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古人常說「相由心生」,同時也說「人不可貌相」,不能以貌取人,這些都是古人的觀人術,只是角度不同。我們的古人通過觀察人的形貌總結出了很多俗語,比如「男看鼻子女看嘴,一生富貴少是非」、「有福之人兩腿毛,無福之人毛兩腿」,就是通過觀察人的樣貌來判斷一個人是否有福。
同樣古人也會通過觀察一個人面相來判斷這個人的性格與為人,並依此判斷這個人是否可以交往,或者值得錄用提拔。唐朝時的科舉取士,不僅要看成績,還要看長相,長的醜的就很難高中。
人稱「溫八叉」的溫庭筠,雖然才華橫溢,但是長得奇醜,史載其「數舉進士不中第」。《舊唐書》中道出了原委,說他是「溫鍾馗」。清朝時乾隆重用和珅,也是看中了他相貌堂堂,是個可造之材,而紀曉嵐卻因長相不好而不受乾隆的喜愛。
可見古人對於外貌還是十分看重的,不僅影響著一個人的仕途,有時候還會影響到人際交往。比如今天我們要說的這句俗語:「兩腮無肉不可交」,說的就是結交朋友的禁忌。
兩腮無肉不可交——交朋友要謹慎
這句話從字面意思上就很好理解,說白了就是腮幫子上沒有肉的人不要和他交朋友。因為兩腮無肉的人臉型相對瘦小,看起來和狐狸的臉型相似,所以這樣的男人看上去會給人一種陰險狡詐的感覺,而女人則顯得比較狐媚。
古人認為面相飽滿為福相,因為古代社會的生活生產水平都比較落後,人們的首要問題就是溫飽,所以如果一個人的家庭條件良好,那麼自然會面相飽滿,反之就會非常消瘦。而這種情況在古人看來就是生活條件不好的影響,這樣的人往往更看重利益,所以不值得交往。
另一方面,古人認為兩腮無肉的人會比較刻薄,無論是言語還是神態。這樣的人往往攻於心計,過於精明,為了避免吃虧上當,還是要謹慎的好。
古人拼命想吃飽,吃的胖胖的,當然這也代表了家境的富裕。尤其是女人,如果在出嫁前是兩腮無肉的狀態會被認為沒有福相,反而臉長得圓圓乎乎的會被認為旺夫。
現在來看這句話似乎並無道理,而且現代人都在努力的減肥,恨不得立刻實現「兩腮無肉」,其實只是時代不同,審美標準不同。
「兩腮無肉不可交」其實還有下半句,與上半句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是另一種極端的面相:「滿臉橫肉視為兇」。
滿臉橫肉視為兇——反面人物
如果一個人滿臉長滿了橫肉,那麼給人的感覺就是非常兇惡,這樣的人往往喜歡逞兇鬥狠,常常讓人望而生畏。
如果一個人單純只是長得胖,那並不是古人所說的兇惡之人,關鍵在這個「橫」字上。橫,便使相貌顯得兇惡,而橫肉則說的是讓相貌看起來兇惡的肌肉。這樣的人通常不是「虛胖」,而是身材比較健碩,看起來五大三粗的。
《水滸傳》中的鎮關西鄭屠便是這樣一個滿臉橫肉的形象,往那一站就給人一種戾氣很重的感覺。這也正應了他在小說中的形象性格暴虐、兇神惡煞。與此相同的還有《三國演義》中的張飛,就連呂布也曾一度忌憚他。
其實這樣的人往往是因為底氣足,所以說話嗓門比較大,臉上的肌肉隨著說話時不斷牽動,橫紋由此出現。古人將這種橫紋稱為「兇紋」,因為他們看起來確實兇巴巴的,有時候一個凌厲的眼神就會嚇得人退避三舍,不敢上前。
古人通過這樣的觀人術,用自己最直觀的方式來判斷一個人是否可以交朋友,雖然有些局限性,但也是他們通過自己的親身實踐總結出來的。
我們不能否認的是,現在依然有很多人看到身上有紋身的人,會下意識的不敢接近,有些會認為不是好人。其實都是受影視和小說形象的影響,產生了一種刻板印象。不能因為刻板印象,錯過了一些內心善良的朋友,畢竟「人不可貌相」。
各位看官,你認為「兩腮無肉不可交,滿臉橫肉視為兇」的說法,是否具備一定的參考價值是呢?歡迎留下你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