘭花指」,對他們大加撻伐,還出現了「少年娘,則國娘」的言論。不管是「拯救男孩」的呼籲,還是「少年娘,則國娘」的聲討,這些言論的背後,其實是對當下男性「陽剛之氣」的焦慮。而為了培養男生的「陽剛之氣」,各地也是是煞費苦心。
  • 別再逼青少年「陽剛」了
    教育部的復函中則主要倡導加強青少年體育鍛鍊,保證青少年身心健康、體魄強健,以及更多注重學生「陽剛之氣」的培養。復函及提案很快引起網友們的質疑和討論。有評論直接指出,「防止男性女性化」的論調,潛臺詞便是強化性別等級秩序,承認女性性別的次要性,並且將女性氣質視作是負面的、消極的。
  • 窮人要變富,就要付出這些代價,搞懂這個規律,離貧窮又遠了一步
    一切都有代價,所有東西都是換來的。富人能夠富有,他們也付出了相應的代價,我們普通人抱怨有錢人,是因為只看到別人的結果,看不到別人背後付出了什麼。窮人仇富,是因為窮人覺得富人的錢賺得很容易,但大部分窮人從來沒想過他們到底付出了哪些代價。如果你正在奮鬥,在努力翻身,那你就應該能理解這六個字:一切都有代價。
  • 頭變禿了也變強了,你付出的代價得到相應的回報了嗎?
    有時候我們常常會調侃某些變強的小夥伴,你變禿(變強)了嗎?因為在我們的印象中光頭視乎都是力量的象徵,比如《熊出沒》裡的光頭強、《龍珠》龜仙人、克林、《一拳超人》中的琦玉甚至陰陽師和其他遊戲中的那些肝帝,為了變強人們視乎不約而同的都變禿了!
  • 「不就生個孩子嘛,矯情什麼」,一個月後,丈夫為這句話付出代價
    這下你們男人該知道我們女人生孩子有多痛苦了吧! 這種體驗確實很好,通過簡單的模擬,可以讓男性更能理解女性。 而小燕老公不僅沒有安慰,反而埋怨小燕說:「不就生個孩子嘛,矯情什麼!」 一個月後,丈夫為這句話付出代價。出了月子後,抑鬱的小燕拋下孩子,自己離家出走了。這下婆家一下慌了陣腳,小燕婆婆和老公手忙腳亂地照顧孩子、洗尿布、衝奶粉……一家人被這個小生命折騰地精疲力竭。
  • 嫁給愚孝的男人太可怕了蘇明哲會為自己的決定付出代價的
    男人孝順是種美德,可是有一種孝順卻讓人女人如臨大敵,那就是愚孝。什麼是愚孝?那就是什麼都是他爸媽說的對,媳婦要無原則無底線的忍。明知自己爸媽有錯,卻只敢對老婆說:他們是老人,他們再不對也是我爸媽,你就多忍忍吧!聽著是不是很氣憤?
  • 這種東西男人吃了竟容易變娘!
    男人一直都是陽剛的代表但是男人也是會變娘的,尤其是吃了某些食物之後,所以為了自己的形象男人平時要注意這幾種能讓自己變娘的食物了。  男人吃什麼會變娘  1.雌激素  雌激素就是雌性激素、女性激素,這主要就是女性荷爾蒙,因為雌激素是會促進女性身體器官的成熟和第二性徵的出現並且維持正常的生殖功能的激素。  雌激素主要就是由卵巢的卵泡細胞等分泌,主要就是雌二醇,而且雌激素是雌性脊椎動物的性激素主要由卵巢分泌的發情激素具有促進第二性徵出現的作用。
  • 男人雄激素「爆棚」,會有什麼特徵?若符合共性,說明很陽剛
    男人脾氣過軟,顯得懦弱,說話聲音嗲,會被說成是「娘娘腔」,唯有陽剛點,男人才富有魅力。而陽剛,不是說說就行了,還需要雄激素的作用。雄激素足了,男性的生理特徵才會明顯,陽剛之氣由內而生,變得魅力四射。如何才能看出來一個男性,雄激素充足呢?有沒有什麼共性可言?雄激素「爆棚」,男人有何共性?
  • 「想睡你的男人會套路,真愛你的男人會付出」
    正如李宗盛那首歌所唱道的那樣:女人都聰明,一愛就變笨。她不是真的傻,真的笨,真的蠢,只是在遇到了那個讓自己一見傾心的男人時,瞬間失去了所有的防備,這就是所有女性的共同軟肋。在愛情面前,女人心甘情願做俘虜,哪怕是一輩子,也在所不惜。
  • 為了給玉米噴農藥,一位農村老人付出了生命的代價,這樣做值得嗎
    為了能讓莊稼多一點收成,老人家恨不得白天黑夜的住在地裡。這樣才能照顧好這些作物,到收成之日才能多一點收入,然而近些年農產品的價格持續低迷,讓很多的農村勞動者勞動量不斷增加,收入卻不斷減少。每年夏天是種植玉米的高峰期,由於玉米種植的穩定性,讓很多農民寧願多幹活也要種植玉米。去年雨水過剩導致了大豆的大幅度減產,有的甚至顆粒無收。
  • 是什麼樣的仇怨,讓這個男人哪怕付出生命的代價也要幹掉他?!
    沒有人知道對手們的背景,他們唯一要做的就是克服危險的關卡和對手,拿到最終的勝利。但殊不知,這種需要提防對手的神經,竟然延伸到了遊戲之外。夏馳是一個被「困」在了遊戲中的人。每個參與到這個遊戲中的人都有著各自的原因。有的是需要錢,有的是需要地位,但夏馳卻是為了尋找突然如人間蒸發般的女友。
  • 關於付出與回報的名言名句:凡事欲其成功,必須付出代價
    1 、 不付出勞動就不會有收穫。—— 倫賴特2 、 獲取信用是要付出很高代價的。—— 傑羅爾德3 、 大膽是取得進步所付出的代價。—— 法國作家 雨果4.凡事欲其成功,必須付出代價——奮鬥。—— 美國作家 愛默生 《散文集》5.誰都想得到知識,但誰都不願付出代價。—— 古羅馬詩人 玉外納6.為了高尚的目標,多大的代價我也願付出。
  • 貓科動物中的速度之王:為了速度,獵豹付出了很大的代價
    確實,獵豹不僅是貓科動物中的速度之王,也是陸地最快的物種,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為了速度,它們付出了很大的代價,甚至被不少人稱為「貓科之恥」。今天,我們就來聊聊獵豹的故事。圖源:鳥網貓科動物中的速度之王大家都知道,獵豹雖然名字裡有個「豹」字,但卻不屬於豹科,而是貓科動物。
  • 哈卷穿裙子登Vogue封面遭嘲諷:把男人的陽剛氣找回來吧……
    看到自家偶像登封,粉絲們都稱被其美翻了,大讚我們哈卷是最會穿的男人,沒有之一~然而,這時網絡上卻出現了另外一種聲音,他們吐槽哈卷的造型並指責:男人的陽剛氣都去哪了?社會就因為你們才敗落的。其中右翼運動家Candace Owens也在社交媒體上發布類似的言論。
  • 媽媽生娃付出了什麼?三部位「激變」惹人心疼,丈夫卻視而不見
    做了母親之後才明白,之所以這麼愛孩子,是因為當初生娃時,付出的實在太多了。而女性不僅在生娃時會體會到難以忍受的疼痛,而且生完娃後,身材也會發生突然的改變,而這些「激變」是需要寶媽忍受的心裡痛苦。媽媽生娃付出了什麼?身材「激變」惹人心疼,丈夫卻視而不見小安是一個傳媒公司的總監,與妻子是在一次應酬中認識的,那時的妻子擁有「S型」曲線的身材,人也長得也十分亮眼。
  • 當男孩走進整容醫院:誰說男人就該陽剛一點?
    變美任重道遠。從18歲到29歲,整容逐漸變成了凱文的一種剛需。「割完雙眼皮後,我就上癮了,看自己哪兒都不好看」。那天的手術過後,雙眼皮在這張「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臉上開始顯得鶴立雞群。作為五官的所有者,他有義務一視同仁,慷慨解囊,讓其他遜色的部分也一併雞犬升天。「上癮」,這幾乎是所有整容狂人都會經歷的心理過程。
  • 測你的愛情付出了什麼代價
    測你的愛情付出了什麼代價 得到與失去,這是人生的一個主題,是一種特別精心的存在,大家得到一樣東西,也許就會失去一樣東西,這就是有得,就有失,是一個人必須要承受的,為了愛情,你付出了什麼代價呢?在愛情之中你會犧牲什麼呢?做一個心理測試吧,下面有三個小橘子,哪一個最好吃呢?別猶豫,選出你的答案,測一測你的愛情付出了什麼代價?
  • 蔡英文必須為「臺獨」付出代價
    蔡英文此舉挑釁意味十足,她想要用這種方式來宣誓自己的「臺獨」行為,然而「臺獨」真的不需要付出代價嗎?民進黨當局為了實現所謂的「臺獨」美夢,便開始從一切微小的地方動手腳,比如修改課本、「修憲」等一系列措施。民進黨當局所做的一切行為都是在向外界宣示臺灣地區具有獨立的國際人格,試圖將兩岸分離的現狀永久化。
  • 卡羅爾:為了肉裡的鹽,為了生命中的愛情,你願意付出多少代價?
    愛情是什麼呢?它與性別無關,那和什麼有關呢?它能夠被某一個特定時間點的需求所催生嗎?它在生活中或者人們的心中,是個怎麼樣的存在呢?視線裡突然闖入一個身著駝色毛絨大衣的女人,她似乎在尋找著什麼。特芮絲卻沒有辦法將眼神移開,那個女人來到她面前,詢問關於玩具的事情,填完送貨單後轉身離開,留下一副手套和一個家庭地址。這是她們的第一次見面,並無多大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