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兩腮無肉不可交」,有什麼道理?老祖宗的觀人智慧,真現實

2020-12-20 弋說歷史

文/一度歷史觀V

在我們的現代社會中,有很多人都非常熱衷於關人數這個東西,其實這件事情在很久之前的古代,早就已經有人研究的非常透徹了,而且在民間也留下了不少的俗語傳說,不知道關於「兩腮無不可交」這句話,大家都有沒有聽過呢?

其實所謂的民間俗語告訴我們的觀人術,並不是真正有什麼科學依據的,而是我們的老祖宗在經歷過跟無數人打交道之後,總結出來的人生哲理,如果用數學的角度來解釋的話,那就是運用了觀人術上的「數學歸納法」。

其實就是通過多跟別人交流和聯繫,根據他們的一言一行和平時的言談舉止,來推測出他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再從中找出一些規律,所以說這樣的東西往往要比冰冷的科學數據來得更加容易讓人信服,自然在普通人中流傳的就比較廣泛。

兩腮無肉不可交

這句話的意思理解起來簡直是再簡單不能夠了,他其實就是想告訴我們,當你對面的這個人是一個兩個腮幫子上一點都沒有肉,並且凹陷回去的人的話,這個人在很大的程度上是不能夠作為知心朋友來交往的。

所謂的兩腮無肉,如果換一個說法的話,就是我們非常熟悉的尖嘴猴腮,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都知道,遇到這樣的人恐怕都是避之不及的,因為他這樣的長相就是尖酸刻薄的象徵,非常不招人喜歡,而且準確度非常的高。

在古代的時候,大家解釋這句話,其實一共有兩層含義,第一層含義是如果一個人尖嘴猴腮的話,那麼他從小生活的環境一定非常的差,因為吃不飽穿不暖,所以才會顯得尖嘴猴腮非常瘦弱,這樣的人往往在利益面前是根本站不穩的,隨便一些小小的恩惠就能把他勾走,所以非常不踏實。

而第二層含義則是相由心生,一般一個言語上非常刻薄,喜歡苛責別人的人,長相都是尖嘴猴腮的,看起來就不是什麼善良的人,所以大家遇到這樣的人之後往往就會敬而遠之,根本不跟他打交道。

因為當你經常露出一種質疑和刁難別人的神情的時候,你面部的肌肉就會隨著你的表情做出一些改變,久而久之,這樣尖酸刻薄的面相,是可以通過你的語言行為來改善的,所以說面由心生這樣的詞語其實還是有科學根據的。

除了像對這樣兩腮無肉的人有一些比較中肯的評價以外,其實這句俗語還有它的後半句,那就是滿臉橫肉為兇相,這句話我們應該也經常聽到了,一般是對一些非常兇惡之人的描述,比如說小說中的屠夫或者是強盜都會用這樣的語言來形容。

滿臉橫肉為兇相

其實滿臉橫肉這樣的詞語並不是說這個人不是什麼好人,而是說他非常的厲害,是那種喜歡大家喜歡聚在一塊進行拼鬥的人,用通俗一些的話來表示,就是這個人非常不好惹,見了之後還是要繞道走。

大家可能又會拿以貌取人來說事兒了,但其實並不是,這樣的說法也是經歷過時間和閱歷的沉澱以及積累的,所謂的橫肉其實不是胖,因為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非常可愛的小胖子,還是很招人喜歡的,他們一般都很善良,待人接物都十分的熱心。

這裡的滿臉橫肉主要在於一個橫字,因為在這個社會中,許多我們能夠見到的一些蠻橫不講理非常大男子主義的人,都有這樣的面相特徵,而且一般年輕人臉上並沒有,這是通過長時間的積累才能夠擁有的面相,一般都比較常見於中老年人的臉上。

這樣的橫紋如果長在臉上的話,就會讓人看了之後,不自覺的產生害怕的心理,讓擁有這樣的紋路的人變得十分的兇狠蠻橫,之所以說擁有這樣面相的人是不好惹的人,是因為臉上的這幾塊肌肉都是有來歷的。

只有當你時常皺眉瞪眼,或者是將面部肌肉扭曲,才會鍛鍊到這幾塊肌肉,然後才會讓它逐漸的變得比較發達,在臉上凸顯出它的位置來,如果說偶爾這樣並不足為懼,但是時間長了之後就會逐漸的長出滿臉的橫紋。

所以在很多人眼中,這樣的紋路就是一個兇惡的象徵,而畢竟我們朋友的數量也不差這一個,以後如果遇到什麼不好的事情後悔就來不及了,所以在初初遇到這樣的人的時候,還是躲遠一些比較合適。

參考資料:《中國民俗史》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老祖宗的觀人智慧:「兩腮無肉不可交,滿臉橫肉為兇相」,受教了
    俗語,通常來源於民間,是人們對長久以來生活的一種經驗的總結,由於古代教育還沒有普及,民間百姓文化通常水平不高,所以俗語一般簡潔幹練,通俗易懂,朗朗上口,一聽就能記住。俗語看似簡單,裡面蘊含的道理可非常不簡單,是一代又一代人口口相傳,精挑細選留下的魁寶。
  • 「兩腮無肉不可交」是什麼意思?下半句更為經典,老祖宗的智慧
    周文王畫像除了精英階層的經典著作、學說,觀人術在民間也是廣為流傳,也充滿了老祖宗的觀人智慧,只不過形式是人們口口相傳的俗語、諺語罷了。今天,我們要討論就是流傳很廣的俗語「兩腮無肉不可交」以及後面一句的內涵。「兩腮無肉不可交」從字面意思來說就是一個兩腮沒什麼肉的人,就一定不要和他深交,而所謂「兩腮無肉」其實就是我們經常說的「尖嘴猴腮」,這樣的人的確給人一種「尖酸刻溥」的感覺。腮幫上沒肉的人有一點像「狐狸」的面相,男人往往給人一種陰險狡詐的感覺,而女人則給人一種嫵媚的印象,自然人們都不太願意和這樣的人交往。
  • 俗語「兩腮無肉不可交,滿臉橫肉為兇相」啥意思?老祖宗的忠告!
    比如老祖宗告訴我們,與人交往不能只看外貌,畢竟有句「人不可貌相」的古話;但是老祖宗同樣也告訴我們,「相由心生」是很有道理的。所以我們在對待中國文化的時候,一定要結合實際情況去看,不能一味地相信老祖宗的說法,否則只會讓自己陷入矛盾的境地,開始懷疑老祖宗智慧的正確性。
  • 俗語說「兩腮無肉不可交」,後一句更狠,老祖宗的觀人智慧!
    除此之外,幾千年來流傳來大量的觀人諺語,常常一語中的,更生動也更實用,如人們常見到的有一句話,叫「兩腮無肉不可交」。「兩腮無肉」,便是腮部較為清瘦,說得難聽點叫「尖嘴猴腮」。這樣的人,不建議和他交往過深。為什麼呢?這裡有兩種解釋:一種是說「兩腮無肉」的人,長期肝氣鬱滯,辦事易於心煩氣躁,仿佛老是一肚子的怨氣,待人則多見尖酸刻薄。
  • 老話「兩腮無肉不可交」,其實這是老祖宗的觀人術,一看一個準
    「兩腮無肉不可交」,是老祖宗觀人的一種方法,這樣的面相,其實就是「尖嘴猴腮」,在古代人的眼裡,這樣的面相是非常不好的。「兩腮無肉不可交」的下一句是「滿臉橫肉為兇相」,老祖宗的觀人智慧是非常實用的,雖然在這些話包含了一些迷信的成分,但是這些古話也是他們在長久的人生中累積的人生經驗,相由心生,就是這樣來的。
  • 古人言:「兩腮無肉不可交」,後半句才是經典,老祖宗的觀人智慧
    在與人交往的時候,古時的有一句非常經典的俗語:「兩腮無肉不可交」。兩腮無肉不可交「兩腮無肉不可交」這句話很好理解,即腮幫子上沒什麼肉的人,不要與這種人深交。在古代,人們認為兩腮無肉之人,給人一種陰險狡詐的感覺,而如果是女性的話更是會被直接認為克夫相,說這樣的人大都很有心機,而且用來形容這種面相的一般沒有什麼很好的詞語,比如都是「尖嘴猴腮」之類的。
  • 古人說「兩腮無肉不可交」,有什麼道理?老祖中的觀人智慧靠譜嗎
    然而,在古代人們以貌取人的現象就極其嚴重了,甚至於人們還總結出來了「兩腮無肉不可交」所謂的至理箴言。02其實所謂的兩腮無肉不可交就是指一些人長相非常醜陋,就感覺他臉頰兩邊沒有什麼肉,長的尖嘴猴腮像個老鼠似的,這種人在我們的傳統印象中一看就不像個好人
  • 俗語:「兩腮無肉不可交」,其實後半句才是經典,老祖宗的觀人術
    所以,很多人慣用「面相」來觀人,在這個過程中,便有這麼一個說法,在老一輩人當中,經常可以聽到——「兩腮無肉不可交」這句俗語,不過,在這後邊兒,還有一句更是經典,不過,這知道的人就少很多了。「兩腮無肉不可交」這一句俗語的意思便是指,如若一個人的臉上,並沒有什麼肉(不是指單純地瘦),那麼,和這一個人還是不要有過多的交往。
  • 老話說:「兩腮無肉不可交」,下一句更精彩,真不是以貌取人嗎?
    兩腮無肉不可交,就是《智囊全集》中一句具智慧的識人口訣這句「兩腮無肉不可交」,就是大家經常可以聽到,那麼根據一個人的面相,判斷一個人到底可不可交到底有沒有科學依據呢?真不是以貌取人嗎?這句俗語的意思就是對於臉上沒有肉的人,不可以有過多交往。
  • 「麻面青須不可交,兩腮無肉大彎腰」,農村俗語在教導我們什麼?
    農村俗語:「麻面青須不可交,兩腮無肉大彎腰」是啥意思,有道理嗎?農村俗語在教導我們什麼?古人們是很有智慧的,在古時候科學技術自然沒有現在這麼發達,所以古人們通過長期觀察天文地理、人文物語來總結出豐富的社會經驗。
  • 俗語說「兩腮無肉不可交」,其實下半句更經典,古人智慧不可小覷
    俗語說「兩腮無肉不可交」,其實下半句更經典,古人智慧不可小覷歷史上的封建時代,凡事都講究一個面相,一個人的情緒,欲望以及所表達的東西,基本上都能夠通過他的面部表情來分辨。我們中國有幾千年的歷史,老祖宗雖然早就已經不在,但是他們卻留給我們很多的東西,除了房產地產這些物質遺產之外,還有一些智慧和生活的經驗,俗語是我們中華語言中特有的,雖然它沒有詩詞那麼唯美那麼有意境,也不像成語一樣簡短精準,但卻是我們每個人都能夠讀懂的。大家應該都聽說過這麼一句俗語:兩腮無肉不可交。
  • 古人云:兩腮無肉不可交,其實後半句才是經典,老祖宗留下的智慧
    在古代,有一句俗語非常流行,叫做「兩腮無肉不可交」。其實這句話很好理解,它說的就是,不要與腮幫子比較瘦削的人交心。因為古時候,兩腮無肉的人常被認作是陰險狡詐之人,如果是女性的話,則會被認為是克夫相,這樣的人往往被認為是心機深重,而且由此誕生了很多成語,比如「尖嘴猴腮」。
  • 俗語:「兩腮無肉不可交」,後面一句更經典,卻少有人知!
    俗話說「兩腮無肉不可交」,對於臉上沒有肉的人,不可以有過多交往。這句話說得就是,臉上沒肉的人,最好不要相處交往。那麼你覺得這句話有道理嗎?你知道後半句是什麼嗎? 01 兩腮無肉不可交 「兩腮無肉不可交」,這句話很容易理解,兩腮上不長肉的人,面相上給人一種城府很深的感覺。是個有心機的人,而且古代描寫奸詐小人時,會在他的面部進行誇張的敘述。
  • 俗語「兩腮無肉不可交,滿臉橫肉為兇相」,身邊有這類人儘量避之
    例如老祖宗告知我們,與人相處不可以只看外貌,畢竟有句「人不可貌相」的古話;可是老祖宗同樣的也告知我們,「相由心生」是很有道理的。因此 我們在對待中國文化的情況下,一定要聯繫實際情況去看,不可以一味地堅信老祖宗的說法,要不然只能讓自身深陷矛盾的境地,開始猜疑老祖宗智慧的準確性。
  • 俗語「兩腮無肉不可交」,古人傳下的識人訣竅,說的很現實
    這些學問,有的先人為了方便記憶和傳承,用簡短、朗朗上口的俗語、諺語進行概括,傳承至今。其中就有這樣一句識人的俗語「兩腮無肉不可交」,這是什麼意思呢? 所謂「兩腮無肉不可交」,說的是臉上兩個腮幫子上沒有肉的人,最好不要跟他們深交。為啥會這樣說呢?其實還有一句俗語這樣說「兩腮無肉,必定難鬥」,意思差不多。為啥會有這樣的說法呢?
  • 俗語:「兩腮無肉不可交」,雖不能說絕對,但並非沒有道理可言
    我國有很多俗語,有一句俗語是這樣說的,那就是兩腮無肉不可交,雖然不能說絕對,但其實還是有一些道理的。其實這句話到底應該怎麼理解呢?當中講的兩腮無肉不可交,從字面意思就能夠看出一個人,如果兩腮沒有肉往裡面凹陷面黃肌瘦,這個人的面相給人感覺非常精靈而且機靈古怪,因此和這樣的人交往會讓人覺得這個人的心眼很多。
  • 俗話說:「兩腮無肉不可交」,下半句更為經典,老祖宗識人智慧
    雖說這些老祖宗留下來判斷人的方法沒有任何科學依據,也不能說一定就是正確的,但是不可否認的是,這些話確實在我們生活中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就比如說我們今天要講的這句俗語:「兩腮無肉不可交」,說的又是我們身邊的哪種人呢?
  • 古人往往以面相觀人,俗語說:「兩腮無肉不可交」,下句才是經典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積累了無數的社會交往,觀面識人的經驗,也就是我們的俗語,仔細研究,很多俗語還是非常有道理的,人們內心的喜怒哀樂一般都會表現在臉上,所以通過人的面相,動作以及表情等就能夠分析出這個人的想法。
  • 為什麼說「兩腮無肉不可交」?後面一句話才更熟悉
    想來有個原因,可能是瘦弱的女人能激起男人的保護欲。但是一般人又喜歡娶面部肉乎的女人進門,她們通常說這樣的女人有福氣,也會給夫家帶來福運。今天說起人們的面部相貌,不是看什麼樣的女人有福氣,而是介紹一句老祖宗流傳下來的一句俗語:兩腮無肉不可交。這就不單單指女人了,包括所有人你,是不是先摸了摸自己的臉,看看是否肉乎?
  • 俗話說:「兩腮無肉不可交」,後半句更經典,真不是以貌取人嗎?
    說到算命,那麼大家一定對面相有所了解,因為那個時候人都是非常迷信的,覺得一個人是什麼性格,直接就會反應到臉上到底是大惡之人還是大善之人,通過面相就可以看出來。久而久之,則傳下了一些與之相關的俗語,比如這句「兩腮無肉不可交」,就是大家經常可以聽到,那麼根據一個人的面相,判斷一個人到底可不可交到底有沒有科學依據呢?真不是以貌取人嗎?