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說「兩腮無肉不可交」,其實下半句更經典,古人智慧不可小覷
歷史上的封建時代,凡事都講究一個面相,一個人的情緒,欲望以及所表達的東西,基本上都能夠通過他的面部表情來分辨。而無論是在古代還是現代,看面相都是一個常見的事情,一些迷信的人,看一個人的面相就能夠分辨對方是善良還是惡毒,也就是我們經常說的一個詞語,「相由心生」,心靈和長相一定是相符的,很多人交朋友也是先看面相的。
我們中國有幾千年的歷史,老祖宗雖然早就已經不在,但是他們卻留給我們很多的東西,除了房產地產這些物質遺產之外,還有一些智慧和生活的經驗,俗語是我們中華語言中特有的,雖然它沒有詩詞那麼唯美那麼有意境,也不像成語一樣簡短精準,但卻是我們每個人都能夠讀懂的。大家應該都聽說過這麼一句俗語:兩腮無肉不可交。大家只知道這上半句,其實下邊還有半句呢!
首先我們先說說上半句,看字面意思就能懂得這句話在表達什麼,就是說如果一個人臉上腮上沒有什麼肉的話,就說明這個人是不可交往的,因為這種人臉上十分瘦,甚至有些人的臉頰還是往裡凹陷的,一眼看上去就給人一種不舒服的感覺,沒有憨厚的樣子,反而讓人覺得陰險狡詐。而如果是男性長成這樣,一般身邊都不會有什麼朋友,女性長成這樣,就會被人認為是克夫,從古至今這種面相的人都很有心機,形容他們一般用「尖嘴猴腮」等貶義的成語。
那麼後半句呢,很多人就不知道了,後半句為「臉上橫肉為兇者」,很多人看到這裡就不明白了,臉上沒肉是陰險?臉上有肉就是兇者?那應該怎麼長?還讓不讓人活了?其實不是的,這裡所說的是「橫肉」,什麼叫做橫肉,那就是一個人明明並不胖,偏偏雙頰上的肉很多,甚至多到下垂,這種就叫做橫肉,很明顯不是正常的生長。在古代的時候,臉上長橫肉的人,都會讓人感覺十分不好相處,動不動就發火,脾氣十分大,並且為什麼稱為「橫肉」呢?重點就在這一個「橫」字上,無論是古代還是現代,看上去很橫的人,基本上都有很大的脾氣,讓人無法去靠近,並且臉上如果有「橫紋」,一定是經常動怒才會長的。
這一整句俗語放到現在雖然很少有人信,大部分人認為應該相信科學,這句俗語說的太過絕對,對於很多人來說都不公平,雖然話不能全信,但也不能一點不信,有些人長橫肉,是經常和別人吵架,但有些長橫肉的,呆呆傻傻的也很可愛的,十分憨厚的樣子,雖然說古代人對於面相這一說十分講究,而且也留給我們許多的智慧,但畢竟社會不同了,有些時候我們多注意就可以,也不能因為對方的長相就急著下決斷,其實人和人之間交心才是最重要的,但古人的智慧也不可小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